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本我, 自我, 高我.

2021-01-14 圓種智


1:本我:指身體本身的本能反應,就是一切以自私為出發點,凡事考慮的先是自己,這也是人的本性,以本我為中心,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自己是否從中得到一定的好處,而不管別人是否,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好處時,當自己的權利,名譽,地位,金錢受到威脅時,產生出憤怒,嫉妒,貪婪,仇恨,掠奪,自我膨脹,自私,貪婪,仇恨,憤怒,驕傲,狂妄,凡事以身體的舒適和需求為追求的目標,冷,餓,吃飽,舒適,疾病,健康,疼痛,性的快感,這一切都是本我的本能反映,以動物為例,以這個為其生存價值的取向,當這個目標受到威脅時,產生的反應就是反抗,攻擊對手,來保存其所有的一切不受到威脅。也叫身。

 

2:自我:人體的每個細胞,都有記憶儲存器,把生活中每個感覺,體驗,都能保留記憶,類似電腦記憶痕跡,被水燙一次,下次不用再來一次,就記憶住那次感覺,傳遞給大腦保留這個記憶的感覺。這些感官的細胞,用來感受體會生活中的一切,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鹹,在其滿足一切自我需求的基礎上,能適當的學會和別人分享,有時候是有意識的做,有時候是無意識的做,所謂人比動物的高級,在這個層面上,體現得比較多,當自我感受受到傷害,侵略的時候,根據其進化程度的不同,能做出相應的反應,自我,是本我意識產生後,根據成長的環境,生活的閱歷,接觸到的人和事,受其環境的不同,而成就不同的意識層次,當生活空間廣大,物質相對豐富,本我的一切條件得到滿足的時候,自我成長的比較快,有同情,分享,憐憫,善良,創造,思辨的本性出現,反之,生活空間狹小,物質貧乏,你不爭,就得不到一切,自我很難成長,中國現實中聽到的最多一句話就是「管好自己就行了,別管別人」這句話本身,也就停留在自我層面上,我們所認為的「人」也僅限於這個層次,也是大部分的人所認可的。也叫心。

 

3:高我:顧名思義,高我,就是高於「這個身體的我「因為人是由物質的身體和非物質的靈魂構成的,我們受的教育無神論,讓我們不懂這些,甚至嘲笑這一切,高我的層面,是靈魂的層面,牠是借假修真,本身是愛是光,是能量本身,具體理論參考筆者其他文章,無論處於什麼環境,牠是真理,是永恆的,這才是我們的真正所在,包容,寬恕,容忍,利他,關愛,自愛,互愛,分享,慷慨,原諒,無私,體貼,溫柔,平等,同情,憐憫,慈悲,體諒信任 團結,自由,欣賞,讚美,感恩,善良,尊重,這一切,是其本性,已經超越自我了,在自我受到傷害的時候,牠不是反擊,是順其自然,不受本能的驅使,用上述的一切來對應自我的反應,用高我來指導自我的生活。也叫靈。

 

後記:人是由物質的身體外在體現,碳原子組成,本我肉體+自我意識的產生,再結合靈魂的組成,形成「人」,也叫身心靈三位一體,人之所以比動物高貴,在於人有松果體和宇宙的原始能量「元氣」而動物沒有這二個,人體,是借假修真的最高級形式,我們是被困在這個身體裡,物質的一切,是為了我們純化自己而創造的,是工具,不是唯一追求的東西,人體死後,帶走的只有靈魂意識,至於是否純化,雜質是否多,就看個人世間的修煉程度了,所謂進化,就是尋找愛的本身,我們都走在這條路上,殊途同歸。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歷史文章學習

