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通車;琥珀化石揭秘1億年前昆蟲真實色彩丨...

2020-12-23 科技日報

今日封面】

7月1日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3周年。升旗儀式現場設有一塊宣傳「國家安全法」的巨型海報。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消息站

●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正式通車!通車後將大大縮短上海與南通及蘇北地區的時空距離,兩地之間鐵路出行最短時間從約5小時壓縮至66分鐘左右。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是世界上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從民航局了解到,7月1日,民航局發出自《民航局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發布以來的第二份「熔斷指令」,決定自7月6日起暫停四川航空埃及開羅至成都3U8392航班運行1周。據悉,6月27日,四川航空埃及開羅至成都的3U8392航班上6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來源:中國民航網)

●生殖內分泌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碧蓮,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肖碧蓮,1923年10月31日出生,上海市人。1949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她長期從事婦產科、生殖內分泌等研究工作,致力於維護女性生殖健康。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開展研製口服避孕藥的低劑量和合理配伍研究做出重要貢獻。其後從事各種激素避孕藥具的臨床作用機理研究,為臨床應用和探索新的避孕途徑提供科學依據。(來源:光明日報)

新發現

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多樣的具金屬色彩結構色的昆蟲。

●7月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大量的具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系統研究,證明了超微納米級的光學元件可在長期地質歷史中穩定保存,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為了解白堊紀雨林中與恐龍共存的昆蟲提供了新的視角。(來源:中國科學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英國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該研究證實,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撞擊後唯一存活下來的恐龍後來進化成鳥類。(來源:澎湃新聞)

看天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英國《自然》雜誌1日發表一項最新藥物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全新的長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展現出治療HIV感染者的潛力。初步臨床研究顯示,HIV感染者單劑注射這種藥物後,體內的病毒載量減少了,並且藥物在注射6個多月後在體內仍保持活性。(來源:科技日報)

●當地時間6月30日,墨西哥最大的航空公司墨西哥航空宣布,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衝擊,墨西哥航空按照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申請破產保護。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達美航空擁有墨西哥航空大約49%的股份,而墨西哥航空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放出後,公司股價應聲下跌。這也是拉丁美洲第三家申請破產保護的航空公司。(來源:央視新聞)

大觀園

出生10多天的兩隻河麂寶寶。馮曉光 攝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7月1日發布消息,兩隻河麂寶寶近日在吉林省誕生,這是中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河麂,別名獐、牙獐,屬於偶蹄目、鹿科、獐屬,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有兩個亞種,一是指名亞種,二是高麗亞種。指名亞種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一些地區,高麗亞種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來源:中新網)

●當地時間6月30日,奧地利維也納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實驗室內,有32000年歷史的植物在玻璃器皿中開花。(來源:中新網)

