作文教師,恐怕最難教的好像就是作文,對於學生,最抓耳撓腮,令人苦惱的恐怕也是作文。特別是三年級的小學生,初學寫作文,更是步履維艱。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仿寫能減緩學生寫作的難度,使他們由讀到寫,由不會寫到會寫,把自己身邊活生生的生活畫面轉化成個性鮮明的語言文字,幫助他們在閱讀與寫作之間成功地搭起一座橋,順利完成了從書本到生活的過渡。仿寫,仍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有效之法。現談談我對學生仿寫的指導。
1、仿寫文章的開頭。古人稱文章的開頭為「鳳頭」,就是說開頭要精巧、新穎,要有創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讓讀者一見鍾情,產生欲讀之而後快的感覺。因此,下筆之前一定要精心構思,反覆琢磨。例如,《中華民族的最強音》以國歌的歌詞開頭,有的學生馬上唱了起來。我讓學生仿寫以歌詞開頭,學生們最喜歡的歌詞紛紛出現在了作文本中。
2、仿寫文章的結尾。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文章好的結尾意味深長,啟人深思,能為文章增色添彩。反之,則會影響文章的表現力。例如,《師恩難忘》一課的結尾引用了俗語,我讓學生仿寫以引用結尾,於是,名人名言、諺語、謎語、詩詞等精彩紛呈。
3、仿寫文章的標點。文章的標點常常不引人注意,但有時它卻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例如,學生的作文中省略號和破折號出現的不多,在學習《月光曲》時,我讓學生繼續去想像皮鞋匠兄妹倆仿佛看到的景象,在學習《林中樂隊》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體會破折號的作用,然後讓學生仿寫了很多句。學生們的作文中也開始關注小小的標點符號了。
4、仿寫文章的結構。文章的結構就是指文章如何來安排內容與材料的。從結構上一般可以分為這幾種形式:總分形式、分總形式、總分總形式。從線索上一般可以分為以事情發展為線索、以地點轉換為線索、以時間變化為線索等幾類。
5、仿寫文章的過渡。過渡是指文章中的層次和段落之間,表示連接或中斷的方式。段落之間的銜接和轉換。由這層意思轉換成另一層意思,或由這段落內容向另一段落內容發展,在中間要用話語串聯起來,這就是文章的過渡。常用的過渡有詞語過渡、句子過渡、段落過渡、特殊過渡四種形式。
6、仿寫文章的修辭。有的學生雖然看了不少的課外書,但他們的文章寫出來卻總是乾巴巴的,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在文章中巧妙地運用修辭手法。而我們的每一篇課文,都或多或少地運用了比喻、擬人、誇張、反問、反覆等修辭手法,課堂上,我常常創造機會給學生仿寫,現在,我們班學生的文章寫得比以前優美多了。
就這樣,我把平時的課堂教學和習作訓練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仿寫、續寫訓練,每學期每位學生的習作訓練達到30次左右。學生的習作水平也在慢慢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