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遭遇爛尾潮:六個百億級項目坍塌 0元大股東巧玩空手套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 「一些地方政府在發展高端產業上視角存在局限,缺乏判斷產業前景和團隊實力的專業能力,容易成為冤大頭。」

◆ 有的產業方瞄準政府的資金、土地等資源,周旋於多地抬高價碼;有的產業方包裝得高大上,但實際上缺少核心技術,團隊也不完整

◆ 僅2020年上半年,國內就有接近20個地方籤約或開工建設化合物半導體項目,合計規劃投資超過600億元,這些項目的可持續性引發業界擔憂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陳先發 董雪 潘曄 向定傑 周琳 李浩 李倩薇

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分布於我國江蘇、四川、湖北、貴州、陝西等5省的6個百億級半導體大項目先後停擺,業界擔憂,造芯熱引發爛尾潮,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延誤晶片產業發展大好機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實地走訪發現,各地正在努力盤活停擺項目,儘可能降低損失,但由於涉及多方合作等方方面面複雜問題,一些項目重啟難度很高,處置並不順利。

半導體停擺項目內部人士反思,半導體產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且我國在該領域起步晚、基礎弱,有的項目因不可控因素而停擺無可厚非。但是,有一些看似個案的停擺項目背後,種種違背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律的盲目衝動值得警惕。一些地方政府或缺少專業研判能力,或被扭曲的政績觀驅使,輕率介入產業、危害產業的行為值得反思。

明星項目人去樓空

造芯熱引發爛尾潮

廠區雜草叢生,廠房還是未完工的毛坯狀態,辦公場所早已人去樓空——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德科碼」),這個堪比南京臺積電的「明星公司」規劃投資30億美元,今已淪為欠薪、欠工程款、欠借款的半拉子項目。

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規劃生產電源管理晶片、微機電系統晶片等,一期擬投資25億元,但項目實際到資額僅為2.5億元,後續由於股東情況變更,目前這部分投資對應的股權由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屬平臺接手。

「被股東」的政府平臺也不希望項目爛尾,千方百計尋找投資方,但出於資金需求量大,疊加智慧財產權、技術轉讓等環節多方合作的複雜性,以及出於南京德科碼項目遺留問題的顧慮,目前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人。

南京德科碼的法定代表人李睿為一直以「尋覓投資人」為名難覓蹤影,多次作為被執行人無視法院傳票逾期未到庭,目前已經被限制高消費及限制出境。

▲ 位於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南京德科碼項目廠區內外雜草叢生,記者從鐵圍欄向內看去,廠房還是未完工的毛坯狀態 潘曄攝/本刊

記者梳理發現,最近一年多來,半導體項目爛尾事件頻頻發生,僅其中規劃投資達到百億級別的大項目就有6個,涉及我國東南沿海、中部、西南、西北地區的5個省。

在四川成都高新區,格芯(成都)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格芯」)已停業,佔地七八百畝的廠區用長達幾公裡的綠色鋼絲網圍著,除了入口處有一名保安值守外,廠內空無一人。該公司2017年由美國晶片代工企業格羅方德和成都市政府合作組建,規劃投資90.53億美元,當時被稱為「格羅方德在全球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生產基地」。

在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規劃佔地面積約2000畝的陝西坤同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坤同」)陷入困境,核心高管盡數離職。該公司2018年成立,原擬建設第6代柔性屏生產線。

在江蘇淮安,當地曾經的重點項目德淮半導體有限公司遲遲未能開工。該公司2016年成立時規劃總投資450億元,2018年對外宣布「德淮半導體項目一期正式投產」,2019年底開始有員工通過省長信箱、起訴等方式討薪。目前公司處於「半停工」狀態,當地政府部門組建了相關工作組介入公司,推進相關盤活工作。

在貴州貴安新區,昔日的「明星企業」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芯通」)仍在破產清算。2016年,貴州省政府瞄準了對產業生態要求極高的伺服器處理器(CPU),投入數十億元資金與美國高通公司合作組建華芯通。3年後,華芯通在商業上難以為繼,宣布關停。

