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四年才掙錢買到一輛車,心情會如何?老舍的語錄寫得真透徹

2020-12-11 啟路文學

說到車,是現代人交通必備工具,但是也不是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能力買得起的,雖然說現在的車,有四個輪的,能開到街道上去跑的,最便宜的,也都在很多人所能承受的範圍內。再說現在買車也不用全款付。

但也還有一些人,不願意開一些很便宜的車,他要開就開好車,覺得很有面子。如是就要存錢,存好幾年,三四年,甚至五六年,十幾年都有,就為買輛車。而房子,估計很多人存時間更長,因為房子比車更貴。

那麼大家存錢三四年買一輛車,心情會如何呢?相信大家肯定都是非常激動的,是感到無比自豪的,終於有一輛可以開出去的車了,終於也是有車一族了,再也不用等公交、擠公交、擠地鐵上班了。終於可以在酒桌上不用再喝酒了,我開車來的,哪天我不開車來,再陪你喝。

當然這樣去回答,也都是普通人,一般人都能回答上。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老舍的語錄,他就寫得真透徹,把花了三四年才掙錢買到一輛車的人心情感想描寫的很細膩,很到位,很現實,可謂是說出了心裡話,文字如下:

這可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裡雨裡的咬牙,從飯裡茶裡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象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著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可是在這種旋轉之中,他的眼並沒有花,心並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象自己的手腳的那麼一輛車。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拴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老舍《駱駝祥子》

讀完老舍這段很長的語錄,無不讓人感到存了三四年錢買了一輛車後那種心情真的是這樣的,這車就好像自己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是驕傲,是榮譽。而且老舍把買車後的種種好處和方便也都寫得很到位,我們不妨一起來把老舍這段語錄拆開再仔細欣賞一番,分析一下,感慨一下。

這可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裡雨裡的咬牙,從飯裡茶裡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象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

首先老舍就道出了買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老舍那個年代,買車真的如此,那個年代,車還沒有那麼普遍和普及,買車的人,也都是能力的人,現代能買車的人多,但能買豪車的人少。

在老舍那個年代買車都要三四年,而我們這個年代想買一輛好車,其實也是一樣,如果全款付的花,估計三四年都難。老舍把買車這個過程描寫得很透徹,很細膩,很傳神,是一滴一滴汗水,和風雨裡咬著牙努力賺錢,和在飯和茶裡節約出來的錢,才賺到了一輛車。

老舍把買車的過程描寫的很苦,但結果卻是令人很興奮的,就像是身經百戰後武士的一顆徽章。可想這車子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如果上路了,被擦傷了,磕碰了,可想是多麼心痛。

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著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可是在這種旋轉之中,他的眼並沒有花,心並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象自己的手腳的那麼一輛車。

可以說這一段,寫出了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要買一輛車了,沒有車的人,都有被有車的的士司機坑過,本來很短一段路,司機卻非要繞啊繞啊,好像我們不知道路怎麼走的一樣,見我們不吭聲,就這樣坑我們。我們只要一吭聲,司機立馬說前方修路,不好繞進去。

特別是大過年回家,在車站坐車,老鄉都喜歡坐地起價,喜歡坑我們。所以沒有車的人,也只能任憑司機耍橫路,心裡也就蹦出一千萬個想要買車的心理,一定要買車,只有買車了,自己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隨時走就隨時走,想哪裡停就哪裡停,想怎麼開就怎麼開,想怎麼繞就怎麼繞。

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拴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

這是有車後的人,也成了司機,也載著別人,但他曾經被司機坑過,他就不會敷衍別人去坑別人。有車真的是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

大家現在應該都看到很多拼車回家的現象,而且司機來去一趟所賺的錢都比我們工資都高。有時候想想,那麼拼命努力工作,還不如努力買輛車,也當一個拼車的司機,載著老鄉來回跑。

