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封面】
7月1日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3周年。升旗儀式現場設有一塊宣傳「國家安全法」的巨型海報。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消息站
●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正式通車!通車後將大大縮短上海與南通及蘇北地區的時空距離,兩地之間鐵路出行最短時間從約5小時壓縮至66分鐘左右。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是世界上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從民航局了解到,7月1日,民航局發出自《民航局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發布以來的第二份「熔斷指令」,決定自7月6日起暫停四川航空埃及開羅至成都3U8392航班運行1周。據悉,6月27日,四川航空埃及開羅至成都的3U8392航班上6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來源:中國民航網)
●生殖內分泌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碧蓮,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肖碧蓮,1923年10月31日出生,上海市人。1949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她長期從事婦產科、生殖內分泌等研究工作,致力於維護女性生殖健康。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開展研製口服避孕藥的低劑量和合理配伍研究做出重要貢獻。其後從事各種激素避孕藥具的臨床作用機理研究,為臨床應用和探索新的避孕途徑提供科學依據。(來源:光明日報)
新發現
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多樣的具金屬色彩結構色的昆蟲。
●7月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大量的具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系統研究,證明了超微納米級的光學元件可在長期地質歷史中穩定保存,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為了解白堊紀雨林中與恐龍共存的昆蟲提供了新的視角。(來源:中國科學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英國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該研究證實,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撞擊後唯一存活下來的恐龍後來進化成鳥類。(來源:澎湃新聞)
看天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英國《自然》雜誌1日發表一項最新藥物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全新的長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展現出治療HIV感染者的潛力。初步臨床研究顯示,HIV感染者單劑注射這種藥物後,體內的病毒載量減少了,並且藥物在注射6個多月後在體內仍保持活性。(來源:科技日報)
●當地時間6月30日,墨西哥最大的航空公司墨西哥航空宣布,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衝擊,墨西哥航空按照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申請破產保護。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達美航空擁有墨西哥航空大約49%的股份,而墨西哥航空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放出後,公司股價應聲下跌。這也是拉丁美洲第三家申請破產保護的航空公司。(來源:央視新聞)
大觀園
出生10多天的兩隻河麂寶寶。馮曉光 攝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7月1日發布消息,兩隻河麂寶寶近日在吉林省誕生,這是中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河麂,別名獐、牙獐,屬於偶蹄目、鹿科、獐屬,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有兩個亞種,一是指名亞種,二是高麗亞種。指名亞種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一些地區,高麗亞種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來源:中新網)
●當地時間6月30日,奧地利維也納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實驗室內,有32000年歷史的植物在玻璃器皿中開花。(來源:中新網)
編輯:張爽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