編輯:張爽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江蘇舉行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開通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開通新聞發布會  6月30日,江蘇舉行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開通新聞發布會,請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省鐵路辦副主任丁軍華,滬通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副總工程師閆志剛,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發言人陳萬鈞,省鐵路集團副總經理盧餘權,江蘇交通控股公司副總經理陳金東出席發布會
  • 南通:滬蘇通長江大橋開通在即,大橋一日遊已爆單!
    19:25:23 /a/20200624/c78daab2f32445c48704bdd701910abc.shtml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 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
    原標題: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自帶光芒」青蜂化石身體表面結構色變化前後的對比圖 受訪者供圖此前有學者曾在距今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印痕化石中,發現過與顏色有關的昆蟲納米結構,但一億年前的昆蟲是否已經演化出結構色一直成謎。
  • 滬蘇通鐵路開通運營 「上海小籠」跟「揚州湯包」更近了
    上海7月1日電 (王子濤 康玉湛)「滬蘇通鐵路!通了!」「長三角鐵路一體化」「『上海小籠』跟『揚州湯包』更近了」……7月1日,在滬蘇通鐵路開通運營上海站首發列車現場,列車乘務員手舉標牌與旅客合影,與旅客共慶滬蘇通鐵路的開通運營。
  • 江蘇蘇州滬通長江大橋橋面瀝青攤鋪全面結束,距離通車再進一步!
    2020年4月14日,江蘇蘇州,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面完成全部瀝青攤鋪工作,這也標誌著大橋公路層橋面瀝青攤鋪全面結束,距離這一座大橋的通車又再進了一步。4月14日,江蘇蘇州,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面完成全部瀝青攤鋪工作,這也標誌著大橋公路層橋面瀝青攤鋪全面結束,距離這一座大橋的通車又再進了一步。4月14日,江蘇蘇州,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面完成全部瀝青攤鋪工作,這也標誌著大橋公路層橋面瀝青攤鋪全面結束,距離這一座大橋的通車又再進了一步。
  • 1分8秒濃縮大橋一年變化!拍攝者是張家港一高中生!
    2014年3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開工建設,11歲的林鎵陳對大橋「一見傾心」。  今年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於上午10時正式開通,該橋是集合高速公路、客貨混線鐵路和高速鐵路「三合一」的過江通道。
  •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簡稱蘇通大橋,大型橋梁工程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簡稱蘇通大橋,位於江蘇省東部的南通市和蘇州市之間。西距江陰大橋82公裡,東距長江入海口108公裡,是國家高速公路瀋海高速的過江樞紐。也是江蘇省公路骨架重要的過江節點。建成時是我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複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
  • 科學家還原2億年前昆蟲真實顏色
    新華社南京4月12日電(記者王珏玢)你知道化石除了保存生物結構,還能「保存」顏色嗎?最近,中、德、英三國的科學家通過對昆蟲化石結構色的研究,成功還原一種2億年前飛蛾的真實色彩。相關研究成果1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
  • 南京古生物學家從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昆蟲結構色:這是恐龍見過的顏色
    「這些帶有金屬色澤的顏色,是我們首次用肉眼看到大約1億年前恐龍看到過的顏色。」6日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其所帶領的團隊在距今約1億年的35枚琥珀中發現了保存較為完好的昆蟲結構色,這些顏色經過了1億年,仍舊呈現出閃亮的金屬光澤。
  • 五峰山長江大橋即將通車!江蘇省第三座公鐵兩用大橋!
    五峰山長江大橋位於泰州長江大橋和潤揚長江大橋之間,是繼1968年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和正在建設的滬通長江大橋之後的長江江蘇段第三座公鐵兩用大橋,且是連接連淮揚鎮鐵路和京滬高速公路南延的核心控制性工程。項目重大節點進展:2016年1月,五峰山長江特大橋4號主塔墩48號樁正式開鑽,標誌著大橋主體結構施工全面展開;2017年1月,項目用地通過國土資源部預審;2017年2月,工可獲省發改委批覆;2017年3
  • 滬蘇通鐵路7月1日開通運營:上海至南通最快1小時6分鐘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上海至蘇州至南通鐵路(以下簡稱滬蘇通鐵路)將於7月1日開通運營,助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海至南通最快旅行時間壓縮至1小時6分鐘。滬蘇通鐵路是國家 「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海通道,也是京滬第二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江蘇省南通市,從既有南京至啟東鐵路趙甸站引出,經南通市通州區,向南經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跨越長江,經江蘇省蘇州市的張家港、常熟、太倉市,終到上海市嘉定區,全長143公裡,設計時速200公裡。全線設趙甸、南通西、張家港北、張家港、常熟、太倉港、太倉、太倉南、安亭西9個車站。
