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推進中小學校擴容增位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破解「入學難」 消除「大班額」
日前,在秦皇島小部落小學新建的足球場上,孩子們肆意奔跑,體驗著運動的樂趣。河北日報記者師源攝
博雅小學是秦皇島市今年新建的3所中小學校之一,有效破解了周邊學生「入學難」問題。這是學生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讀書。河北日報記者師源攝
今年以來,秦皇島市將持續推進中小學校擴容增位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作為重要的民生實事工程,堅持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服務水平,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開創教育發展新局面。
新改擴建,破解「入學難」
12月18日下午,市民張穎在海港區博雅小學門外等待孩子放學。幾個月前,張穎還在為孩子的入學問題發愁。如今,她的孩子不僅順利地上了學,而且學校離家僅有10分鐘的車程,讓她十分滿意。
「以前,我們所住的片區有一所學校,但按照招生政策,我們不符合學校的招生條件,報名時別提多著急上火。後來了解到,家門口的博雅小學今年開始招生,孩子的入學問題迎刃而解,一家人的心也踏實了下來。」張穎說。
博雅小學是秦皇島市今年新建的3所中小學校之一,9月份正式對外招生並投入使用。學校建設規模為4軌24個班級,目前共招收213名學生。
「學校的建設不僅提高了城區辦學水平,也讓其他學校『大班額』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博雅小學校長張海峰說,學校建設前,周邊新小區陸續交房,附近片區3所小學出現「一位難求」的情況。通過對新小區建設和城中村發展的科學預判,學校在建設之初就規劃出6個備用教室,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學位增加需求。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學位需求迅速增長,秦皇島市根據城市人口發展數據,提前謀劃,在海港區新建了3所中小學校,增加學位5880個,有效緩解了原有片區中小學校學位緊張和學生「入學難」問題。同時,改變原來學位供給處在末端、相對滯後的情況,引導區域內學位關口前移。
「基礎學位建設事關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和城市發展未來,我局不斷改革創新教育舉措,落實領導包聯和督導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明確任務分工,紮實推進民心項目建設,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秦皇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孟凡功說。
新建學校創優,存量學校挖潛。秦皇島市打出新改擴建學校組合拳,努力優化存量學校空間布局,對學校建築改造升級,提升建築合理度和利用率。
秦皇島第十五中學操場北側,一排臨時用房重新修建,變成了7間寬敞明亮的功能教室。不遠處,新修建的廁所也提升了全校師生的如廁環境。
「以前,學校受到用地限制,無法擴大教學樓規模,又要面對不斷增加的生源問題。如今新改建的教室騰出更多教學教室,解決了學校『大班額』問題。」第十五中學黨委書記李廣春說。
為進一步增加學位供給,今年,秦皇島市對海港區7所中小學校實施了改擴建工程。「結合各學校情況,我們制定了定製化改造升級方案,幫助學校改造操場、進行硬化及綠化、增加功能空間等,推動市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海港區教體局教育工委副書記李潔民說。
補齊短板,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幾個月前,家住熱電裡小區的李女士給小孫子報名入園,恰好趕上小區內幼兒園改建的大好時機。原來的幼兒園是企業辦園,只面向企業員工子女招生,按照往年的招生情況,李女士的小孫子不符合條件。
今年,海港區教體局將該幼兒園的改建列入民生工程,由海港區啟航幼教集團接管,成為啟航幼兒園熱電園區,由企業辦園變為公辦幼兒園,面向全社會招生。「啟航幼兒園是秦皇島最好的幼兒園,沒想到我孫子能上這所幼兒園,接受優質的教育,政府讓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實惠。」李女士說。
走進幼兒園,孩子們在溫暖明亮的教室裡唱歌,粉刷一新的教室在各種裝飾物的點綴下充滿童真童趣,孩子們的更衣室、洗手間、衛生間布局合理。
「這所幼兒園建園20年了,因為年久失修,水電暖等硬體設施老化嚴重,各種管道跑冒滴漏問題嚴重。變成公立園後,政府出資對幼兒園進行設施維修改造,徹底改變了幼兒園的面貌。」啟航幼兒園熱電園區執行園長程俊娣說,幼兒園的改建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入學機會和良好的教育條件。
在青龍,祖山中心幼兒園、涼水河中心幼兒園等9所農村幼兒園經過改擴建,新增幼兒學位227個,充分解決了9個鄉鎮幼兒學位不足的問題,滿足了群眾對公辦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渴求。
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讓家長不再受孩子「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困擾。秦皇島市通過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加速補齊學前教育短板,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解決學前教育資源緊張問題,讓孩子有園上、上好園。
今年,北戴河區新星幼兒園通過新一輪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得到各項資金補貼約14萬元。幼兒園園長張宏興說,這是辦園17年來得到的最多的資金補貼。
作為一所農村民辦二類幼兒園,辦學資金不足、基礎設施薄弱、保教費低、提價難等問題,制約著新星幼兒園的發展,申請普惠園認定,政府的資金扶持為幼兒園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普惠幼兒園認定讓家長、孩子和幼兒園都受益。」張宏興說,普惠幼兒園除了有資金補貼,還可以享受教師優先培訓等優待政策,在教育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管理和運營更加規範,有效提升辦園質量。另外,由於普惠性民辦園按照等級類別分別實行保教費最高限價,為老百姓節省教育開支的同時,使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市民周娟在孩子入園前經過一番「考察」,最終給孩子選定了新星幼兒園。她說:「普惠幼兒園給我們節省了不少錢,每個月390元保教費,教學質量和環境不比五六百元的私立幼兒園差,我們很滿意。」
2020年,秦皇島市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4所,新增普惠性民辦園77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入園難」的問題。
配套升級,持續改善辦學條件
12月18日上午,北戴河區新星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們在蘇愛鳳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區域活動,組合積木、晾衣架玩具等教具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輕鬆愉快地獲得知識,學會思考。
添置區域活動材料,更換新桌椅和教學設備,安裝飲水機……近期,新星幼兒園購置了一批新物件,使教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蘇愛鳳切實感覺到幼兒園的辦學條件在不斷提升,報名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她自己也通過各種培訓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工資待遇也比以前更好了。
今年,秦皇島市各級財政投入1000萬元用於扶持普惠民辦園發展。扶持資金重點用於保育教育活動、改善辦園條件、添置玩教具、改善教師待遇、開展教師培訓等。
在博雅小學,紅白相間的教學樓連廊環繞,仿佛敞開的懷抱,擁抱著朝氣蓬勃的小學生。下午放學時間,一年級的班主任細心地指導學生打掃教室衛生,擺放桌椅板凳。教師辦公室裡,老師們在集中備課。
「我們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現代化校園網絡,此外有各類功能教室滿足不同年級的教學需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張海峰介紹說,學校不僅硬體配套設施完善,還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教師多數是從各所學校調配而來,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我們在教學之餘,組織老師參加各種培訓,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孩子入學之初,家長張穎曾擔心新建學校教育質量不高。經過幾個月的了解,她發現擔心是多餘的,「教育部門給學校調配了有經驗的骨幹教師,教學和管理都很規範,而且新學校的教學設備都很先進,條件比其他的學校要好,感覺很放心。」 (河北日報記者師源通訊員武藝群、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