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相應知識點與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

2020-08-29 樂思尋解

LoSery是一位初三的學生,她遇到「努力了,成績上不去」的苦惱。我們聊了一會,我把這段經歷寫下來,希望家長和孩子們聊類似的話題時,我可以做一面鏡子。


努力了,成績上不去


01 LoSery月考成績不佳

眼下,初三學生面臨憑考試成績升高中的考驗,由於家長們普遍存在「考不上好高中,大概率考不上好大學」的想法,LoSery月考成績不佳,全家人都陷入緊張之中。

LoSery找到我聊天,首先關心的是:「我最近的學習成績不好,尤其是物理和化學,能不能趕的上呢?」

LoSery的父母對她最滿意的就是學習主動,她這樣問我,也反映了她學習動力強。

我告訴她:「你真想趕上就能趕上。」通常,學習動力強的學生,有過兩三次學習成績優異的體驗,會信心倍增,進而,他們會固化學習方式,持續進步。但是,如果他們的學習方式不得當,成績忽上忽下,就容易產生自我懷疑。

LoSery的情況如何呢?

LoSery告訴我:月考成績不佳,她看到了爸爸媽媽的擔心,自己也知道中考成績很重要,所以,特別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物理和化學趕上去。可是,最近的努力毫不見效,成績的提升好象很困難。

LoSery已經很努力地做了很多題目,拿月考的題目重做一遍,成績還是不理想。

與LoSery的對話中,我可以清楚地體會到:她對自己現在的學習成績不滿意,想迎頭趕上又擔心方法不對;既感到自己努力了,又因為成績不理想而自責,甚至擔心別人認為自己狡辯,心態非常矛盾。


02 「 努力了,成績不佳」,請檢查學習時間的安排和學習方式

當我詢問LoSery最近是怎麼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的方法時,我看到了她成績不佳的原因。

下面是我截取的一小段她的回話:

LoSery 20:23:50

每天都必須完成好老師布置的作業

我覺得這是絕對必要的,

而且作業完成的好壞就是你成敗的關鍵,

我很清楚這點,但很遺憾的是,我是完成了,

但我無法辦到我能完成好。

因為很多的習題我不會。

時間上的安排,我想這就是我的缺陷

我沒有合理的利用時間

謝謝您了,給我指點迷津,

我現在要好好想想我應該怎樣利用時間

就算做再多的習題,沒有利用好時間

沒有效率也是白費工夫

請問:應該要怎樣安排時間??

分析上面這段話,我們不難發現:

1、LoSery每天學習努力,最關注的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她用「絕對必要」和 「成敗的關鍵」來形容自己對完成作業的認識。

2、她高度重視作業,每天也花大量時間在做作業上,事實結果卻事與願違。她知道自己完成了作業,但是沒能完成好,她用來描述的話是:「因為很多的習題我不會。」

3、LoSery在時間安排上陷入了迷茫,她意識到了自己「就算做再多的習題=沒有利用好時間」,因為,沒有效率也是白費工夫。

這時,我追問了一句:「每天都必須完成好老師布置的作業,你覺得這是絕對必要的」?

LoSery很肯定滴回答:「恩,是的」。


認真寫作業


03掌握相應知識點與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

在得到LoSery的回答後,我再次向她提問:「你再問問自己:是每天都必須完成好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是每天都必須弄懂相應的知識?」

我的提問中引進了一個LoSery在自己的回答中沒有考慮的因素,通過提問,可以引導LoSery思考她之前沒有好好考慮的問題,回答好了這個問題,她的困惑也能很好地得到解答。

對我所提出的新問題,LoSery表示很不解:弄懂相應的知識,不是建立在作業完成的好壞上嗎?我完成好了作業,就是弄懂每一道題了。

「弄懂相應的知識,不是建立在作業完成的好壞上嗎?」是相當多的學生與家長共同的認識,他們認為:多做題,把題目做出來了,你就弄懂了相應的知識。此時此刻在 LoSery的認知中,因為要弄懂知識,所以要做作業;有了做作業這個因,就會產生弄懂知識這個果。

我向LoSery提出了一種新的思考路徑:我們來設想一下,要是先弄懂知識,再用作業來檢驗是不是真的懂了,會怎麼樣?

