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OF】
Dr. Martens的馬丁靴越來越成為新一代女性反抗傳統女性美學的賦權象徵,在中國更是如此。其他品牌當然也想加入競爭。
中國上海——從朋克樂手、歌迷到趕場的模特,Dr. Martens在過去幾十年裡始終是眾多人群趨之若鶩的鞋履品牌。品牌造就了「馬丁靴」這一具有高辨識度的鞋款,從1980年代的朋克一路紅到1990年代的垃圾搖滾現場,如今還通過與Comme des Garcon、Vetements、Off-White等品牌進行合作,走進了主流時尚圈。最近,中國女孩們紛紛用一個特別的詞形容這雙靴子的風格——「超A」。瀏覽Dr. Martens的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可以發現,品牌非常熱衷於轉載易烊千璽、劉雯、歐陽娜娜、範丞丞等頂流明星的街拍和時裝大片,當然,也一定會在文案中提及自家的出鏡產品。而「超A」、「A爆了」這類詞就是明星街拍圖文中的高頻詞之一。
「A」這個形容詞最早起源於同人圈,該圈設定了一種特殊的世界觀,叫作「ABO世界觀」,代表了Alpha、Beta和Omega三種不同的人格類型。「A」即為「Alpha」人格的縮寫,同人文中常用「精英」、「主導」、「強勢」等字眼形容這種人格的角色。
而後,「飯圈」粉絲們開始引用這個詞,來讚美偶像的氣質或著裝風格給人「攻氣十足」、「王者氣場」之感。資深同人文寫手陸怡對BoF解釋道:「飯圈說的『超A』,就是誇自己的偶像造型看上去乾脆利落、很強勢、很有吸引力。」
「超A」作為形容詞,使用之初並沒有性別限制,但部分專家認為,「超A」實質是一種偏向於形容男性化的詞語。例如抖音發起過一項「超A背頭」的挑戰,參加者需要上傳自己模仿偶像梳著「背頭」的硬朗造型,並和裝扮前的照片一起放置製造出極大反差效,累計觀看人數已經超過了1.74億。這項挑戰中的「超A」就顯然被用來描述男性氣質。不少粉絲在微博發布偶像的照片時,會配以「超A」的讚美,表達對氣質硬朗的「小鮮肉」或長相英氣的女明星的崇拜(比如易烊千璽、陳偉霆、金瑞亨和天海佑希等)。
數字營銷廣告公司Red Ant Asia的高級客戶合伙人Ching Xie說:「現在這個短語在應用於女性時更加流行,表明她的外貌著裝很有個性、很獨特。」小紅書86%的女性用戶都認為,絕大多數使用「超A」作為關鍵詞的筆記,都與女性時尚和美妝相關。中國KOL營銷平臺帕克街(Park Lu)首席營銷官Elijah Whaley表示:「KOL們喜歡在小紅書上發布『超A妝容』、『超A風格穿搭』主題的教程視頻,這些內容生產幾乎已經成為了小紅書的一種亞文化。
在小紅書上,「超A」的風格被視作一種時髦女性的權力著裝。Red Ant Asia中國總監Linda Yu說:「女生們喜歡的馬丁靴、Oversized西裝、工裝外套、軍裝、飛行員夾克和搖滾風格服飾都被認為是『超A』的時尚單品。」一些超A風格穿搭教程還提取了垃圾搖滾風格、「性冷淡風「、街頭風格等偏向硬朗、率性的時尚元素。除了馬丁靴,還有一些中性鞋款也大行其道,比如戰鬥靴、Vans滑板鞋和Adidas的貝殼鞋。在小紅書「超A」風格的穿搭筆記中,大多數女性都偏愛穿以黑、灰、白三色為主的外衣。格子襯衫、闊腿褲、高腰牛仔褲、街頭服飾和Brandy Melville的衣服則是熱門的內搭選擇。在美妝方面,「超A」風格主要是指一些明豔利落的妝容。本土彩妝品牌完美日記曾在其小紅書官方帳號,把一款口紅色號稱為「『超A』的梅子色」,說「塗上它可以自帶女王氣場」。
儘管不同人眼中的「超A」風格可能仍有所出入,但總的來說,現在中國女性對於這種風格至少已經初步達成了一種共識——「超A」是一種充滿氣場和力量併兼具女性審美的風格。Ching Xie認為,希望自己看上去「超A」的女性一般都比較「積極進取」,有時甚至是「野心勃勃的,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Linda Yu說,這非常符合Dr. Martens叛逆的理念,也跟當下流行的另一種少女感的時尚風格「形成對比」。
這種叛逆、利落的風格與中國傳統觀念中對女性氣質的要求相悖。自由造型師林文卓認為:「把自己打扮得『超A』是對形象的一種武裝,在一個女性氣質被固化的社會,女性需要通過著裝來強化和宣告自己的態度和力量。」在這種『超A』的裝束下,她們感覺「自己能有一個更舒服和灑脫的狀態」,過分體現柔美優雅或是女性身材的著裝,對她們而言反倒是一種束縛。
