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詩歌節全國各地30多名詩人走進連山 探討民族詩歌的走向和生態...

2020-12-19 瀟湘晨報

11月29日,以「風情壯瑤,邊城氧吧」為主題的第七屆清遠詩歌節走進連山,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著名詩人在連山,感受壯瑤風情,欣賞生態風光,開展詩歌的創作與研討。

自2014年起清遠啟動首屆詩歌節,至今已舉辦了七屆,分別在清城、清新、連州、英德、佛岡舉行,今年第七屆清遠詩歌來到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賞壯歌觀瑤舞嘆民族風採,品氧吧醉美景享無限風光。

清遠連陽地區的壯鄉瑤寨是產生詩歌的熱土。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清遠連州為官時曾寫下《莫傜歌》《連州臘日觀莫傜獵西山》《插田歌》《蠻子歌》等著名的瑤族詩與鄉土詩;清初詩人李來章任連山知縣時,在此寫過反映瑤壯風情的《上馬箭》《憩裡八洞》《過花羅口佔示壯人》《上吉夜雨》等一批詩作;古代民族民間史詩《瑤族歌堂曲》與上世紀五十年代劉鐵山、茅沅的《瑤族舞曲》影響深遠;當代的文學名家秦牧、陳殘雲、韋丘、鄭江萍、蘆荻、韓笑、歐陽翎、梵楊……都曾用他們的詩筆描寫過連山瑤壯風情。

置縣1510多年的連山,是壯瑤漢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縣,獲稱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森林氧吧、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縣、嶺南避暑之都。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黃常雄表示,本屆詩歌節在連山舉行,聚焦民族風情、自然生態主題,希望詩人、作家們感受壯瑤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風情,希望連山多彩的民族文化、奇異瑰麗的民族風情、原始古樸的生態風光,能為詩人、作家提供良好的素材、生動的靈感。

作為本次活動的指導單位代表,中國作協《詩刊》社副主編王冰在開幕式上說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清遠是生態之城、也是詩歌之城,每年清遠詩歌節期間,全國詩人為了共同推動詩歌發展的志向和願望來到清遠,對於推動當地詩歌發展,推動新時代詩歌發展繁榮起到重要作用。清遠詩歌節的連續舉辦對於「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清遠詩歌節走進連山瑤寨,要思考如何推動民族地區的詩歌創作。」清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生態詩人戚華海認為,民族詩歌和生態詩歌有著天然的良緣,清遠悠久的壯瑤文化中,人們的觀念裡,天地萬物是一體的,人和自然是一體的,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天然地是一種生態的觀點。如果把民族性、時代性、人民性、生態性有機結合在一起,民族地區的寫作將會打開一個新的天地。民族性極為可貴,挖掘民族精神本質就是時代的、生態的;民族性又不是固步自封的,是要在發掘傳承民族優秀文化中,通過與時代結合、走到人民當中進行創新,這就是時代性、人民性。

為期三天的活動中,詩人、作家們先後到連山茶聯村、金子山、政岐村、皇后山進行採訪並開展創作和研討。本次活動由清遠市文聯、清遠日報社、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主辦,清遠市作家協會、連山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連山文聯承辦,連山作家協會協辦。

現場:瑤族風情與詩意碰撞

11月29日上午,活動開幕式在連山茶聯村舉行。在茶聯村口,詩人們剛到就聽到節奏喜慶的音樂傳來。

這是茶聯村瑤胞為迎接詩人而演奏的瑤族八音。瑤族八音以嗩吶、長號、皮鼓、小鈸、中鈸、小鑼、沙鑼、牛角等吹打器樂組成,是瑤家人在辦結婚、新居進宅、壽誕等喜事時,為節日增添喜慶熱鬧的一種表演形式,是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村民們還在村口為客人奉上瑤山水酒,表達熱情好客。

茶聯村是一個過山瑤聚居村落,位於連山吉田鎮西南面,地處粵桂交界的大山之中,當時以種茶樹多,先人取名「茶聯」。恰逢瑤族「盤王節」,村寨裡瑤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節日盛裝,聚集在一起歡慶瑤族盤王節。

