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以「風情壯瑤,邊城氧吧」為主題的第七屆清遠詩歌節走進連山,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著名詩人在連山,感受壯瑤風情,欣賞生態風光,開展詩歌的創作與研討。
自2014年起清遠啟動首屆詩歌節,至今已舉辦了七屆,分別在清城、清新、連州、英德、佛岡舉行,今年第七屆清遠詩歌來到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賞壯歌觀瑤舞嘆民族風採,品氧吧醉美景享無限風光。
清遠連陽地區的壯鄉瑤寨是產生詩歌的熱土。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清遠連州為官時曾寫下《莫傜歌》《連州臘日觀莫傜獵西山》《插田歌》《蠻子歌》等著名的瑤族詩與鄉土詩;清初詩人李來章任連山知縣時,在此寫過反映瑤壯風情的《上馬箭》《憩裡八洞》《過花羅口佔示壯人》《上吉夜雨》等一批詩作;古代民族民間史詩《瑤族歌堂曲》與上世紀五十年代劉鐵山、茅沅的《瑤族舞曲》影響深遠;當代的文學名家秦牧、陳殘雲、韋丘、鄭江萍、蘆荻、韓笑、歐陽翎、梵楊……都曾用他們的詩筆描寫過連山瑤壯風情。
置縣1510多年的連山,是壯瑤漢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縣,獲稱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森林氧吧、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縣、嶺南避暑之都。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黃常雄表示,本屆詩歌節在連山舉行,聚焦民族風情、自然生態主題,希望詩人、作家們感受壯瑤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風情,希望連山多彩的民族文化、奇異瑰麗的民族風情、原始古樸的生態風光,能為詩人、作家提供良好的素材、生動的靈感。
作為本次活動的指導單位代表,中國作協《詩刊》社副主編王冰在開幕式上說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清遠是生態之城、也是詩歌之城,每年清遠詩歌節期間,全國詩人為了共同推動詩歌發展的志向和願望來到清遠,對於推動當地詩歌發展,推動新時代詩歌發展繁榮起到重要作用。清遠詩歌節的連續舉辦對於「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清遠詩歌節走進連山瑤寨,要思考如何推動民族地區的詩歌創作。」清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生態詩人戚華海認為,民族詩歌和生態詩歌有著天然的良緣,清遠悠久的壯瑤文化中,人們的觀念裡,天地萬物是一體的,人和自然是一體的,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天然地是一種生態的觀點。如果把民族性、時代性、人民性、生態性有機結合在一起,民族地區的寫作將會打開一個新的天地。民族性極為可貴,挖掘民族精神本質就是時代的、生態的;民族性又不是固步自封的,是要在發掘傳承民族優秀文化中,通過與時代結合、走到人民當中進行創新,這就是時代性、人民性。
為期三天的活動中,詩人、作家們先後到連山茶聯村、金子山、政岐村、皇后山進行採訪並開展創作和研討。本次活動由清遠市文聯、清遠日報社、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主辦,清遠市作家協會、連山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連山文聯承辦,連山作家協會協辦。
現場:瑤族風情與詩意碰撞
11月29日上午,活動開幕式在連山茶聯村舉行。在茶聯村口,詩人們剛到就聽到節奏喜慶的音樂傳來。
這是茶聯村瑤胞為迎接詩人而演奏的瑤族八音。瑤族八音以嗩吶、長號、皮鼓、小鈸、中鈸、小鑼、沙鑼、牛角等吹打器樂組成,是瑤家人在辦結婚、新居進宅、壽誕等喜事時,為節日增添喜慶熱鬧的一種表演形式,是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村民們還在村口為客人奉上瑤山水酒,表達熱情好客。
茶聯村是一個過山瑤聚居村落,位於連山吉田鎮西南面,地處粵桂交界的大山之中,當時以種茶樹多,先人取名「茶聯」。恰逢瑤族「盤王節」,村寨裡瑤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節日盛裝,聚集在一起歡慶瑤族盤王節。
隨後的開幕式表演中,能歌善舞的瑤族村民先後為嘉賓們帶來師公花傘舞、瑤族山歌對唱、高臺長鼓舞等瑤族風情濃鬱的節目。
瑤族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師公來傳承,民間舞蹈中更是以師公舞蹈「出兵收兵舞」最具代表性,花傘舞就是師公舞中的一小段。表演主要由兩位師公主舞,一人主唱,六人銅鈴伴舞,體現人神共娛的場景,表現了瑤族人民對祖先的無限敬仰之情。
能歌善舞的瑤族人民日常生活都是用山歌來交流感情。《壯麗瑤山迎客來》山歌對唱,展現瑤山人民追求愛情的獨特方式,用歌舞表達對幸福美好生活嚮往的民俗風情。
瑤族小長鼓舞是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支系過山瑤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傳統舞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現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高臺長鼓舞技藝要求非常高,高臺分一層、二層、三層等,長鼓藝人均已高臺表演為榮,體現了瑤族人民絢麗多彩的民族風。
開幕式上,民族風情表演之間,還穿插歷屆清遠詩歌節全國著名詩人作品朗誦。《在清遠,我成了一首山水田園詩》《偶遇靜福山中的林子有感》《在小華山聽蟬鳴》……歷屆清遠詩歌節的作品中,有外地詩人的吟誦,也有本土詩人的作品,其中楊克所作《光影編碼的攝影哲學》、盧衛平所作《遇見清新》、世賓《在小華山聽蟬鳴》、嚴正的《清新雅歌》《仿佛永恆》還獲評「中國·清遠劉禹錫詩歌獎」。
採風:「魅力清遠,風情連山,是作家的創作福地」
為期三天的活動中,詩人、作家們先後到連山茶聯村、金子山、政岐村、皇后山進行採訪並開展創作和研討。
金子山位於粵湘桂三省結合部,最低溫度1.5℃,主峰海拔1417米為廣東第八高峰,詩人們在雲霧繚繞中,登高盡覽粵湘桂三省邊城風光。
政岐村是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禾洞鎮禾聯村是革命老區村。作為湘江水源頭的第一村,地處海拔800米高寒山區的政岐村自然環境優越,這給竹筒酒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該村雪瓊液竹筒酒,人們稱是「活」在竹筒裡的酒,成酒色如琥珀,入口綿甜溫和,竹味濃香,自然清純。2019年12月31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素有「嶺南美後第一峰」之稱的皇后山,海拔高達1405米。詩人們沿著徒步大道,感受高大的樹木灑下庇蔭,林間不知名小鳥啼鳴,在皇后鎮山的山頂俯瞰整個皇后鎮。
「明亮而純淨之境,冰綠冰綠的好。」詩人感慨,魅力清遠,風情連山,自然生態與文學生態的雙重寶地,是作家的創作福地。(來源:清遠日報記者/朱文華 李思靖)
【來源:清遠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