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蘸醬和女權主義

2020-12-22 酷扯兒

原文標題《Day 9|大蔥蘸醬和女權主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月亮和貓,ID:moonandkitt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

在中國超市買到豆瓣醬,大蔥蘸醬,痛快咀嚼,一口一口都是我對北方的忠誠。要是被我媽看見,她一定會說,哪有女孩子像你這麼吃啊!

我不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接受了女權主義者的身份。明明中學時代還覺得自己未來會早早結婚、相夫教子,過平淡溫馨生活。那時網際網路對性別問題的討論遠不及現在熱烈,我也沒在學校接受過任何形式的性別教育。上大學之後,遇到「傲骨賢妻」(至今仍是我最愛美劇),這部電視劇促使我開始思考很多問題:為什麼經歷了性醜聞的男性依然有機會重返政壇,職場卻對回歸工作的主婦充滿惡意?為什麼年齡增長能成為男性的籌碼,卻是女性的負累?Diane那句「Men can be lazy, women can’t.(男人可以偷懶,女人不行。)」好像一道光,照亮世界上那些未曾被我看見的暗影。

但早在我還不知道什麼是女權主義之前,我就已經有過一些本能的、樸素的質疑。小時候我媽要我學包餃子,我不肯。我媽說,以後到了婆婆家,不會包餃子會被笑話。我就問為什麼呀,憑什麼呀,我又不愛吃餃子,誰愛吃誰自己包唄。現在想起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對性彆氣質的規訓產生反叛。

我寫這些當然不是要指責我媽,事實上,大多數對女權主義抱有偏見的人都只是因為不了解,畢竟在這個社會裡成長為一個女權主義者全憑運氣。如今關於性別議題的論爭在日益增長,今天是代孕、凍卵,明天是出軌、離婚,對話起點逐漸變成一條新聞標題、一則招聘廣告。於是便有人諷刺女權太敏感,太暴躁,像沾上火星就燎原的易燃品。然而「小題大做」正是女權主義者必須要擁有的姿態。

我在念gender study時上過一節課,老師讓我們思考生活中那些「看似沒問題的問題」。老師講,她的一個朋友在跟閨蜜們聊天時說「我絕對不會在我丈夫面前放屁」,大家紛紛贊同。女性總被要求是香的、美的。

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生表示不喜歡影視劇裡「爸爸對女兒的男朋友充滿敵意」這種體現父愛的方式,因為「女兒不是父親的附屬品」。她說她爸曾經笑嘻嘻跟她講「你要是帶男朋友回家我先揍他一頓」,她毫不客氣回「那我先揍你一頓」。

有人說目前出現的人工智慧默認都是女性聲音,也許強化了女性作為服務者角色的形象。

有人說找工作時收到求職網站的郵件,寫著「向女生推薦的企業」,打開一看,關鍵詞儘是些「休假完善,幫你平衡工作與生活」之類。既然有這麼好的事,為什麼不給男生推薦一下?

要去思考那些「理所應當」的事情,那些似乎不像家暴、性侵一樣顯而易見的問題。要勇敢地打碎自己的價值觀,質疑習慣和規定,要為吃大蔥和不包餃子而振臂高呼,要對目之所及的一切小題大做。