隨後的開幕式表演中,能歌善舞的瑤族村民先後為嘉賓們帶來師公花傘舞、瑤族山歌對唱、高臺長鼓舞等瑤族風情濃鬱的節目。

瑤族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師公來傳承,民間舞蹈中更是以師公舞蹈「出兵收兵舞」最具代表性,花傘舞就是師公舞中的一小段。表演主要由兩位師公主舞,一人主唱,六人銅鈴伴舞,體現人神共娛的場景,表現了瑤族人民對祖先的無限敬仰之情。

能歌善舞的瑤族人民日常生活都是用山歌來交流感情。《壯麗瑤山迎客來》山歌對唱,展現瑤山人民追求愛情的獨特方式,用歌舞表達對幸福美好生活嚮往的民俗風情。

瑤族小長鼓舞是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支系過山瑤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傳統舞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現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高臺長鼓舞技藝要求非常高,高臺分一層、二層、三層等,長鼓藝人均已高臺表演為榮,體現了瑤族人民絢麗多彩的民族風。

開幕式上,民族風情表演之間,還穿插歷屆清遠詩歌節全國著名詩人作品朗誦。《在清遠,我成了一首山水田園詩》《偶遇靜福山中的林子有感》《在小華山聽蟬鳴》……歷屆清遠詩歌節的作品中,有外地詩人的吟誦,也有本土詩人的作品,其中楊克所作《光影編碼的攝影哲學》、盧衛平所作《遇見清新》、世賓《在小華山聽蟬鳴》、嚴正的《清新雅歌》《仿佛永恆》還獲評「中國·清遠劉禹錫詩歌獎」。

採風:「魅力清遠,風情連山,是作家的創作福地」

為期三天的活動中,詩人、作家們先後到連山茶聯村、金子山、政岐村、皇后山進行採訪並開展創作和研討。

金子山位於粵湘桂三省結合部,最低溫度1.5℃,主峰海拔1417米為廣東第八高峰,詩人們在雲霧繚繞中,登高盡覽粵湘桂三省邊城風光。

政岐村是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禾洞鎮禾聯村是革命老區村。作為湘江水源頭的第一村,地處海拔800米高寒山區的政岐村自然環境優越,這給竹筒酒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該村雪瓊液竹筒酒,人們稱是「活」在竹筒裡的酒,成酒色如琥珀,入口綿甜溫和,竹味濃香,自然清純。2019年12月31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素有「嶺南美後第一峰」之稱的皇后山,海拔高達1405米。詩人們沿著徒步大道,感受高大的樹木灑下庇蔭,林間不知名小鳥啼鳴,在皇后鎮山的山頂俯瞰整個皇后鎮。

「明亮而純淨之境,冰綠冰綠的好。」詩人感慨,魅力清遠,風情連山,自然生態與文學生態的雙重寶地,是作家的創作福地。(來源:清遠日報記者/朱文華 李思靖)

