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Day 9|大蔥蘸醬和女權主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月亮和貓,ID:moonandkitt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
在中國超市買到豆瓣醬,大蔥蘸醬,痛快咀嚼,一口一口都是我對北方的忠誠。要是被我媽看見,她一定會說,哪有女孩子像你這麼吃啊!
我不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接受了女權主義者的身份。明明中學時代還覺得自己未來會早早結婚、相夫教子,過平淡溫馨生活。那時網際網路對性別問題的討論遠不及現在熱烈,我也沒在學校接受過任何形式的性別教育。上大學之後,遇到「傲骨賢妻」(至今仍是我最愛美劇),這部電視劇促使我開始思考很多問題:為什麼經歷了性醜聞的男性依然有機會重返政壇,職場卻對回歸工作的主婦充滿惡意?為什麼年齡增長能成為男性的籌碼,卻是女性的負累?Diane那句「Men can be lazy, women can’t.(男人可以偷懶,女人不行。)」好像一道光,照亮世界上那些未曾被我看見的暗影。
但早在我還不知道什麼是女權主義之前,我就已經有過一些本能的、樸素的質疑。小時候我媽要我學包餃子,我不肯。我媽說,以後到了婆婆家,不會包餃子會被笑話。我就問為什麼呀,憑什麼呀,我又不愛吃餃子,誰愛吃誰自己包唄。現在想起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對性彆氣質的規訓產生反叛。
我寫這些當然不是要指責我媽,事實上,大多數對女權主義抱有偏見的人都只是因為不了解,畢竟在這個社會裡成長為一個女權主義者全憑運氣。如今關於性別議題的論爭在日益增長,今天是代孕、凍卵,明天是出軌、離婚,對話起點逐漸變成一條新聞標題、一則招聘廣告。於是便有人諷刺女權太敏感,太暴躁,像沾上火星就燎原的易燃品。然而「小題大做」正是女權主義者必須要擁有的姿態。
我在念gender study時上過一節課,老師讓我們思考生活中那些「看似沒問題的問題」。老師講,她的一個朋友在跟閨蜜們聊天時說「我絕對不會在我丈夫面前放屁」,大家紛紛贊同。女性總被要求是香的、美的。
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生表示不喜歡影視劇裡「爸爸對女兒的男朋友充滿敵意」這種體現父愛的方式,因為「女兒不是父親的附屬品」。她說她爸曾經笑嘻嘻跟她講「你要是帶男朋友回家我先揍他一頓」,她毫不客氣回「那我先揍你一頓」。
有人說目前出現的人工智慧默認都是女性聲音,也許強化了女性作為服務者角色的形象。
有人說找工作時收到求職網站的郵件,寫著「向女生推薦的企業」,打開一看,關鍵詞儘是些「休假完善,幫你平衡工作與生活」之類。既然有這麼好的事,為什麼不給男生推薦一下?
要去思考那些「理所應當」的事情,那些似乎不像家暴、性侵一樣顯而易見的問題。要勇敢地打碎自己的價值觀,質疑習慣和規定,要為吃大蔥和不包餃子而振臂高呼,要對目之所及的一切小題大做。
因為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
這就是女權主義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