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學歷,職場新人還能battle什麼?

2020-12-14 高能E蓓子

中午吃完瓜,晚上還是想分享一些乾貨。

不久前,我們從劉濤視角寫了老闆嚴厲的必要性,評論區裡意見不一。

在嚴格的老闆面前,別來「你弱你有理」這一套

不是每個人都當過或者遇到過嚴厲老闆,但每個人都是從懵懂的職場新鮮人走過來的。

因此,我想借一檔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從實習生的視角出發談談——

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職場新人如何突圍而出?

學霸扎堆的律政行業,想當新人王太難了

還記得TVB曾經有一部很火的律政劇叫《律政新人王》嗎?

說的是四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加入同一間律師行,經歷重重考驗,最終成為優秀律政人的故事。

記得另外兩位主演是誰嗎?

以律師行業為背景的精品劇一直都不少,不論是《律政俏佳人》還是《Legal High》,都讓人對律師行業充滿熱血濾鏡。

而《令人心動的offer》,堪稱硬核版《律政新人王》。

節目記錄八位超級優秀的法學專業學生,在上海高端律所進行為期一個月實習,接受行業翹楚專業培訓,通過課題進行battle的經歷。

實習生們大部分是背景硬核的學霸:

比如北大讀博,同時還是「時尚清單」創始人的跨界斜槓女神梅楨。

有參加過《中國詩詞大會》的人大才子李浩源。

還有拿過世界辯論錦標賽冠軍的小姐姐鄧冰瑩。

和熱血律政劇不一樣的是,《令人心動的offer》的八位主角是沒有主角光環的,最終只會有兩位實習生收到轉正的offer。

因為「殘酷」賽制的存在,某些行業劇裡披著律師袍子談戀愛的橋段,不存在的,每個實習生都得全力以赴,使盡渾身解數,爭搶最後的轉正席位。

想起正式成為社畜前,我們對職場的想像大概跟周震南差不多:風光又酷炫,高端又愜意。

可是當自己成為社畜,才知道職場劇裡都是騙人的。

職場精英看起來的瀟灑愜意的背後,可能是每個為早高峰奔波的清晨,是每個披星戴月趕報告的深夜,更是每個為工作上的難題焦頭爛額的日常。

梅楨為了不遲到,在雨天的早高峰只能脫了高跟鞋趕地鐵

就算從小到大都是學霸,是同學眼中的best of the best,初入職場,面對和校園截然不同的環境和考驗,更多的是自我懷疑。

此外,還可能會因為各種微妙的抉擇、人際關係,產生一絲絲的窘迫和尷尬……

沒有誰比誰優秀,只有誰比誰尷尬

實習生入職第一天遭遇的種種尷尬,場景過分熟悉,看完節目覺得:「是誰在偷窺第一天上班的我嗎?」

最難拿捏的就是待人接物。

第一次見面,大家都想留下最得體的印象。

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李晨剛剛大四,天沒亮就起床了,結果也因為最早到,一個人在小會議室裡坐立不安,只好小聲練習自我介紹。

第二位到的蔡昆廷,是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留學生,成套西裝小金表,全身精英範兒,在氣場上吊打了學生氣的李晨。

但觀察室裡的明星們都看出來了,即使身穿商務裝,小蔡內心仍然非常拘束,一點都不鎮定。

實習生之間已經夠尷尬了,面對身為行業大牛的帶教律師更是如履薄冰。

誰也沒想到律師們居然設置了一份有問題的實習生合同:要求他們每天至少工作10小時,遲到要扣錢,還要繳納保證金、護照……

連觀察室的明星都看出這是故意設置給實習生的套路了。

實習生們也看出了問題,但卻沒人敢直接指出,在「耿直」和「妥協」之間,他們紛紛選擇了後者。

結果當然是被帶教律師教訓: 從進入事務所這一刻起,你們所有的文字意味著相關的責任、義務和擔當,作為律師,請你們今後在遇到任何一份法律文書,都要採用極端審慎的態度對待。

