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家長「威信」樹立

2020-09-09 司馬直白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沒有威信。家長的威信是確保教育順利開展,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重要資源。但家長的威信又不簡單地理解為家長有什麼,不是建立在父母的體力,家長的財力和權力之上;而是孩子要什麼,是建立在盡最大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上。我確信自己在女兒心目中有威信、有權威。我的聲譽主要來自於我的「能」和對待「不能」的態度上。

先說我的「能」。一次我和女兒一起觀看全國甲A聯賽申花隊在主場的比賽,當申思的一個任意球還未起腳之前,女兒提出能否打賭一下,是進還是不進。我當然應戰,並讓她先猜。女兒選擇了不進球,我只得被迫選擇進球。結果是我「選中」了。於是女兒就誇獎我「爸爸你真行!」「我的行是你給予的,再說大家都有50%的概率」我馬上補充說。可從我對女兒的觀察和了解,我的意外「成功」還是讓她十分欽佩,因為她有機會但沒有「把握」住。2001年暑假她去香港演出,在公交車上偶然聽到了有位乘客在說:中國大陸電視節目只有一檔是真的,那就是《實話實說》。於是她一到家看見我,就用大拇指誇獎我:爸爸,你真不容易,你喜歡的電視節目,香港人也在說好。從那以後她也很喜歡看這一節目。女兒最佩服我的一件事,用女兒的話說:爸爸,你真不簡單,連高考的作文題目也能猜中,假如今年我也參加高考那該多好啊。原因是1999年上海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語文作文題是看《回聲》寫《回聲的啟示》。而《回聲》一文刊登於1999年4月5日的《文匯報》上。我受二胡曲目《空山鳥語》的影響,那天給她詳細講解了《回聲》一文的意義,如果你希望別人對你好,你首先要對別人好。同時,我還把那篇文章從報紙上剪下來貼在二胡練習記錄本上。今天,我在「能」方面的威信,還集中體現在從小讓女兒學二胡,高中選擇去上海,留學選擇去德國。用女兒自己的話說:再讓我選擇也是這樣的選擇。

再說我對於「不能」的態度。如果說我們家長有多「能」,那麼我們同樣也就有多「不能」。但我覺得父母的「不能」也可成為父母的威信,但不是作秀,更不是作假,而是對於「不能」 的態度。在我對女兒的教育中,曾多次引用培根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可有一天女兒向我發出了挑戰,說她看到了這樣一句話:知識就是負擔。起初我不信,過幾天女兒找來了以這句話為標題的那篇文章以及發表這篇文章的那張報紙。「知識是權力,也是負擔」是陳平教授在參加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2000年應屆博士、碩士、雙學士畢業典禮上發表的一個觀點。面對「知識就是負擔」,我沒有強化「知識就是力量」,而是誇獎女兒的用心以及由她提供給我的思考和學習機會。女兒為自己的有心而高興的時候,還以我的良好學習態度而自豪。從那以後,尤其是女兒去了德國,我的威信主要來自於我對於「不能」的態度――學習。

家長的威信使得家庭教育容易而有效,使得孩子不會輕易懷疑、否定家長的意見。這本身就是學習。而家長用學習應對「不能」的態度,就是確保自身具備威信的最佳途徑;也是引導孩子讀書、學習的最佳途徑。父母的威信來自於改變自己而不是孩子;源於做強、做精自己而不是孩子。

父母在自己孩子眼裡的權威既不是他們的權力也不是他們的財力,更不是他們的體力。而應該是他們的智慧,經驗和真誠。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可能沒有「對其產生重大影響的重要人物」,而且父母更有優勢和可能成為孩子最為崇拜的權威。孩子的真誠和童心更容易對他人「入迷」,負面的例子就是容易上當受騙。在我們家就是如此。但我的權威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不是「馬後炮」,而是富有極高「正確率」的預見性。譬如:《回聲》、申思任意球、「實話實說」、選擇延安中學,高中留學去德國乃至在很長時間內讓女兒「感冒」的學習二胡,最終都得到了她的極高評價。多次得到女兒高舉大拇指的獎賞。

