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趙貞吉的計謀,看他如何打破兩頭受氣的局面!

2021-02-23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2篇文章)

因為對嘉靖帝下的聖旨不滿,海瑞憤而辭官,可是辭官回家之後驚喜地發現自己的老婆有喜了,按照海母的說法,還是個男孩。

這讓海瑞驚喜不已,驚喜過後便是長久的沉默,他會甘心離職嗎?他會甘心讓淳安百姓任由田有祿等人欺負嗎?

當然不會,等到海瑞得知趙貞吉的所作所為之後,又激發了無限的鬥志,既然此時無法跟整個大明朝抗衡,但是趙貞吉嘛,還是可以鬥一鬥的。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2期:大明王朝:趙貞吉太難了,面對浙江貪汙案的結案,他該何去何從?

一、

海瑞確實難受,實際上更難受的還有趙貞吉,他才是真正的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當然,這也是他自己的選擇,當初司禮監的急遞和張居正的信同時到達,他選擇了燒掉張居正的信。雖然跟譚倫一直講的是大道理,是不要違背聖意,實際上這裡面也有趙貞吉的另外考慮。

當時趙貞吉也跟譚倫講了,自己想急流勇退,回泰州專心研究心學。實際上,全劇中說過要隱退的好幾個人,包括嚴嵩、趙貞吉、高翰文、海瑞,能真正做到的人就寥寥無幾了。

實際上對於趙貞吉這樣的官員,他嘴上越說不想幹了,他越付諸行動往上爬。在單位裡面也一樣,凡是天天喊著不想幹的人,往往比任何人都幹的持久。

唐朝靈澈曾經寫過這麼一首詩:

「年老心閒無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

當官也是一種職業,每種職業都有自己的為難之處,你嚮往自由,但終有一天會回歸麵包,沒有麵包的自由,恰是最大的不自由!

扯遠了,讓趙貞吉更擔憂的是什麼呢?

他怕自己會淪為清流派的棄子,真不是他多想,想想這段時間他經歷的一切:

自己遞上去的供詞,被司禮監和嘉靖帝原封不動打回,本就擔心自己揣摩錯了聖意。張居正恰恰給自己寫了信,還讓自己硬往上頂,講著這是倒嚴的大好時機。

二、

而且這封信只寫給了自己,並沒有寫給譚倫,譚倫越是強調自己會跟他一起籤字的,趙貞吉就越心裡發慌。趙貞吉不過是徐階的一個弟子,譚倫是裕王身邊的人,張居正為什麼這樣做?

難道不是犧牲趙貞吉,換來嚴黨的倒臺?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在裕王府等待徐階到來的過程,大家就已經在邀功了,更是把譚倫和張居正歸到首功哦。實際上按身份來講,張居正和趙貞吉都是徐階的弟子,是同級,待遇卻大不相同。

就像楊角風說的那樣,趙貞吉此時的境地跟當初的海瑞如出一轍,都是給畫個餅,然後讓這倆人往火坑裡面跳。

所以,趙貞吉選擇了燒掉張居正的信件,完全是自保的一種手段,並不像高拱講的那樣:

「不是世故,而是無恥,當初叫人家衝鋒陷陣,於今我們自己的人在背後射人家的冷箭!」

現在再回過頭看這句話,趙貞吉對待海瑞是如此,張居正對待趙貞吉同樣如此!

有了這個前提,就很容易理解趙貞吉為什麼要浙江百姓半價賣生絲,又為什麼在織造作坊的歸屬問題上跟徽商打哈哈了。

在清流派看來,倒嚴才是第一要事,但對趙貞吉看來,真正的第一要事恰恰是嘉靖帝的聖意:

整個問題的根結就在於國庫沒錢,當初沒錢,現在仍然沒錢,這也是嚴黨還沒有倒的原因之一。現在鄢懋卿已經下江南巡鹽,等於是嚴黨跟清流派的正面對決,比的恰恰是弄錢的能力!

雖說嘉靖帝也講過趙貞吉是弄不來錢了,但實際上並沒有徹底放棄,不然的話為什麼浙江案子已經完結了,兩個錦衣衛還天天盯著織造局的作坊?就是看趙貞吉到底能不能真的織出50萬匹絲綢來!

三、

趙貞吉天天盯著作坊,可是那些徽商受不了啊,這本就是一個無底洞,誰願意一直往裡面掏錢,卻不見回頭錢呢?況且作坊的歸屬問題還沒有解決,雖然趙貞吉講過作坊賣給徽商,可是嘉靖帝的聖旨中又明確寫道:

「沈一石何許人也……何以將織造局之作坊、桑田,盡歸於此人名下?」

等於是嘉靖帝一句話就把沈一石留下來的家產,變成了織造局的家產了,這也讓趙貞吉很為難。作坊是織造局的,買生絲讓徽商上,織成絲綢又成了大明朝的,真當徽商是傻子啊?