如果有品牌有意利用現下的「超A」熱潮,Linda Yu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拓展媒體內容和尋找對的合作夥伴上。
Olay在小紅書官方帳號上,給Pro X系列產品起了個綽號叫「超A瓶」。品牌去年還邀請李佳琦在天貓雙11購物節直播中,用「超A」的主題推廣該系列產品。再早時,Olay還用了一種更直接的「女權主義廣告」形式推廣Pro X系列,廣告拍攝一名女性乘坐著一輛火車,途徑的每個站點都代表了她人生中的某個階段,但在「婚姻」這個車站到達之前,她下車了。
而這也點出了當下另一個不可置否的趨勢,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廣告把「女性賦權」作為主題,例如SK-II在廣告中對「剩女」的概念進行駁斥,耐克(Nike)最近的廣告則描繪了一個無視周圍質疑聲,自信進取的女運動員形象。這些主題雖然與「超A」的時尚趨勢有所區別,但仍保有一些共性。
然而,「女權主義」廣告熱潮並沒有解決實質性的問題,一些女權主義者仍面臨著當今社會日益嚴厲的質疑聲。「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當局收緊對女權主義的控制之際,駐守在中國的企業卻開始集體意識到消費女權主義的潛在商機,」女權主義記者兼學者洪理達(Leta Hong Fincher)在她的最新著作《Betraying Big Brother》中指出,這些廣告是「脫離政治語境的」。
中國女權主義者在消費女權主義的問題上存在著一些分歧。有人認為,這些品牌為趨利避害,故意選擇了一種去政治化的柔和版本。對此,洪理達在書中引述中國女權主義者呂頻的觀點指出,這種「企業大力支持的女權主義「儘管本質上是以利益為驅動,但至少「可以擴大討論女性權利的場景」。
在中國市場的營銷中,Dr. Martens也沒有大肆使用「超A」一詞進行推廣,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強調馬丁靴的風格能夠「賦予女性力量」。根據帕克街的說法,Dr. Martens品牌大使宋妍霏可以幫品牌在社交媒體上贏得相當高的媒體價值。在Dr. Martens的線下活動中,她以皮夾克和一身「超A」風格裝束現身。為了幫品牌推廣10月的天貓直播活動,她在微博上發布了「我敢於活出自我」的宣言,獲得了超過8.3萬個贊。在活動中,當被問及Dr. Martens象徵著什麼時,她回答說:「自由。」
而馬丁靴自然也忘不了它那朋克搖滾的過去。Dr. Martens在去年的一篇微信推文內,放進了愛奇藝搖滾音樂真人秀《樂隊的夏天》的明星合照,圖中的明星都穿著Dr. Martens的靴子,包括傳奇搖滾明星羅琦。
RADII China的執行主編兼中國地下音樂人士Jake Newby說:「Dr. Martens體現自己與這檔節目頗有淵源的感覺,像是在試圖跨越商業性主流與亞文化意象之間的鴻溝。」
誠然,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全球,Dr. Martens都為自己貼上了前衛和時髦的標籤,這使得它反傳統的歷史更容易被更廣泛的受眾接受。而之所以能夠在中國輕鬆發力,則得益於Dr. Martens近年在西方掀起的復興風潮。
自2013年被私募基金Permira(以投資Hugo Boss與Valentino知名)收購之後,Dr.Martens不僅與Marc Jacobs、Undercover和Supreme等品牌發售聯名系列,還把性手槍和紐約俱樂部CBGB的朋克風格再次帶入大眾視野。
2019財年,Dr. Martens錄得利潤增長率達70%,全球所有地區和銷售渠道都實現了雙位數增長。Dr. Martens亞太地區總裁Derek Chan表示,該品牌在中國經歷了「快速增長」,其去年的零售額增長了兩倍以上。他強調,電商是品牌重要的增長渠道,「Dr.Martens在天貓平臺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在女性消費者當中最暢銷的還是那雙標誌性的八孔系帶馬丁靴。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馬丁靴仍是一款象徵著「叛逆」的實體商品,對於想要打破傳統性別觀念、或想要表達更多元化身份的中國年輕女性來說,買下「叛逆」自然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入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