因為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

這就是女權主義要做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衛生巾價格與女權主義交叉理論
    原文標題《Day 29|衛生巾價格與女權主義交叉理論》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月亮和貓,ID:moonandkitt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衛生巾到底貴不貴?當女權主義者振臂高呼sisterhood(女性共同體、女性情誼)時,少數族裔女性的聲音沉潛海底。1989年,法學教授Kimberlé Crenshaw提出了「intersectionality(交叉理論)」,並在書中提出「黑人女性主義」。主張黑人女性的權利無法僅從「黑人」或僅從「女性」的角度來討論,性別和種族的雙重歧視並非簡單疊加,而是複合作用。
  • 大蔥蘸醬,越吃越胖?
    「大蔥蘸大醬,越吃越胖」,這種說法,很多地方有流傳。實際上,大蔥供能不高,每百克提高熱量是30千卡。一頓飯吃半斤,能量也就是75g。吃大蔥長肉還不是很靠譜。但是蘸大醬吃,刺激胃酸,食慾上升,米飯增加了。
  • 北方人愛吃大蔥蘸醬,原來大蔥不僅促進食慾,還有諸多功效!
    說起用大蔥直接蘸醬食用,相信對於南方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因為大蔥在南方人的眼裡只是調料品。然而大蔥對於北方人而言卻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有很多北方家庭會將大蔥直接洗乾淨蘸醬吃!甚至在知名北京烤鴨中,大蔥也被切成絲,作為烤鴨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 趙本山——「大蔥蘸醬」就得意這一口
    可他卻毫不掩飾地對我說,他最喜歡吃的是大蔥蘸醬。其實,這麼多年來趙本山一直馬不停締地在各地演出,去的地方多了,好的東西也沒少吃,但他總覺得沒有自己的家鄉菜吃著順口。趙本山說他自己的購很壯,不管是好吃賴吃從不挑剔。他對吃的原則是:吃飽就得。趙本山平時比較喜歡吃海鮮,但必須是生吃,比如熗拌蝦、盤、生魚片、海海螺片、海參等等。
  • 東北人才懂的經典美食,大蔥蘸醬不算啥,圖三才是戒不掉
    東北人才懂的經典美食,大蔥蘸醬不算啥,圖三才是戒不掉!提到東北食物的話,大家對它評價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東北食物根本上不得臺面,如果用東北菜來招待貴客的話,簡直就是拿不出手,東北人的食物簡直就是太難看了,無論怎麼做都做不出來好看的樣子。
  • 山東人口中的大蔥蘸醬真的那麼好吃嗎?吃過一口,我默默放下
    山東人口中的大蔥蘸醬真的那麼好吃嗎?吃過一口,我默默放下!大學的時候,宿舍裡邊有一個山東的同學,每天都感覺宿舍裡邊的味好重,因為她太喜歡吃大蔥了。每次只要她回家,從家裡至少要帶上兩三瓶子的大醬,然後還會捎來很多大蔥和煎餅,如果家裡的大蔥吃完了,就去外面的小攤上買大蔥吃,為此我們不知道說了她多少遍,但是她說就愛這口。說實話,我們宿舍的其他人都非常的懷疑,普通的大蔥,蘸著大醬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 大家談|因孩子冠父姓嘲諷papi醬,偏離了女權主義的真正含義
    近日,知名短視頻博主papi醬因為孩子隨父姓上了熱搜。papi醬一直以搞笑幽默又蘊含生活哲理的視頻為大家所喜愛,在平時的視頻中也積極維護女性權益,為女性發聲,經濟獨立的她一直被視為「平權先鋒」。然而因為孩子隨父姓,不少網友職責她「虛偽」「假裝獨立女性」「偽女權」等。
  • 楊冪生吃大蔥蘸醬,全無女神形象,網友:這才是真性情
    和楊冪在點菜方面有點像一個小孩了,她點了一份披薩。最讓人感到震驚的是身為運動員的張國偉要了一份大蔥蘸醬。等到外賣全部到了之後,大家就開始分享一下自己所要的食物。對於其他跡象事務大家都能夠接受,可是對於大蔥蘸醬這種相對比較冷門的食物鬧出了一個不小的事件。喂,大學是一個東北人,所以對於這種東西也是比較喜歡的,等到大蔥蘸醬到了之後,他主動要求和張國偉共同品嘗這個美食。
  • 冠姓權爭議之下:偽女權主義的狂歡
    5月10日,自媒體博主papi醬發微博曬娃,卻因孩子隨父姓一事,被不少打著「女權」名號的博主,使用極其骯髒的詞彙進行詆毀與辱罵,由此掀起了新一輪的網際網路罵戰。顯然,在如此暴戾直接且流於形式的輿論和方式之下,這是一場網絡偽女權主義的狂歡。
  • 山東人為什麼喜歡吃大蔥 大蔥蘸醬的美味一般人享受不來
    山東是我國一個人口大省,而且絕大部分的山東人都會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愛吃大蔥,大蔥這種食物在山東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存在,那麼山東人為何如此鍾愛它呢?山東人吃大蔥就好比山西人愛喝醋,東北人喜歡吃酸菜一樣,在山東境內大蔥蘸醬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很多山東人就是喜歡這個味道。