「半價買絲你們都拿不出本錢,當時為什麼籤約書?」

這幾個徽商一口老血噴了出來,約書是籤了,關鍵是這約書只約我們徽商啊,不約你們官家啊。

趙貞吉也聰明,自然要把跟自己的矛盾引到別人身上,於是一個勁地講自己不抓你們,胡宗憲會治你們的!

這就看出當初把胡宗憲牽扯進這件事的好處了,就演變成了,不是我趙貞吉不給提供軍需,是你胡宗憲沒有管好這些宗親!你說,胡宗憲到哪去說理?

也別說沒處說理,縣丞田有祿已經帶著胡公子拜見趙貞吉了,別看趙貞吉平時見面跟胡宗憲很客氣,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趙公子就被晾在了這裡。

田有祿哭哭啼啼把海瑞辭官又復官的前後經過講了一遍,趙貞吉問難道浙江省的公文也壓不住海瑞?

「海、海知縣把巡撫衙門的公文撕了。」

四、

屋漏偏風連陰雨,本來海瑞辭官,是正合趙貞吉的意的,不要覺得他舉薦海瑞升官是真心的,他是迫不得已。畢竟自己上面還有徐階,還有裕王,他不能僅揣摩聖意,還得揣摩一下裕王的心思。

田有祿繼續匯報,海瑞不僅僅撕了公文,還說淳安是重災縣,他要上書免了全縣的賦稅。

這句話算是徹底惹惱了趙貞吉,前面胡宗憲剿倭勝利在望,剿倭勝利之時,就是嚴黨倒臺之時。趙貞吉這麼拼命的搞錢,一方面確實為了供應戰爭,另一方面,國庫還空虛著呢,海瑞還這麼胡鬧?

連兩個錦衣衛都無語了:

「這個人或許真是腦子有病?」

趙貞吉終於忍不住了,自己這個差事真是糟糕透了,本身就已經危機四伏,自己如履薄冰了,自己的手下還跟自己叫板:

「什麼病!就是對抗上司對抗朝廷的病!二位在這裡都聽到了,我要上疏參他,請二位也向宮裡稟奏。」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但是田有祿的話也提醒了他,畢竟自己是巡撫,自己的頂頭上司是胡宗憲,為什麼不讓胡宗憲表個態呢?

海瑞讓田有祿壓著胡公子去胡部堂大營,那就是對胡部堂的信任,知道他的為人。胡公子胡作非為,應該不是胡部堂授意,所以交給胡部堂發落,也是維護胡部堂的名聲。

趙貞吉也不是傻子,他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況且聖旨中明確了要全力保胡宗憲打贏這一仗。更重要的是,他要趕在鄢懋卿弄來鹽稅之前,供應胡宗憲打贏這一仗,把胡公子送給胡宗憲,也算是賣他一個人情吧。

說白了,此時的胡宗憲屬於清流派和嚴黨都想拉攏的人,各有各的目的,趙貞吉也在此行列。

當然,他還有更深遠的打算,別忘了聖旨中還提到的那個齊大柱,只待胡宗憲打贏這一仗。自己完成了嘉靖帝交代的供應軍需的任務,剷除了嚴嵩打算讓胡宗憲打持久戰的隱患,也算是完成了裕王的任務。那麼下一步就是利用齊大柱,找找海瑞的麻煩,解決完這些事,對於趙貞吉來講,就是天大的功勞,想入閣,也就容易地多了。

