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論文同行評審造假,愛思唯爾出版商撤銷旗下5本雜誌中的9篇論文...

2020-12-25 健康界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因論文同行評審造假,愛思唯爾出版商撤銷旗下5本雜誌中的9篇論文,這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

愛思唯爾發出聲明稱,出版倫理委員會調查發現這9篇論文的同行評審過程被人為操縱,隨後愛思唯爾便撤銷了這9篇論文。

自2012年來,愛思唯爾因同行評審造假而撤銷的論文超過了20篇,所有出版商中因同行評審造假而被撤銷的論文多達260篇。

愛思唯爾計劃採用新的編輯系統,可以自動化驗證電子郵件地址是否合法。愛思唯爾還採用了其他一系列方法來阻止同行評審造假再次發生。

附:9篇論文連結

1:Predictiv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ER-α36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2: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β-amyloid1–42 and α-synuclein on the synapses dysfunction in hippocampal neurons

3: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and SNP analysis in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4:Candidate agents for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identified by a sub-pathway based method

5:Microarray analysis of microRNA expression in liver cancer tissues and normal control

6:Association of TNF-α-308G>A polymorphism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Han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7:Correlations betwee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or receptor γ, Cystatin C, or 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 and atherosclerosis in diabetes patients

8:The rapid and sustained responses of dendritic cells to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a non-human primate model

9:Antiviral and myocyte protective effects of IL-28A in coxsackievirus B3-induced myocarditis

信源:Elsevier retracting nine papers for fake peer review

(原文標題:愛思唯爾因同行評審造假撤銷中國9篇論文)

