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加繆經典著作《鼠疫》日文版在日本熱銷

2020-12-1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導 據美聯社東京4月8日報導,法國著名小說家加繆的《鼠疫》日文版印刷量累計突破百萬大關,自2月以來,共加印了7次,增印15.4萬冊。

報導稱,自新冠肺炎大流行開始以來,人們一直在搶購這本小說,一家連鎖書店甚至規定每位讀者只能購買一本。

出版社新潮社的發言人8日說:「這本書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基本問題的見解,那就是,當我們身處這樣一個孤立的時代時,我們該如何生活。」

這部小說於1947年首次以法語出版,1969年以日語出版。小說描繪了一座北非城市在被鼠疫攻佔後,人類生存的困境。這本經典著作在日本的年銷量通常在5000本左右,但現在它在日本各大書店的文學書籍銷量中排名第一。(編譯/王娜)

相關焦點

  • 看看加繆筆下的「反抗者」是怎樣對抗鼠疫?
    他們是法國加繆小說《鼠疫》中的「反抗者」。在鼠疫當前,他們亦是不懼生死,捨生取義。當然,作為「荒誕哲學」的典型代表,加繆刻畫的不僅是對鼠疫的抗爭,更是對當時二戰法西斯殘忍暴行的聲討,對戰亂引發的「非理性」狀態的強烈反抗。小說《鼠疫》彰顯出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及人類尊嚴捍衛的鬥志,可謂寓意深遠,哲思深刻。
  • 讀加繆《鼠疫》| 海讀沙龍 《鼠疫》總結No58
    在別致的環境裡,巴黎索邦大學李軼倫博士與大家分享了法國文學大師加繆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鼠疫》。有留法、留德、留美、留蘇、留新加坡等學長們參加。疫情的壓力餘孽還在,大家從醫學、外事、文學、哲學等方方面面開展交流。久違的相聚,帶來久違的異彩紛呈的分享和交流。通過李博士從作品的創作手法,陽光元素,荒誕感,英雄主義等等角度得講解,大家感受到了這本書的力量,結合我們共渡難關的疫情,大家更是感同身受回味萬千。
  • 《鼠疫》加繆式英雄主義:不必等候炬火,讓自己活成一束光!
    蔣方舟毫不猶豫地答:「加繆的《鼠疫》。這是一部篇幅、題材、文筆和主題都無可挑剔的小說。」2003年「SARS」病毒爆發時,作家周國平重新研讀了《鼠疫》,他讚嘆說加繆對瘟疫的描寫具有如此驚人的準確性,堪比紀實文學。
  • 《家長微課堂》第三十六期 |親子共讀好書推薦三——加繆《鼠疫》
    書名:《鼠疫》 作者:加繆 翻譯:劉方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鼠疫》是個偉大的預言,很少有人讀過他而無動於衷,這是為什麼?
  • 加繆:我反抗故我在
    加繆的一系列代表作如《局外人》、《卡利古拉》、《西西弗神話》、《鼠疫》、《正義者》,全面涉及人的生存狀態、存在意識與存在方式,是關於人之存在荒誕性的哲理。《正義者》之後,他又寫了一部專題理論著作《反抗者》來全面闡釋他關於反抗問題的理論體系。
  • 讀加繆《鼠疫》,想今天「抗疫」,有許多借鑑意義
    《鼠疫》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爾貝·加繆發表於1947年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虛構了一場在北非阿爾及利亞一座叫奧蘭的城市中發生的鼠疫。這本書對「鼠疫」描寫非常真實,酷似當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裡面形形色色的人,也和這次防控疫情中的人物似曾相識。
  • 為什麼重讀加繆正當其時?
    【來源:界面新聞】在1947年出版的《鼠疫》中,和今天橫掃世界的新冠病毒有所不同,加繆並沒有將這個想像出來的瘟疫放到全球視野下。彼時,加繆剛剛從第三帝國籠罩天下的陰雲和日本軍國主義的猛攻下走出來。小說中,災難降臨在了奧蘭城,一個「草木不生,沒有半點靈魂」的港口城市,「群山環繞,閃著光亮,」這就是他的出生地阿爾及利亞。
  • 加繆的作品怎麼讀 重讀他有哪些現實意義
    荒誕的命運無法避免,但人類必須直面  張博介紹,作為天才型的作家,加繆二十九歲便隨著《局外人》的出版在法國文壇一舉成名,更在四十四歲時收穫象徵世界文學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雖然因為車禍荒誕地結束了他過於短暫的一生,但在他僅僅四十七年的人生中,已然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經典,不僅有《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話》《鼠疫》《反抗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著
  • 鼠疫
    鼠疫這個象徵物,最容易讓人聯想到小說寫作的歷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歐洲泛濫的法西斯主義。不過,這種象徵顯然預留了很大空間,大大淡化了具體所指。羅蘭·巴特發出批評的聲音,對此頗有微詞,加繆在答覆中有這樣一段話:「《鼠疫》,本意是希望讀出多重含義,但是從內容上看很明顯,是歐洲抵抗納粹的鬥爭。
  • 《鼠疫》:鼠疫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隱形災難
