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加繆《鼠疫》| 海讀沙龍 《鼠疫》總結No58

2021-02-19 海讀沙龍
9月20日海讀沙龍《心靈、語言和社會》讀書會,火熱報名中,歡迎點擊閱讀原文報名9月26日高新技術交流論壇 之五  半導體新材料 雲論壇,請關注稍後公眾號通知

2020年9月12日的下午,海讀沙龍的夥伴們久違的再次相聚。在別致的環境裡,巴黎索邦大學李軼倫博士與大家分享了法國文學大師加繆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鼠疫》。有留法、留德、留美、留蘇、留新加坡等學長們參加。疫情的壓力餘孽還在,大家從醫學、外事、文學、哲學等方方面面開展交流。久違的相聚,帶來久違的異彩紛呈的分享和交流。通過李博士從作品的創作手法,陽光元素,荒誕感,英雄主義等等角度得講解,大家感受到了這本書的力量,結合我們共渡難關的疫情,大家更是感同身受回味萬千。加繆於1913年出生在法國當時的海外省阿爾及利亞,家境貧困。他的父親在他出生不到一年就參戰了,受傷後不久去世,他的母親是半文盲,靠洗衣服來維持家用,撫養加繆長大。如他在私人體小說中敘述到,他的家中每一樣東西都是要有實際用途的,書是一個沒有實際用途的,所以他們家當時是沒有一本書。然而底層生活的貧窮對加繆沒有造成什麼限制,他對阿爾及利亞充滿依戀和依賴,對國家飽含了豐富的情感,溫柔的情緒和濃濃的鄉情。李博士對此引用了加繆的一段話來描述:「海水柔和溫潤,溼漉漉的,頭頂陽光輕柔,陽光使快樂遍布身體,快樂令他們尖叫不已。他們統治著生命與海洋,對世界能給予他們最奢華的一切,他們接受並無限揮霍,……。」在簡單敘述了小說情節後,李博士講到:加繆其實是採用了,稱之為「敘事性的夢想」,一種類似於紀錄片的創作手法。他當時收集了非常多的歷史資料,包括醫學資料,以及當時人們是如何抗議的。他覺得他就是旁觀者,一個證人,希望以更多人的視覺視角,替更多的人來說話,所以他採用的是一個非常客觀的一個第三者敘述者的角度。

《鼠疫》法語原版小說的封底畫《瘟疫醫院》,是西班牙著名的畫家博雅的作品。整幅作品給我們帶來了強烈的漠視感,一個世界已經走到盡頭的感覺和不可抗拒的宿命感。由此展開,李博士仔細講述了,光線運用在加繆的這部作品中是一個貫穿始終的重要元素。例如,書中寫到 「烈日似乎在當空凝固了。熱浪和光浪前推後湧,持續不斷,從早到晚把城市烘烤於其中。除了有拱廊的街道和住宅,城裡似乎沒有一處不處於最刺眼的光線照射之下。」「陽光在大街小巷到處跟蹤,……只要誰停下來就會受到它的打擊。」反覆出現的陽光元素,是那種地中海特有的強烈的充滿窒烤感的陽光,是好像要把整個城市都要壓碎的那種陽光。陽光代表的不是希望與解脫,反而就像病毒一樣,追擊著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暴露在死亡的威脅之中,由此帶來了一個隔離感。在疫情前期,當生死攸關的事情發在我們面前,大家開始分享相同的感覺,每個人都開始恐懼,每個人都在經歷著別人一樣的分離和流放感。有這種感覺不是可以把我們拉的更近嗎?我們最擔心的是什麼?我們往往表現出來的最擔心的是,我們的習慣被打亂了。書中寫到「大家有共同地感受,如別離和恐懼,但人人都繼續把自己操心的私事放在首位,還沒有一個人真正承認發生了疫病。大多數人最敏感的是還是打亂了他們的習慣,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疫情中期,每個人出於恐懼應該待在家中,儘量避免給大家接觸,但是書中講到,一個奇特的現象:步行的人數激增,甚至非高峰時刻也如此,商店的停業和某些辦事處關門迫使許多人無所事事,他們選擇了走出家門。還有疫情後期的出現的更強烈的消費欲望……。我們如果觀察了前半段的整個文學作品,可以發現它呈現出一個狀態,是社會的荒誕性。這本書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社會包括人生的這種荒誕感,很多的細節加繆展現出來了,但是他認為對抗荒誕感的唯一的手法就是反抗。理解加繆作品的線索是一個簡單的線索,就是從荒誕開始,但不以荒誕結束。李博士一一概述了書中人物的真實反抗。反抗可能是一場不能停止的鬥爭,但是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地經歷生活。我們意識到生命中荒誕存在,但是不能去逃避荒誕的存在,不能夠阻礙我們去尋找幸福