所以說花了三四年才掙錢買到一輛車,心情會如何?老舍的語錄寫得真透徹!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讀完老舍的名言,讓人感嘆現在沒有任何嗜好的人,幾年內能買車?
    今天無意中讀到了老舍一段語錄,這段語錄是《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可以說就是一個拉車的車夫,沒有任何愛好,他想攢錢買一輛車,對於很多人而言,在當年那個年代也是很難的一件事。即便在我們這個年代,也是很難買到車的。在當年的那年拉車的車夫,就好比我們這個年代,守在地鐵口讓人坐摩託車一樣。沒有任何嗜好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 如何才能做出真正不朽的藝術?茅盾的語錄分析得很透徹,真知灼見
    那麼如何活成不朽呢?倘若在沒有讀茅盾這段語錄,我們肯定會這麼說,就是好好充實自己的智慧。 其實在我們看來,智慧就是聖賢們智慧的結晶,也是不朽的藝術,所以今天就打算跟大家再分享一段關於如何才能做出真正不朽的藝術?是茅盾說的,也是很經典,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一下,茅盾這段語錄分析得很透徹,真知灼見,文字如下: 只有竹子那樣的虛心,牛皮筋那樣的堅韌,烈火那樣的熱情,才能產生出真正不朽的藝術。
  • 魯迅、老舍、林語堂三大文學家的經典語錄,你最喜歡哪一句?
    扶著叛徒的屍體哭泣的人,才是真脊梁。假使造物也可以責備,那麼,我以為他實在將生命造得太濫,毀得太濫了。到枯身孤坐,回憶從前,這才覺得大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 《駱駝祥子》:一輛車毀了一生,祥子揭開了一個被遮蔽的民間真實
    他要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勤勞實現一千天買新車的願望,最後終於憑藉血汗錢在22歲的年紀擁有了一輛車。 有了自己車的那天,他太激動了,甚至把自己不知道的生日就定在買車的當天。有了這輛車,他的生活過得越來越起勁了,甚至憧憬過開車廠。
  • 如何生活得最有意義?盧梭的語錄,讓人醍醐灌頂,餘生就要這樣活
    如何生活得最有意義?這個問題,倘若拿來問現代很多人,很多人回答都是這樣的,很多人認為生活得有意義,就是賺更多錢,也只有賺更多錢,生活得才有意義,要寶馬有寶馬,要洋房有洋房,想要洋妞都可以,有錢那真的是什麼都有可能,沒有錢那真的是什麼都不可能。
  • 泰戈爾很經典的語錄,僅7個字,卻將愛看得很透徹,富有哲理!
    在我們這個年代,很多人在沒有讀泰戈爾這段語錄前,可能認為愛的基礎是錢,擁有錢,愛才可以繼續。有了錢,愛才會開始,才會步入婚姻的殿堂,倘若沒有錢,就是沒門,都找不到人談戀愛,更沒有勇氣去說愛。可見錢,真的成了我們這代人談愛的基礎,也就是堅強的後盾。倘若家裡有錢,那麼去追求愛,就底氣十足。
  • 地地道道的京味兒作家王朔和老舍,同樣是寫北京,卻沒有共同語言
    以寫北京著稱的老作家林斤瀾,在一篇題為《北京語言不共同》的短文中寫道:老舍寫北京,王朔也寫北京,老舍寫北京市井市民,王朔也寫北京市井市民。老舍筆下全沒有王朔小說中的人物,王朔筆下也和老舍的人物不沾邊。兩個人寫的字,都是出色的北京語言。老舍把北京語言寫到家了,王朔的北京語言也獨創一格,兩個人的錘字鍊句,又仿佛南轅北轍,其實都是「北京人、北京事、北京話」——北京味兒的一種解釋。偏偏二位沒有「共同語言」,這兩位都是地道的京味兒作家,需要卻很不相同。
  • 羅曼羅蘭將人生看得非常透徹的語錄,很多人默默念過,警醒世人!
    人生,要怎麼看,才能看得非常透徹呢?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羅曼羅蘭的語錄前,也都想要看透人生,也只有看透了人生的人,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才知道該怎麼去活。有人認為人生如夢,就像做一個很長的夢,最終都會有醒的一天,夢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就是一場空。
  • 假如魯迅、沈從文、 張愛玲、老舍也寫民謠
    那麼,如果他們寫起民謠來,會是什麼樣子?城市有人歌唱,鄉村有人嚮往,故土有人緬懷,棲居有人想念,從來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有一位遊客在題為《嚮往一座城,因為周雲蓬》的文章中坦承,自己是因為歌手周雲蓬才去的紹興。
  • 傅光明:老舍的語言與幽默
    隨手把駱駝與祥子那點關係說過去也就算了,北平的洋車夫有許多派,年輕力壯腿腳伶俐的講究賃漂亮的車,拉整天兒。愛什麼時候出車、收車都有自由,拉出車來,在固定的車口或宅門一放,專等坐快車的主兒。弄好了,也許一下子弄一塊、兩塊的,碰巧了也許白耗一天,連車份兒也沒著落,但也不在乎。」車份兒,我們現在每天出行有時候會坐計程車,計程車師傅們每個月也還要交車份兒。
  • 不想讀書的人,一定要明白一個觀念,太宰治的語錄說得很透徹!
