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六則經典名言,常讀常悟,參透出其中真諦!

2020-12-13 古典文化和詩詞

《道德經》,又稱《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

一、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出自《老子·第七章》。天地所以能夠長久的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存,所以才能長久地生存著。

老子以天地長存為例子,喻示著人應該具有的處世觀念,作為與天地同出一源的人,如能夠拋棄私心,處後居下,先人後己,不但不能傷害自己,反而會長久生存。

二、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出自《老子·第二章》。恆:永恆,持久不變的。有與無互相生成,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互體現,高與下相互出入,音與聲相互應和,前與後相互跟隨,這是永恆不變的。

老子倡導聖人治國為政就必須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導某事某物,於人於物應一視同仁,齊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於物周普無偏一樣,不定優劣,不分好壞,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

三、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出自《老子·第八章》。立身處世,善于謙下;居心,善於虛靜深沉;交友,善於仁愛;言語,善於守信;為政,善於治理;做事,善於得到成效;行動,善於掌握時機。

善于謙下的人,能夠與民眾打成一片;對人存有仁愛之心的人,能得到民眾的支持;語言真實無妄,至誠無欺就取得民眾的信任;如果為人處世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得民心,其事業就成功了一半。做事善於深思熟慮的人,少走彎路;為政善於治理的人,事務井井有條;善於得到成效的人,事半功倍;善於把握時機的人,能成就大事,如果再做到這四點,其事業就有所成就了。

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出自《老子·第九章》。持:拿著,執持。盈:充滿。已:停止。執持而使之充滿的,不如讓其停止;通過捶擊而使之銳利的,不能保持長久。任何事物都會出現物極必反的結果。通常所說的盈必損,銳必鈍就是這一道理。

五、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老子·第九章》。功:功名利祿。遂:成就。天之道:指自然規律。

功名利祿有了成就,就不要再爭了,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發展到極端,必然會走向自己的反面。

六、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出自《老子·第二十章》。唯:恭敬地應聲。阿:怠慢的應聲。恭敬的應聲「是」,與怠慢的應聲「啊」,相差有多大?善與惡,二者差異有多大呢?這是老子的「修己之道」。

