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參訪內地高校 認為港生讀法律中醫前景看好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港校參訪內地高校 認為港生讀法律中醫前景看好

香港中文中學聯會參訪內地高校。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1月30日電 香港8大院校資助學位學額不足,每年令幾千考生即使達到本科入學要求仍被拒諸門外。因應內地70間院校免試招港生,香港33間中學28位校長、5位副校長近日組團赴南京、上海、杭州的8間高校交流,有校長參觀後認為港生赴內地讀法律和中醫回港執業前景看好。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雖有8大資助院校每年提供約1.5萬個學士學額,去年恰逢雙班年,文憑試和高考考生競爭3萬學額。考評局統計顯示,2012年文憑試符合大學或院校入學要求成績核心科目「3322」的考生人數達到26,636人,但通過大學聯招獲取錄入讀學士課程的文憑試考生共14,848人。換言之,去年共有 11,788名考生達到大學取錄分數線但未能入讀8大院校。

  為此國家教育部去年起對香港學生推出「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今年參加院校由63間增至70間,港生只要參加2013年香港中學文憑試或 2013年高級程度會考補考,達到4個核心科目「3322」,即可申請入讀。去年經免試入讀內地高校的學生共有971人。今年網上預報名時間定於5月6日,但已有中學校長於上月參訪南京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浙江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東華大學。

  內地高校設施完備,不輸香港

  參訪團團長、香港浸信會永隆中學校長譚日旭對內地大學城印象深刻,他說:「內地大中城市為大學提供土地興建校園,內配備完善的硬體設施供不同大學使用,令大學的硬體設施有很大改善。」他認為,大學城因其規劃得當,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都能享受到充足的空間,完備的公共設施不差於香港高校。

  新會商會中學校長黃冬柏深有同感。80年代曾到內地參訪的黃校長,直觀感受內地高校在硬體設施方面的巨大變化。「以老師的角度看來,學生的生活條件不差於在香港的高校。」

  李求恩紀念中學校長賴炳華則提醒家長和學生,應該有意識做好生涯規劃,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做適當的打算。他在與華東政法大學交流中了解到,內地的法律專業學生大三即可參加內地司法考試,進而獲得內地律師牌照。大三考不過,大四可以繼續參加。

  大多數港生希望內地大學畢業後返回香港就業,如果就讀法律專業內地考取律師牌,再就讀香港法律碩士課程就可考取香港律師牌。賴校長說:「升讀中大、港大法學院成績要求非常嚴格,但港生可選擇內地升讀法律。有兩地的牌照和內地就學的背景,將利於港生從事兩地執業。」該校現在有30到40個學生比較有興趣報讀內地高校。

  中醫科回港不需考牌,成熱門選擇

  中醫科近年亦成為港生升讀內地高校的熱門選擇。相比香港2間提供中醫藥專業的高校,內地高校能為學生提供更多臨床實習的機會。黃冬柏表示,中醫科始終是一門經驗學問,是次參訪的2間中醫藥大學,都有為學生提供中醫院實習機會。中醫科回港亦不需考牌,香港對內地中醫專業的認受性也比較高。

