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山東,好像立馬就能讓人聯想到煎餅卷大蔥。用煎餅卷著大蔥吃,是山東臨沂一帶的盛行的吃法。這一源遠流長的吃法可謂是深入人心。但是,說起大蔥蘸醬,卻不止是只有山東人有這個情結了。好像北方人都有這個飲食習慣,其中尤其以山東和東北人為最。吃大蔥蘸醬,說起來和臭豆腐,榴槤一樣。喜歡吃的是喜歡得不得了,兩天不吃就覺得吃什麼東西都不香,好像沒有了胃口。可是不喜歡吃的,那是稍微聞著點味兒,都得離得遠遠兒的,唯恐避之不及。要說為什麼山東人也包括東北人那麼愛吃大蔥蘸醬。歸納起來有如下的幾點原因:一,氣候環境山東是全國種植蔬菜的大省,大蔥不但種植面積廣,產量也很高。
簡稱就是「蔥」省。全國也只有山東敢用,一種蔬菜的名稱作為本省的簡稱。山東的土壤氣候極為適宜蔥,蒜的生長。在全國不說排名第一。也能排在前二,尤其山東的章丘大蔥,全國文明,是農產品中的地理標誌。又高又長,立起來比一個正常成年人都高。質地脆嫩,汁水很多,蔥白甘甜可口,少辛辣,最易生食。含有多種維生素,較多的蛋白質,胺基酸,礦物質。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食用歷史,常吃對人體的健康很有益處。二,歷史原因山東也是種植大豆的產量高的省份。最初的時候,是各人家開始自製自醃豆面醬來佐餐食用。到了清朝末年,開始出現一些小手工釀造作坊批量生產。
到了上世紀初,已經有商號成立醬園開始規模生產豆面醬。到了解放後,新中國時期,在保留傳統工藝精華的前提下,採用機械生產的生產流程,更是大大提高了產量。豆面醬有百多年的歷史,滋味鮮美,營養豐富,食用多樣,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以前老百姓家裡都窮,不會經常吃上大魚大肉,而對產量高的大蔥,豆面醬搭配佐餐下飯,情有獨鍾也就不難理解了。三,食物搭配適宜山東大蔥味道甘甜,汁水很多,略有回辣,蘸著豆面醬吃,醬香濃鬱,鹹鮮適口。剛好把蔥的辣味蓋住,而且,大蔥還能開胃,吃起來特別下飯。面醬中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成分,經常食用都是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四,生活環境現在在山東的鄉間,自己製作醬的家庭,已經為數不多了。但是,時間倒退幾十年,那時的家庭主婦們幾乎人人都是做醬能手。面醬,豆醬,辣醬,沿海地區還有魚醬,蝦醬,蟹醬應有盡有。山東的農家也都普遍種植大蔥。除了是生活調味的必需品外,也因為它們方便,實惠。大蔥蘸醬的吃法,肯定是那些販夫走卒,田間勞動的農夫,那些出大力者的被迫選擇。在田間地頭勞累一天,口乾舌燥的回到家裡,他們需要足夠的鹽分,來補充汗水流失的體力,也需要足夠的澱粉來補充消耗的能量,這時候在那個家庭條件下,大蔥蘸醬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山東大蔥的辛辣微甜,蘸上鹽分充足的面醬,配著高粱面窩窩頭,玉米面兒餅子,恰恰是填飽肚子的最佳食物。
下面是一個自家製作面醬的方子:晴朗天,黃豆用水泡透,放到陰處發酵,等到豆子上布滿毛,就將其用水磨碎並加鹽,1斤的豆子,放3~4兩鹽左右。放到太陽底下嗮。顏色由棕變成醬色。這時候黃豆的生味差不多去淨,然後不斷翻動整盆醬,放到罈子裡封好。想吃時便直接取。大蔥的選擇方法:新鮮的大蔥應選擇蔥白粗大,白淨,緊密堅實;蔥葉是綠色或嫩綠色。沒有發黃。變蔫葉子的。老蔥(即用晾曬法存放的大蔥)。應選擇蔥白部分較多,外表乾燥堅實,有一定分量。蔥根兒無腐爛,蔥的葉子沒有開花和種子的那一種。大蔥的保存方法清水浸:選擇蔥白粗大,不爛的大蔥。
蔥根兒朝下豎直插入有水的盆中,大蔥不僅不會爛,還會繼續生長。晾曬法:將新鮮大蔥的葉的曬乾,不要去掉,捆成把,放在陽臺陰涼處,記住,不要沾水受潮。以免腐爛,也不要嗮太幹,會幹癟變空。凍大蔥復原:凍大蔥只是相對而言,不可能恢復到新鮮大蔥的質感。大蔥一旦受凍,不要移動,使用時要輕拿輕放,放在室內先解凍一段時間,再使用。結語大蔥蘸醬,不僅好吃,而且營養也很豐富。並且無脂肪,低熱量是一種很健康的吃法。山東人飲食口味重,也使人們更傾向於大蔥蘸醬這樣的食物吃法。大蔥也成為大部分山東人家家必備的食材。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