在湖北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總投資高達1280億元的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舉步維艱,瀕臨破產。2019年12月,該公司為首臺高端光刻機進廠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如今,這臺「全新尚未啟用」的光刻機已被抵押給銀行。

0元大股東巧玩空手套

半導體產業前景誘人,引發各地投資建設熱情高漲。記者採訪獲悉,一些地方政府通過投資基金等方式為上述停擺項目投入了大量資金——有的投入數千萬元的研發資金,有的花費數億元購買技術授權,還有的在建設廠房、發放工資、購買技術授權等方面合計用去數十億元。

一些本應主導投資的產業方大股東或「0」出資,或出資極少,或以收取巨額技術授權費等各種隱蔽的方式變相收回了出資。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如此巨額投入並未帶來「卡脖子」難題的突破,一些只是重複的產能建設。

截至停擺,成都格芯的運營主體只是一座製造工藝為180納米和130納米的晶片代工廠。這座工廠接收了美國格羅方德公司在新加坡工廠的技術和舊設備。

華芯通2016年投資伺服器處理器時,我國在該領域已有國家部署的攻關項目,且已取得成果。

陝西坤同在2018年計劃進入柔性屏領域,當時國產龍頭企業京東方和維信諾已實現第6代柔性屏生產線量產。

項目停擺還帶來人才損失。這些大項目的技術團隊少則百人、多則上千人,其中既有經驗豐富的成熟人才,也有半導體及相關專業的優秀畢業生。

曾被停擺項目挖走員工的某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國半導體產業人才本就十分緊缺,很多被停擺項目挖走的人才經歷兩三年甚至更久的蹉跎,很難再跟上原有團隊技術發展,成為產業的直接損失。

盤活困難重重

產業信心打擊大

一位接手了其中一個停擺項目的招商幹部表示,「我們千方百計地幫項目尋找投資人,陸陸續續在一年多時間裡對接了十多家戰略投資人、財務投資人,但資金需求量大,還需要平衡各方訴求、利益,很少有項目能談得攏。」

「被執行人名下無銀行存款、車輛、房產等可供執行財產。」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就南京德科碼項目的資產價值進行了評估,認為因被執行人未支付相應工程款,其在建廠房未完工,這部分幾乎沒有處置價值。

據法院反饋,南京德科碼涉及勞動爭議類案件共有54個,建設工程案件1個,其他服務類案件1個,涉案金額共計3500餘萬元。

記者採訪這些停擺項目所在的地方政府獲悉,儘管各地正在努力盤活停擺項目,儘可能降低損失,但這些項目大多涉及一系列複雜問題,而且剩餘價值不高,處置難度很大。

「基本上沒做其他工作了,主要精力就是做清算。」華芯通的一位內部人士說,項目的失敗對整個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是一個打擊。

政府輕率買單

晶片虛火引擔憂

「貴州當時在大力發展大數據,需要一些標杆項目。」內部人士反思,貴州省與美國高通合作建設華芯通是「各取所需」。

華芯通辦公樓外觀十分氣派,佔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以往還不時接待各類參觀,但這裡自始至終沒有生產廠房,研發和運營則放在北京和上海。

「從產業基礎、經濟實力、人才資源等要素看,貴州做伺服器處理器門檻較高。」一位內部人士說,項目難以為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單是受高通方面的影響,也和晶片的市場推廣、投資回報率有關,躍進式貿然闖入的商業模式風險較大。

▲ 華芯通辦公樓外觀十分氣派,佔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在周邊簡陋的建築中格外顯眼 向定傑攝/本刊

