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幼升小的「數學思維」啟蒙方法,家長必看!

2020-12-13 夜兔小姐姐呀

學習數學不是練習數數字、背口訣,而是鍛鍊數學思維,更加關鍵的是,數學啟蒙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今天談一下幼小銜接的數學能力如何培養。

接近上小學了,不少幼小銜接班都開始教計算了。然後不少小朋友都會走上我們當年學習的老路,就是讓孩子背誦口訣。

這個不是不行。

但是,學齡前的啟蒙最怕的就是,還沒正式開始學習數學就讓孩子討厭數學,幼小銜接也不例外。

脫離運用,枯燥的背口訣,我們成人不喜歡,更不要說孩子了

那不妨換個思路來看看,下面介紹三個「數學思維」啟蒙方法讓孩子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愛上學數學。

一、進位制乘法的「拆分」「合併」

數學思維有一個核心精髓,就是數字是可以拆分和合併的,是早期兒童數學課程中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很多「死記硬背口訣表」的家長們忽視的。

只能死記硬背公式,卻做不到「玩」數學。那什麼意思呢?我來舉幾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

比如數字25,如果我們拆解數字,那麼我們就知道這個「25」裡面藏著一個隱藏數字20,而且數字是可以有不同的拆解和合併的方式。

為啥理解這點很重要呢?

這會顛覆很多運算技巧,也會讓我們覺得數學很好玩

比如13×16,我們通常的解題方式就是做進位制乘法,如果我們眼裡的數字都是可以合併和拆分的,可以變成下面這樣的圖例:

很多人也許會說,怎麼看上去更加麻煩呢?這是因為我們的頭腦已經更加接受口訣背誦了。

但試想對一個孩子來說,枯燥背誦有趣還是這樣塗塗畫畫告訴孩子「數字魔術」更加好玩呢?如果一個孩子經常這麼「玩」,他的數感就會很好,更加複雜的三位數、甚至四位數的計算都會覺得很容易。

對於幼小銜接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方法可以培養數感,打好基礎,真正理解數字的含義,而不是死記硬背。

二、「10」框架

既然是拆解合併數字,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孩子拆解數字,比如「7」, 可以是1和6,2和5, 也可以是10去掉3, 9去掉2。

這樣的拆解合併,其實就是在引入「加號、減號」的概念,加號就是「和」,減號就是「去掉」。

比起一本正經的教,這會有趣很多。要告訴每一個孩子「數學有魔法」。每個數字都是有魔法的,它們可以變身好幾個,比如7可以變身為2和5,10可以變身為1和9。

孩子只要感興趣就會不斷地練習,「數學思維」也慢慢地在孩子腦海中搭建成功。

畫一個10框架的格子,然後根據數字把圖形填進去,可以是按照順序填7,也可以填滿10,然後去掉3個,這就是拆解和合併的圖像表示方法。

這樣非常直觀,讓孩子看到數字的代表含義,也是在強化之前的「一一對應」概念。先從這個入手,熟練了就可以脫離圖片,直接脫口而出了。

三、湊10法

拆解合併運用熟練後,大部分孩子對於10以內都會覺得相對容易,一旦到了兩位數的加減法就會覺得難。

不要強迫孩子多背誦口訣,肯定會傷害學習動力的。強迫背誦的口訣,孩子對它的印象僅僅是一句話,並沒有形成數學思維,更沒有理解口訣的含義。

舉個例子,16-8=?這時提醒孩子,8是2和6, 16是10和6,那麼可以先把6去掉,然後就是10減去2了。

對孩子最不負責任的評價就是:「這個孩子數學成績不好,要再努力一點」。

「成績不好」只是結果,不管老師還是家長需要更加明確地指出,這個孩子導致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

