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被欽點為鄭泌昌何茂才一案的陪審官後,一到杭州就連夜提升鄭何二人。海瑞一出場就咄咄逼人,鄭何在兇猛的攻勢之下幾個回合就被擊潰了。不知不覺就把事情開始往織造局攀扯了,這裡面自然是有實情,此外就是鄭何覺得只要事情跟宮裡聯繫起來,那辦案的人自然就會知難而退。
可一往織造局牽扯,楊金水就吃不消了。織造局給宮裡送了多少銀子,楊金水就是活帳本,一清二楚,讓海瑞這麼鬧騰,不但自己沒命,就連呂芳都不一定保得住。
在這種情況下,楊金水瘋了。說實話,趙貞吉,錦衣衛,嚴嵩,徐階,呂芳,陳洪,嘉靖,這些官場老狐狸會相信在如此需要向楊金水問話的關鍵時刻,他就恰好瘋了?
這也就哄哄小孩子還差不多。先來說趙貞吉和錦衣衛,他們是此案牽連的直接官員,楊金水瘋了套不出話,只能移交司禮監,這對他們來說是少了一大麻煩,順水推舟何樂不為;嚴嵩徐階在楊金水一案中沒有直接關係,不過下面牽連著趙貞吉胡宗憲,徐階和嚴嵩也就脫離不了了,楊金水由司禮監直接管轄,如果動楊金水那自然是要開始清洗一波朝局,而在局勢未明朗之前,嚴徐二人也不會因為一個沒有直接關係的楊金水就輕舉妄動;呂芳作為最了解楊金水的人,最終跟楊金水說從今往後可以正常生活,足見他一開始也知道;陳洪的懷疑自始至終也沒有去除,只不過上面有嘉靖的旨意壓著,他也只能忍著裝作不知道。
那問題來了,嘉靖知不知道?
下面這些臣子都知道,作為玩弄臣子於股掌的嘉靖能不知道?那也未免太小瞧這個二十年不上朝還能控制朝局的皇上了。當楊金水說出嘉靖的道號之時,其實就已經表明他沒瘋;楊金水一直在假裝自己被沈一石附身了,為沈一石喊冤,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也在表明自己做的很多事跟沈一石無異;最後說自己已經被沈一石殺死了,結合之前來京城的路上一直不說話,其實就是在向嘉靖表明自己不會亂說話。
嘉靖在同楊金水說話的一些肢體動作也可以表明問題,楊金水一進來被五花大綁嘉靖就說沒有必要,命令給他鬆綁;接下來又從座位上走下來跟楊金水近距離接觸,還把花環帶到他頭上。試問如果嘉靖不知道楊金水裝瘋,敢做這些事情嗎?
楊金水最終將頭磕破,更是以一種決絕的態度來表明自己維護宮裡和嘉靖名聲的決心。
大家都知道楊金水裝瘋,可最終還是放過了他。原因只有一個:讓楊金水這樣活著比死了更好。試問如果嘉靖真要是下旨殺了楊金水會怎樣呢:首先,楊金水瘋了的輿論已經傳開了,你對一個被老天懲罰過的人還痛下殺手,是否顯得太過狠毒呢?其次,織造局的事肯定會有清算的一天(考慮到後續要倒嚴,朝局變幻),留著他日後說不定還有另外用處;最後,呂芳是嘉靖最親近的人之一,而楊金水跟呂芳的關係又如此密切,留下楊金水算是對呂芳的體諒,也可以顯示嘉靖有人情味的一面。
更深一層次,在一個人人都默認別人可以裝瘋的時代,必定是一個人人都說謊的時代。所以,劇中皇帝和臣子,上級和下級,都是充滿了算計和猜疑。這樣的時代吞噬著正道良心,終究會走向真正的瘋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