這本書是始終都在反對個人英雄主義,作者其實以一種強大的人文主義的關懷,照亮了整部書,在避免所謂的造神。他覺得鼠疫是一個全人類的戰爭,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人能夠憑著一己之力抗爭到底。聯想我們疫情中很多女醫生女護士的境遇,其實我們在感動沉溺於英雄主義的時候,是不是忘記了她們自己的個人感受?每個女性生來作為母親,以後應該為母則剛,但是為什麼每個女性都要在做母親之後都一定要剛強?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可不可以拒絕做一個英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另一方面,如何處理好個人主義與社會的銜接,加繆給我們提出來一個答案,就是共情。所以我們需要文學和那些偉大的文學家,因為他們真正可以把我們每一份思緒,每一份情感用確切的語言表達出來,當我們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被別人表達出來的時候,就會真正體會到不孤單不孤獨了,體會到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不是一個孤島。這就是共情的力量所在,個人與社會的很好的關聯。書中的記者想念自己的愛人,他被自己這種巨大的目的所包裹著,每天都在為此奔波,反而忘記了自己原來的目的。讓我們想到,疫情期間,每每思念親人,我們有兩種表現:一種是每天都沉浸在思念和悲痛之中,其實就是好像從表面上來看,這是一個這很不容易,但仔細的想想,其實這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另一種是無論時間多長,深深的埋藏那份情感,過好自己的生活,相對比沉溺於悲痛,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這也是至誠至真至切的思念。還有,書中提到,疫情封城久久思念之後再相見的前一刻,「在這個城市已經進入他們的視野時,他們還熱切的期盼著時間能夠加快腳步,但是當火車到站前開始剎車時,他們卻反而願意時間放慢腳步乃至終止停止。」當我們別離的家鄉太久了,親人可能生離死別,突然回到這個地方,反而我們有了很多的怯懦。這樣一個小的情緒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但很少像作者能想到把它放在筆頭上明確的表述出來。除了這些,我們有些人是幸運的,可以見到分離的愛人和親人,還有朋友,有些人又是怎麼樣的呢?對此加繆寫到:「……那些只能與新愁作伴的人,還有此刻正在緬懷亡人的人,他們與前者情況之差異,何止於霄壤,他們的離愁已經達到頂點。這些人——母親、夫妻、情人——如今已沒有歡樂而言,因為他的親人已散落在無名的墳墓裡,或混溶在大堆灰谷中骨灰裡,無法辨認,對他們來說,鼠疫依然沒有過去。」書中加繆最後寫道:「……鼠疫桿菌永遠不會死絕,也不會消失,它們能在家具、衣被中存活幾十年。也許有一天,鼠疫會再度喚醒他的鼠群,讓他們葬身於某座幸福的城市,使人們再罹禍患,重新吸取教訓。」最後李博士分析,本書其實是一個隱喻,具有強烈的象徵含義,鼠疫可以象徵著社會中人性的惡,巨大的社會災難等等。從文學分析的角度可以有很多闡述,但是不管有什麼樣的象徵含義,這種惡都會回到一個城市,然後奪走我們一些賴以生存的根本,需要我們再次抗爭。 這個就是這本書的力量所在,他用強大的人文主義關懷告訴我們有那些可以做的事情對抗世界中的荒誕。

每個人的思想都有力量!

有趣的靈魂終將在海讀沙龍相遇!