歸根到底,教會孩子「怎麼學習」才是教育的關鍵,而不是死記硬背多少口訣、公式。

相關焦點

  • 強烈推薦9套「幼升小」數學思維訓練題,題目非常經典,家長收藏
    又是一個升學季,要愁壞多少家長,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到底哪所學校好的問題,孩子暑假補課問題。如果是小升初或者初升高學習跟不上,那基本都去老師那邊補課,因為很多家長根本做不來他們的題。最近幾年大家對孩子教育重視,幼升小也讓很多家長到處給孩子報補課班,他們認為小學是小孩子真正的學知識的起步階段,所以很多家長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果有家長自己在家輔導孩子,分享給你9套幼升小小學數學思維訓練題,這套數學思維訓練題可以很好的讓孩子對數學學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 幼升小,避開3大坑,為孩子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這與家長從小對孩子數學思維的引導,學習習慣的培養不無關係。特別是面對9月即將入學的孩子,暑期,正是奠定他們數學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請家長一定注意,避開3大學習陷阱,讓孩子愛上數學。錯過了數學敏感期的培養,也就失去了對數學興趣的培養,孩子入學後會學得吃力,甚至厭學。誤區2:重數學知識,輕思維培養利用暑期,為孩子進行適當的數學知識儲備有利於幼升小的順利銜接。
  • 年糕媽媽數學盒子 數學思維的啟蒙神器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正在越來越受到重視。10年、20年後所在的社會,收入最高的工作領域,就是信息技術、數據科技、人工智慧、晶片和計算機等這些核心領域,而這些領域都要以數學為基礎。也難怪,現在數學都從娃娃抓起,好一點的幼兒園,都開始做專題數學啟蒙,幼升小也是各種數學題。
  • 數學啟蒙不能只靠數123,這樣玩才能培養好思維
    我們發過一篇關於數學啟蒙的文章,很多家長「花式炫耀」自家娃多厲害。家長們都開始關心,我家娃跟其他小朋友比落後了嗎?我們一個編輯看到這評論,想到自已家兒子還在打水槍,別人家已經會倒數 100 了,就不淡定了!
  • 孩子數學思維差?父母別著急,試試啟蒙三步法,激發孩子數學能力
    比如說黃聖依的兒子安迪,邏輯思維就特別強,參加幼升小的面試毫不費力;李湘的娃,會用數軸輔助加減法運算,用英語解數學題;海清的兒子,小學就會算千位數的加減法…這些都讓我們驚嘆所謂的&34;所以說數學的啟蒙特別重要,尤其要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一般我們看特別聰明的孩子,他們的數學也壞不到哪裡去。而孩子的數學基礎好不好,完全看父母的教育。
  • 最好的兒童數學思維啟蒙方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每個小孩從出生起就會擁有思維能力,但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一開始大家都是藉助觸摸、擺弄物體等實際操作來進行思維活動的,再慢慢的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再進入到抽象邏輯思維階段……但如果不在兒童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期加以引導或訓練,有的小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很容易停止在依靠實物思考的階段。
  • 幼升小數學題難倒家長,眾多網友:我不配上小學!!!
    也許有些家長會說:「幼升小不就是簡單走個過場嗎,孩子會識數、十以內加減法運算就行了吧。」呵,天真!看完上海某小學的幼升小數學題後我沉默了,請問這輛公交車往哪個方向行駛?)從各省市的幼升小考試題型來看,拼圖、歸類、找規律等考察孩子數學思維的題型,幾乎成為了必考題,這涉及到孩子的邏輯思維、空間想像、發散思維等方面的能力,面對更加靈活多變的考題,孩子們該如何贏得人生第一棒呢?
  •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有什麼必要性嗎?
    培養數學能力的本質就是培養數學思維。數學能力有兩個層次: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理解問題需要有足夠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則需要公式、定理等方法。數學本身所帶來的的顯性知識對於我們生活中的幫助可能較少,特別是不從事理工類專業技術的人,就像韓寒所說的「生活中能用到的數學估計到小學三年級就已經夠用了。」
  • 別再教孩子數數和加減法了,數學啟蒙的打開方式,是開啟數學思維
    這幾年,關於「幼兒數學啟蒙」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提及,因為家長們都意識到,要想孩子將來學好數學,得從小抓起。特別是在孩子幼小銜接的前一年,父母都會慌了神地給孩子提前補一補。其中的惡補重點,除了漢字拼音這些「語文」知識,還會有補算數加減法這些「數學」知識。
  • 幼升小數學培優學什麼?家長鬚拓展數學認知面,陪孩子們一起成長