  • 東北蘸醬菜,一醬蘸天下
    一個蘸醬菜,全整明白兒得!苦苣、香菜、大蔥、小蔥、尖椒、黃瓜、生菜、小蘿蔔、青蘿蔔、白菜芯、各種野菜都不在話下。蘸醬菜的醬可以是雞蛋炸醬,再講究點的肉沫炸醬,味道最竄的當屬農家大醬,聞著有點臭的農家大醬,佐餐起來最有味道!不要小瞧這東北大醬,那可是伴隨著很多東北人成長的見證,沒了它,生活貌似就缺少了滋味!南方人不怕東北人,唯獨害怕這道菜。
  • 王耀慶吃大蔥蘸醬也有總裁範兒?楊洋別騙吃燻到迷糊了!
    有些人就是,一看氣質天尊貴,但生活中的習慣和作風其實很接地氣,王耀慶就屬於這種,比如這次王耀慶還現場表演吃大蔥蘸醬,這是東北很有名的一種菜是不? 說起吃大蔥蘸醬,這可能是上不了臺面的事,但是王耀慶吃起來還真就是吃出了不一樣的感覺,說著就拿大蔥往蘸醬裡蘸了蘸,還大口吃起來
  • 周冬雨吃大蔥蘸醬,看她咬下第一口的神情,不愧是影后級的演員!
    在綜藝節目《小小的追球》裡,看到大蔥蘸醬兩眼放光,沒想到冬姐居然是會好這一口,一大口大蔥蘸醬一大口饅頭,冬姐這「快樂似神仙」的表情實在太可愛了!自稱太久沒吃到大蔥,拿起大蔥直接開啃,一口兩口三口開啟二倍速進食模式,還自帶美味bgm,簡直可以開直播了。讓人看到之後太享受了,原來大蔥也能這麼好吃,如果她開直播,那一定很帶貨。
  • 這就是山東|大蔥蘸醬,越吃越胖,盤點山東人飯桌上的醬類美味
    說起醬呢,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它不僅作為調味品使用,同時也可以用來烹調菜餚,對於不少山東人來講,喜歡吃醬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幾款山東人喜歡吃的醬,幫助大家回顧美食美味。家裡的一些老人喜歡吃蝦醬,這道美食是用小蝦加入鹽,經發酵磨成粘稠狀後,做成的醬食品,一般都是製成罐裝調味品後,在市場上出售,好的蝦醬顏色紫紅,呈黏稠狀,氣味鮮香,無腥味,醬質細膩,沒有雜魚,鹹度適中。
  • 「豪邁寶寶」火了,大蔥蘸醬吃得「上頭」,網友:令千金略顯潦草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寶寶長期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一些習慣和行為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3歲女寶大蔥蘸醬吃得「上頭」,表情實在太有趣有一位寶媽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女兒的一件趣事,這位3歲的「豪邁寶寶」因為吃大蔥蘸醬火了,而小女孩的表情實在是太有趣,網友們紛紛吐槽說:「看小寶寶這專注的模樣,真是千金易得,一醬難求啊!」
  • 山東人都喜歡吃大蔥蘸面醬嗎?
    一說到山東,好像立馬就能讓人聯想到煎餅卷大蔥。用煎餅卷著大蔥吃,是山東臨沂一帶的盛行的吃法。這一源遠流長的吃法可謂是深入人心。但是,說起大蔥蘸醬,卻不止是只有山東人有這個情結了。好像北方人都有這個飲食習慣,其中尤其以山東和東北人為最。吃大蔥蘸醬,說起來和臭豆腐,榴槤一樣。
  • 鮮美海鮮 大蔥蘸醬 手工煎餅 地道山東風味 好友相酌過「五一」
    幾位鮮美小海鮮、大蔥蘸醬、手工煎餅,都是地道的山東特色,外加青島啤酒,真是美過神仙了。圖為山東最具特色的大蔥蘸醬,鮮嫩的大蔥蘸上甜美的大醬,吃起來太帶勁了,如果晚上有美女約會,那就下一次再吃了。紅燒鮮鮁魚,挑選非常新鮮的鮁魚,切成片,紅燒,帶一片魚頭,這樣燒出來的味道更加鮮美。蔥拌八帶,蔥白和蔥黃切成絲,與熟八帶鮹相拌,再加點香菜,你就慢慢品吧。
  • papi醬的人設真的崩了嗎?網絡「女權」,請放過她
    在母親節這一天,papi醬表達做媽媽的累,感嘆母親的偉大。然而部分網民的評論卻是另一種畫風。大量自認為堅持「女權主義」的網民,在papi醬微博上發表不友好的言論。只因孩子的姓跟了父親,而沒有跟papi醬姓姜。這部分網民認為這不符合papi醬一貫倡導的女性獨立自主,認為她已經向男權屈服,人設崩塌,甚至辱罵她「驢」。
  • 為餘秀華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是對女權主義的褻瀆
    總體而言,我並不認為中國有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頂多就是鼓吹女權主義的人。男權主義是顯而易見的存在。正因為此,作為挑戰男權主義的女權主義者才讓人心生敬佩。不知什麼時候起,詩人餘秀華被一些女權主義鼓吹者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
  • papi醬孩子隨父姓 偽女權主義挑錯了刺
    papi醬因此更新了置頂微博——網上和身邊永遠有一群「挑刺狂魔」,別人說什麼他們都能挑出刺,別人做什麼他們都覺得有問題,真不知道是能冒犯到他們的點太多,還是挑出別人的「毛病」能讓他們有優越感。papi醬說得夠明白了,擰著來、對著幹,不叫獨立女性,只能叫噴子。說獨立女性,在中國,不能少了王小波李銀河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