相關焦點

  • 107篇中國論文遭國外期刊撤稿 同行評審被指造假
    107篇中國論文遭國外期刊撤稿 同行評審被指造假 原標題:   4月20日,美國SAGE出版社旗下的《Tumor Biology》(以下譯為《腫瘤生物學》)期刊發布了一篇撤稿聲明,宣布將撤銷107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這些論文涉嫌違規提供虛假的同行評審信息
  • 中國學者再次被撤13篇論文,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新聞—科學網
  • 中國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稿 造假手段曝光
    僅7個月,百餘篇來自中國的國際論文先後被期刊、出版社撤下。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機構關注。  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2014年,我國發表的SCI論文約25萬篇,僅次於美國,是英國的兩倍,與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 11篇論文被海外撤稿,清華撤銷造假作者的博士學位
    (原標題:清華已撤銷造假作者的博士學位)
  • 中國團隊 Nature 新冠論文被指圖片造假,又是科研「P圖」?
    此外,令人震驚的是,所有這些論文都是在同行評審後發表的,顯然沒有什麼編輯質量控制。號稱女版方舟子、先後舉報過曹雪濤院士、周德敏教授論文造假的「打假偵探」Elisabeth Bik,曾是一名微生物學家,2019 年 5 月正式轉型為全職的圖片打假人。
  • 中國學術論文又造假?代寫公司與巴西SCI雜誌合作「淘金」
    一本巴西SCI期刊同一期刊登了數篇相似的中國投稿者論文,論文使用了相同圖表、相同研究對象、得出了相同實驗結果。距英國學術醫療科學文獻出版商大規模撤銷中國論文僅僅一年時間,中國學術論文造假再度被曝光。再與查重結果中的第四篇相似比例最高的文獻對比,得到了同樣的結果;與查重結果中的第六篇相似比例最高的文獻對比,同樣圖3一致,流式細胞檢測結果一致。也就是說,偶然被舉報的一篇抄襲文章,被發現與其他5篇論文使用了大量相似文本和同樣的圖標及檢測結果。毫無疑問,根據這些查重比對結果,這篇文章GMR7730是一篇抄襲文章。
  • 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 有外國雜誌靠中國投稿費養活
    僅7個月,百餘篇來自中國的國際論文先後被期刊、出版社撤下。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機構關注。  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 中國論文因造假再出大醜聞,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資料圖片  近日,學術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一次性撤銷了涉嫌造假的107篇文章,論文作者均來自中國。涉及的單位不乏全國知名的三甲醫院和重點高校。延伸閱讀107篇論文遭撤稿  《腫瘤生物學》期刊是「國際腫瘤學和生物標誌物」的官方雜誌。4月20日,期刊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篇撤稿聲明:「根據出版倫理委員會的建議,出版商和編輯決定撤稿。在經過徹底調查之後,我們相信論文在同行評審環節中有違規操作行為。」
  • 中國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潤色代投一條龍服務
    國際科技論文被視為一國科研實力的象徵。然而,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撤銷旗下5種雜誌中的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中國論文為何被撤?
  • 107篇中國學者論文遭國外期刊撤稿 中國科協回應
    日前,世界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發布聲明,撤銷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所刊登的107篇論文,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此次被撤稿論文的作者全部來自中國,撤稿原因稱是論文作者編造審稿人和同行評審意見。換言之,論文作者「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 又一批中國醫院造假被撤稿!他們居然把醫學論文發到了計算機期刊上?
    本文作者:EVEE近日,愛思唯爾旗下期刊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一口氣撤回了 13 篇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 而且其中大部分(8 篇)都來自同一期特刊。2012 年的一個偽造同行評議的案例中,編輯發現造假的原因居然是「同行評議的反饋速度太快了」,如果造假者「沉穩」一些,或許就可以矇混過關。除了偽造同行評議外,本次大規模撤稿中還有一個特色:大部分造假論文都來自同一期特刊。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一個計算機相關的期刊,為什麼一口氣撤下來這麼多臨床相關研究?
  • 所有對公開524名醫生造假名單的質疑,我們在這裡一併回應
    近日,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史無前例地決定撤稿《腫瘤生物學》雜誌的107篇同行評審造假論文,這些論文全部來自於中國學者之手。問題1:此次107篇同行評審造假論文的信息是哪兒來的?但是,包括斯普林格、愛思唯爾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出版商均指出,對同行評審進行造假,就是重大的學術造假。因為同行評審是決定一篇論文是否適合發表的最主要考量標準。同行評審就相當於陪審員,雖不是宣布決定的法官,但對稿子最終錄用與否可以有決定性的影響。
  • 代發論文調查:國外期刊單篇價格五六千元,包含同行評審
    ,曾在旗下出版的期刊《腫瘤生物學》撤回107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聲明「107篇被撤論文」或涉第三方機構4月20日,美國SAGE出版社旗下的《腫瘤生物學》期刊發布了一篇撤稿聲明,宣布將撤銷107篇來自中國作者的論文,因為這些論文涉嫌違規提供虛假的同行評審信息。
  • 論文造假生意依舊 中國亟需打造自己的SCI
    107篇中國作者的論文涉嫌造假,近日,被德國知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下稱斯普林格)旗下《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雜誌宣布撤回。該事件引發了中國科學界和輿論的高度關注。這並非第一次出現論文造假被曝光的情形,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物集團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為中國大陸作者);同年8月,斯普林格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64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大陸作者;同年10月,荷蘭愛思唯爾出版社集團撤銷旗下5本雜誌9篇論文,作者亦全部來自中國大陸。雖然,輿論高度關注,然而造假仍在繼續。
  • 同行評審以權謀私,讓投稿人多引用自己文章,愛思唯爾將徹查此事
    銅靈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全球最大的學術出版商之一愛思唯爾,正在治理學術論文中的不正當引用亂象。愛思唯爾發現,某些同行評審正在濫用自己的權力,提高自己文章的引用率。他們會在投稿人的在審稿意見中加入一句提醒:「請參考XXX文獻」,而這篇文獻往往是審稿人自己的文章。雖不是強迫,但一些投稿人為了提升中選的機率,通常選擇默默採用編輯部的意見。這種違規操作已經被愛思唯爾盯上。
  • 107篇醫學論文被撤,作者向媒體訴苦:如同保姆把孩子賣了
    4月21日,世界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發布聲明,該集團旗下《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期刊撤下所刊登的107篇論文。此次被撤稿論文的作者全部來自中國,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編造審稿人和同行評審意見。「此次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續。」
  • Nature揭露同行評審潛規則,審稿人操縱引用,愛思唯爾開始嚴查
    這項調查是由荷蘭出版商愛思唯爾的分析師著手進行的。他們發現,可能有部分審稿人會鼓勵被審論文作者引用審稿人的研究,作為交換,審稿人會為論文帶來更為正面的評審意見。這種做法被稱為「強制引用」(coercive citation)。這項研究已於 9 月 6 日被收入 SSRN 社會科學研究庫,目前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
  • 「雷同論文的出現」是一封實名舉報信
    近日,澎湃新聞報導了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高度雷同事件。隨後,天津大學、廈門大學相關部門先後作出回應稱,已介入調查,若相關學生涉嫌學術不端,將依規研究是否撤銷其碩士學位。天津大學研究生院一位工作人員還表示,「學校對學術不端一向零容忍,肯定不會包庇學生這種行為,學術是公平的。」
  • 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事件調查:為何都集中在醫學界?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題: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事件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傑文津、董瑞豐  近日,曾隸屬著名國際出版商施普林格公司旗下的《腫瘤生物學》發聲,撤銷雜誌收錄的中國學者的107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