    學前家長很多比較迷惑如何幼小銜接,如何數學思維培養?首先王老師比較反對過度單練抽象符號計算,尤其是技能訓練(珠心算),完全和孩子認知階段特點不符合,死記硬背的一套,算理和校內明顯衝突,也是比較落伍的學習方法,應儘早摒棄。
  • 七個數學啟蒙方法,數學≠計算+數數,思維是關鍵,家長請認真閱讀
    在很多家長眼中,數學啟蒙就是數數和計算,似乎孩子能從1數到100,會做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就算是數學啟蒙了。然而客觀來說,數學並等同於計算,思維才是核心,除了數數和運算,還有圖形、空間、規律、測量、統計、分類等等,真正的數學啟蒙是讓孩子學會思考,愛上數學。那該怎麼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呢?
  • 南京智慧米星幼小銜接特色大螞蟻數學思維教材 助孩子決勝幼升小
    大螞蟻思維繫列叢書為智慧米星教育教學團隊基於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的基礎自主研發的數學教材,能促進孩子思維與智力的提升,將數學融於生活,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到小學教育。
  • 涿州親子好課秒課~豌豆思維數學啟蒙課,6節互動課+1節直播課+2次音頻課+2套幼升小習題!
    在家長的認知中,數學啟蒙就是會認、會讀、會寫、會數,大部分的孩子也是照本宣科、有口無心、機械記憶,但是這些方法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家長的啟蒙教育就會變得困難重重。孩子數學沒有學懂學透,自然對數學越來越沒興趣。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快樂數學啟蒙課。
  • 有道數學思維課怎麼樣?都都數學怎麼樣?家長都在問的思維啟蒙
    在孩子剛開始數學啟蒙的階段,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思維訓練的時候,都會把數學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訓練,然後輔以一些思維啟蒙app,但是現在思維訓練的app實在太多了,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選,通常會全部挨個試一遍,但我其實不建議這樣的做法,這樣不僅浪費時間,還會耗費孩子的興趣。
  • 推薦6套數學啟蒙思維訓練書,幼小銜接不用愁!
    在孩子的數學啟蒙上,計算只是數學的冰山一角,要想學好數學,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羅輯思維能力。數學啟蒙,我們是可以在生活裡進行的。給玩具分類、找對稱、認形狀、玩積木、觀察日曆、算零錢……等等。只要用心,生活裡的數學知識真是俯拾皆是。在這一階段,它們足夠用了。
  • 贏在起點早教中心丨習慣養成,「幼升小」不走彎路
    幼升小擇校,除了關注各類政策和學校信息,「過來人」家長的經驗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今天的「專訪」,我們邀請到在2019幼升小成功「上岸」的玥玥的媽媽,她乖巧可愛的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民辦四中心實驗小學。她將從「育兒」、「擇校」和「準備」三個角度,為大家做一次乾貨爆棚的經驗分享,提供實用的升學建議。
  • 開團 |「幼升小」家長注意:新東方的數學繪本課來了,每冊只要3.6元
    可一提到數學啟蒙,很多家長就會想起當年被數學支配的恐懼:沒被數學虐哭過,不足以語人生。我跟學霸之間,永遠隔著數學。數學真的就這麼難,每個孩子都必須吃一吃數學的苦嗎?其實未必。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老牌教育品牌「新東方」專為「幼升小」和小學低年級孩子打造的《新東方的數學繪本課(基礎篇)》。
  • 數學啟蒙有技巧,5個小方法,讓孩子成為數學「小天才」
    的確這樣的做法,可以入小學時暫時不匆忙;但若不想讓孩子像我一樣數學後勁乏力,提前做好數學啟蒙,培養好數學思維能力才是關鍵。用我的話來說,數學思維就是數學啟蒙,是很多種思維的結合,比如,邏輯思維能力、分類歸納能力、運算能力、記憶力等等。並是單一的計算能力就可以的。
  • 乾貨:怪獸數學-美國數學思維啟蒙教材(1-36)適合3-6歲PDF(百度網盤)
    資源介紹相約數學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乾貨:怪獸數學-美國數學思維啟蒙教材(全)適合
  • 高效針對數學啟蒙難點痛點,年糕媽媽數學盒子獲得用戶認可
    家長在判斷是否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時,往往會面臨這幾個困惑: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孩子這麼小,教他數學能聽得懂嗎?美國範德堡大學一項長達 40 年的跟蹤研究發現,1650 名早期數學能力強的兒童,在成年後,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和高收入人群,對生活的滿意度也取得很高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