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杜甫無視大唐社會積極面,寫下三吏三別,有被大唐百姓噴嗎?

2020-12-22 夏目歷史君

我們國家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國家,五千年的歷史出現了服裝文化,傳統習俗文化,詩歌文化等等。

當然在一些文化出現的時候可能會面臨當時人們的吐槽和質疑,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被噴,而這種現象在現在是最為常見了。

其實不僅是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在過去的朝代裡面也有很多這樣的人或者現象出現,接下來就要說一說我們國家非常繁榮的一個朝代——唐朝。

唐朝是一個讓百姓能夠很長一段時間平安的朝代,這樣的朝代不僅得益於它英明的君王,也得益於朝廷上下民間裡無數有才的官員百姓的智慧。

唐朝不僅經濟是在當時的世界上最厲害的,它的詩歌文化也深深影響著後世,像李白,杜甫這樣有名的詩人都是出自唐朝。

在李白在世的時候唐朝正是繁榮富強的時候,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富強平安,於是李白的詩歌就比較的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

而杜甫在世的時候唐朝幾乎已經走向滅亡了,在戰爭的影響下百姓民不聊生,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所以杜甫的詩就非常的傷感。

在杜甫剛出生時唐朝還是國力強盛的,他憑藉著自己的才華當了左拾遺,但是從他的詩詞裡面可以分析出來他是一位敢怒敢言的人,就是因為他這樣的性格。

在他向皇帝進諫的時候說的話太直白惹怒了當時有權力的人,皇帝就把他貶到了當時的華州去做司功參軍。

不久之後就爆發了影響深遠的安史之亂,當時他處在離朝廷遙遠的華州,但仍然想著國家的安危,整天想著怎樣去減輕百姓的負擔。

在乾元元年的時候,杜甫去到了洛陽探親,一路上他看著那些因為戰爭沒有地方住的人們,當時他一邊痛斥著戰爭對人們帶來的無窮無盡的災難,一邊感慨那些為了保衛國家忍辱負重和安史叛軍鬥爭死去的英雄。

一時間百感交集就創作了非常有名的「《三吏三別》」六首詩,這幾首詩深刻寫出了百姓的苦難,和自己一直飄蕩在外,就算面對戰爭也無能為力的無奈,甚至自己的女兒都被活活餓死。

這六首詩可以說是杜甫流著淚寫出來的,他見過唐朝繁榮富強的時候,經歷了「開元盛世」的盛唐景象,當他看到了這樣的慘狀,心裡和曾經的狀況比較一下,就像是兩個世界一樣。

而這六首詩沒有寫別的,寫的正是當時百姓們因為沒有地方住,和家人分別心中難過的心情。

這六首詩裡也有一層意思,當時杜甫被貶,自己本人沒有一點力量去幫助這些百姓們,於是他只能把希望放在平定叛亂的軍隊上,自己寫這些詩希望能讓朝廷明白從而早點讓百姓們回到以前的狀況。

自己的愛國之情沒有辦法用行動表達,只能把它放在詩詞裡面。所以從杜甫經歷了這麼多和他自己本身的性格來看,他希望用這些詩引導人們不要放棄相信朝廷會打贏這場仗,是從來沒有無視大唐的積極一面的,更不會被連顛沛流離的百姓噴。

