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為了抗倭軍需下令查抄沈一石家產,但是沈一石早就料到自己大限已至,先行點火自焚,令奉旨抄家的高翰文震驚的是,這位號稱江南第一首富早已被盤剝的所剩無幾,家裡現銀不到一萬兩,沈一石共有作坊二十五,織機三千,每日可織絲綢五百四十八匹,但庫存生絲僅能維持作坊織綢二十天,共計一萬零九百六十匹,距朝廷賣與西洋所需之五十萬匹相差巨大,庫存絲綢也僅剩一百匹。而他死後還暗中留下了兩件東西,第一件是給楊金水他們的,是二十年來他與浙江官場和宮中往來的詳細帳冊,以及一封信,信中的內容觸目驚心,沈一石生前謹慎小心,死後終於能說幾句直言了,二十年來浙江換了五個巡撫四個織造,只有胡宗憲一人沒有貪過沈一石的錢,而經過沈一石之手,一共產了四百多萬匹絲綢,其中宮中拿走了五成,官府貪了兩成多,真正到沈一石手裡的只有兩成,而他就是依靠著兩成的絲綢拆東牆補西牆非常艱難地維持到了現在,而他最終的下場他也早就預料到了。
高翰文查抄沈一石的帳冊和家財的下落,竟然一無所獲,便與同來的錦衣衛分頭趕往巡撫衙門和織造局,而此時的鄭泌昌和何茂才正在火燒帳冊,毀滅證據,將高翰文擋在了巡撫衙門外。但是讓鄭泌昌和何茂才萬萬沒想到的是楊金水還有同樣的四口木箱,裝著沈一石二十年來所有的帳冊,原封不動的要送往京城交給呂芳,上奏嘉靖帝。鄭泌昌,何茂才見事情敗露,現在又拿不出軍餉供應前方抗倭,為了給朝廷一個交代,他們請求楊金水上奏朝廷讓自己戴罪立功,二人再想盡辦法籌集軍餉,想要以此矇混過關,而楊金水則想的是緊緊抓住呂芳和錦衣衛金蟬脫殼,為此他們還達成共識,
密謀移罪高翰文「辦案不力,帳目被銷毀,大量贓款下落不明」,讓高翰文做替罪羊。
在日本倭寇為患明朝東南沿海已經十年的時候,也是明朝內政日益腐敗的時候,一場由浙江總督胡宗憲坐鎮部署,名將戚繼光的「戚家軍」為主力的抗倭決戰,在這一年在中國東南沿海開始了。倭寇在東南沿海燒殺淫掠,戚家軍數千將士在已經斷糧數日後仍然堅守苦待,伺機殺敵。東南局勢危急,高翰文押著僅有的軍需來到前方面見胡宗憲,兩手空空的高府臺臉上寫滿了愧疚之色,他覺得愧對部堂,其實胡宗憲早就已經料到了今天的結果,他敏銳的斷定不出一個月,朝廷就會在浙江掀起大案,並指點高翰文,說他一個書生出來做官百無一用,為今之計只有立刻回去向錦衣衛請罪,請他們把自己檻送京師,只有這樣他才能避免捲入旋渦玉石俱焚。而在他請罪之前,他還把沈一石帳冊裡面那幾條關鍵內容全都背給了海瑞聽,海瑞終於明白了大明貪墨癌變的根源所在,海瑞再次囑咐高翰文到了京師什麼話都不要說,唯有沉默,才能出獄。
而接下來就要說到沈一石留下的第二件東西了,其實沈一石本來還有一線生機,但是他把這件可以救命的東西留給了他這一輩子唯一愛過的女人,而他的遺囑執行人就是楊金水,他和沈一石都跟芸娘有一段情,但是一個無緣一個無分,而他們也真心覺得虧欠芸娘,希望成全她和高翰文,高翰文即將檻送北京,這一去千山萬水,溝壑縱橫,沈一石臨死之前留給他們的那樣東西是將來可以救他們性命的東西。
五天以後沈一石的帳冊送到了嘉靖帝手裡,嘉靖帝雖然幾十年不上朝,但整個大明朝的財政收支卻一直掌握在他的手裡,除了修蘸煉丹以外,最讓他關注的便是計算整個國家的財政收支,嘉靖帝命太監將楊金水密送進京城的四箱帳冊一一查點,算出了浙江官場這二十年貪墨瀋一石的一百萬絲綢怎麼也有七八百萬輛白銀,為此嘉靖帝密召了胡宗憲星夜兼程,秘密進京,已經精疲力盡的胡宗憲將沈一石的帳冊一一過目,嘉靖帝嚴厲質問了胡宗憲新安江大堤決口之事以及浙江官場的貪墨之風。而這二十年來正是嚴黨把持朝政的二十年,此時的嘉靖帝對嚴黨的容忍已然到了極限,那麼嘉靖帝對此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擊呢?
大明王朝11:沈一石留下多年帳冊,全部送往京城,嘉靖帝查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