相關焦點

  • 淺談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結構的這三個層次的內容十分深奧,但的確值得細究,下面簡單談一點我的簡單看法。      什麼是本我?     我們有知道本我的概念顧名思義就是與生俱來的,是人格的基礎,而所謂的自我及超我就是在本我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
  • 本我、自我、超我,在跑步中的修煉
    逐漸深化為一種識時務的理性行為,它一方面控制本我的欲求,另一方面又在合理的範圍內滿足本我,自我講求的是「現實原則」超我,是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代表了最文明的部分,它為自我約束本我制定了必要的規則和制度,讓個體保持修正,始終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它信奉的是「至善原則」。
  • 什麼是高我?它與本我、自我、超我有什麼關係?
    其實說到本我、自我和超我,大部分都是知道。而高我對於好多人來說都還算是比較生疏的一個說法,於是,我的來訪者們在聽說了高我後,都會問我:「高我與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間有什麼關係」?現在,我們先來看看之前大家都熟知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 本我 自我 超我
    自我(ego):心理學上的自我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同的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代表理性和機智,具有防衛功能+。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它按照現實原則來行事,一方面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的動靜,給予適當滿足;另一方面還要受制於超我的指導和約束。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對本我的控制和壓制上。
  • 本我、自我與超我
    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底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強的原始衝動力量,弗洛伊德稱其為力比多。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非社會化和混亂無序的。
  • 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自我和超我,共同組成人格。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則」。
  • 常石磊《我我》:「自我」與「本我」的二重唱
    但大概從張國榮千禧年毫無保留的《我》開始,一批直接以「我」為歌名的作品開始多起來。或受「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精神的打動,此後的創作者意識到,自我特色是最沒有必要含蓄遮掩的地方,反而是最自信的一種姿態,自我意識從此大規模勃發。可見張國榮《我》的出現,算得上是華語樂壇的一個裡程碑。  此後,蔡依林、五月天、尚雯婕等歌手都唱過名為《我》的作品,此題材延綿不斷。
  • 本我、自我與超我(294)
    「本我」是原始的、自然的、隱性的、潛意識的「我」的表現,是以「快樂」為目的;   「自我」是努力的、
  • 佛洛依德——本我、自我、超我
    它不顧任何現實並且能夠通過行動或通過想像已經得到想要得到的來獲得滿足——滿足幻想與實際的滿足一樣的好。本我是沒有理性、邏輯、價值觀、道德感和倫理信條的。總而言之,本我是過分的,衝動的,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社會化的,自私的,並且是縱情享樂的。按照弗洛伊德的陳述,所謂自我,是自己意識的存在和覺醒;本我,則是原始欲望自然表現;而超我,則是社會行為準則及形成的禁忌。
  • 本我自我超我,認識「我」尋找那個平衡的「我」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意識所分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本我是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代表所有驅力能量的來源;自我是自己意識的存在和覺醒;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簡單來說,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們的理想化目標,自我則是二者衝突時的調節者。
  • 本我、自我、超我的區別與聯繫
    在教師考試中,關於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概念的把握,接下來從區別與聯繫進行梳理總結,供考生參考,從而更加全面的理解此內容。(一)三者區別本我:是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它由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組成,肉體是它的能量源泉。它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難接近的最基本的部分。
  • 實現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
    萬物皆組合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與超我三個部分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代表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衝動和生命力;「自我」與「本我」正好相反,它是專管人格中道德的「司法部門」;「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理者,屬於人格結構中重點的道德部分。你來到書店,看中了一本找了很久的書,但是你沒帶夠錢,巧的是你站的這一排書架正好是老闆視線看不到的地方,本我會產生想拿著裝包裡就走的衝動,不計後果。
  • 輕鬆掌握本我、自我、超我
    輕鬆掌握本我、自我、超我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我們經常看到單選題中出現「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今天中公老師帶領大家輕鬆理解「三我」的含義。1. 本我:比如早上起來我沒吃東西,腹中空空,此時有小孩從我身邊走過,拿了一個煎餅,散發著陣陣香味,作為本我,便會直接將小孩的煎餅搶過來吃,因為這樣,是自己需要的,也是令自己開心的狀態,所以,本我遵循快樂原則。2. 超我:
  • 認識本我、完善自我、實現超我
    也是懷著一種複雜的心情認真聽完了高教授的《人本管理》培訓課程。一天半的課程意猶未盡,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論解析,依著這條思路走,我對自己和我的管理進行了分析。從中,認真找出了幾個癥結所在,在此誠懇地與大家交流探討。
  • 《獅子王》:從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探究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各種身心狀態的認識、體驗和願望,具體包括體重、身高、體態等生理狀態,興趣、能力、氣質等心理特徵和自己與周圍人相處關係、自己在集體中位置與作用等人際關係特點。結合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對人格結構(人的精神活動的結構)本我、自我、超我三個層次的劃分,我們可以發現本我、自我、超我發展規律與一般自我意識發展規律相吻合。
  • 解析自律,「本我」與「自我」的戰爭
    我們的身體裡仿佛有兩個「我」,一個積極向上,一個消極怠工;一個樂觀陽光,一個悲情憤世;一個理智,一個感性。這不是人格分裂,而是很正常的「本我 」與「自我」。本我尋求安逸,自我尋求改變,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較勁,本我像一個熊孩子,自我就是懂事大哥。
  • 本我與超我的自我分析
    分享心理課老師要求的自我分析作業: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是一個很單純想法很簡單的人,同時又是自卑和自信的。第一點單純,說的好聽點是單純簡單,也可以說是幼稚。也許是個子小,總覺得自己沒長大,這是一直徘徊在我潛意識的想法,喜歡發卡通的表情,喜歡看偶像劇等等,一時想不到其他什麼例子了。第二點自卑,也許是因為身體的缺陷,也許是因為從小學到大學的環境裡,除了親人,身邊從來沒有好朋友或者一般的朋友跟我說過我身體的缺陷,也沒特別問過我這些事,所以我很感謝他們,讓我常常忘記了自己的與眾不同。
  • 「本我,自我,與超我。」
    「本我,自我,與超我。」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依舊不太願意看這部電視劇,也說不上來為什麼,但就是抗拒它。一直到前幾天,恍然驚覺,原來一直以來,這個領域是我的盲區。這是我所不理解,無法理解,自以為理解卻從未有過完整概念的緣故。我還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即這件事完整的面貌我接受不了。
  • 心理諮詢師:如何區分本我、自我、超我與真我、假我
    心理諮詢師:如何區分本我、自我、超我與真我、假我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與中國哲學的真我、假我從古至今,對於「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西方心理學家眼中的「我」: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
  • 雷克薩斯LM的「本我」 「自我」 和 「超我」
    無論如何,弗洛伊德那套本我、自我、超我的論調,被這部劇的觀眾們演繹得淋漓盡致。然而,人都是通過自我意識來修飾本我欲望,進而達到超我滿足。這套附帶哲學意味的心理學理論放在任何人、任何事上都能生效。雷克薩斯LM的本我各位好,我是埃爾法,英文名alpha,今年周歲18歲,家裡三代單傳,生於日本。跟你們人類的生命周期不同,我今年正值當打之年,需要賺錢養家。然而實不相瞞,因為我是咱家獨苗,所以街坊鄰居都超喜歡我,我也很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