  • 9千9百萬年前栩栩如生的昆蟲!緬甸琥珀將昆蟲的耀眼色彩保存至今
    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幾百萬年前,自然界中到處都是鮮豔的色彩,就像今天一樣。最新的證據是,9900萬年前的昆蟲被捕捉到琥珀中,呈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紫色、藍色和金屬綠色。 但最近,科學家們從羽毛化石中發現了色素;或者,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使用緬甸琥珀來窺探古老色彩的世界。 中國科學院的古生物學家Pan Yanhong解釋說:「保存在琥珀化石中的顏色被稱為結構顏色。這是由動物表面的微觀結構造成的,表面納米結構散射特定波長的光,並產生非常強烈的顏色。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許多顏色就是由這種機制產生的。」
  • 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暨五峰山長江大橋開通運營新聞發布會
    大家都知道,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之後,歷時52年,我們今年順利開通了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和五峰山長江公鐵兩用大橋,長江上迎來了兩條高鐵巨龍並肩齊飛的新格局。三是蘇南蘇北蘇中區域融合發展的新通道,作為縱貫江蘇南北的主通道,連淮揚鎮鐵路北接沿海和隴海鐵路大通道,南連滬寧城際鐵路,中部與徐宿淮鹽、寧啟鐵路相交,推動了省內一體化的形成,成為江蘇中部鐵路的一個「脊梁」。
  • 破解兩億年前昆蟲的真實顏色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記者 鄭晉鳴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薇  兩億年前的昆蟲是什麼顏色?近日,中、德、英三國的科學家通過對昆蟲化石結構色的研究,成功還原一種兩億年前飛蛾的真實色彩。「我們利用顯微鏡、三維光學建模等一系列技術手段,終於在德國和英國兩塊迄今為止最早的蛾類化石中,觀察分析出了可以還原其色彩的微觀鱗片結構,還原出飛蛾的真實顏色。」研究團隊成員張青青說。  光學軟體模擬結果顯示,這兩塊產生於1.95億年前和1.8億年前的鱗翅目飛蛾化石與現存最原始的鱗翅目昆蟲小翅蛾非常類似,已經具有較複雜的光學結構,可以產生金黃色的結構色。
  • 「探索」滬通長江大橋上演燈光秀,一波美圖在此→
    中國鐵路總公司說,滬通長江大橋首次系統調試燈光,通車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滬通長江大橋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沿海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滬通鐵路、通蘇嘉城際鐵路和錫通高速公路共同的過江通道。提前來領略一下滬通長江大橋的風採吧!
  • 1億年前琥珀中驚現最古老的壁虎化石
    1億年前的琥珀之中。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資深教授喬治-波奈爾是目前世界上琥珀中遠古植物、昆蟲生命體研究的一流專家,他說,「一些壁虎不同尋常的腳趾墊和攀爬能力使它成為富有魅力的物種,我們非常幸運地發現在琥珀中能夠找到保存如此完好的遠古壁虎化石。琥珀是一種半寶石形狀的石頭,在數千萬年前它曾是樹液凝結物。」
  • 鹹寧歷史上第一座長江大橋!嘉魚長江公路大橋正式通車
    從鹹寧前往荊州,不再依靠輪渡或繞道嶽陽或武漢,對緩解滬渝高速公路武漢繞城段的交通壓力,打通江漢平原與鄂南的交通大動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橋的建成通車,不僅完善武漢城市圈外環線高速網,還徹底改變鹹寧、荊州依靠輪渡或繞道嶽陽、武漢過江的歷史,緩解滬渝和京港澳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路段的交通壓力,加強武漢市和天(門)仙(桃)潛(江)城鎮密集區聯繫,促進鹹寧、嶽陽、九江城市群抱團發展。 Q: 為何要叫公路大橋?
  • 古生物的顏色在化石中難覓蹤跡 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自帶...
    此前有學者曾在距今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印痕化石中,發現過與顏色有關的昆蟲納米結構,但一億年前的昆蟲是否已經演化出結構色一直成謎。從孔雀羽毛的豔光四射,到毒箭蛙的明亮警告色,再到北極熊的白色偽裝。動物王國裡,生龍活虎的動物們用各種體色,掩飾各種「心機」。昆蟲是地球上物種數量最多的生物,展現了極其豐富的顏色。
  •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當前遇到的難題,以及北沿江高速接入安慶方案
    不過由於受時代的影響和大橋建設質量的問題,G3京臺高速過江通道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已經傷痕累累,五法滿足作為高速公路的過江通道,銅陵市及時的提出新建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滿足京臺高速過江通道功能。長江公鐵大橋那麼,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項目目前進度如何呢?
  •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年內獲批,是安徽省2019年重點推進項目
    安徽省第一條過江通道,就是G3京臺高速的過江橋,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始於1991年12月開工建設,1995年12月26日建成。總投資4.5億人民幣,橋名為國務院總理李鵬所題。根據報導,在2010年7月23日「中華鋼構論壇」曝安徽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存「嚴重病害」,存在箱梁第1跨端部腹板與底板發生橫向裂縫,裂縫最寬處1.5毫米,原因是部分鋼索沒有張拉;B2齒塊錨孔用黃油填充,B9齒塊預應力束已經穿入,但沒有張拉;局部箱梁底板發生混凝土脫落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