趙貞吉畢竟是心氣較高的人,最不能容忍下屬的背叛,同樣的,背叛海瑞的田有祿,也入不了他的法眼,等待田有祿的也是牢獄之災。

當然,這些是後話,我們後面還會提到……

目前我們建了大明王朝交流群,有想進來一起討論的小夥伴加我(楊角風)的微信: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海瑞明明被舉薦升官,他為什麼聽後卻憤而辭官?
    而對於清流派來講,無異於一次沉重打擊,事已至此,再怎麼罵趙貞吉和譚倫無恥也於事無補,眼下只能儘量保護海瑞,保護大明朝這支利刃。那麼遠在浙江的海瑞聽到旨意後,又會作何感想,為什麼憤而辭職呢?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0期:大明王朝:有一種痛是錐心痛,被舉薦升官,海瑞為何卻辭職不幹?
  • 大明王朝1566:跟著想嘉靖之所想的趙貞吉,學習如何「討好」領導
    可如何「討好」領導,以及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討好」領導,這其中學問頗深,讓人難以駕馭。如果做不到位,便不能讓領導真正的看到自己的能力與成績,進而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可如果做的太過了,不僅會讓領導因為目的性太強而反感和排斥,就連其他同事都會對此產生極強的鄙夷與厭惡之情,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 大明王朝:玩火會上癮,嘉靖帝為什麼一把火燒了裕王的請罪本章?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64篇文章)嘉靖帝四十五年,正當眾人都在為嘉靖帝喬遷新居做準備時,海瑞的《治安疏》也及時趕到,同時也引起了軒然大波。嘉靖帝仿佛一下子明白了過來,再聯想到呂芳曾經倒向裕王,再看面前的「笨人」黃錦,越看越生氣,索性全交給陳洪去解決了……楊角風談大明王朝第164期:大明王朝:火燒眾臣辯狀和裕王請罪本章,嘉靖帝為什麼要這樣做?
  • 大明王朝中王用汲噴海瑞:你自己不願意舒服,還不讓別人舒服?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96期:上一期講到了趙貞吉提審鄭泌昌和何茂才,可以看出,審訊就那麼回事,就那麼幾個招數。
  • 大明王朝:胡宗憲送帳冊都嚴府,嚴嵩到底知不知道他的真實來歷?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82期:大明王朝:都是千年老狐狸,嚴嵩知不知道胡宗憲帶帳冊到府目的?一、其實在嘉靖帝動了倒嚴的心思之前,李時珍也曾經勸過胡宗憲,大體意思也是嚴黨氣數已盡,是時候站隊了。而胡宗憲聽了這個建議之後,相當生氣,並說了這麼一句話:「誰都可以去倒閣老,唯獨我胡宗憲不能去倒閣老。」
  • 《大明王朝1566》楊金水為什麼非得裝瘋,不能想辦法殺了海瑞嗎?
    嘉靖要得就是制衡,所以只要海瑞不犯大錯,他在浙江站穩腳跟沒問題。楊金水只能來暗的。此時反正海瑞已經沒有了胡部堂的將令,不能再隨意調兵。但就算如此,楊金水真想來陰的,趙貞吉會聽之任之嗎?且不說趙貞吉和海瑞明面上都是裕王一黨,何況趙貞吉此時作為浙江的最高長官,在他的眼皮底下,欽差大臣被殺,大家覺得趙貞吉能有多大機會再往上升?你一個巡撫連欽差大臣都保不住,徐高張會繼續信任你?所以,楊金水正常情況下,真是沒有一絲機會可以幹掉海瑞。而且就算殺了海瑞,織造局就能脫得了干係?
  • 大明王朝人物篇:楊金水,一個最有前途的太監
    大明王朝的權謀玩家,大致可以分為三檔:玩弄天下於股掌之間的嘉靖;三足鼎立的嚴(嵩)、徐(階)、呂(芳);以及眾多實力非凡,卻還有待磨練的中流砥柱。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 而這些處於第三梯隊的人物,就是大明王朝未來的掌舵人。
  • 為什麼有人說《大明王朝1566》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
    日慕鄉關一直認為張黎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才是中國大陸電視劇的神作,當然,《大明王朝1566》也是非常好的一部電視劇。中國歷史中「明史」是一段特殊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它距離現代社會比較近,還因為他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原文化為核心的社會制度集大成的一朝,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研究價值。
  • 唯一包攬《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王朝》三大歷史劇的演員
    在中國影視劇中,有三部歷史劇,堪稱是中國歷史劇的巔峰之作,他們分別是《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從故事架構,到制度,典章,官場,市井,服裝,聲音等等細節,無一不精,遂成經典。能在三部劇中擔綱任意一個露臉的角色,都是影視演員的榮幸。
  • 《大明王朝1566》後,中國還有可堪入目的歷史劇嗎?
