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三三,我會每天給你分享不同的天文乾貨,喜歡我的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點讚加關注哦~怎樣才能評判一門學科是有批判性的思考方式的。其實如果你要問現在我們學校裡面的老師,可能他們都會有一樣的一個想法,就是到我們的學生成年之後,這些學生所從事的大多數工作可能現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比如說在我們上大學的時候,還沒有微信這個東西,但是有計算機上的一個學科。你明白我的說法嗎?而這樣的說法也常常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說未來非常具有不確定性。那老師就應該儘量的去採取一些前衛先進的教學方法,然而現實確實很殘酷的。
一旦學生其他成績受到了影響,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考不上好的大學,那一切就都是成為空談,所有的素質教育都是沒有用的,最後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回歸正途,那就是好好考試,不要想其他的有的沒的。這樣一說,批判性思維在學校的學科教學過程當中的矛盾就一目了然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這個教育問題就像是一個在教室裡面不斷變大的大象,竟然還是能夠被視而不見。其實學校,它教育就像是一門生意。現在比任何以往的時候更是如此,當學校面臨著要要在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和注重排名這個底線之間做權衡的時候,你的學校會怎麼選擇?
即便整個國家層面都更看重真正的素質教育,但是也很難保各個地方的學校還是要注重你真實的學校的排名,畢竟你的平均分在90分以上和60分左右,這樣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這樣直接就關係著學校能否有拿得出手的宣傳冊,有漂亮的數據印在上面。這樣可以更好的信任父母和他們可愛的孩子們,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各樣的對學校的贊助經費,可見這樣的教育問題在全球各地都是類似的。批判性思維,它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已經在英國的中小學校存在很多年了。
最初的之所以引入到學校的學科教學之中,是希望讓學生可以學到一些具體的有用的東西,而不是像過去那些看似高大上但實際上是很空很沒用的東西。隨著世界的加速發展變化,就越來越要求人們具備理性論證的能力,以及如何將新的訊息整合成有說服力有針對性,合乎邏輯的觀點。這樣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就應該成為學校教育尤為看重的一個專業。老師應該更加關注才是,但這只是理論上說說而已,現實是非常骨感的。
大學很討厭批判性思維,因為絕大多數的高考成績並不能夠為批判性思維提供有效的一個評估的參考成績,對此一個英國的大學就給出了一個非常奇妙的但是又很模糊的說法。他們說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已有的考試成績中能夠得到很好的展現,然後劍橋和牛津就說我們希望學生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很好的展現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但同時不管這個學校說什麼,他們也提供不出來相對應的考試的一個認證。就是說我的批判性思維佔90分,他的批判性思維只有60分,很顯然,英國的好大學們這麼一宣稱,但其實是迴避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的教育和應試升學壓力之間這樣的矛盾的關係。
也正是因為這樣,頂層大學的升學問題沒有對接好,直接導致了中學教育在對待批判性思維的時候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如果一個學校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合格率和高等教育的升學率,至少目前是這樣的。那麼學校怎麼還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師資在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上。這麼做根本就是吃力不討好,好學生常會質疑學習這門課的意義所在,儘管老師會說但從長遠來看批判性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一個需要完成一摞又一摞的英文作業,生物作業,數學作業,英語作業,語文作業的17八歲的孩子來說是很難把目光放長遠的。
至於那些資質平平的學生也就更無所謂了,畢竟素質教育這門課過不過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印象,因為它不直接和高考成績掛鈎。最後小編想說,好的教育自然還有其他的方法,像學校有一些拓展項目,辯論隊,國際的課程這些都可以發展學生的反向思維和認知的能力。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只有少部分特別優秀的學生才有餘力去這麼做,而這些任務就都很難。
不像在空格裡面打個對錯那麼簡單,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絕對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而且確實也需要配備額外的專業的教師來培訓計劃。因為根據批判性思維的定義,這絕對是一項軟技能,而不是一個硬技能,很難直接放在學校的宣傳手冊上面去吸引別人。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