    他們甚至在課堂上躲著老師玩手機,把書本堆得高高的,擋住老師的視線,在下面玩手機,可想手機是多麼有毒,能讓一個學生玩起來這麼聰明。說到這裡,如果你也是不想讀書的人,一定要明白一個觀念,太宰治的語錄說得很透徹!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文字如下:「別再讀什麼書了。
  • 十萬人民幣在美國能買到什麼樣的車?聽當地人說完,網友:扎心了!
    現在不管什麼樣的經濟情況,每個人都想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因為汽車不僅可以方便自己的出行,而且也是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雖然很多人都想擁有豪車,像蘭博基尼,勞斯萊斯等,但是看到自己的錢包時,默默地留下了心酸的淚水。
  • 十萬人民幣在美國能買到什麼樣的車?聽當地人說完,網友:扎心了
    但是也不是非要買這種豪車,豪車雖然與我們無緣,但是也不是代表我們就買不起車子,許多不貴的但是性價比高的車子我們還是買得起。話說如果給你十萬元你會買什麼樣的汽車呢?可能選擇合資車的人比較多,因為它雖然是中國與外國一起合作的車子,但是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合資車會的質量會比國產車的好,但是合資車的價錢在同配置的國產車要貴上許多,所以一個品牌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 老舍的濟南光陰裡,有炮火中永遠失落了的《大明湖》
    舒濟是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教書時,與夫人胡絜青生下的第一個孩子。老舍為女兒取名濟,足見先生對濟南的感情,非同一般。南新街是一條狹窄的胡同,只有大約一輛小汽車剛剛能駛過的寬度,如果有雙向的兩輛車子需要交會,就顯得十分困難,必須得有一輛車等在較寬處。送我去濟南老舍紀念館的車子在58號院門前停下,我前後一望,對司機說,這裡不好停車。
  • 中秋節只會唐詩宋詞?其實賈平凹老舍余光中也寫過,句句耐人尋味
    《北平的秋》老舍老舍先生是京味作家,其散文率真,情緒飽滿,平實中見性情。在《北平的秋》裡老舍這樣寫中秋節。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
  • 一個人只要有這個特性,往往就能成功,林語堂的語錄說得很明白!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林語堂的一段語錄,這段語錄就道出了一個人只要有這個特性,往往就能成功,說得很明白,文字如下:一點痴性,人人都有,或痴於一個女人,或痴於太空學,或痴於釣魚。痴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痴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痴,而後有成。
  • 老舍誕辰120周年:不該被忘卻的老舍之死
    老舍的一生,過得並不平靜。他的父親陣亡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中,家裡條件困難,得人資助才上得起私塾。他經歷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勤勉寫作,獲得了「人民藝術家」的讚譽,卻在本該安享天倫的晚年,一個人來到了積水潭附近的太平湖,在湖邊坐了一天,最後把頭埋進了湖水。
  • 同事2萬買臺奔馳smart,想修好代步開,朋友:你是病得不輕啊
    很多時候我們汽車去維修的時候,修車師傅都會說大概多少錢,但是遇見很嚴重的汽車,維修師傅會拒絕接單。同事花2萬買輛奔馳smart,想修好自己開,朋友:你是病得不輕啊!說起豪華汽車很多人都會想到奔馳這個汽車品牌,因為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精細的德系做工,符合設計美學的車身設計和最重要的是過硬的安全係數。因為其本身的性能和設計以及它的品牌效應它被廣大的車友所喜愛。
  • 《駱駝祥子》「中」老舍
    您好,今天要給大家解讀的書是老舍的《駱駝祥子》,全書約21萬字。接下來,我會用22分鐘左右的時間,帶領大家回到九十年前的北京城,探尋普通人力車夫祥子的一生,了解當時底層人民的生活,並思考個人命運與社會現實的深刻關係。本書的作者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老舍先生。
  • 汪曾祺:老舍先生
    院裡有兩棵不大的柿子樹(現在大概已經很大了),到處是花,院裡、廊下、屋裡,擺得滿滿的。按季更換,都長得很精神,很滋潤,葉子很綠,花開得很旺。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親自蒔弄的。天氣晴和,他們把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裡,一身熱汗。颳風下雨,又一盆一盆抬進屋,又是一身熱汗。老舍先生曾說:「花在人養。」老舍先生愛花,真是到了愛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無的了。湯顯祖曾說他的詞曲「俊得江山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