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微足從東莞回汕頭休假幾天,約了兩次才如約,去年我在昆明長住幾個月,她和我弟妹以旅遊的名義一起到昆明找我玩。之後就沒再見面,今年春節我一家在埃及過春節,快一年了,這才見一次。
跟張先生商量著,微足來家裡坐一會,然後我們一起到公園喝茶,直落到中午吃午餐,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公園茶樓是新開張,又逢周末,人滿為患,連喝杯水都排不上隊,更別提吃茶點了。
三人只好騎車到北國,兩家店離得很近,打車都沒司機願意接單的,到後有點意外,竟然不需要拿號排隊,坐下後,能馬上點菜,從菜單上看到豌豆苗竹蓀湯幾個字時,心裡一亮,好清爽的湯。
一看價錢,一盅10元,說貴也不貴,說貴也貴,關鍵還是湯上桌後,收到一致的讚嘆,翠綠的豌豆苗帶著清香,碗裡點綴著黃白相間的蛋片,竹蓀菌柄海綿狀小孔吸滿了上湯的鮮汁,喝著湯,嚼著竹蓀,嘴裡發出噠噠聲,給炎熱夏天添了幾分涼意。覺得一盅喝不過癮,應該在家復刻一大鍋吃個夠。
竹蓀和豌豆苗在市場裡屬價錢不菲的食材,是按克來買的,再貴的食材,買回來自己在家做也比到飯店吃便宜。
豌豆苗竹蓀湯所用到的食材:豌豆苗、竹蓀、雞腿肉、鵪鶉蛋、魚露
要做這道湯先要燉高湯,天氣熱,為了省事,我只用雞腿肉來煮湯做底湯,快捷不少。
認識豌豆苗是當年在杭州讀書,在江南一帶備受青睞,我豌豆苗吃的最多是在北京和昆明。豌豆苗是近兩年才流傳到汕頭,平時最常見的是豌豆苗煮皮蛋,說真的,這樣的組合好難吃。豌豆苗是豌豆種子初生芽苗,無土栽培。屬苗類蔬菜,有淡淡的青香,一年四季都有。豌豆苗富含鈣質、各種維生素、胡蘿蔔素。
利用煮雞湯的時間,來浸泡清洗竹蓀,只取它的菌柄。被譽為菌中皇后的美譽,曾經上過國宴招待各國元首。竹蓀又名竹笙、竹參。竹蓀營養價值高,100克鮮竹蓀中粗蛋白的含量比雞蛋高,它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降血壓和減肥有功效。竹蓀的蛋白質與胺基酸含量極為豐富,其中穀氨酸鈉含量達1.76%,是天然的味精成分。且它所含的聚糖-棘託竹蓀菌體,能替代食品保鮮劑,與竹蓀同煮的食物能多存放三五天。
浸泡過的竹蓀要經過多次漂洗才幹淨,因它是生長竹林或玉米地裡,粘有腐屑,清洗乾淨的竹蓀擠幹水分,切去菌蓋,再把菌柄切段。
鵪鶉蛋在冰箱裡速凍,取出後去殼,切片,在鍋裡煎熟。其實這一步我是做錯了,正確的方法是把帶殼雞蛋蒸或煮熟,自然降溫後去殼切片,再煎。
所有食材準備就緒,雞湯也煮的到火候了,把竹蓀放入鍋中煮三五分鐘。
再把豆苗放入,同煮,豆苗很容易熟,稍微燙一下就可以,用魚露調味。上桌前把鵪鶉蛋片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