即使不是律師,每個職場新人的第一課都應該要從對自己的勞動合同負責開始

雖然徐老師出場自帶威嚴,但是很快被小機靈鬼薛俊傑破功。因為聽不清徐老師的名字,薛同學居然想到去找徐老師要親筆籤名……

大多數時候,職場人際關係都能讓人頭禿。可惜上班又不像RPG遊戲一樣可以存檔,每個選擇都是真實「送命題」。

當你的老闆在飯桌上活躍氣氛,要求你評價他的時候,你可以:A.中規中矩示好。

B. 化身老闆頭號粉絲,輸出十六字真言「彩虹屁」。像李浩源那樣,贊老闆腹笥淵博、階庭蘭玉、不動如山、一針見血……

A選項安全係數較高,技術難度低,但缺點是會顯得客套疏遠;B選項能收穫一片驚豔,但又太鋒芒畢露,才子和bbking的差距,往往只在一線之間。

事實上,帶教律師也很欣賞李浩源的才華和實力,但也因為他的傲氣,帶教律師們判定他「性格需要打磨」,才能成為一位好律師。

除了人際交往上的軟實力,學校知名度也讓職場新人煩惱。

面對其他七位法律強校和海歸學子,來自大連海事大學的郭旭有點自卑:白銀怎麼就排到了王者段位呢?

其實這個學校的海商法很優秀,不必妄自菲薄

學歷太高也不一定佔優勢。

梅楨是萬裡挑一的真·學神,履歷上每一條都金光閃閃,然而面試的時候,卻要被質疑和一群弟弟妹妹們同場競技能否接受心態上的落差。

海歸身份不僅不吃香,反而成了劣勢:缺失大陸法系的本科四年系統培訓,所以第一份作業就被律師批評,是用「澳洲法律思維考慮中國法項下的問題」。

哪怕學歷不高不低剛剛好,還能做到專業知識上的滴水不漏,實戰工作和紙上談兵之間的差距,也足以讓每一位學霸感嘆生活無情。

西南政法的辯論冠軍鄧冰瑩小姐姐口才了得,專業出類拔萃,不僅是獎學金大戶,更是本科畢業就通過了司考。

可書寫第一份案例報告的時候,差幾分鐘就要到deadline了,她卻在未保存的情況下誤關文檔,差點連作業都沒能完成。

出口成章的李浩源不僅能把詩詞爛熟於胸,連常用法條都背了個遍,幾位專家對他期待很高,但他的職業生涯,卻一開始就被印表機的基本操作難住了。

撰寫的分析報告明明最突出,但因為格式混亂、標點錯用,被帶教律師減了分。

更別提工作之外還有生活。

因為「英年早婚」,梅楨雖然有超硬核的學歷背景,但面試時還是不得不說明自己近期沒有生育計劃,以消除領導們的憂慮。

在學校只需要拼成績,在職場還要拼學歷、人際交往、工作技巧、性格品質……

無論是學霸還是普通的學生,被選中成為同一家律所的實習生,其實他們已經被重新投放到同一條起跑線上,重新比拼。

既然如此,怎樣才能突圍而出,才是他們需要思考的重點。

職場新人,怎樣在學霸堆中突圍而出?

在討論「突圍而出」的技巧之前,我覺得每一位職場新鮮人首先要問清楚自己:我真的熱愛這份工作嗎?以及,這份工作真的適合我嗎?

職場不易,當你找到真正的擅長與熱愛所在,每次受挫時,這份熱愛才能成為支撐你繼續往裡扎的信念。

Papi醬本科曾面臨「一畢業就失業」的尷尬,朋友於是介紹她去公關公司試試,結果她進去整理了半天資料就果斷跑了——我是學導演的,我為什麼在幹這個?

這是她給自己的靈魂拷問。

而拍短視頻,正是因為喜歡。雖然一開始沒有人看,她也願意接著拍,有一天突然火了,其實都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何炅和他的高中同學龍丹妮,一個從教阿拉伯語的老師轉型成知名主持人,一個從知名主持人轉型成金牌製作人,也是因為對職業的無限熱愛。

《令人心動的offer》裡,八位實習生之所以自帶光環,也離不開他們對律師這個行業的熱忱。

鄧冰瑩一直關注著社會問題,她的畢業論文就是男童遭受性侵相關的法律選題。

因為這份熱血難涼,她才做出了行業前沿的優秀研究,面試中成功獲得加分。

情商,也是在職場中突圍的利器。人均社恐的年代,為人處事上稍微通透一些,很容易能脫穎而出。

何運晨的情商就讓他在第一期得了不少附加分。

初見面,大家還在面面相覷的時候,他卻可以主動破冰,炒熱氣氛,主動安排大家做自我介紹,然後從吃的聊到學校,從學校聊到辯論隊,迅速成為實習生當中的核心人物。

甚至在面試的時候,讓李晨緊張到:「再坐十分鐘我可能就面哭了」的面試官們,何運晨都可以輕鬆地跟他們暢聊王者榮耀。

還敢吐槽老師

表現搶眼的何運晨,其實學歷背景並不佔優勢。他本科畢業於浙江工業大學,並非傳統的法律強校學子。

他的逆襲之旅,和坐在觀察室裡的貴圈小新人周震南其實很像。

周震南出道的起點並不高,兩年前參加《明日之子》止步於第四名,他曾懷疑自己究竟算不算是一個真正的藝人?

