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真的比漢語要強?呸

2020-08-28 給文化搓個澡


不知道從何時起,很多中國人有了「英語比漢語牛逼」的奇怪觀點。

比如聲稱英語簡單,英語邏輯性比漢語強……

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我們理性分析漢語和英語的異同,就會發現事實剛好相反。漢語的優勢,從各方面看都明顯吊打英語。

「英語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語言」

這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一個觀念。

但這其實是一句徹頭徹尾的謊言。

要知道,英語絕不是因為簡單易學才風行世界的。

英語之所以能成為當今世界的通用語,只不過是殖民地時代文化霸權的遺留影響罷了。

一個英語國家的人學習中文,只要認識幾百個字,基本上就能正常閱讀。

而這個人即使認識上萬個英文單詞,在閱讀的時候,仍然需要一本詞典。

為什麼?

因為中文具備讓人一目了然的特性。在中文中,車就是車,無論馬車牛車卡車計程車都是車。羊就是羊,無論山羊綿羊都是羊。以此類推,同類詞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而在英文裡,同類的東西卻有截然不同的稱呼,比如公共汽車是bus,計程車是taxi。兔子是rabit,小兔子則是bunny。貓是cat,小貓則是kitty。區區一個桌子,還分為desk,table等等……



只看這些毫無規律可循的單詞,你根本不知道它們是同類詞。

英語的構詞法之愚蠢,可見一斑。

和言簡意賅的中文相比,根本無法同日而語。

只要習慣捲舌頭的洋人,能學會把舌頭捋直,要說中文其實並不困難。

而很多母語並非英語的人,在英語國家居住個幾十年,也一樣說不好英文。

漢字是表意文字,象形文字,並且也是如今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表意、象形文字。

那些其他文明的象形字都已經成了死文字,無人使用了,唯獨漢字還在使用。

從漢字正體字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出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的文化脈絡。



比如聖人的聖,正體字寫作「聖」。

「耳」+「口」+「王」,能以耳虛心傾聽他人意見,能以口說出義言的人,可以為「王」。

比如寵愛的寵,正體字寫作「寵」,把一條龍圈起來養,可不就是作為寵物嗎?

清楚不?明白不?有詩意不?

就算不認識一個漢字,有時候單靠猜,也是能猜出來大致的含義的。

而英文單詞是啥?

英文單詞是表音文字。就算單詞裡也有詞根詞綴,多少能看出點文化脈絡,但和中文根本無法相比。

再說英語的語法,可謂複雜至極,這個時態那個變化,亂糟糟一大堆。而漢語雖然也有語法,卻遠遠沒有這麼複雜。

有些人就此認定,英語比漢語要好。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中文裡沒有複雜的語法,但交流起來會有困難嗎?

未來就是未來,現在就是現在,過去就是過去。不需要什麼詞彙的變化,也一樣清楚明晰。相反,英語裡的時態變化,連很多在英語國家長大的人,都很容易搞錯。

複雜不代表優秀。相反,一個東西太過複雜,往往是愚蠢、不知變通的表現。

要說英語的邏輯性強,則更是胡說八道。邏輯性強不強,完全是寫作和說話的人自身的問題,無論是用中文還是用英文,如果一個人自己本身沒邏輯,就算你使用外星語,說的話寫的東西也照樣沒邏輯性可言。



並且,英語裡的很多詞彙都是通用的,一個詞往往有很多種互不相干的含義。人們用英語來交流,相互誤解的次數,遠比用中文交流來的要高。

很多人自己腦子裡一團漿糊,毫無邏輯,中文水平又不好,說不出有水準的話來,因為自卑,就開始遷怒於自己的母語,就開始崇洋媚外,認為洋人的語言就比中文要有邏輯,但這完全是胡扯。

不是你的母語有問題,是你自己無能。

大家可以翻翻歷史,從晚清時算起,但凡唱衰漢語,主張廢除漢語,認為漢語比不上外語的人,哪個不是loser?

而那些真正有才華有內涵的大師,推崇自己本國的語言,也往往能輕鬆學好外語。

工匠說一竅通百竅通,學習語言也是一樣。

連自己的母語都不喜歡、都學不明白的人,想學好外語,可能性很低。

在如今的時代,英語無非就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如果不打算和外國人交流,不學英語,也是可以的。