【海讀沙龍是歐美同學會學長們發起,歷經58場讀書會,14場海讀私享會,31場主題沙龍,10次雲走讀/實地走讀,6場HIGH TALK,36場「相約星期三」線上分享(臨時微信群),5場電影觀享會,以及不定期詩歌會、博物館參觀和戶外郊遊、攝影等等,期待您的加入,一起分享、學習、成長!】

歡迎來QQ群392226001加入海讀大家庭(需填寫成員登記表,不喜歡真實身份交流的,請勿參與 )投稿或參與線上交流 有疑問請聯絡hireadingsalon@126.com

歡迎點擊標題下藍色字體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查詢以往分享!

復「NO+數字」或者「讀書+數字」查閱往期讀書會總結,例如:NO20 或者   讀書21

NO1鄉土中國費孝通NO2量子飛躍夏洛特謝爾頓NO3自私 生命的遊戲弗蘭克施爾馬赫NO4大數據時代維克託舍恩伯格、庫克耶NO5王陽明大傳岡田武彥NO6正見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NO7失控凱文凱利NO821世紀資本論託馬斯皮蓋蒂NO9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NO10越南密戰錢江NO11OdysseyHomerNO12親密關係克裡斯多夫 孟NO13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謝裡夫NO14My contry, my peopleLin YutangNO15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實際斯塔夫裡阿諾斯NO16THREE-BODY PROBLEMLiu CixinNO17人類簡史尤瓦爾 赫拉利NO18SONNETWilliam ShakespearNO19種族主義的邊界阿里亞娜·舍貝爾·達波洛尼亞NO20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奧裡NO21重新定義組織馬成功NO22網際網路+時代的法律問題蔡雄山NO23史蒂夫 賈伯斯傳沃爾特·艾薩克森NO24想像的共同體本尼迪克特·安德森NO25無言的宇宙達納·麥肯齊NO26林徽因傳陳新華NO27鄧小平時代傅高義NO28草原帝國勒內·格魯賽NO29媽媽,請這樣愛我林巨NO30未來簡史尤瓦爾 赫拉利NO31THINK, FAST AND SLOWDaniel KahnemanNO32貨殖列傳司馬遷NO33創業維艱Ben HorowitzNO34軍人與國家Samuel HengtingtonNO35從1到無窮大喬治 伽莫夫NO36THE ACHIEVING SOCIETYDavid MclellandNO37人倫的解體吳飛NO38原則達裡奧NO39創業者的7堂法律必修課張洪江NO40INVISIBLE CITIESItalo CalvinoNO41浮士德歌德NO42世界秩序基辛格NO43君主論馬基雅維利NO44中國建築史伊東忠太NO45飢餓的盛世張宏傑NO46The Little PrinceAntoine de Saint-ExupéryNO47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Stephen R.CoveyNO48心火陳為NO49烏合之眾古斯塔夫·勒龐NO50非平面尼克·索薩尼斯NO51刷新薩提亞·納德拉NO52超越戰爭論汪濤NO53黑客與畫家PAUL GRAHAMNo54
美國陷阱
Fred PierucciNo55
終極理論之夢
Steven Weinberg
No56當下的啟蒙
Steven PinkNo57印度史
林承節
No58鼠疫
阿爾貝特·加繆