懷疑可以有,但練習不能停。

兩年後,他又參加了《創造營2019》。因為一直堅持音樂和練習,他的唱跳水準越來越高,節目一開始就進入A班,並且最後順利迎來自己的榮耀,斷層C位出道。

周震南在蟄伏期努力練習唱跳,而何運晨從本科到讀研,也做了這麼幾件事:

先是努力考研,獲得優秀的第二學歷。

然後是積極實踐。當大部分法律學生還在討論案例的時候,他已經和室友一起參與民事案件的開庭了。

相比還活在法條裡的對手,這就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他特別輕鬆就通過了面試,參與第一個課題的時候,作品也明顯更務實,更老練。

不僅列出了建議管轄的法院,還根據當地收入情況提出了索賠額度

最後,就是從各個習慣上堅持優化,磨練心性。

在第一個案例中,小何其實是最早完成報告撰寫的,這是實力使然。

但是完成以後,他沒有急匆匆地提交報告,爭個速度上的第一;而是仔細存檔,還留出充足時間,反覆做了檢查和調整。

這是心態上的成熟與穩健。

光看履歷並不突出的何運晨,卻成了第一個案例中表現最優秀的兩位實習生之一,帶教律師直接表達喜愛之情:運晨是我最喜歡的一個。

八個實習生,其實各有優勢,比賽剛剛開始,誰都有逆襲的可能,只是目前看來,何運晨的突圍能力確實是最強的。

E姐結語

不僅是職場,人生在世,就是一次次升級與逆襲。世上有人人豔羨的天才,就有在曲折與打擊中成長起來的愚者。

只是,當我們除掉濾鏡,就能發現天才也有困頓的一面。哪怕大家眼中的精英,也要和所有人一樣,在生活與工作的考驗面前「關關難過關關過」。

能參加節目的每個實習生,都是同齡、同校、同專業裡的天之驕子,他們未必想到,當律師不僅要熟練背誦條文,有時你還得搞定辦公室角落那臺印表機;不僅要有強大的文書能力,還要記得及時保存備份……

有些人專業很強大,內心卻是脆弱的,那縱使有鴻鵠之志,也會被這些瑣碎的細節消磨;

相反,有些人的履歷沒那麼漂亮,但他卻會認真處理好工作上的每一個小細節,認真汲取每一份經驗……慢慢地,這些瑣碎的東西便成為他「職場打怪」的寶藏道具,助他順利通關。

最重要是,即使身處低谷也不放棄自己,才能接住生活遞來的每一個offer。

最後,總結一下職場新人逆襲小錦囊:

今天的話題是:

第一天上班,你有過什麼難忘經歷?

