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點看法:關於女權主義Online

2020-12-14 闌夕

文 | 闌夕

1、女權主義是平權運動的必然產物,在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取代之後的數以千載的歲月裡,女性因其性別而受到的壓迫不勝枚舉,這種習以為常隨著文明的演進而遭到消解,並由此產生了包括選舉投票權、同工同酬等主張在內的權利爭取。只是,在中國的具體語境中,女權主義通常呈現分裂的形態:一種常被避而不談的,是基於勞工、法律援助的NGO式女權主義,在被行政權力打壓的同時,也並不具有太大的市場能量;另一種則是基於線上輿論的女權主義——我將之稱作「女權主義Online」,且用於指代後文中的女權主義——她們試圖以對抗世界的刻板印象的逆反做法,進行自我意識的維護。坦率的講,大部分的女權主義主張,其實都託管於後者,尤其是在與「直男癌」的鬥爭中,雙方的敵對形勢日趨激烈。

2、大概幾年前的婦女節,各大網站照例上線節日Logo,百度的Logo引起女權主義者的憤怒和指責,那是一個在八音盒裡旋轉跳舞的娃娃形象,女權主義者認為這是在毫無尊重的物化女性。事實上,這個Logo的設計師最後被證實本身就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她並不是出於自虐情結而製作了這麼一張物化同性的圖片,而是在她的認知裡,八音盒和洋娃娃就是自己最愛的玩具。這起事件的問題在於,女權主義者往往在對抗刻板印象的同時陷入相反的刻板印象,比如女性就是要獨立,就是要摒棄高跟鞋,就是要扔掉芭比娃娃,否則便是某種帶有公敵形象的標靶。為此,這種圍繞於女性權利的抗爭,非常容易滑入私人領域,並借著政治正確而侵犯思想自由。

3、弱勢群體在維權運動的進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激進、偏執甚至某些倒退的行為。這是群體極化的正常現象,在群體性行動中,決策往往容易偏離正常邏輯航道走向極端化。比如黑人平權的運動歷史裡,也會有排擠白人、女性缺位等等問題。女權運動沒有保持例外的理由,所以出現偏差和邏輯錯誤是很容易存在的問題。這個現象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女權者不允許被指責,面對問題拒不承認,還覺得意見人士都是「直男癌」,這就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了。極化問題的兩個表象在於過度敏感和錯誤歸因:Reddit上有過一個故事,一個紐約某雜誌社的女性白領,因為認為一名男同事的玩笑屬於性騷擾而把投訴信發給了老闆和工會,接下來那名惹禍的男同事當然受到了懲罰,但是這位姑娘發現從此再無男同事願意接近她,私下的社交聚會也不再邀請她,每個人都顧慮自己會不會突然就被指認性騷擾,這時,她再向老闆或是工會寫信也沒什麼意義了,因為法律和道德都無法強迫他人一定要和你做朋友,相反,每個人都有「討厭你」的權利。

4、維權運動很容易為個體提供心理保護,讓脆弱的個人產生一種外因依賴。我被人厭惡,我是女性,所以你是討厭女性。這種邏輯可以消弭掉自我批判的痛苦,把個人錯誤轉嫁給他人,女權成為了一個心理保護傘。同樣,直斥講黃段子開玩笑過分的同事可能帶來的尷尬,以及對方被工會處罰帶來的報復快感,都會成為逃避到女權主義下的心理動因。當然,這也是推動群體極化出現的理由。

5、女權主義從誕生到現在,主張多種多樣。有涉及嬰幼兒教育的,也有涉及職場保護和勞工福利的,還有涉及立法及政策的。但是在中國目前的焦點基本都集中在性解放和性平權上。這是女權運動在比較初始的階段就提出的主張,當然也和社會國情有關。只是將這個偉大的運動局限在狹窄的討論範圍,本身就容易導致偏激。

6、那就說性解放。性解放的核心,在於主張男女都享有同等的、對身體的自由支配的權利。身體,包括生殖器和所謂的第二性徵。自由支配,包括性交行為和裸露行為。那麼這個主張自然是反對蕩婦攻擊和對身體部位的性象徵化解讀的。

7、那麼,既然是兩性平等、基於人權的性解放,邏輯應該是,在自願的前提下,女性和男性享有同樣的裸露的權利和性交過程中的地位,或者說,女權主義者對於選美比賽這樣給女性評分排座的活動,合理的意識反射應是女性也有權利給男性評頭論足打分扣項,而非要求男性停止這種行為。

8、但是受到中國社會傳統和道德觀念的影響,這種開放式的性態度是為人不齒的。所以現在女權主義出現了一種自相矛盾的扭曲狀態。一方面主張性解放和性平權,一方面又對裸露和性交極度避諱。於是主張在很多情況下變成了濫權,女人高呼子宮獨立,而男人若是表達出想要兩個孩子的意願,就是把女性視為生育工具。