 更有地方政府因為對產業缺少了解而成為冤大頭。

「許多類似項目都要求政府零地價、代建廠房和大量獎補等。我們認為該項目的要求不算苛刻,還能帶動上下遊產業,沒想到產業方的資金、技術、團隊都出了問題。」

一位引入上述某停擺項目的地方政府負責人說,「一些地方政府在發展高端產業上視角存在局限,缺乏判斷產業前景和團隊實力的專業能力,容易成為冤大頭。」

由於我國半導體產業基礎薄弱,在各地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背景下,擁有技術優勢的產業方成為稀缺資源。一位政府招商人員告訴記者,有的產業方瞄準政府的資金、土地等資源,周旋於多地抬高價碼;有的產業方包裝得高大上,但實際上缺少核心技術、團隊也不完整,如果一些地方政府輕率介入產業很容易被蒙蔽。

大項目的停擺,是否能讓政府官員在產業投資方面變得冷靜一些?記者詢問一位地方招商項目投資公司的負責人,他說:「我所接觸的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員都很自信,總體上比以前小心一些了,但依舊不能稱專業理性。」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晶片相關企業的數量在今年上半年增長迅速。截至7月20日,我國共有晶片相關企業4.53萬家,僅今年二季度就新註冊企業0.46萬家,同比增長207%,環比增長130%。

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朱晶介紹,半導體產業吸引了許多國內企業參與,在一些細分領域,甚至有近百家企業扎堆競爭。儘管如此,這些企業的毛利率遠低於國際水平,該領域的大部分高端市場也要依賴國際企業供應。

朱晶表示,從具體的項目上來看,繼前些年大矽片領域出現大項目扎堆後,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又出現類似情況。僅2020年上半年,國內就有接近20個地方籤約或開工建設化合物半導體項目,合計規劃投資超過600億元。並且,這些項目有八成落地在國內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普遍是些半導體產業基礎薄弱、沒有相關項目建設經驗的地區,這些項目的可持續性再次引發業界擔憂。

強化統籌布局

攻堅「卡脖子」難題

受訪業界人士表示,半導體產業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許多成功項目的背後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但半導體產業的專業性,也對地方政府的投資決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一些政府部門助力「中國芯」突破「卡脖子」難題,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在製造領域,中芯國際在今年7月登陸科創板,其14納米製程的晶片代工技術代表了中國大陸自主研發集成電路的最先進水平;長江存儲在今年4月宣布研發成功128層QLC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以短短3年時間實現了從32層到64層再到128層的跨越;長鑫存儲的動態隨機存儲晶片正處於產能爬升的階段,搭載該晶片的國產內存條一上市就受到熱捧。另有寒武紀、華大九天、上海微電子、江豐電子等企業在晶片設計、設計工具、設備及材料等各個領域取得進展。

地方政府如何助力「中國芯」涅槃重生?

多地政府官員表示,一是有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半導體大項目成長周期很長,從組建到盈利至少需要十年時間,這就需要地方政府不折騰、不爭論,一屆接著一屆幹,保證項目和產業發展的持續性。

二是具備了解產業規律、敢於科學謀劃的專業幹部隊伍。半導體產業專業性很強,一支專業化、敢擔當的幹部隊伍能夠在謀劃產業的過程中,差異化選擇細分投資領域,堅持市場化運作,向資本方、專家學者和領軍企業借智借力,實現政府、專家、企業、市場各方的良性互動、穩健運行。

另外,半導體是高度全球化的產業,國內的半導體項目大多由來自海內外的人才團隊共同組建,在技術、供應鏈、市場等方面也離不開國際合作,投資項目的地方政府需要不斷熟悉產業投資和企業經營的國際化規則,從法律等層面防範合規風險。

業界人士還建議國家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統籌布局,集中優勢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重點支持當前已經邁過技術和量產難關的半導體項目做大做強。