來評論區說說吧~

相關焦點

  • 學歷?能力?「打工人」的職場battle
    當「打工人」成為職場人的年度標籤,「應屆職場人」也發出了第一聲嘲諷自白:管他什麼「打工人」,入職就是人上人。然而,職場中的附加題並沒有固定的解題方法,也從來不按規律出題。面對問題時,我們會迷茫,會疲累,會在腦中形成天平權衡利弊,情緒會「感冒」,風雨過後,也有人成功打怪升級。職場沒有相同的答案,但會有同頻的聲音。
  • 職場新人該如何儘快融入工作團隊
    初入職場的新人從校園到職場,要實現從學子到職員的身份轉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儘快融入所在的工作團隊。結合企業用人現狀與用人特點,筆者以為以下三個方面可供剛入職的新人們借鑑和參考:一、放下身段,虛心學習。如今,很多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如國企、特別是央企剛入職的新人中,不乏碩士、博士高學歷人才,本科生基本是常規性崗位面向社會招聘最起碼的學歷要求。
  • 職場新人想站穩腳跟,除了努力,還要跟5種人處好關係
    找到第一份工作後,誰不想快速站穩腳跟,在職場獲得一席之地?所以剛殺入職場的新人,一般都比較努力。可光靠努力,就能站穩腳跟了嗎?除此,職場新人還要跟5種人處好關係,不然自己的努力很難見成效。這5種在哪家公司都有,你跟他們的關係處的如何呢?
  • 職場新人應該學習什麼,如何提升自身能力,教你如何做事?
    每年都有很多的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成為了職場的新人,從大學裡的學生角色轉換成社會上的職場人,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學習什麼,要提升自己哪方面的內容,其實學歷就是一個敲門磚,要想在職場中生存和發展靠的還是綜合能力。職場上主要的就是做事的能力,提升了做事的能力,也逐漸提升了自身的能力。
  • 職場「35歲危機」:除了送外賣和快遞,還能做什麼?這裡有好建議
    35歲以上的男人沒技術、沒文化,除了當保安、擺地攤、送外賣和快遞,還能做什麼?一直以來,職場就存在一種現象「35歲危機」,不管是人即將步入的中年危機,還是職場中把35歲當中分水嶺的職場危機。所以35歲以上的男人沒技術、沒文化,就會陷入迷茫,下意識的除了當保安、擺地攤、送外賣和快遞,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 你有什麼經驗想要分享給初入職場的新人?
    但這些經驗,新人未必會聽。不經歷,永遠都不知道經驗的可貴。誰當初不是聽了那麼多的經驗,不照樣該吃虧還是吃虧嘛。不過吃了虧,你才能明白經驗的價值,才能在職場有質的飛躍。所以我分享給職場新人的經驗總共有三條,希望可以及時理解並貫徹執行:1、試著走一些彎路都想一步到位,可哪有那麼多一步到位的工作呢?新人都眼高手低,覺得自己清楚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從來沒有從實際出發。導致好多人畢了業,剛興衝衝殺出職場,就因找不到工作弄得垂頭喪氣。
  • 新人仗著學歷高、能力強,瞧不起老員工:這些常見坑,你踩過沒?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職場新人要學會尊重老人,和能力與學歷無關對於小張這樣的職場新人來說,無論畢業於211還是985,無論能力再強,終究自己還是個職場上的新人。你的學歷也好、能力也好,都還沒有經過業績的驗證,是沒法立即兌現的。
  • 618終極Battle,比比比,你的人生什麼都要比?
    最近一檔旅行綜藝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熱度不斷,節目中小S的勝負欲遭好友阿雅怒懟道:「比比比,你的人生什麼都要比。」此話一出,配合上小S爭強好勝的搞笑人設,迅速在網絡上走紅,成為了時下網絡流行金句。在這次618年中大促中,年輕消費者之間的購物battle有了全新的定義。不再是比較誰買的最實惠,也不去比較購物的數量,他們在乎的是獲得一件懂我的ta,比較不再是你我之間,而是自我的不妥協。由此,我們聯想到一款618期間銷售火爆的PC產品HUAWEI MateBook 14,它為用戶帶來了想所享,懂我心的極致體驗。
  • 職場新人在公司沒有融入感,怎麼辦?
    來源:LinkedIn領英進入12月初,「史上最難一屆畢業生」的秋招也即將結束,可千辛萬苦拿到心儀offer的很多「新晉職場人」卻不敢就此放鬆:作為一個「職場菜鳥」,如何快速融入公司生活?快來查收這份萬能錦囊!1.什麼樣的職場新人容易陷入「融入危機」?
  • 職場新人,掌握這三大成長策略,脫穎而出不再是難事