    《鼠疫》是加繆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說講述了原本平靜的奧蘭城市突然爆發鼠疫,全城封閉,在人們慌亂與恐懼之時,主人公裡厄醫生挺身而出同一大批人一同救助病人,奮力抗爭這場災難。最終大家戰勝了鼠疫,但是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鼠疫曾給他們帶來的夢魘。
  • 加繆:反抗者要求的,不是生命,而是生命的意義
    加繆預備建構什麼呢?如何建構?研究一個人的思想,首需注意環境與歷史因素。前面兩段文字可算提綱挈領地涉及了。基本的研究材料無疑是加繆本人的著作。從作品的順序可以窺知他的思想歷程。可是作品的構思日期與發表日期往往有一段距離,在此儘可能以加繆主要著作之構思時期為準,逐步勾畫其思想全貌與未來展望。
  • 阿爾貝·加繆:從荒誕到反抗,這是決定性的進步
    《鼠疫》[法] 阿爾貝·加繆著,李玉民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年5月在加繆筆下,「荒誕」與「反抗」這兩個關鍵詞,在寫作《鼠疫》之前都已出現。前者毋庸多言,「荒誕」早已和《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話》《卡裡古拉》這些「荒誕系列」作品緊緊綁定在一起。相比之下,加繆的早期作品中論及「反抗」的篇幅較為有限,但並不因此而缺少重要性。
  • 「徹悟者」加繆:文化狀態從零突破的「第一人」
    這完整的理論形態,不妨直白簡單稱為關於人存在荒誕性的哲理,它全面涉及人的生存狀態、存在意識與存在方式,而這一系列文學代表作就是《局外人》、《卡利古拉》、《西西弗神話》、《鼠疫》、《正義者》與《反抗者》。它們無一不是充分、完整、有力地展現了加繆哲理的類母題。
  • 阿爾貝·加繆:當我們從荒誕中驚醒,便認識了自身的局限
    這則筆記清晰地預示,加繆抗拒「與世隔絕」,並將在戰爭中「展開行動」,他將離開崩塌的象牙塔,走向更廣泛的人群。這將成為其人生中一個新的階段,亦將構成包括《鼠疫》在內的加繆「反抗系列」真正的基礎。加繆的這段自白應該被視為他1941年4月決定創作《鼠疫》的一個重要動機。
  • Wonder Girls經典歌曲《Nobody》日文版MV首播
    韓國女子組合Wonder Girls的經典歌曲《Nobody》日文版MV正式曝光。7月25日,Wonder Girls將發行日本出道首支單曲《Nobody》。
  • 線上讀書會|論文學與現實的距離——再讀加繆的《鼠疫》
    論文學與現實的距離——疫情期間再讀加繆的名著《鼠疫》時間:8月8日(周六)8:30-10:00地點:ZOOM會議嘉賓:Alice Kaplan(耶魯大學法語系斯特林講席教授)、Laura Marris(作家、譯者)2020年的新冠疫情,突然拉近了我們和加繆的《鼠疫》這部文學名著的距離,使它成了今年的暢銷書,許多人都在閱讀和談論它。
  • 瘟疫圍城,加繆眼中的危局:苟且偷生還是揭示真相?
    文/李光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AlbertCamus)在其代表作《鼠疫》中寫過這樣一位醫生——裡厄,在北非一個叫奧蘭的城市突發鼠疫時奮力抗爭。加繆通過裡厄醫生的經歷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我認為自己對當英雄和聖人都沒有興趣。我所感興趣的只是做一個人」。他更在書中寫道:「這一切裡面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的問題。
  •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加繆告訴我們要謙虛和冷靜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開端變得異常艱難,閱讀加繆的《鼠疫》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加繆創作《鼠疫》當然不只是「神預測」,也並不只是為了再現歷史,而是要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儘管歷史上發生過多次鼠疫,死傷無數,教訓慘重,但當鼠疫發生時,仍然有許多人不相信。
  • 加繆誕辰紀念:關於荒謬、幸福、沉默以及他固執的人道主義
    阿貝爾·加繆在二戰後提出的這個問題,仍然擺在我們這個時代面前。1913年的今天,加繆生於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從小就在貧民區裡嘗盡了生活的艱辛。年少時,加繆曾患肺結核,痛苦不堪。病痛的縈繞以及二戰、冷戰的影響,讓加繆對死亡和生存有著更為獨特的思考和把握,在《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話》等作品中,他的思考聚集在這些主題上:自殺、苦難、荒謬......
  • 《三體2》在日本一周內脫銷!日本網友:看得停不下來了
    日前,據外媒報導,繼日文版《三體》第一部熱銷突破13萬冊,6月18日,日文版《三體2黑暗森林》正式開售,分為上下兩部,一冊的定價為1870日元。日本讀者戲稱其為「六體」。不到一周,《三體2》就登上了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和科幻類圖書的熱賣榜單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