想了一會兒,LoSery說:「真的懂了,做作業就能100%正確;沒懂就做,錯的還是錯的,錯的都是白做了作業,浪費的時間也就多了」。

我感受到了LoSery的認識發生了很重要的變化,馬上回應她,讓她複述一遍:弄懂知識是因,弄懂了就能用結出順利完成作業的果。

LoSery很高興地說下去:「那就是要把不明白的弄懂才是最重要的。難怪我之前花那麼多時間做作業還考不好,還壞我的心情。」

這時候的LoSery很堅定,再也沒有了之前多個因素混雜在一起的困頓與徘徊。

聊到這個時候,我趁機拋出了LoSery的老師跟他們說過無數次的老話:「好學生都重視預習和複習。

相信這一次,LoSery能愉快地接受老師的建議,因為她已經想清楚了「掌握相應知識點與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之間,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相信從此之後,她會主動安排時間做好預習與複習,嘗試在弄懂知識之後,再用作業來檢驗自己是不是真的弄懂了。相信LoSery再也不必用題海戰術了。

04 總結和建議

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像LoSery之前那樣困於題海戰術做作業的話,罵他和教他都是起效很差的做法。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求證「我不是小孩子,我是個大人」的階段,如果能在家長這裡得到證明,他們會優先找家長;如果在家長這裡得不到證明,他們會向外找「樂意給出證明的人」。

如果他們找您求證,可以試試我和LoSery之間的做法:

1、提問。先確定他們原來的做法是怎樣的;再問原來的做法中是不是還應該考慮某個重要因素?在我和LoSery的對話中,先發現她高度重視作業,再引導她注意弄懂知識。

2、分析。家長點出重要因素後,讓孩子自己去分析。他尚未說出正確認識的時候,追問:還有其它想法嗎?