相關焦點

  • 港生赴內地深造成「優選」
    「香港發生的亂象,讓很多家長和學生考慮去學習環境更穩定的內地讀書。」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學術與培訓部主任鄒重華說。曾就讀北京大學的港生彭同學認為,內地讀書的氛圍比香港濃厚,雖然學習壓力較大,但同學之間的互動會更多,收穫的友誼更多,對開啟未來的人生會更有幫助。「非常希望更多港生可以到內地求學,為你們加油!要努力啊!」她說。
  • 內地高校免試招生在港啟動現場確認 港生躍躍欲試北上升學
    原標題:港生躍躍欲試北上升學展才華 3月11日至29日,「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展開現場確認程序。程序啟動第一天便有不少學生和家長到場。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香港學生北上升學。 「內地現在發展快,機遇多。
  • 日月談|港生赴內地深造成「優選」
    「香港發生的亂象,讓很多家長和學生考慮去學習環境更穩定的內地讀書。」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學術與培訓部主任鄒重華說。曾就讀北京大學的港生彭同學認為,內地讀書的氛圍比香港濃厚,雖然學習壓力較大,但同學之間的互動會更多,收穫的友誼更多,對開啟未來的人生會更有幫助。「非常希望更多港生可以到內地求學,為你們加油!要努力啊!」她說。
  • 港生內地升學 首選經管金融
    \大公報記者江鑫嫻、盧靜怡報導據悉,今年參與招生的內地高校數比去年增加了11所,分別是北京體育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中國民航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工程大學。隨著這些院校的加入,內地排名前20的高校除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均向香港考生敞開了大門。
  •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兩地高校取捨  並非全為「保底」   不少通過「免試招生計劃」被內地大學錄取的港生,同時擁有香港當地高校的入讀機會。港生在兩地高校取捨間,為何最終選擇前往內地?受訪港生中,有人看中內地整體發展環境,有人認為內地相關專業更具優勢,也有人坦承入讀的內地高校不夠理想,只是「保底」選項,並笑稱研究生期間爭取回港就讀更好的學校,從而實現「洗底」。   「在通過免試就讀被內地大學錄取後,還有機會調整香港高校的志願,如果合理填報,被香港理想高校錄取的機率也較高。」李曉惠說,有些香港學生根據志願填報技巧,會將內地高校視作「保底」選項。
  • 港生北上升學拓新路 港人需加強了解內地高校
    然而,在港有獨立招生權的內地院校少之又少,而聯招試需學生額外參加入學試,而考試大綱又以內地高中教育課程為藍本,對香港考生而言,絕對是大挑戰。  2012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實施至今,參與計劃院校由63間增至75間。國家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雲山表示,去年內地各高校合共招收了1188名港生,較2012年增長了22%,北上升學勢頭見好。
  • 內地學生留港發展最大難題是籤證 只有兩成如願
    :1.4萬人在港逾千人已留港  時報記者連線在港內地畢業生聯誼會副主席李歡,據其介紹,目前到香港高校就讀的內地學生總人數超過1.4萬名(不包括引進人才),留港工作的只有1078人。  這正好與「在港內地畢業生聯誼會」的人才報告的調查結果相吻合,在內地學子希望從事的產業當中,電信產業、生物醫藥等高技術產業以及法律、房地產等行業排名靠後。  專家建議  對於留港學生:   1.積極調整心態,加強廣東話及英語的練習,融入香港社會,提升語言能力。
  • 港生讀內地大學 受資助範圍擴大
    原標題:港生讀內地大學 受資助範圍擴大日期:[2016-06-02] 版次:[A16] 版名:[速讀] 字體:【大中小】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1日宣布,2016/2017學年「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由即日起至8月31日接受合資格香港學生申請。此外,計劃將擴展至資助於155所指定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並有經濟需要的香港學生。
  • 港生免試就讀內地高校路漸寬(圖)
    據港媒報導,內地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3月1日起開始網上報名,今年參與的內地高校增加6所達到84所。「免試招生」計劃在原有的港澳臺學生聯考之外,開闢了一條港生赴內地高校就讀的新通道,即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無須額外參加內地聯招考試。
  • 港高校不再承認內地英語六級!
  • 免試之外驚喜多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在首屆免試生畢業前夕,記者採訪了多名來內地就讀的港生。   免筆試只面試  看重學生素質   根據香港教育局資料,當前香港學生入讀內地高校本科,主要有3種途徑: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港生、港澳臺僑聯招考試、院校獨立招生。其中「免試招生計劃」依據港生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無須額外參加內地聯招考試。招生高校自行決定是否對考生進行面試。
  •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法律問題分析
    作為亞太地區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內地企業融資活動中,一直擔當內地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窗口與橋梁,為各類型發展項目融資。在6月28日舉行的「2002年滬港技術與資本聯動研討會」上,科技部、香港聯交所官員均表示,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要提速。與此同時,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也稱,鼓勵內地企業到香港市場融資。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包括到香港主板和創業板上市。
  • 聚焦港校招生:香港高校狂攬內地15名高考狀元
    香港高校 狂攬內地15名狀元香港大學招走6名,香港中文大學招走4名,香港科技大學招走5名港校內地招生將結束 最高分者南飛成焦點 據統計 香港大學6名 香港中大4名 香港科大5名香港高校 招走15個高考第一名申請人數與錄取名額增加 本市文理科「冠軍」全部
  • 數據顯示:今年通過免試招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的港生增長近一成
    新華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張雅詩)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的人數同比上升近一成。數據顯示,今年通過各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10433人。
  • 北上不全為"保底"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2012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推出以來,參與計劃的內地高校由63所增至84所,其中不乏「985」、「211」高校,也有省屬重點高校,院校及專業選擇日趨多元化。4年間,共有上萬名考生報考,人數增長穩定,其中5000餘名港生獲得錄取。  通過免試就讀進入內地高校的港生,如何看待自己在兩地間的選擇?他們擁有怎樣的就讀體驗,關於未來又有哪些打算?
  • 香港高校內地開「分店」,不用去香港也能拿港校學歷!
    Hong Ko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香港高校內地開「分店」,不去香港也能拿港校學歷!為加快推進實施2019年2月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近幾年,香港高校進駐內地大灣區內地的意願更加強烈。與內地加強合作,港校在大灣區內具有明顯優勢,融入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必將是很好的出路。
  • 2019年通過免試招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的港生增長近1成
    」報讀內地高校的人數同比上升近一成。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主任鞏萬表示,報名參加本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內地高考)的人數同比減少2800多人,而參加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計劃的港生人數卻增加9.2%,佔報考中學文憑考試考生人數的6.25%,是自2012年免試招生計劃推出以來的新高。
  • 今年通過免試招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港生增兩成
    新華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張雅詩)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主任鞏萬11日透露,今年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的人數同比上升20%。  負責處理免試招生計劃申請事宜的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通過各途經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9272人,其中參加免試招生計劃並已進行確認的有3216人。  數據還顯示,參加港澳臺僑生聯招考試的香港學生報名確認人數為2585人;參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等六所個別院校招生計劃而獲錄取的有3471人。
  • 港高校內地招生啟動 申請者要過英語口語關
    原標題:港高校內地招生啟動 申請者要過英語口語關   香港高校頗受內地學生青睞,能否通過純英文面試是校方錄取學生的重要因素。(資料圖片)   目前,2015年香港高校內地招生工作已陸續啟動。本報特意梳理2015年香港高校內地招生報考指南,供考生們參考。
  • 港寶福利!教育部五大措施助力港寶內地升學!
    ·加大力度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完善香港青年學生在內地實習就業服務保障·推動港澳籍中小學生在內地就學·優化海外學歷認證工作·支持香港高校在內地開展合作辦學2.港生內地升學九年創新高3.持內地學位回港可報考公務員4.港科大把AI定為延伸主修學科教育部透露,2020年通過各種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超過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