相關焦點

  • 杜甫的「三吏三別」是在唱衰大唐嗎?他有沒有忽視大唐的積極面
    杜甫的「三吏三別」,根本就不是寫給大唐百姓看的,大唐百姓想噴也沒得噴。安史之亂後,大唐從巔峰被打到谷底,朝中宦官當政、地方軍閥遍地。這時候,還有什麼積極面可言,大唐百姓看了杜甫的詩,也會感同身受,因為終於找到人能代言內心苦悶了。01.
  • 杜甫的三吏三別是在黑大唐嗎?你想多了
    現代很多人以為杜甫在唐朝是那種影響力巨大,一呼百應的牛叉人物。如果杜甫的小侄子想去長安,他能靠面子讓小侄子一路綠燈,一路上好吃好喝好照應,有人問這是誰?別人都會說:這是大詩人杜工部的親戚,你們需要好生照應。會這樣嗎?
  • 詩史:由盛轉衰的見證,杜甫筆下「三吏三別」反映了安史亂象流離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事實上用如何誇張的詞彙來形容杜甫都不過分。我國古代傑出的詩人如過江之魚數不勝數,人傑地靈底蘊深厚的神州大地孕育了無數人傑,而如屈原、杜甫這般既有才華又有人文關懷的,我尤為敬佩。
  • 杜甫的「三吏三別」和顏真卿的《祭侄稿》為什麼都很偉大?
    有人問我,杜甫的「三吏三別」和顏真卿的《祭侄稿》為什麼都是偉大的藝術作品?真是個有趣的問題。首先分析一下,如果說在杜甫所有的詩歌作品中,「三吏三別」是偉大的作品,這個命題假設是成立的,同樣的,顏真卿的《祭侄稿》毫無疑問也是非常偉大的作品。
  • 三吏三別,心憂黎庶 | 康震講詩聖杜甫
    三吏三別,心憂黎庶 | 康震講詩聖杜甫 2020-04-22 1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唐的浮華盛世下,百姓卻奄奄一息,他用文字為歷史記錄這一切
    此時的唐朝雖是繁榮,但統治階級早已奢靡腐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史之亂的爆發,只不過是帝國衰敗的開啟鍵。社會矛盾尖銳、藩鎮割據的危機,早已侵蝕王朝,只待最後的爆發。大唐是封建王朝最為繁盛的階段,它的文化無與倫比,給後世留下的唐詩更是瑰寶,杜甫便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位。
  • 詩人的情懷--杜甫
    大家好,泡崖小學樂樂讀如期而至,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杜甫的詩。大詩人杜甫的名字,我想你們應該都很熟悉,他生於公元712死於公元770年,字子美,出生在河南省鞏縣一個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他的祖父杜審言也是著名詩人。
  • 杜甫的三吏三別分別指什麼
    杜甫的三吏三別分別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杜甫聽說唐肅宗自立,便尋訪追隨,結果被叛軍俘獲,不過由於原來在朝中官位太低,所以並沒有羈押他,只是將他禁足於長安城內。 這段日子,被稱為杜甫陷賊時期。「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一些悲慘困苦的詩便出於此時。第二年,郭子儀大軍壓城,杜甫便找了個機會跑了出去,到鳳翔找到了唐肅宗。亂世出忠臣,唐肅宗看他衣衫襤褸,面露一臉忠誠的菜色,便授官左拾遺。
  • 杜甫為何要創作三吏三別,這六首詩寫的是什麼
    說起杜甫的詩名,人人敬仰,他似乎任何題材、任何體裁全都擅長,不過,人們提起他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還是他的「三吏」、「三別」。杜甫用自己那如椽的巨筆,真實而又詳細地記載了唐王朝的「安史之亂」,也記述了大唐帝國是如何從興盛逐漸走向衰敗的。
  • 詩詞賞析:杜甫《三吏》《三別》
    杜甫這時正由洛陽回華州任所,耳聞目睹了這次慘敗後人民罹難的痛苦情狀,經過藝術提煉,寫成組詩"三吏"、"三別"。《新安吏》是組詩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陽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這兩句是全篇的總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寫,都是從詩人"喧呼聞點兵"五字中生出。
  • 用一首詩就寫盡了唐朝興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譽為七絕之冠
    長安,讓杜甫的仕途夢徹底破碎,在這裡他看清了朝廷的腐朽、官場的黑暗,尤其安史之亂後,他更是目睹了百姓遭受的苦難,所以他便踏上了流亡之路,步入人生的第三階段。這時他的詩風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寫出了經典的三吏、三別。但是,杜甫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主要來源於人生第四階段:西南漂泊。