9、除了淫蕩定義和性聯想以外,更重要的是刻板印象的問題。女性的身體特徵或者裸露行為、性習慣,不應該和自身的品行智力等品質進行關聯。大胸不是無腦的生理體現。夜馭十男,是正常的行為,你可以討論性安全問題,但是絕對不是淫蕩或者好女孩不該這樣。實際上,針對男性群體也依舊殘留一些此類錯誤解讀,比如大塊頭的人容易被聯想到智力低下。克服偏見,不單是平權運動應該持續的主張。

10、任何先進思想的推進,都值得鼓勵、尊敬、提倡。但是文明的進化,從不以強迫為前提。平權運動是維權,不是文化侵略。每個清醒的智力正常的成年人都有選擇自己主張的權利,強行洗腦、貶低他人、排他主義都是不理智的。我一向反對的,是對他人思維的掌控欲和侵略。你要想入侵人腦,就得做好自己的腦細胞被對方殺得片甲不留的思想準備。另外,爭取權利的同時,情商也很重要,千萬不要隨意丟棄,不要在自以為是神奇女俠的時候,暴露出堂吉訶德的面目。

相關焦點

  • 我國的女權主義是否已經變味?讓我們捋一捋女權主義的發展歷史……
    最近幾年,我們能發現,網絡上關於「女權」的話題越來越多,然而在這些話題下面,往往是吵得不可開交的男女群體。女權主義主張男女地位平等,消除對女性的壓迫,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合理的訴求卻在我國逐漸變味,逐漸引爆男女群體之間的戾氣呢?我們先來捋一捋世界上女權主義的歷史。
  • 如何正確認識「女權主義」?「偽女權」的本質是什麼?
    女權主義,這是世界政治和社會中一個永遠熱門的話題。與此對應的就是「男權主義」。這兩種主義的鬥爭從人類社會成型開始就已嶄露頭角,並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現在。女權主義是怎麼發展的?現代社會出現了哪些對女權主義的錯誤使用?這兩個問題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說的主要內容。
  • 中國女權主義發展簡史
    關於女權主義的討論,是一個很容易讓全世界網友走上極端的話題。也許最開始能夠保持心平氣和的敘述,可隨著話題的深入,往往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是我國與國外的女權主義不同,雖然我國女性的權利在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關於女權的認識和流行卻是在近幾年開始的。
  • 女權主義的流行,已更像一場關於身份的營銷?
    她們藏在女權主義者標籤之後,大家就忘記她們的成功與性別平等有什麼關係,她們的強大背後是否正義。仿佛女權主義就等同於個人爭取獲得力量,個人的勝利就等於女權主義的勝利。在克裡斯賓看來,這樣的女權主義標籤,如果就是真正的女權主義,她並不想成為女權主義者。
  • 馬小鹽:女權主義,還是義和團式的女拳主義?
    如今,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一位知名人士略有不慎,說幾句關於女性的不當言論,不但政治不正確,還會面臨女權主義者的話語追蹤和話語群毆。由此可見,女權主義已經成為「主義秀場」的時髦詞彙,女性們爭著搶著穿,誰一穿上這件「主義」的禮服,不但佔據了網際網路話語權的高地,還神功附體、刀槍不入、天然正確、風華絕代起來。
  • 為餘秀華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是對女權主義的褻瀆
    總體而言,我並不認為中國有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頂多就是鼓吹女權主義的人。男權主義是顯而易見的存在。正因為此,作為挑戰男權主義的女權主義者才讓人心生敬佩。不知什麼時候起,詩人餘秀華被一些女權主義鼓吹者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
  • 你還在誤解女權主義嗎?
    女權主義是一種原是20世紀60年代起源於美國的一種政治思潮,其最終目標是爭取男女平等。關於「女權主義」一詞的定義,向來眾說紛紜、各執一詞。事實上,「女權主義」一詞的含義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另外,一般也認為,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本質上相同,只是在概念上稍有不同,一些學者認為「女性主義」比「女權主義」顯得更加溫和,因而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一方面女權主義者認識到女性正在遭受來自社會的不公平待遇,另一方面這些女權主義者肯定女性的價值,並沒有將女性置於一種工具化的、私有化的物品或者無關緊要的次要角色。
  • 2017年度《韋氏詞典》詞彙:Feminism女權主義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2017年度《韋氏詞典》詞彙:Feminism女權主義 2017-12-15 14:02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社會現象,因為「女權主義」本身是一個舶來品,其發源於西方的女權運動,並在現當代發展壯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傳入中國並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演化發展的,筆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簡要論述,聊聊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 為"女權主義"正名:女權運動與性別理論雜談(上)