【來源:清遠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廣東省詩歌十項大事
    2020年11月28至12月1日,以「風情壯瑤,邊城氧吧」為主題的第七屆清遠詩歌節在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位著名詩人與數十名清遠本土詩人參加,開展「新時代民族詩歌生態詩歌的走向」詩歌研討會,走進少數民族與特色村寨茶聯村、政岐村、廣東第八高峰金子山及皇后山採風創作。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協《詩刊》社指導。媒體稱這是廣東最具民族特色的詩歌節。
  • 詩歌走向大眾 更要注重詩魂
    他和中國詩歌學會的同事,頻繁穿梭於各地,為各地的詩歌活動提供支持和幫助,也見證了近幾年詩歌在華夏大地的復興。短短幾年時間,已有17個像太康一樣的地方,被中國詩歌學會授予「中國詩歌之鄉(城)」的稱號。  「詩歌熱」的另一個表現是各種「詩歌節」「詩歌獎」遍地開花。
  • 更新思路和觀念探求生態詩歌寫作新路徑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生態詩歌概念被提出,被人認可和豐富,也經受質疑,並最終走向新的確認。生態詩歌寫作者,要在觀念上實現哪些突破?如何創作出優秀的生態詩歌作品及推動生態詩歌的研究?11月22日,第七屆清遠詩歌節暨第二屆生態詩歌筆會座談環節,與會嘉賓進行了探討。    清遠地域與生態詩歌的血脈聯繫  清遠為什麼要持續推動生態詩歌創作與研究?
  • 中國詩歌萬裡行走進斯裡蘭卡和印度,詩人友誼長存
    1月4日至14日,中國詩歌萬裡行採風團先後走進斯裡蘭卡和印度,深入兩國進行採風創作交流活動。在斯裡蘭卡訪問期間,採風團與中國文化部駐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樂利文主任交流了文化事項;在印度訪問期間,採風團應印度孟加拉邦國際詩歌節組委會邀請,共同舉行了中印詩人詩歌朗誦與座談交流,並商討了詩人互訪事宜。
  • 「我向共和國獻首詩」全國詩歌徵集活動在京開啟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趙海虹,《詩刊》社副主編李少君,全國公安文聯秘書長楊錦,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臺長、黨委書記孔德明,三沙衛視總監黃丹以及國內知名詩人、媒體記者100餘人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出席發布會。從農村到城市,從社區到校園,全國各地的詩歌活動豐富多彩,展現了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
  • 張家界國際詩歌節,張家界收到來自各地的兩萬餘首詩
    「我挖空心思,仿佛被時光掏空了的天門洞 在驚心動魄的山水畫卷面前,我赤紅著臉 羞於表白……這人間的蜃景讓我變得結結巴巴,理屈詞窮」「山,是中國骨頭 水,是人間真情」……每一句詩都是一句表白,由全國各地的人們寫給張家界和自己心中的仙境。
  • 武漢東湖詩歌高峰論壇:詩人如何回應新時代?
    2019年6月20日,「第二屆東湖詩歌節(2019)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東湖開幕,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葉延濱,副主任李文朝、梁平、楊克,秘書長霍俊明,以及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元勝、葉舟、娜夜、榮榮、胡弦、李琦、大解、劉立雲、王久辛、閻安、張執浩等五十餘名詩人與會,在中國新詩百年之際探討「詩人如何回應新時代」。
  • 用詩歌傳遞公益傳遞愛——2018第六屆「詩歌與孩子」深圳公益詩歌節
    現場還為本屆詩歌全國徵稿獲獎的成人組和青少年組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共31篇作品進行頒發證書及獎金,這些作品是從全國各地來自海外1500多首詩歌進行初審和終審,初審時我們選出100首優秀詩歌,終審通過18個評委評出31首獲獎詩歌
  • 用詩句譜寫時代頌歌 「走向小康詩歌輕騎兵」走進三大脫貧代表村落
    「『精準扶貧』,這本身就是一首偉大的詩」此次「走向小康詩歌輕騎兵」活動中,詩人們深入三大脫貧村落,開展詩歌啟蒙大師課,讓詩歌走進校園,激發當地師生對詩歌、對生活的熱愛;還深入田間地頭、走進村民家裡,與村民們對話、談心,聽他們講述脫貧的故事。
  • 紅星大家|吉狄馬加:讓詩歌走向世界,我們該怎麼做?
    最近幾年,吉狄馬加一直致力於做一件大事:讓中國詩歌走向世界。他先後推動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成都國際詩歌周成為享譽世界的文化名片,其關於「成都,詩歌與光明湧現的城池」這一觀點,更是引發多國參會詩人共鳴。如今,計劃今年十月舉辦的2020成都國際詩歌周,如何確保國際性?吉狄馬加為何鍾情於在詩歌中返鄉?他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文化作為,有何思考?
  • 著名詩人舒潔:馬國湘搶救的450棟古民宅就是一部詩歌
    6月10日上午,由中共蚌埠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中國詩歌萬裡行走進蚌埠」創作採風活動,在「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覽園內舉辦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位著名詩人、作家,包括葉延濱、舒潔、程永新、祁人、李犁、顧建平等詩壇大匠,與安徽蚌埠的本地詩人們面對面座談,共話詩歌的現狀與未來。