如果喜歡我們,請幫忙點亮 「在看

相關焦點

  • 《家長微課堂》第三十六期 |親子共讀好書推薦三——加繆《鼠疫》
    書名:《鼠疫》 作者:加繆 翻譯:劉方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鼠疫》是個偉大的預言,很少有人讀過他而無動於衷,這是為什麼?
  • 讀加繆《鼠疫》,想今天「抗疫」,有許多借鑑意義
    《鼠疫》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爾貝·加繆發表於1947年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虛構了一場在北非阿爾及利亞一座叫奧蘭的城市中發生的鼠疫。這本書對「鼠疫」描寫非常真實,酷似當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裡面形形色色的人,也和這次防控疫情中的人物似曾相識。
  • 看看加繆筆下的「反抗者」是怎樣對抗鼠疫?
    瘟疫侵襲如同海中波浪,起伏不定,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如今,繼十幾年前的SARS疫情之後,非典型冠狀病毒肺炎突擊肆虐,再次讓人談虎色變,惶惶不安。慶幸的是,苦難當前,總有熱血之士無畏生死,挺身而出。先有鍾南山院士84歲高齡臨危受命掛帥出徵,彰顯國士之擔當;再有李蘭娟院士二進武漢,深入重症監護室,振奮戰「疫」之士氣。
  • 鼠疫
    鼠疫這個象徵物,最容易讓人聯想到小說寫作的歷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歐洲泛濫的法西斯主義。不過,這種象徵顯然預留了很大空間,大大淡化了具體所指。羅蘭·巴特發出批評的聲音,對此頗有微詞,加繆在答覆中有這樣一段話:「《鼠疫》,本意是希望讀出多重含義,但是從內容上看很明顯,是歐洲抵抗納粹的鬥爭。
  • 《鼠疫》:鼠疫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隱形災難
    《鼠疫》是加繆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說講述了原本平靜的奧蘭城市突然爆發鼠疫,全城封閉,在人們慌亂與恐懼之時,主人公裡厄醫生挺身而出同一大批人一同救助病人,奮力抗爭這場災難。最終大家戰勝了鼠疫,但是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鼠疫曾給他們帶來的夢魘。
  • 《鼠疫》加繆式英雄主義:不必等候炬火,讓自己活成一束光!
    蔣方舟毫不猶豫地答:「加繆的《鼠疫》。這是一部篇幅、題材、文筆和主題都無可挑剔的小說。」2003年「SARS」病毒爆發時,作家周國平重新研讀了《鼠疫》,他讚嘆說加繆對瘟疫的描寫具有如此驚人的準確性,堪比紀實文學。
  • 外媒:加繆經典著作《鼠疫》日文版在日本熱銷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導 據美聯社東京4月8日報導,法國著名小說家加繆的《鼠疫》日文版印刷量累計突破百萬大關,自2月以來,共加印了7次,增印15.4萬冊。報導稱,自新冠肺炎大流行開始以來,人們一直在搶購這本小說,一家連鎖書店甚至規定每位讀者只能購買一本。
  • 加繆的作品怎麼讀 重讀他有哪些現實意義
    袁筱一認為,在加繆的創作歷程上,有兩個重要的三角,印證了加繆作為小說家、哲學家和劇作家的天賦和統一性:一個三角是《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話》—《卡利古拉》,它的中心是荒誕;另一個三角是《鼠疫》—《正義者》—《反抗的人》,它的中心是反抗。在加繆筆下,真理沒有固定的形式,讀他的小說,可以感受到冷靜和理性的力量。
  • 《鼠疫》讀書報告匯總
    加繆說:「世界需要真正的對話,對話的反面則是謊言,也是沉默,而只有在行為始終如一和講真話的人們中間才有可能進行對話。」你認為《鼠疫》中最值得關注的對話在哪裡?請你簡單概括其對話的內容並進行評析,談談你對那段對話的理解。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二、鼠疫的傳染源 經研究發現,鼠疫最初傳染源主要是感染了鼠疫的動物。隨著人類對鼠疫防控研究程度的深人,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調查時,往往發現疫源地內的許多齧齒目、鼩鼱目、樹鼩目、食肉目(鼬科)和兔形目等五個目中的中小型哺乳動物可以自然感染鼠疫並又參與鼠疫的傳播。
  • 開卷深讀 |110年前肆虐東北的鼠疫,是如何被消滅的