3、肯定。他說出了正確認識時,肯定他,證明他的分析「跟大人的認識一樣」。

4、鼓勵。這件事他做的很棒了,相信他其它事也能同樣做的很棒。


家長和孩子愉快交流

相關焦點

  • 在託管班讓孩子高效完成作業,老師可以這樣做!
    一、首先要找到孩子做作業慢的原因,我想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常見的原因應該有這些。(1)作業不會做,知識點掌握不住。(2)孩子習慣不好,邊做邊玩。(3)孩子對學習興趣不濃,不願意做。(4)孩子怕做完作業,老師又布置新的作業。根據這些原因,我們要找相應的對策。如果孩子是因為作業實在有困難不會做,那麼老師對孩子確實有困難的題目要給予相應的提示,千萬不能讓孩子因不會而坐在那裡不思考而白白浪費時間,如果孩子是因習慣不好,邊做邊玩而慢,那麼我們就要從培養孩子的習慣入手。
  • 老師,請問你是布置的家庭作業呢還是家長作業?
    開學一個月了,對於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家長來說,艱難的適應期仍未過去。最近一位家長就打進成都商報熱線,吐槽學校的作業布置方式。他認為各種五花八門的作業和作業籤字制度都是逼著家長辭職回家帶娃娃,是老師們在「偷懶」,把原本該老師完成的任務轉嫁給了家長。
  • 老師提前布置寒暑假作業可謂一箭三雕,第二類人哭,第三類人笑
    記得我讀書的時候,老師布置寒暑假作業,是等期末考結束,去拿成績報告單的時候再統一布置的。但現在很多老師布置假期作業,都喜歡在期末考之前向學生預布置作業。所謂預布置,就是把作業一項項細化,根據期末考的成績和缺漏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假期作業,即每項作業都與成績掛鈎。
  • 中學生作業越來越多,每天寫到後半夜,怎樣才能高效完成作業?
    不同的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不同。有的學生雖然寫得慢,但他寫得很認真;有的學生寫作業沒有耐心,剛寫了一會兒就座不住了;有的學生喜歡參考答案,有的學生則喜歡抄別人作業。態度決定一切,認真寫作業的學生,成績自然差不到哪去。那麼,中學生作業越來越多,每天寫到後半夜,怎樣才能高效完成作業?
  • 女兒幼兒園老師布置的作業,挺有意思的
    女人今年9月份剛上幼兒園,前一段時間,幼兒園老師在班級群裡布置了一個作業,如下所示:需要用手機拍月亮,我的手機是華為NOVA 4e,拍出來的效果是這樣的:這照片實在是慘不忍睹,但老師的作業得完成啊,經多方觀察
  • 最「奇葩」的作業長什麼樣?老師布置作業,喚起哭聲一片
    有哪些老師布置的作業,讓家長和學生哭成了一片?許多家長對於輔導孩子寫作業,感覺很是頭疼。不光是因為自家孩子調皮搗蛋,一寫作業要麼想上廁所要么半天寫不了一個字,急得人心臟病都要犯了。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太過奇葩了,簡直折磨人的腦神經,讓人抓狂!來看看這位小同學編寫的小詩《題海》吧:滿載一船作業,平鋪十裡學校。老師布置作業,喚起哭聲一片!哈哈,這位小同學,你可真是有才啊!
  • 語文老師布置寒假作業,學生們積極完成,家長看了直呼:我都想寫
    寒假短暫,必須有寒假作業來支持,不然荒廢了學業,到了開學,小學生們需要花長時間來適應重新學習的節奏。不少中小學提倡減負,小學階段也不發寒假作業冊,書面作業布置也比較少。更多創意性作業被老師開發出來,沒有了以往的抄寫生字詞、寫作文、寫寒假作業冊,小學生們真的能好好完成作業嗎?
  • 老師布置奇葩暑假作業 孩子崩潰家長呼吃不消
    沙山愛在1999說:作業讓我學了更多東西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了,放暑假時老師要求放假期間做一個PPT,把自己的假期活動圖文並茂的展現出來。才7、8歲的娃,哪會做這個啊,這不是明擺著給我們留的作業嗎?整天在廠子裡上班的我們,哪會整這個?沒辦法,只能每天摸索著給孩子弄,整了20多天,終於弄得差不多了,我自己也成了PPT高手,哎,老師這是提升我們的整體水平啊!
  • 老師給學生布置課後作業,合法嗎?(原創)
    學生作業,可分為三個部分:課前、課中和課後。課前作業:屬於預習,又不同於預習。所謂預習,是老師未授課前,提前預留時間,讓學生預習,仍然是在課中完成。課中作業:是老師每傳授一個知識點,就當堂完成的作業。這個效果,優於其它時間效果,這也叫做「趁熱打鐵」。融會貫通的最佳時機,就在這裡。課後作業:這是大家共同認可的核心作業形式和內容。嚴格來說,從國家深化教育改革的本質上來說,課後,就是放學後,是不允許有任何學業內的作業的。
  • 作業盒子小學老師APP,真能讓一線教師布置、批改、統計作業更輕鬆...
    、個體知識點掌握情況統計   自動布置、批改、統計作業,對一線教師來說,是不是充滿了吸引力?今天,一線教師石頭老師將和大家分享他的真實看法。   作業盒子小學老師是一款專注於學生作業布置與批改的手機軟體。   從學生作業布置的角度看,作業盒子小學老師兼顧多教材版本、知識點拆解及按照難易程度分層設置的習題。支持一線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及學生學情,選擇難易適中、數量適度的練習題作為作業向班級學生一鍵發布。