文/朱良俊,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家庭教育學會聘請為全國家庭教育專家;上海市家庭教育專家講師團專家;全國家庭教育試驗研究基地(青浦基地)負責人,上海一站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首席顧問。探究並實踐家庭教育40多年,積累豐富經驗,有自己獨到見解和方法。

相關焦點

  • 老師該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
    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老師,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是否有威信是做好所有工作的根本,如果老師在學生中樹立了良好的威信,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如果沒有樹立威信,教學效果可能就要事倍功半了,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律性比較差,沒有良好的自律性,老師的教學內容就無法落地生根
  • 教師用體罰樹立威信?家長同意了嗎?
    老師的威信真的不是體罰建立起來的!國家政策法規明確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這是紅線!作為一個老師面對的學生是未成年人,一旦發生體罰行為,老師都是處在被審判的位置。所以謹慎使用自己的權利!因為老師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 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家長要與子女和諧共處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理念要具備科學性。監護人要提高自身教育觀念,做好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首先,要知道每一個兒童的潛力是無限大的,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潛能有待開發,監護人要消除錯誤的看法,認為農村兒童缺乏好的教育,輸在了起跑線,自己需要做的是改善兒童的生活水平,能讓兒童長大後去尋求好的發展。要改變這種錯誤的看法,就要加強對兒童的思想教育工作。
  • 成都龍泉驛社教中心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9月18日,由成都市龍泉驛區社區教育中心主辦,以「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主題的2018年第三屆「尚學龍泉·社區家庭教育」講座在龍泉驛區躍進小學校開展。講座由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時代家庭教育聯盟創始人劉震主講,躍進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參加。
  • 看職場老油條是如何通過6步來樹立威信的,絕了!
    如何在職場中樹立威信呢,有沒有一種更快捷的辦法呢?【閒聊】職場不如意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沒有職場威信,試想,當你在職場中有足夠高的威信時,怎麼可能還會事事不如意呢?那麼,如何才能樹立自己在職場中的威信呢?
  • 父母學堂 | 6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讓你威信盡失,快來看看!
    有溫暖  有幫助  有關愛一起學習  一起成長  一起幸福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在孩子心目中擁有一定的威信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毫無威望和信譽,孩子對家長沒有適當的尊敬、信任和聽從,合理的教育就無法實施,更談不上良好的教育效果了。在現實生活中,時常可以聽到年輕家長這樣抱怨:「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有時還敢當眾頂撞我。」
  • 五龍民族中學舉辦家長培訓班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掌上曲靖訊為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1月14上午,五龍民族中學舉辦家長培訓班,學生家長積極踴躍參加培訓。此培訓活動邀請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的教育專家給七至九年級三個學段的家長們分學段做了培訓。培訓現場,老師們與家長們進行了相互交流,傾聽了解家庭教育中的問題,交流教育心得,取得了很好的反響,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學生家長積極踴躍參與此次培訓,初一年級有258位家長參與培訓,初二年級有259位家長參與培訓,初三年級有223家長參與培訓。
  • 如何樹立「威信」?《史記》中給出了2種方法,屢試不爽
    信譽就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也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很好的「威信」,繼而讓我們以理服人,或者以德服人。 如何樹立「威信」呢?讀史可以明智,《史記》中給出了2種方法,屢試不爽。學會這2招,我們也可以很輕鬆地樹立起威信,讓自己做事情遊刃有餘,事半功倍。
  • 家庭教育學問多,家長教導需有方,大家一起來幫忙
    都說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課,而父母就是他的第一任老師,但是這老師可沒有「教師資格證」,也沒有教孩子的經驗,他們只能憑藉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去要求孩子。但是受眼光和閱歷所限,父母們的做法卻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甚至有的還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 父母說話不算話,透支的是家長的威信,別怪孩子不信服你