    提到鼠疫,便令人膽寒。公元6世紀,由地中海地區開始擴展,在醫學史上有「遊西第安那瘟疫」之稱的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就造成了近億人的死亡;14世紀開始,當時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爆發,遍及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輾轉流行到17世紀,死亡人數難以估量;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天津、北京京畿腹地爆發的「肺鼠疫」更是釀成了「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的慘況,也為明朝滅亡埋下了引線。
  •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鼠疫》是一本1947年出版的小說,出自阿爾貝·加繆。小說講述了阿爾及利亞一個平靜的濱海小城奧蘭突發鼠疫後,城市封閉,人們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心裡充滿恐懼、無助以及對生存的渴望,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被放大。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裡厄醫生和一群勇敢者一直與鼠疫奮力抗爭,最後戰勝了鼠疫。
  • 雲也退:讀加繆,從在每個人身上尋找正確的東西開始
    連母親都可以是局外人,厲害,那麼說出「今天,媽媽死了」的加繆應當更不用說了。薩特在闡釋《局外人》的時候,特地強調「我自己對我自己而言也是局外人」,「某些時候在鏡子裡朝我們走來的陌生人」,而偏是這樣徹底冷感的人還不會自殺,還樂於周而復始地推石頭,活下去。這真的太厲害。可當年讀了《生長的石頭》,我才知道他倆不一樣。
  • 為什麼重讀加繆正當其時?
    【來源:界面新聞】在1947年出版的《鼠疫》中,和今天橫掃世界的新冠病毒有所不同,加繆並沒有將這個想像出來的瘟疫放到全球視野下。彼時,加繆剛剛從第三帝國籠罩天下的陰雲和日本軍國主義的猛攻下走出來。小說中,災難降臨在了奧蘭城,一個「草木不生,沒有半點靈魂」的港口城市,「群山環繞,閃著光亮,」這就是他的出生地阿爾及利亞。
  • 阿爾貝·加繆:當我們從荒誕中驚醒,便認識了自身的局限
    本文節選自讀客出品的新版《鼠疫》的導讀,經授權刊發。撰文|張博摘編|徐學勤1947年,當《鼠疫》在法國正式出版之時,加繆本人並未親身經歷過任何一場大範圍流行病。他關於鼠疫的全部病理細節,無不來源於醫學文本與歷史資料中的二手經驗。
  • 鼠疫可防可控可治!|肺鼠疫|病原菌|傳染病|鼠疫|-健康界
    我國已判定的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7個省、自治區的201個縣(市),面積達60餘萬平方公裡。在世界鼠疫處於活躍的情況下,1991~1994年在青海、新疆、西藏、雲南、內蒙等5省發現人間鼠疫106例,病死率24.5%。
  • 阿爾貝·加繆:從荒誕到反抗,這是決定性的進步
    《鼠疫》[法] 阿爾貝·加繆著,李玉民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年5月在加繆筆下,「荒誕」與「反抗」這兩個關鍵詞,在寫作《鼠疫》之前都已出現。前者毋庸多言,「荒誕」早已和《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話》《卡裡古拉》這些「荒誕系列」作品緊緊綁定在一起。相比之下,加繆的早期作品中論及「反抗」的篇幅較為有限,但並不因此而缺少重要性。
  • 線上讀書會|論文學與現實的距離——再讀加繆的《鼠疫》
    論文學與現實的距離——疫情期間再讀加繆的名著《鼠疫》時間:8月8日(周六)8:30-10:00地點:ZOOM會議嘉賓:Alice Kaplan(耶魯大學法語系斯特林講席教授)、Laura Marris(作家、譯者)2020年的新冠疫情,突然拉近了我們和加繆的《鼠疫》這部文學名著的距離,使它成了今年的暢銷書,許多人都在閱讀和談論它。
  • 北京確認收診兩例鼠疫患者。鼠疫是什麼?怎麼防?
    3.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從雲南、孟買開始,最後匯聚於北滿,驚天動地地爆發。其後有山西鼠疫,東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歐亞非其他地區的鼠疫,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才銷聲匿跡,全球先後死於鼠疫者達數千萬。
  • 醫學英語短文-WHO這樣談鼠疫的
    今天讀一篇鼠疫的文章,其實這篇文章的選材和翻譯早準備好了,但是一直沒有時間錄音。今天一定完成!不能「明日復明日」啊。There are two main forms of plague infection, depending on the route of infection: bubonic and pneumonic.鼠疫的感染主要有兩種形式,具體取決於感染途徑:腺鼠疫和肺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