  • 學生作業分層布置 保障老師教學時間
    其中明確規定:教師須親自批改作業,提倡作業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學情,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應付性批改,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政策出臺後,蘭州市各個中小學在作業管理及學生教育方面有哪些新舉措呢?近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走訪城關區、七裡河區部分小學了解落實情況。
  • 老師布置作業後,孩子看得樂呵呵,家長忙得苦兮兮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出現了各種群,學校的老師和家長互動越來越多。這原本是一件好事,因為家長可以隨時掌握孩子的動態。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家長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為每天放學後老師都會把作業發布在群裡,讓家長監督完成。如果只是文化課上的作業,大部分家長還是可以解決的。但很多家長最怕的卻是很多老師的「好心」,以幫助家長和孩子的互動為由的小遊戲。
  • 作為英語老師,如何布置一份有效的作業?
    明老師說 前兩天,明老師後臺收到一名老師的留言—— 琳琅滿目的習題讓老師們挑花了眼,布置一些作業常常感覺難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麼在挑選習題、布置作業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呢?
  • 暑假作業的5種完成方式!快來看看你是哪一種?
    如果說還有什麼讓同學們心裡放不下,如坐針氈的事情,那就是暑假作業了。現在的暑假作業可謂是一年比一年多,作業本也越來越厚,更別提老師還可能額外布置作業。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暑假作業的五種完成方式,快來看看你屬於哪種?
  • 你關心的暑假作業到底是不是你寫一個月老師寫一個「閱」
    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大家都有一種憤憤不平:我辛辛苦苦寫一個月,老師輕輕鬆鬆寫一個「閱」,真叫人不爽!:1.經過期末考試以後,每個同學的成績各不相同,暑假作業一般都會按成績水平分層布置。發布作業時老師會充分考慮放假時間與科目數量以及難易程度。那麼,暑假作業是不是真的是同學寫一個月,開學老師只簡單地批一個「閱」呢?首先,各科老師開學之後收回的暑假作業量非常大。
  • 高三地理老師布置作業,讓學生在橘子上畫出地球經緯度
    地理老師布置作業,讓學生在橘子上繪製地球經緯度要問高中最苦最累的一年是哪年?那肯定非高三莫屬了。高三作為高中最後的一學年,明年就要面臨著高考,學習壓力非常之大。這個時候各個科目老師都在抓緊給學生們補習功課,複習以往學過的內容。
  • 好老師 如何留作業?做到這7點,一切so easy!
    很多教師都說,自己都不會布置作業了!究竟一份好的作業如何布置?作業量如何控制?作業內容如何設計?不妨試一試做到以下七個原則—— 布置作業,首先要明確作業是何目的,要清晰明確到每一道作業的目的、作用何在,加強作業的計劃性和科學性,克服盲目和隨意。有些教師搞題海戰術,相信題目做多了,知識點就熟了。其實,反覆訓練不見得就是鞏固。
  • 小學一二級不布置書面作業,這樣的規定能做到嗎?很難
    武漢、山東、河南等地相繼發出了通知,明確規定了小學學生的作業時長。這也就是說,家長發現有老師布置書面作業是可以舉報。通知發出後,其實老師和家長的反應是各不相同的。有認為合理的,也有表示不贊同的。>識字、拼音、最基礎的數字學習,這些都是在一二級完成的,但是一二級在校時間短,要想完全在學校掌握,貌似不可能。
  • 一個幼兒園手工作業難住全家人 請木匠完成玩具車
    上幼兒中班的小朋友小周要造一輛木製玩具車為完成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  怎麼辦呢?小周家全家總動員,購材料買工具,折騰了大半天,還是以失敗告終。最後,周家請了專業的木工師傅,花了幾個小時,才完成了這個高難度作業。  昨天,市民周女士致電抱怨,孩子的家庭作業太難了,坑爹、拼媽,全家人也是蠻拼的,甚至通宵研究,還是完成不了,這是什麼節奏呢?
  • 完成幼兒園作業,家長竟搭上性命,不要讓親子作業淪為花式虐父母
    網上一度就親子作業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人認為親子作業是幼兒園老師過失殺人本質,有的人認為這樣的親子作業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有的人認為完成親子作業之前為什麼不先做一個判斷。幾乎都是一邊倒的責怪老師,這裡面不排除老師在布置親子作業的時候應該考慮實際情況,應該評估風險,提出相應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