    只要認真觀看《大明王朝 1566》的觀眾,就會發現,海瑞這個角色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看似剛正不阿的海瑞是一個有計謀,甚至有點腹黑的角色。經過劉和平藝術加工的海瑞,不僅有著清醒的一面,還非常懂得使用「計謀」和法律保護自己。
  • 《大明王朝1566》裡的王用汲,是一位被忽略的智者!
    王用汲是《大明王朝1566》裡很少被觀眾提到的配角,但他可能是劇中最聰明的幾個人物之一。王用汲的聰明不在於他有經事治國的方略、老成圓滑的處事,而在於他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並根據這份認知來走好仕途的每一步,難能可貴的是,王用汲並沒有因為聰明而變得油滑,他能夠在保全自己與踐行理想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並力所能及地幫助自己欣賞的人,所以,《大明王朝1566》裡不顯山不露水的王用汲不但是海瑞的摯友,也同時贏得不同黨派的尊重。王用汲第一次登場是在《大明王朝1566》同名小說的第六章。
  • 大明王朝最能裝的3個人,一個裝瘋一個裝傻,第3個連楊金水都服氣
    在大明王朝裡,能堅持到最後還沒有領盒飯的,一般都比較能裝。其中有三個人最能裝,一個是楊金水,靠裝瘋活了下來,得以善終;一個是黃錦,憑著似笨非笨似傻非傻的韌勁兒穩穩上位。還有一個,就是嘉靖本帝了,憑著爐火純青的裝功笑傲大明王朝,硬挺到1566全劇終。
  • 王慶祥解說《大明王朝1566》
    而在眾多實力演員中,飾演胡宗憲的王慶祥無疑讓人關注,因為他在此前還曾在另一部明史電視劇《大明王朝驚變錄》中飾演于謙,說到這兩部明史大戲,王慶祥表示,雖然都是自己出演的,但是《大明王朝1566》不論是從製作水準、思想性和厚重感上,都遠遠超越了《大明王朝驚變錄》。
  • 大明王朝1566:海瑞談王用汲,「賢者潤蓮,我不如你」
    作者:宗城王用汲是《大明王朝1566》裡很少被觀眾提到的配角,但他可能是劇中最聰明的幾個人物之一。王用汲的聰明不在於他有經事治國的方略、老成圓滑的處事,而在於他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並根據這份認知來走好仕途的每一步,難能可貴的是,王用汲並沒有因為聰明而變得油滑,他能夠在保全自己與踐行理想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並力所能及地幫助自己欣賞的人,所以,《大明王朝1566》裡不顯山不露水的王用汲不但是海瑞的摯友,也同時贏得不同黨派的尊重。
  • 大明王朝:嘉靖寫「好雨、明月」四字,裕王看後為何要殺掉海瑞?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67篇文章)海瑞上了《治安疏》,阻礙了嘉靖帝多年來遷宮的進程,大怒之下,讓眾臣給海瑞定罪。眾臣在給海瑞寫辯疏,趙貞吉獨戰海瑞敗下陣來,不僅沒能讓海瑞認罪,反而自己被扒了個底朝天,人設崩塌。
  • 大明王朝1566——如何深入看懂(核心人物解析)
    1566#《大明王朝1566》其實是一部非常少見的好作品。其真正精髓是少有的影視作品能從統治階級(主要指的皇帝和官僚)視角展開故事,而不是從大眾認為(想像)的統治階級進行展開,這一個角度有點類似《資治通鑑》(當然只是類似)關於大明王朝,我想到一個哲學典故還是很形象的:看山景,在山下,在山中,在山頂,大家看到的風景各不相同,但是大家看到的又都是風景
  • 《大明王朝1566》劇中到底誰最聰明?不是嘉靖,是大家想不到的他
    只討論《大明王朝1566》電視劇,最聰明的人莫過於呂芳。《大明王朝1566》一直被奉為近10多年來的經典神劇,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電視劇,裡面都是一群聰明絕頂的人在互鬥心機,如果要評論誰最聰明,沉墨認為莫過於呂芳。
  • 《大明王朝》裡楊金水為什麼要裝瘋?
    看過《大明王朝1556》楊金水作為一個八面玲瓏的人物,可以說從他一次出場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不簡單,他是個手眼可以通天的太監,這樣一個厲害人物,最終在海瑞的步步緊逼下,最終採用裝瘋方式保命呢?
  •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近日在優酷熱播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1566》恰好都是這樣嚴肅而正經的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崛起》講述的是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白起、魏冉、範雎等人的輔佐下,勵精圖治,開疆闢土,將強大卻偏僻的秦國治理成了雄霸一方的超級強國,並拉開了統一六國的恢弘帷幕的歷史故事。而《大明王朝1566》則講述了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朱厚熜剛愎自用,奸臣嚴嵩權傾朝野,忠臣海瑞直面皇權發起挑戰的故事。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大明王朝1566》宅在家裡,只好看劇。無奈的是,看幾集就棄的劇太多,一集不落看下去的劇又太少,兜兜轉轉,最後還是看回老劇。世紀末家喻戶曉的《雍正王朝》,也就此成為七年後《大明王朝1566》的先聲。《大明王朝1566》與歷史史實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