相關焦點

  • 千億半導體項目爛尾,武漢弘芯深陷資金危局!空殼股東背後更有神秘...
    最近,武漢弘芯半導體(武漢弘芯)受到各方關注。一個千億投資項目,而且拉來業界泰鬥站臺,卻在最近工程陷入停滯近乎爛尾、分包商紛紛訴訟追債,甚至當地政府無奈「自曝」資金危局。   除了項目本身,讓人關注的還有武漢弘芯神秘的大股東。
  • 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爛尾?現場無施工跡象,有分包商稱被拖欠工程款
    官網資料顯示,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總投資額約200億美元,主要投資項目為預計建成14納米邏輯工藝生產線,總產能達每月30000片;預計建成7納米以下邏輯工藝生產線,總產能達每月30000片;預計建成晶圓級先進封裝生產線。當地政府對此也頗為重視。
  • 市值超4000億,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是誰?
    不過,在最開始中芯國際屬於外資企業,直到2003年才引入6.3億美元投資,國內和國外資本都有,就連摩託羅拉也進來了。到2004年上市後,中芯國際最大的股東是上海實業,持股比例為13.6%,並沒有實現控股,而第二大股東是摩託羅拉。隨著中芯國際的崛起,很快就遭遇了競爭對手臺積電的打壓。
  • 武漢弘芯的爛尾,揭開了國產晶片亂象的冰山一角 | 風眼觀察
    7月,據財新網報導,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直接在其官網上公開披露,武漢弘芯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鍊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之後的媒體調查中,更是發現作為武漢弘芯的大股東北京光量藍圖,其出資金額為零。多家媒體探訪其在北京的註冊地址,均無法找到這家公司。在半導體行業浸淫多年的高達至今還是不解,「我們也不清楚為什麼這樣的人能請來蔣尚義」。
  • 起底「疫苗皇帝」隱秘發家史:空手套白狼,235億離婚
    「空手套白狼,235億離婚。」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劉曉月一235億分手費,前妻成加拿大第三女富豪在資本市場上,最不缺的就是妖股。可是妖到康泰生物這種程度的,卻也是人間罕有。
  • 千億爛尾晶片廠武漢弘芯被政府全資接管,CEO蔣尚義聲明已辭職
    文| AI財經社 唐煜編| 趙豔秋被曝資金鍊斷裂後,號稱投資千億元的晶片大廠武漢弘芯,命運又有重大轉變。2017年,武漢弘芯號稱投資1280億元,要建成中國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廠之一,拉來了在臺積電和中芯國際都任職過、在圈內素有「蔣爸」之稱的蔣尚義擔任總經理。但在今年,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自曝,建設近3年的武漢弘芯因資金鍊斷裂存在爛尾風險。
  • 新濠國際28億接手爛尾賭場 擬斥資133億發展
    據香港《信報》報導,澳門賭業版圖再有變動,新濠國際(200)昨天宣布,旗下聯營公司擬以3.6億美元(折合28億港元),接手林建嶽旗下豐德麗(571)的星麗門「爛尾」賭場項目。新濠主席何猷龍表示,集團擬斥資17億美元(折合133億港元)發展該項目,預計2015年落成,設四百張賭檯及二千間酒店房;並預期新濠未來幾年的投資額將領先全澳,目標是成為亞洲最大的娛樂集團。
  • 松江區G60科創走廊完成「三級跳」 百億級項目紛紛落戶
    2016年,松江率先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構建產城融合的科創走廊,吸引了眾多百億級項目在此落戶。兩年來,G60科創走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實現了從1.0版到2.0版再到如今3.0版的「三級跳」,成為打造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
  • 【芯調查】投機者李睿為耗空南京2.5億 爛尾德科碼拖欠工資2000萬
    【芯調查】投機者李睿為耗空南京2.5億 爛尾德科碼拖欠工資2000萬
  • 川普的發跡史:「空手套」的高端玩家,曾負債40億卻不用還?
    面對媒體採訪,川普張口就來:「我們的生意棒極了,老虎機太火爆了,差點被玩爆炸了!」或許怕主持人不相信,他又補充了一句:「沒人見過這種場景。」一年後,泰姬陵賭場便宣布破產,川普和股東們因此背上了上億美元的債務。
  • 泡泡瑪特(09992):中國潮玩先驅,「盲盒驚喜」鑄就千億潮玩帝國