比起全民玩命學英語,還不如想一想,如何能讓更多的外國人發自內心產生對中華文化的熱愛,產生學習漢語的興趣。



相關焦點

  • 震驚:英語真的是漢語的方言嗎?
    記者:吳彬華先生,據我所知,語言學界將漢語歸結於漢藏語系,是孤立語的一種,英語歸屬於印歐語系,是曲折語的一種,這兩種語言,人們普遍認為是「風牛馬不相及」的語言,您卻在您的專著《英漢語源對比同解學習法——英漢同源說文解詞》一書中宣稱英語是(古)漢語的方言,與我們湖北話特別是武漢話有著非常親的關係,您在書的《引言》中甚至說我們武漢人如果學不通英語,恐怕真的非常冤(wrong)。
  • 李蘭娟院士全程用漢語給老外講課:漢語不一定比英語差!
    前段時間,李蘭娟院士在網上跨國給外國專家講課,但是全程用的是漢語。這個視頻我看了,讓我很自豪,腦子裡想像得是國外專家一臉懵逼的樣子,也讓我們知道,只要自己牛氣,漢語並不一定比英語差!但是李蘭娟院士是否不懂英語呢?
  • 壹電競專訪主播小呸呸醬 粵語直播讓更多人認識我
    壹電競特別邀請了絕地求生區知名美女主播——小呸呸醬,聽聽他本人近期的狀況,以及對本次比賽的看法。 壹電競:首先介紹一下自己吧 小呸呸醬:大家好,我是小呸呸醬。我的鬥魚直播間是:1310783 。 壹電競:你是通過什麼渠道了解我們的賽事 小呸呸醬:工會的老闆向我推薦的本次比賽。
  • 蔡依林專輯歌曲呸狂野,十首金曲涵蓋各種曲風
    因為我不會打鼓,一直在想這個鼓的聲音聽起來好像一直是底鼓,但是音色上有差別,或者這是高級的鼓麼…不太懂,但是覺得很好聽,律動感比中間夾軍鼓要強。陳老師的詞曲,嗯讓我想一想她唱是什麼感覺,嗯還是別想了…1010好像是她的名字。我不是很喜歡這首歌,但是對鼓點是真愛。-PLAY我呸!-聽到嚇到,什麼時候蔡依林聲音變成這樣了…不得不說大製作真不愧是大製作。中間有一段有點想起本草綱目,這一定是個意外。
  • 漢語的英語
    漢語的英語:Chinese。 這是一本英語書,不是漢語書。 This is an English book, not a Chinese book.  英語的名字與漢語的名字不同。 English names are different from Chinese names.
  • 玩遊戲賺錢是真的嗎?呸姐教你月入1千不是夢
    呸姐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時候也是一臉懵,玩遊戲不都是花錢的嗎?怎麼還能賺錢,經常看到新聞,某小學生玩王者榮耀花了幾千塊,甚至上萬,所以玩遊戲賺錢到底是不是真的?自己去試試不就知道了,一試便知真假,於是呸姐去網上搜了搜,還真有,什麼是玩遊戲賺錢呢,就是一些遊戲商家剛開發的遊戲,因為名氣不夠等原因,沒有人玩,於是遊戲商就會找一些平臺合作,比如聚聚玩,快樂賺,集趣等等。花錢讓你玩遊戲,只要你達到一定等級,既可以領取獎勵,還有的就是註冊下載就有獎勵。
  • 孩子太早學英語,容易把漢語拼音和英語混淆了,這是真的嗎?
    小張的兒子上幼兒園大班,暑假打算給孩子報個英語興趣班,同事小李聽到了,趕忙勸止:不能報呀,這麼小的孩子,提早學習英語,以後上學很容易跟漢語拼音混淆的。你看我家孩子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經常aoe和AOE分不明白,讀錯寫錯是常態。經同事這麼一說,小張倒是猶豫了:是真的嗎?小孩子學英語會把漢語拼音和英語混淆嗎?
  • 英語比漢語難學?這份留學生的漢語試卷,多少國內同學敢說容易?
    其實,英語老師說的是大實話,能夠把咱們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漢語學好的同學,又怎麼能學不好英語呢。直白的說,學漢語比學英語更難。挖挖機讀書那陣子,小學還沒有開設英語課程,到了初中一年級,才接觸到英語。記得那時的英語老師剛剛從師範畢業,每次糾正同學發音都會弄得哄堂大笑。
  • 英語漢語的區別
    四、主語,賓語等名詞成分「英語多代詞,漢語多名詞」   在句子中,英語多用名詞和介詞,漢語多用動詞。   英語不僅有we、you、he、they等人稱代詞,而且還有that、which之類的關係代詞,在長而複雜的句子,為了使句子結構正確、語義清楚,同時避免表達上的重複,英語往往使用很多代詞。
  • 怎樣教外國人學習漢語?
    Memrise學英語都要學音標感受下發音,學漢語一樣,先學下拼音,不一定要全部掌握,但感受發音極其重要。解釋通俗易懂,比沒受過專業教育訓練的中國人各種解釋要強。背生字非常好用的App,就跟各種背英語單詞的App一樣,配圖、發音、四選一,慢慢背生字,再搭配詞組、成語、簡單的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是筆畫。
  • 這次的呸呸噗噗可不簡單
    「呸呸呸還有,噗噗噗——呃得兒!」偶爾一個生澀的彈舌音,那是被飛絮卡住嗓子眼的人,在逆風自救。  聰明人會戴著口罩出現,但也逃不過室內無孔不入的飛絮,吐也沒用,吐幾次還覺得嘴裡有東西。如果你不想習慣這種若有若無、似癢非癢的異物感陪伴你度過整個五月。那麼一臺空氣淨化器也許很有必要!
  • 英語和漢語首次碰撞是怎樣的場景?