老子提倡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使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尊自愛的良好環境中,「善」與「惡」也是同樣的道理。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中的10句經典名言,常讀常悟,才能參透出其中真諦
    千古名言,含有人生哲理,影響深遠。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於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八、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 《道德經》八大名言,感悟道家智慧!
    《道德經》又名《道德真經》、《老子》,為春秋時期老子所著,是道家學派的經典,也是道教所尊奉的聖典。內容雖然僅有五千字,卻字字珠璣,充滿智慧和玄妙,是我們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分享其中十句名言,與大家共同學習: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點評:這句話常讀常新,每次都會有新的感覺。「道」是這部經典的核心,是個永恆的存在,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但為了向大家揭示「道」的真諦,又不得不藉助於語言。勉強用文字表述,給它起個名字,但又已經脫離了「道」的本質。
  • 《道德經》中的名言,道盡人生之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道德經的經典名句。
  • 《道德經》10句經典名言賞析,帶給您智慧人生!
    老子的思想體現在《老子》一書中,這本書又叫《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經》10句經典名言賞析,帶給您智慧人生!。1.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六十四章》行:路程。 始:開端,起始。 足:腳。
  • 道德經裡經典的三句名言,記住並理解,對你的人生大有裨益
    中華文化作為世界上悠久文化之一,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值得我們去學習,古人除了寫過很多大有裨益的書籍之外,還流傳下來不少名言。雖然到了今天,這些名言距離我們已經非常久遠了,但是古人憑藉著人生閱歷和智慧總結出來的名言,對我們依然有用處。
  •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作者||yesuo聽說老子已不知何年何月的事了,然真正開始關注老子並他的《道德經》源於那句「上善若水」。前些年房地產盛行時某房產公司將這四個字的廣告打得鋪天蓋地,很簡單的幾個字我當時似懂非懂,翻看《道德經》也覺得高深莫測,很難體會。今年有閒系統地認真閱讀《道德經》,居然很順利地讀完,並且深有感悟。後人總結云:大道至簡,說易行難。是也。現行的《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語錄體結構。
  • 《道德經》中的十句經典名言,精闢透徹,誰看誰受益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是春秋時期老子創作的哲學作品,以無為、無我、自然之觀點,闡述了精深哲學的道家思想。《道德經》中的十句經典名言,精闢透徹,誰看誰受益。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晏子春秋》六則名言警句,恍然大悟
    《晏子春秋》六則名言警句,恍然大悟《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書中有很多生動的情節,表現出晏嬰的聰明和機敏,如「晏子使楚」 等就在民間廣泛流傳。而典籍《晏子春秋》裡面有哪些內容呢,我們來看看吧。一、藏大不誠於中者,必謹小誠於外,以成其大不誠。
  • 《道德經》中的10句「千古名言」,含有人生哲理,影響深遠
    《道德經》中的10句「千古名言」,含有人生哲理,影響深遠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的楚國,當時我正處於動亂之中,他學會了一套明哲保身、修身養性的方法。這些方法逐漸滲透到他的作品中,隨著《道德經》的傳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 《道德經》名言賞析——生活中的智慧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道德經》中的名言名句: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再大的樹木,也是從一顆小樹苗開始長起來的;再高的塔臺,也是用泥土一點點堆積起來的。無論做什麼事,只要不斷努力,哪怕每次只做微不足道的一點點,若能堅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會有所收穫的。二,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 《道德經》中名言名句,你了解多少?
    《道德經》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塊瑰寶,幾千年來都以它獨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影響著一代代國人。書中的許多名言名句,可能你都在課本上或是生活中遇到過,快來看看哪些你見過吧。 一、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
  • 讀經典應「和而不同」 出問題的不是《三字經》
    網友「芝田陽林」也認為,不是《三字經》出了問題,是社會出了問題。另一位網友表示,錢文忠教授是實話實說。當今時代,比過去複雜千萬倍。老實人吃虧,就是一個證明。這雖然可悲,卻是事實。他認為,只有對誠信者講誠信,對虛偽者講虛偽了。網友表示,傳統的文化及知識是需要現代人發展性地並結合現代人實際地傳承,不是照搬和死搬硬套。
  • 黃明哲正解道德經 道德經講解視頻全集
    更是因為,我發現,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皆把《道德經》列為必讀書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其為萬物之根,帝王之師,臣民之寶;魯迅曾說,不讀這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馬雲行商數十載,只有《道德經》從未離身,他說,古聖人完全能解讀今天的人心;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更把《道德經》作為生命之書,30
  • 《道德經》名言精選——感悟豁達的人生
    炎熱的夏天,人的心情也很容易浮躁,趁此機會,我們再學習一下《道德經》裡的名言,讓我們心也跟著清淨一下,心靜自然涼嘛。一,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仁慈的人,在大義面前才會勇敢,小人只是內強中幹,色厲內荏;儉樸淡泊,才能心胸廣闊;不驕不滿,不敢為天下先,將來才會成為大器。二,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 道德經,讀不懂也要讀
    包括距離老子時代近一些的人,對《道德經》的傳播和解讀,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在流傳過程中,因為書寫、解讀上的疏忽、訛誤,勢必讓原文原意出現不可避免的各種錯誤。 兩千多年過去,《道德經》自然也就有了各種各樣大同小異的版本流傳下來。好在萬變不離其宗,老子的觀點和思想還是在這與原文原意稍有出入的5000言中近乎完美的表達出來。
  • 「大道至簡,上善若書」,《道德經》15句精髓,值得一生收藏品讀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兵家有言,我不敢挑起戰爭而寧願防守,不敢盲目進擊一寸,而寧願退後一尺」,這是《道德經》之中的用兵之道,而對於人生來說則是處世之本。《道德經》是描述宇宙演化規律的經書,因此,其中的內涵可以用來指導人世間的所有領域。
  • 黃明哲道德經完整版
    更是因為,我發現,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皆把《道德經》列為必讀書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其為萬物之根,帝王之師,臣民之寶;魯迅曾說,不讀這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馬雲行商數十載,只有《道德經》從未離身,他說,古聖人完全能解讀今天的人心;
  • 心煩意亂的時候,讀讀《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心自然會靜下來
    心煩對人的健康有害處,所以心煩的時候可以讀一讀《道德經》,一切就會很快過去的!老祖宗的智慧穿越時空,仍舊在理《道德經》這本書,老子一氣呵成共寫了5162個字。後人給分了九九八十一章,中國人學哲學的第一本書,代表了中國文化的思想的本源。上篇講道,治國之道,為官之道,人生之道。下篇講德,德=得也,把道搞清楚了,你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
  • 《華嚴經》中,這四句最為經典,若能參透福報不淺
    每次翻開《華嚴經》,都會有一種「不讀華嚴誤終身」的奇妙心境。更憧憬著若能在世上重活一遭,該有多好呀的無明妄想。《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大乘佛教主要經典之一,也是華嚴宗亦賢首宗的立宗之經,更是佛法中法界之根本經典,與《法華經》、《楞嚴經》並稱為經中之王,其地位不可小覷。而且這部佛經每一句偈頌都極為經典,雖然沒有涉及深奧的佛理,但句句直指人心,離苦得樂。
  • 《道德經》這句話讓你認識自然規律,看透人生真諦
    《道德經》這句話能讓我們認識自然規律,看透人生真諦。「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