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王朝裡,能堅持到最後還沒有領盒飯的,一般都比較能裝。其中有三個人最能裝,一個是楊金水,靠裝瘋活了下來,得以善終;一個是黃錦,憑著似笨非笨似傻非傻的韌勁兒穩穩上位。還有一個,就是嘉靖本帝了,憑著爐火純青的裝功笑傲大明王朝,硬挺到1566全劇終。
這三個人裝法不同,演技各異,但以各自超群的表現力,圓滿完成角色使命,走向人生巔峰。
靠裝瘋活下來的楊金水,受盡折磨始得善終
說起大明王朝的裝,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楊金水了,裝的隱忍裝的殘酷,如果說別人的裝是活的憋屈,那他的裝則真是以命相搏。
楊金水是不願意瘋的,畢竟,裝瘋太痛苦了,但是他沒有選擇。如果他不瘋,那就要接受海瑞的訊問,就必然會把呂芳和嘉靖給扯出來,那樣的話,才是真正的萬劫不復。所以,在讓趙貞吉罷海瑞的監審不得、殺鄭泌昌和何茂才不成後,他很明智的選擇了裝瘋。
他先是胡言亂語,稱手下太監為大將軍,然後又言看見了鄭泌昌何茂才的鬼魂,惟妙惟肖,演的非常到位。
趙貞吉去看他的時候,他更是演的一本正經,來了一出如假包換的沈一石附體,時而像個正常人一樣,說織造局的事情,暗示趙貞吉自己是呂芳和嘉靖的人,是替皇帝老爺辦事;時而又胡言亂語,當面罵趙貞吉不是好人。
表演只是裝的開始,要想裝好不露陷,還要經受更殘忍的折磨。等被全身屎尿的被帶回到宮裡後,司禮監的人對他又是肉體摧殘,又是精神羞辱,上到陳洪,下到小太監,沒有一個給他好臉。
剛到宮裡,劈頭蓋臉的井把涼水就澆了下來,陳洪對他更是各種威脅,饒是如此,他還是挺住了,神情呆滯,一動不動,活脫脫一個真瘋子!就連把脈的醫生都沒有看出端倪,可見他這個裝的有多像了。
等到嘉靖問話的時候,他就清醒了,這會兒則是清醒中帶瘋,瘋中帶清醒,回答問題的時候,知道怎麼能滿足嘉靖的要求,還能自己保命。能回答的統統回答,毫不隱瞞,但問到呂芳的時候,為了保護乾爹,他就又開始裝瘋。說什麼「呂芳是誰?」「呂芳早死了100多年」之類的裝瘋把戲。更牛鼻的是,他通過裝瘋,暗示自己已經是個廢柴了,不會出賣皇上您老人家,而且磕頭如搗蒜,還搗出一大灘的血,終於落得個囫圇身子。
直到被呂芳帶走,並且點破他說安全了,不要再裝了,他才不裝了,一梭子跑到河裡衝了個澡,裝了這麼多年,終於解脫了啊。
裝逼難,裝瘋更難,裝一個被殘酷折磨整日提心弔膽的瘋子更是難上加難,但楊金水還是熬過來了。歷經如此考驗還能一裝如初,楊金水的裝功確實了得。
熬退呂芳熬倒陳洪,傻到最後才是贏
相比楊金水的裝瘋,黃錦的裝傻就比較容易了。因為他只需要裝給嘉靖一個人看,而且還是時而正常時而傻的那種。
這種傻的難點在於,要準確把握時機,知道什麼時候該傻,什麼時候不該傻,而且還要讓不該傻的傻表現出傻來,讓嘉靖覺得自己真的傻。但是呢,還不能讓嘉靖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傻子,而是要表現成一個像傻子一樣的聰明人。這個就太厲害了。
比如,所有太監都不敢頂撞嘉靖,就連他乾爹呂芳也不敢,但他就敢,憑什麼他敢呢?憑他幽默嗎?憑他笑起來真好看嗎?事實的真相是,他的頂撞永遠是撒嬌式的,而且還是僅限於生活範疇的。你看他啥時候就軍國大事和嘉靖頂撞了?你看他啥時候是橫眉冷對的和嘉靖拌嘴了?他和嘉靖衝突的橋段,都是窗簾拉不拉了,藥喝不喝了,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
他自己也給嘉靖說,「奴婢還沒有笨到那個程度。」沒有笨到哪個程度的黃錦,始終關注嘉靖吃喝拉撒的黃錦,從來不因國家大事頂撞嘉靖的黃錦,因為海瑞死柬一事,不惜衝撞嘉靖,你說不清楚他是幫海瑞,還是在幫嘉靖,但終歸,他是兩個都幫了。這事幹的,既像是個聰明人,又像是個傻子,聰明人誰幹這種掉腦袋的事情啊,但是,如果不聰明,如此關鍵的時刻,怎又能夠想到這樣的急救法?
伴君如伴虎,時刻是非中,能夠堅守奴才的本分,才是能夠長久活下去的王道。所有太監裡,只有黃錦是這樣做的,其他的要麼是太傻了,要麼是太聰明了,像黃錦這樣該傻的時候就傻該聰明的時候就聰明的裝傻的傻子不多了。
正所謂,只要傻子演的好,贏到最後免不了。
不愛紅妝愛武裝,嘉靖痴迷仙道只是假象?
楊金水和黃錦,一個裝瘋一個賣傻,隱藏最深的裝裝族,嘉靖兄則是裝痴,痴什麼?當然是痴道。
納尼?嘉靖痴道是裝出來的?這個瓜有點甜……
如果說嘉靖早期修道是痴迷,那後期則是在裝痴了,為何這麼說呢?
嘉靖修道是為了長生不老,百病退散,所以他不吃藥,不待見太醫,冬天不關窗,夏天蓋棉被。為了得道,他不惜在財政非常緊張的時刻還大把花錢大興土木,從賑災抗倭的費用中往出擠經費。
但是到了後期,嘉靖對自己修道這件事,或者說是對修道的效果,是產生了懷疑的,但他又不能把這個問題給戳破,說修道不頂用,浪費金錢浪費時間?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自己修的道,咬著牙也要修完。所以,他的修道事業不能停,還要裝的比以前更專注,只能裝,繼續裝。
這從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來。一就是喝李時珍的藥,嘉靖老爺得病是不喝藥的,修道之人喝什麼藥?但慢慢的,他也發現修道不頂屁事,得病了還是得吃藥,所以,黃錦偷偷給他送藥來,他一咕嚕就喝了,喝完還不忘開窗散散味兒。
此外,萬壽宮下百官逼宮,就是陳洪鞭打百官幫壓下去的那一出,也刺激到了嘉靖,他也在反思自己為了修道,把大明搞成現在這個破爛樣,究竟值得不值得。雖然嘴上硬的一批,和黃錦說「不是朕惹他們,是他們在惹朕」,但說這話的時候,已經言不由衷了。
在後期,嘉靖明顯意識到修道就是個坑,他之所以還在上面裝痴,第一是因為面子和尊嚴問題,第二,也是在借痴道來給兒子梳理朝政。他知道自己快掛了,要抓住大臣和太監思想麻痺鬆懈的時機,把人和事給捋順了,為了大明的江山,也得裝。
當然,作為大明朝裝界大佬,裝痴道只是嘉靖帝裝之一角,還有很多裝功需要被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