    在訪談結束後我總是急切地想為女權主義正名,我想告訴他們,女權運動的浪潮有其深刻的歷史與社會背景,女權主義理論內部有諸多流派劃分,女權絕非平權的對立面;我想告訴他們,之所以會出現令他們反感的微博「女拳」,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中缺乏對性別問題的重視,才導致大多數希望爭取女性權益的人缺乏對女權主義更為深入的認識。
  • 衛生巾價格與女權主義交叉理論
    原文標題《Day 29|衛生巾價格與女權主義交叉理論》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月亮和貓,ID:moonandkitt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衛生巾到底貴不貴?在這一次關於衛生巾價格的討論中,有人正是帶著這樣的生活經驗問出:「怎麼會有人買不起衛生巾?」暫且把男性關於衛生巾減稅的意見和討論都放在一邊,在我看來,沒有卵巢不會排卵的雄性並無資格在這件事上發言。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同一議題下女性陣營中的割裂?
  • 佟新|女權/女性主義認知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
    要 目一、問題的提出二、女權/ 女性主義的知識生產:課堂上的性別反思三、網絡女權/ 女性主義認知共同體的建立四、關於「接續」的一點思考正文/女性主義知識的討論,分析女權女性主義「認知共同體」產生的過程和狀況,特別是女權/女性主義的代際關係和時代特點。
  • 論重慶女孩的「女權主義」
    我經常聽到重慶女孩不乏自豪地說:「我們重慶女娃『女權主義』很強烈。」重慶女孩的辣我是承認的,但是如果說這是一種「女權主義」的話,作為個人,我就不認同了。從「女權主義」的定義和發生、發展的歷史來看,所謂的「女權主義」,強調的是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應該享有與男人同等的權力,同時女性也有能力承擔同等的責任。
  • 陳雁:女權主義術語在近代中國的翻譯與流轉
    ⑧在譯著中,被稱為在「中國近代翻譯、出版之第一本關於婦女問題的譯著」⑨的馬君武,就在《斯賓塞女權篇》中使用了「女權」一詞,不過該詞譯自英文「The Rights of Women」,與「feminism」無關。⑩筆者認為,須藤和夏曉虹的追溯只能說明,「女」和「權」兩字在中文公開出版物的首次連用,與當時報紙對日本思潮的介紹有關;但並不能由此斷言,中文的「女權」概念單純源自日文。
  • 《韋氏詞典》2017年度詞彙:Feminism/女權主義
    不過,綜合分析搜索頻率顯著高於去年的詞彙以及全年搜索量激增的情況,「女權主義」一詞脫穎而出。索科洛夫斯基還說,過去一年,《韋氏詞典》在線網站上,「女權主義」一詞的搜索量比2016年增長了70%,並在年內多起事件後出現搜索量激增的情況。
  • 大蔥蘸醬和女權主義
    原文標題《Day 9|大蔥蘸醬和女權主義》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月亮和貓,ID:moonandkitt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在中國超市買到豆瓣醬,大蔥蘸醬,痛快咀嚼,一口一口都是我對北方的忠誠
  • 由男權主義引發的女權主義運動從未停止
    渴望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的男性朋友,他們總是說現在是女權主義社會,我想問一下他們知道什麼是女權主義嗎?以下是女權主義的百科:女性主義,又稱女權(女權主義)、婦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別平權主義,是指為結束性別主義、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促進性階層平等而創立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批判之外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性底層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權主義是女性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用語,兩者本質沒有區別。
  • 中國式「女權主義」,逐漸被汙名化
    你是我的朗讀者,我是你的擺渡人古代女子講究三從四德,隨著時代變遷,女性開始高舉女權主義大旗,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在職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她們智慧證明了自己,用實力贏得了男性的尊重。但由於有的人矯枉過正,過度化導致女權主義變得扭曲,產生一種只要男生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會遭到網絡暴力的現象。因此只要現在談起女權主義,就會想起那些給男生貼「直男癌」」媽寶男」標籤的女性。這種所謂的女權主義讓男生產生了譏諷與厭惡。
  • 冠姓權爭議之下:偽女權主義的狂歡
    5月10日,自媒體博主papi醬發微博曬娃,卻因孩子隨父姓一事,被不少打著「女權」名號的博主,使用極其骯髒的詞彙進行詆毀與辱罵,由此掀起了新一輪的網際網路罵戰。顯然,在如此暴戾直接且流於形式的輿論和方式之下,這是一場網絡偽女權主義的狂歡。
  • 《韋氏詞典》公布2017年度詞彙:女權主義
    不過,綜合分析被搜索頻率顯著高於去年的詞彙以及全年搜索量激增的情況,「女權主義」一詞脫穎而出。索科洛夫斯基還說,過去一年,《韋氏詞典》在線網站上,「女權主義」一詞的搜索量比2016年增長了70%,並在年內多起事件後出現搜索量激增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