  • 首屆「長嘉」全國小詩人詩會暨全國少兒詩歌大賽西安頒獎
    ……」8月10日,首屆「長嘉」全國小詩人詩會暨首屆「長嘉」全國少兒詩歌大賽頒獎典禮在陝西省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該項活動的發起人——陝西長嘉實業集團董事長黃明的發言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在全國範圍內徵稿,先後收到廣東、浙江等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上千名熱愛兒童詩的小朋友來稿,在徵稿結束後組委會的老師們積極籌備本次全國小詩人詩會,並邀請了多位著名詩人、兒童文學專家給孩子們帶來一場詩歌的盛宴。「我們長嘉集團將堅持不懈,永遠把這項活動做下去,這項活動將成為我們長嘉集團事業的一部分,做百年企業,做百年長嘉文化。」現場,黃明先生承諾將全力支持這項活動,希望能夠由此推出越來越多的詩歌愛好者。
  • 城鎮化時代的鄉村詩歌該如何寫?川渝近百名詩人走進成都青白江研討
    11月29日,第二屆西江河鄉村詩歌節在成都青白江姚渡鎮涼水村桃花裡舉行。來自成渝兩地的近百名詩人相聚一堂,分享各自對鄉村詩歌的看法和創作實踐體驗。在姚渡鎮,有著豐富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與鄉村文化密不可分。詩人們還走進姚渡鎮進行文化採風,舉辦客家詩歌研討會,梳理客家詩歌的淵源,分析鄉村詩歌更多的可能性。
  • 詩人楊克:詩歌使生命更加豐富完整
    中新網廣州2月28日電 題:詩人楊克:詩歌使生命更加豐富完整  作者 李凌 楊茜雯  出生於全民讀詩的年代,心心念念想要成為小說家的楊克卻在詩歌上屢屢獲獎。戀愛時以詩歌為鮮花,牽手戀人走進婚姻殿堂,而如今,他已是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第三代詩人民間寫作代表性詩人,也是2011年首屆廣東省中青年德藝雙馨作家。
  • 四位詩人精彩對話,演繹詩歌「四重奏」
    臺上,四位詩人的對話妙趣橫生;臺下,眾多詩人、評論家和詩歌愛好者認真聆聽,掌聲、笑聲不斷,不少青年詩人還現場向詩壇前輩提問求教。詩與歌是一對「愛侶」盲詩人、民謠歌手周雲蓬說,今年他的樂隊巡演全國走了30多場,第一場定在武漢,巡演主題是否極泰來,就是要向武漢致敬,把祝福送給武漢。
  • 快訊| 探討新時代詩歌發展新路徑《詩刊》社發布《新時代詩歌遂寧...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詩的國度,新時代的詩歌將是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的詩歌。3月5日,在遂寧國際詩歌周詩歌高峰論壇中,中國作協《詩刊》社與中外詩人共同探討新時代詩歌發展新路徑,並對外發布《新時代詩歌遂寧宣言》。
  • 探討新時代詩歌發展新路徑
    遂寧國際詩歌周舉辦高峰論壇 探討新時代詩歌發展新路徑 3月5日,遂寧國際詩歌周高峰論壇上,中外詩人共同探討新時代的詩歌發展。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周洪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詩的國度,新時代的詩歌將是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的詩歌。
  • 杭州詩人蔡天新達卡國際詩歌節獲大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通訊員 聞訊杭州詩人蔡天新近日應邀參加了第五屆達卡國際詩歌節,並榮獲Kathak文學獎。1月31日晚,頒獎儀式在達卡舉行,孟加拉國文化部長出席並給蔡天新頒發了金質獎章。孟加拉國文化部長(左二)與詩歌節主席、著名詩人一起頒發獎章和獎狀。Kathak是孟加拉國著名的文學社團,也是一家出版集團,已有30多年歷史,Kathak在孟加拉語裡的意思是「誰在說話?」。達卡國際詩歌節創辦於2015年,今年是第五屆,共有15位來自亞非歐美四大洲的詩人參加。
  • 100多位詩人相聚武漢詩歌節:為城市生機寫下一份詩意證明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12月20日,詩漫江城——第六屆武漢詩歌節在卓爾書店開幕。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劉向東、傅天琳、周雲蓬等1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作家、評論家共聚一堂,致敬詩歌之都,禮讚英雄之城。
  • 詩壇報導:唐成茂當選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輪值主席
    2019年11月26日,湖北省文學周暨武漢詩歌節系列活動,有個重要項目,即是由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舉行2019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年會,著名詩人、《中國詩壇》月刊總編輯唐成茂當選2020年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輪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