  • (散文)華之:大唐瘦客
    一千多年前,大唐的天空應該也是這樣的吧。我寫的大唐,是杜甫的大唐。是歷史天空曾經光芒萬丈而後又逐漸散為流霓隱入黑暗的那一段。生逢盛世,盛極而衰,對一個人和一個國家的命運來說,都是不幸的,但對於一個詩人,卻是幸運的。
  • 中秋佳節,為何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卻充滿悲涼之感?
    然而,杜甫最偉大的性格還是憂國憂民,在他眾多的詩篇中,描寫大唐和人民題材的作品佔據很大比例,尤其是他的《三吏》、《三別》可謂史詩級的作品;一句"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反映出他對國家和人民發自內心的關懷和熱愛,這足以讓杜甫的光輝形象流芳千古。杜甫,是真正的屬於人民的詩人。
  • 杜甫被稱為什麼 杜甫有什麼別稱
    杜甫是唐代的著名現實詩人,跟李白合稱「大李杜」,杜甫的《登高》被稱為「七律之冠」。說到杜甫,就不得不提這首《春夜喜雨》。這首詩的平常景是最難寫的,而杜甫把這首詩寫得如臨其境,可見杜甫的造詣之深。但是,大家知道杜甫被稱為什麼嗎?一起來看看吧!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真的能用上為人低調這個詞的大詩人,大概只有杜甫了。如果按人物性格來看,杜甫頗有點兒如今的IT技術男的感覺。他為人話不多,行事穩重,看見好友李白做人太張揚,他還專門寫了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來勸他。不願飛揚撥扈,就是杜甫的性格。但再悶的技術男,到關鍵時候該出手時,也還是得出手,杜甫也一樣。
  • 李白最接地氣的一首詩,寫盡民間疾苦,風雨飄搖中的大唐令人唏噓
    說起大詩人,大家總是繞不開兩座大山,「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作為唐代最為有名的兩位大詩人,他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作。不過大家普遍都有一個印象,就是李白的詩很高很遠,就像天上宮闕充滿仙氣,如《夢遊天姥吟留別》;而杜甫的詩則是充滿人間真味,如三吏三別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所以大家普遍認為李白似「謫仙人」,而杜甫就在眾人之間。但李白有一首詩,是他最接地氣的一首詩,寫盡民間疾苦,風雨飄搖中的大唐令人唏噓,就是這首《豫章行》。
  • 鮮衣怒馬看杜甫「2分鐘讀懂杜甫的家國情懷」
    生在太平歲月,自當感激先輩,但常想若是能回到大唐,經過那亂世顛簸,一睹當時杜甫寫下這句詩的人生心境,該是如何。杜甫此時南下逃亡,一路上看盡國破家亡,妻離子散,寫下「三吏三別」,以詩作史。「杜甫草堂」,此時他48歲,距離寫下那一首。
  • 杜甫6首經典長詩《三吏三別》,讀著讓人心酸、心痛
    、                                                                                                                三吏三別即
  • 唐詩《佳人》賞析,杜甫少有專詠美人的詩,而這一首感人至深
    詩聖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由於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加上戰亂流離,他的詩作具有沉鬱的特點。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他的傳世之作包括三吏、三別等,大都是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這篇《佳人》是一首什麼樣的作品呢?1.
  • 我的大唐我的詩:10位大唐著名詩人的小傳,數十首經典唐詩的串燒
    如果說把唐代稱為詩人的朝代,相信反對的人不會太多,大唐名詩如雲,天才詩人也不在少數,但如果從這些詩人中,選出十位你認為最優秀、最有代表性的,你會選誰?我相信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標準,也會有一千種答案,而對於《我的大唐我的詩》的作者胡維先生,就比較率性,他以個人的認知和喜好,選出了10位頂尖的大唐詩家聖手,而人家更牛的是,在查閱了三十多種古籍、五十多本專著、百餘篇論文後,寫出一本有趣又生動的書籍:《我的大唐我的詩》。這是一本讓人長知識的詩人小傳合集,也是一本不錯的唐詩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