    語音識別技術將醫生說的話,以純漢語的形式顯示,把英文單詞都翻譯成了漢字。英語和漢語結合著說,是不是有點兒像是在看港劇。可能這種世界語言是在三體危機之下被迫出現的,但是在劉慈欣先生也表達出了自己對未來語言發展的一個猜測。
  • 漢語真的全世界最難學嗎
    在實際教學中,漢語也享有殊榮——據美國外交學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的排行,漢語被劃至最難的第 5 級——母語為英語者至少要學滿 2200 小時才能達到「精通」水平。
  • 外國人的漢語教材,不會讀用諧音標記,網友: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
    如今更不用說,我們的漢語被很多國家列入必修的語言課,就連外國皇室的孩子也在學習漢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外國人的那些漢語教材,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在學習的,網友:看過就知道,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一、 諧音教材篇現在我們國家從幼兒園就開始給孩子灌輸英語的概念,有些家長為了薰陶孩子學習英語,經常帶孩子看英語動畫片,甚至把孩子送進早教班進行學習。為了學好英語,記住單詞我們國家可以說是發明了各種學習記憶法,比如聯想記憶,諧音記憶,短語記憶等等。而外國人是怎麼學習漢語的呢?其實有一點還是和我相似的,那就是諧音記憶。
  • 中式英文被收錄英語名典展現漢語影響力
    10月17日晚一條微博熱搜讓很多網友興奮不已,看完紛紛進入創作模式……是真的!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字典。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據環球網報導,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日前披露了這個發現。
  • 澳大利亞英語中的漢語成分(上)| 修訂版
    」微信公眾號將推出三篇紀念文章,專門講述澳大利亞英語中的漢語成分。《新牛津英語詞典》(第一版,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也收錄了這個單詞,有趣的是,《新牛津英語詞典》還註明dim的意思是「dot」(點),sum的意思是「heart」(心);該詞典的編纂者似乎想說明dim不是形容詞「灰暗」的意思。新版《麥誇裡詞典》則註明dim sim的字面意思是「little heart」,並加注漢語拼音diǎn xīn。
  • 幼兒學英語字母,真的會和漢語拼音混淆嗎?
    很多家長對於英語啟蒙的理解存在誤區,覺得如果孩子過早學習英語的話,會對他們本身學習漢語拼音造成影響,會對這兩者產生混淆。事實證明,並不會!當孩子面對這兩者很疑惑時,可以告訴孩子:這個是英文,在英語裡面要讀成「ABC」,但是在拼音裡面要讀成「啊喔額」,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倘若按照這樣一個正規的教學下來,絕大多數孩子都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不斷加強對外漢語,師資力量隊伍的建設,優化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減輕老外的學習難度和壓力。建立評估體系,選出優質的教學特色,加大推廣。而傳播漢語的同時,也是文化輸出的時候,對中華文化有著巨大的作用。從這些都可以看到,為了推廣漢語,中國是全方位出擊的,這對漢語的國際化,有著巨大的作用。既然這樣,以後學會漢語,是不是可以走遍天下?這個還真的有可能。
  • 漢語與英語相似嗎?
    一剪閒愁:哪一種語言與漢語較接近?但是,由於派生詞素的存在,英語和漢語等分析語言可能仍然包含多語素詞。 英語(大體上被認為是分析語的,但實際上英語也有很多綜合的成分,比如revolutionarilist,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這類的詞) 英語和漢語大致都是主詞+動詞+受詞。--真滴假滴?感覺不出英語與漢語有關聯哈。
  • 英譯漢 真的譯成漢語了嗎?
    譯題一講的是完美主義,所以筆者也「完美」一把,把點評的題目寫成了《英譯漢,真的譯成漢語了嗎?》,其實譯成漢語一點問題沒有,關鍵是怎樣的漢語。如果真的母語修養達不到,簡單以異化翻譯來為自己的翻譯找藉口,肯定是不行的。但話說回來,如果翻譯一點都不像翻譯了,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呢?玄奘所譯佛經,亦不免借用梵語詞彙,今日之翻譯又何嘗不可以就是翻譯的樣子呢?!最後附帶說一句,我在後來檢查時,又去掉了幾個代詞,這樣是不是更像漢語呢?譯題二:Where do you find good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