    從某種程度來說,不但是父母的威信受損,孩子同樣會引起心靈上的衝擊。那麼父母如何通過承諾來樹立起自己的威信呢?家長如何通過承諾來樹立起威信2、獎懲都要執行到位要樹立威信,獎懲都要執行到位。當孩子發現,每一次的約定都會帶來相應後果時,他自然會變得尊重約定,那麼父母的威信自然也就樹立起來了。
  • 家長如何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這些家庭教育方法一定要知道
    作者 | 睿爸(文章原創首發,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育兒的過程中,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很重要,有理想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成功,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呢?下面這些方法家長一定要知道。
  • 父母威信10字經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30卷,P94,閱讀分享「父母威信10字經」:德—-父母要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力量,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偉大的父母形象。
  • 李玫瑾教授:0~3歲培養安全感,3~6歲要樹立威信
    首先是一定要有規矩的,因為在各行各業都有著一定的規矩,國家有法律公司有規章制度,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應該要給他樹立規矩的孩子0~3歲是更加注重情感的,所以這時候應該要好好的愛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有依賴,而三歲到6歲的時候是性格的養成,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有威信有威嚴,這樣定的規矩孩子才會聽。
  • 此人初出茅廬,在軍中毫無資歷,只做了一件事就樹立了自己的威信
    古今中外無論是哪一個將軍,能不能指揮得動手下的士兵,以及士兵們對這位將軍的號令是否能做到一絲不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位將軍在部隊中的威信,如果有威信那麼指揮起來就如魚得水,如果將軍在軍中毫無威信,那麼勢必使手下的官兵難以服從,軍心渙散,自然也就帶不好隊伍。
  • 【家庭教育】內蒙古/由國宏《家庭教育中常用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家庭教育問題應該成為家庭生活會的重要內容,在家庭生活會上,既可以研究家庭教育的問題,也可發揚民主,讓孩子對家長提出批評和建議,家長更應該心平氣和地對自己進行啟發,開導和批評教育,在家庭生活會上,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狀況和思想心理動態,在此基礎上便可更好的有的放矢地進行家庭教育。
  • 想給孩子樹立威信,「耍爸爸威風」不可行,要把孩子當「小大人」
    本來父親是想樹立威信,但事與願違。建議二:給孩子一點自由,不要壓制一般來說,父親都喜歡標榜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很嚴格,既不許這樣,也不許那樣,完全不給孩子一點自由。父親應該知道,孩子一旦被束縛得太久了,就很有可能形成抑鬱、怯懦心理,這種心理顯然不利於他健康成長。另外長期被壓制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會更加的叛逆,甚至會做出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來。
  • 如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家長課堂>正文如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 2013-01-16 13:57 來源:網際網路
  • 家庭教育中的十三個「不要」,家長必知!
    這樣不利於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他學習不是為提高自己,而是為了物質獎勵。當他不需要這些獎勵的時候,他的動力也就沒有了。 4 不要過度保護、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是很多家長所犯的通病。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
  • 【家庭教育】人民日報公布18種不合格父母行為!你是合格家長嗎?請自查
    在人民日報微博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個慣壞孩子行為+17種不合格父母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家長們請自查!你越央求,孩子越忸怩作態,不但不明辨是非,家長的威信也會耗盡。07包辦替代有些家長從不要求孩子勞動,三四歲還要餵飯,五六歲還不做任何家務事。這樣孩子必然不會變得勤勞善良、能幹上進。
  • 不要一直隱忍自己的脾氣,適當發脾氣,可以給你樹立威信
    當然,我們在這裡並不是要讓大家靠發脾氣來維護自己的威信。因為真正的感情並不是靠發脾氣,或者是樹立威信就能建立的起來。如果真正想贏得好朋友,當然還是要用真心去交往。當然脾氣好也是要有一個界限,脾氣好也是要建立在對方對你同樣好的基礎之上。不要一味的去忍讓和委屈自己,因為你很快會發現,你一味的忍讓換來的是更加的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