    隨著中國泛娛樂市場的發展,資本和產業陸續介入,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實現迅速成長,為優質的IP創作者提供優質宣傳平臺的同時,推動潮玩的IP數量增加、單品價格降低(39-69元),客觀推動潮流玩具逐步從小眾走向主流。根據AdMaster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泛二次元市場人群數量已經增至3.46億人左右,連續兩年同比增長超過10%。
  • 異客是如何「空手套白狼」0成本從幣圈裡擼到近千萬的
    畢竟省吃儉用吃泡麵然後把每一分錢投到幣圈裡,這種事情又枯燥又乏味,異客幹這種事時也是夠夠的,說起來自然更是乾乾巴巴乏善可陳……而且民眾都喜歡0成本」空手套白狼「,那必須得展示一下異客如何一分錢不花,」空手套白狼「
  • 兩大超百億級項目落戶崑山
    金秋經貿系列活動71個項目將籤約總投資933.58億元蘇報訊(駐崑山首席記者朱新國)招商再突破,勇奪雙勝利。昨天,2020崑山金秋經貿洽談會舉行,由此拉開該市今年金秋經貿系列活動的序幕,接下來將開展59場系列活動。
  • ...沃森生物收關注函;大眾中國回應停產;大基金80億力挺中芯國際
    從個股的解禁量看,解禁股數居前三位的是:郵儲銀行73.95億股、工業富聯10.24億股、金奧博1.9億股公司聚焦中芯國際(688981)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國際12月4日晚間公告,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
  • 代工或迎「漲價潮」,前臺積電COO再入中芯國際
    無獨有偶,各大IC設計廠、IDM大廠、世界先進位程廠都陸續宣布將在2021年漲價,8英寸、12英寸晶圓產能被擠爆。通過臺積電近日公布11月份業績來看,整體營收仍然在持續增加。合併營收1248.65億元新臺幣(約合289.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環比增加4.7%,營收已連續18個月同比增長。
  • 晶片有盲目投資和爛尾,工信部:建議兼併重組!大盤這一指數爆了...
    根據「國是直通車」報導,王志軍在今天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上指出,前些年,在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領域存在著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包括光伏等新興產業也出現過重複建設,目前晶片製造等行業也出現了盲目投資和爛尾項目,前一階段集成電路製造方面的投資也被爆出造成巨大的損失,需要規劃和加強監督。
  • 中國醫療手套大王,靠愛滋病發家,借疫情暴漲成首富
    和醫療相關的口罩、手套行業則迎來了大豐收,而介於兩者中間,口罩由於原材料熔噴布價格的上漲以及整個行業量能有限,「錢」景已大不如前。這時,手套行業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據媒體報導,去年英科醫療的出廠價為PVC手套9分錢、丁腈手套0.18元/只,平均一隻手套大約能賺一分錢。
  • ...產40億支PVC健康防護手套項目」和「第三期年產20億支丁腈手套...
    謝謝另外看到劉總在很多渠道支援疫情的舉措很支持,希望公司以後也能夠多站在股東的利益上考慮經營決策。公司回答表示,因支架手術是已診斷患者的剛需,疫情的爆發通常理解只會對國內外支架手術數量造成時間上的前後調整,目前預計不會因疫情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公司將密切關注本次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後續發展情況。
  • 2020年前10個月,10個百億級項目落地成都高新
    作為成都經濟發展高度活躍的區域,成都高新區在為期100天的項目招引攻堅行動中,立足補鏈穩鏈強鏈,推動總投資逾千億的51個攻堅項目籤約落地,其中包括5個百億級項目。至此,成都高新區今年前10個月共引進10個百億級項目。今年7月初,成都啟動為期3個月的項目招引攻堅行動。
  • 國內主要醫用手套生產商英科醫療募資5億元以擴大產能
    根據英科醫療發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計劃發行數量不超過1144萬股,發行價格43.72元/股,募資總額不超5億元,擬用於年產61.84億隻(618.4萬箱)高端醫用手套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此次發行對象為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事長劉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