    ;大部分年輕人,在平時工作中,與公司裡的老員工是有很大區別的,老人可能更傾向與做好自己的工作過,而新人表現的可能更積極一些,但是大家的目的同樣都是掙錢。,這是任何年輕人都不想看到的事情;職場新人要想實現脫穎而出的夢想,只要找對方法,還是可以輕鬆得到別人肯定的,出色從學生思維轉變到上班族思維,有時候只是瞬間就能夠做到的事情;在初入職場的朋友看來,只有紮實的技能才是自己實力的表現,可是隨著自己經驗的增加,卻發現職場軟實力才是關鍵;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職場新人獲得脫穎而出的三個方法,想要學習的朋友們,趕緊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職場新人如何擺脫做「工具人」
    很多同學剛大學畢業,作為新人進入職場,對於領導、前輩同事安排的雜事私事,都不會拒絕。但隨著工作時間一長,長期做著這種任勞任怨隨叫隨到,卻不會有太大收穫的重複性流程性的工作,讓人不知不覺淪為一個「工具人」,對職場怠倦,對工作失去信心,而且總做這一類的無技術性的工作,也很容易被取代。就像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裡的鐘曉芹,就是很典型的職場「工具人」。那麼,怎麼擺脫自己職場「工具人」的屬性呢?
  • 職場新人如何獲得好「薪情」?
    工作是雙向選擇,那麼,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怎樣談「錢」才最成功?好「薪情」要訣一:不談薪酬是損失  討論薪酬是面試中的重要一環,如果職場新人躲閃這個問題,那麼有損失的將是你自己。  參考答案:工資並不是我決定加入貴公司的唯一理由,如果您一定要我回答,那我當然希望它符合我的學歷水平和實踐經驗,我希望工資不低於年薪XX萬。好「薪情」要訣三:錢少多爭額外福利  面試時不能「就薪資談薪資」,其實很多企業除了正式工資外,都會有額外的獎金福利等,求職新人要察言觀色,大膽爭取,但要見好就收,不能過度索取。
  • 職場新人,什麼行為最讓人反感?為什麼?
    ​前段時間,碰到這麼一個新人,讓我感觸良深,分享出來僅供大家參考!部門經理安排新人之前,還特意給我打招呼說,領導,別看這孩子是新人,還不錯,自來熟,絕對是做銷售的材料!說話之間,新人過了了!一看,小夥挺精神的,看著也蠻舒服,第一印象不錯!接下來發生了幾件事,徹底把第一印象破壞的體無完膚!
  • 職場帶新人:如何帶好新人的16個方法和步驟!
    作為職場老人或者技能大咖,怎樣帶新人,才能讓其快速上手,讓優秀人才長久地留下來,同時,還能讓老闆放心,又能給自己職場晉升加分呢?下面給出幾個步驟和建議。一、首先要和對方建立親近感。新人要進入一個陌生環境,各種找不著北。這時,如果有個人主動來帶他一下,他會安心不少。
  • 職場指南:我是如何從職場新人蛻變成職場達人的,收好這6個建議
    其實,作為職場新人,這些問題是很常見的,那麼要怎麼來解決這些問題,讓自己在職場上更加的如魚得水呢?這裡有6個建議,不妨試試。一、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很多職場新人,剛加入職場的時候,往往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急於求成,太想快點證明自己,總是希望世界能夠如自己所願一般
  • 職場新人,第一次參加部門聚餐,應該注意什麼?
    有料 / 有用 / 一起思考 / 成長 「今日話題」 第一次參加部門聚餐 應該注意什麼?
  • 給職場新人的5個建議
    在給出建議之前,先來解決一個問題:「職場新人」該如何定義? 我本人自畢業到現在也不過六年,嚴格來說,還算是職場新人的一份子,相比很多在職場中打拼了十幾年、幾十年的人,在很多方面我還是差了很多。 那麼,怎樣的人才算是職場新人呢?
  • 遭遇職場學歷歧視:是學生思維的延續,但根本是不對等的利益交換
    除了情緒上對母校的熱愛,根本原因是自己母校的高低也意味著自己高中三年的努力成果,它代表著自己過去的努力。學校裡沒有那麼多利益關係,我們更看重的是公不公平,這是我們在學生時候思維模式。職場中存不存在學歷歧視?
  • 資歷淺,學歷低,在職場上還能靠什麼發展?
    職場中,人人都希望有發展前途,期盼得到重用。而能得到重用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自身條件和發展潛力。領導們在選人用人時都有各自的一套標準。有的領導看重資歷、資格;有的領導關注學歷、文憑;有的領導不維資歷資格、學歷文憑,更加注重人的實際工作表現和工作能力。如果,你的資歷不深,學歷不高,很顯然,你希望遇到第三種領導。那麼,第三種領導會從那些方面入手來考量你是不是可以重用呢?責任心是關鍵要素。
  • 職場新鮮人的「新人心計」
    文/王美 新精英生涯規劃師 7月是個熱鬧的月份,既有「千軍萬馬」衝過高考爭奪各個大學的入門「門票」,也有無數的大學生「出門」成為職場新鮮人,這一出一進,都意味著變化,而變化常常代表著未知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