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飯越來越香,竟源於媽媽偷的這個懶

2020-09-15 龍廣凱淇工作室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自從寶寶開始吃輔食,每到飯點就是頭疼的時候,蒼天啊!又要餵飯了……

皆因每到這時候,寶寶就會變身小惡魔,總有N種辦法讓吃飯變成一場鬧劇:把飯當玩具、扔碗、搶飯勺、閉緊嘴唇猛搖頭等,媽媽簡直心力交瘁啊。

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飯,很多家長會追著孩子餵飯,其實這樣做,害處真不少:

▶ 孩子進食過快,導致咀嚼功能不足,影響消化吸收。

▶ 過量餵飯可能將孩子的胃撐大,造成小兒肥胖

▶ 餵飯時孩子老是「被打擾」,孩子的專注力容易被破壞,上學後容易變得「注意力不集中」。

▶ 習慣於「餵飯」的孩子,長大了獨立性差、容易產生依賴心理。

那麼,怎麼能讓寶寶吃放越吃越香呢?

▪ 主要有3個方法:

1. 和家人一起進餐

2. 寶寶自己吃,不勺餵

3. 不給糊狀食物,直接給塊狀或條狀的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雖小,作用卻很大

手指食物絕不是大家認為的那種「長得跟手指一樣的食物」,而是任何適合孩子用手拿來吃的食物,都可以叫做「手指食物」。

條狀、棍狀的可以做手指食物,片狀、塊狀、顆粒狀的也能當做手指食物,比如煮熟的西藍花塊、香蕉片、蝴蝶面等等。

什麼時候開始加手指食物?

這一點其實和給孩子斷奶類似,各大機構的說法也並不完全一致。

  • 美國兒科學會:

孩子自己能坐起來把手或者其他東西放到嘴裡,就能用手指食物了。

  • 世界衛生組織:

8個月大時就可以給孩子手指食物,和泥狀食物一塊,不作為主要食物。

  • 英國衛生署:

孩子開始添加輔食後就能吃手指食物了。

  • Uptodate資料表明:

8—10個月大時,寶寶就有了用手指食物的能力。

原因很簡單,我們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時間都不一樣,得按照他自己的步調來。最為靠譜的時間應該是,當寶寶發出「我要自己吃」的信號時。

抗拒飯勺:扭頭躲開勺子、甚至是打掉勺子裡的飯菜等等;

食慾降低:對飯菜沒興趣、剛餵進去就給你吐出來;

躁動不安:拍桌子、啃咬椅子、一直不停哭鬧。

所以判斷寶寶到沒到可以吃手指食物的時間,以觀察為主,當你發現孩子已經明顯不想再被餵飯,想自己動手的時候,就該把吃飯的權利交給孩子,開始添加手指食物了。

具體添加的食物的性質:

通常,孩子剛開始吃的食物,軟硬程度大概長這樣:

看起來成形,但用手指輕輕一捏就爛。

另外,從食物的形狀上來說,剛開始給他長條棍狀的食物更好。

到孩子能用拇指和剩餘四指相對著抓起東西時,除了長條狀的,片狀的食物孩子也能hold住了。

再到他能熟練用拇指和食指拿起東西時,不管是圓的,還是塊狀的,孩子都能拿下。

寶寶在吃手指食物時,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不愛吃咋整?

很可能孩子是把眼前的這些東西當做玩具了,他不會像我們一樣覺得,這個東西是用來吃的。但只要孩子開始上手拍、玩、捏、丟,都表明他對這個東西是感興趣的,剩下的就好辦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我們親自示範給他看,孩子跟著學,或者寶媽抓著孩子的手把食物送到寶寶嘴巴裡。一步一步教,這樣反覆練習,寶寶就會明白這類食物是用來吃的。

吃是吃,但一吃就吐出來咋辦?

可能是孩子長期吃一種食物,吃膩味了,我們可以換個花樣試試;也有可能是寶寶本身對這個食物無感,畢竟寶寶也會有自己的口味偏好,多換幾種試試。

孩子還沒出牙能吃嗎?

孩子吃手指食物的標準不是出沒出牙,而是他是否有自主進食的行為。即便孩子的乳牙還沒長出來,但他的牙齦硬度是能處理得了這種性質的食物的,寶媽無需太過擔心。而且,寶寶在萌芽期時,適當咀嚼手指食物還能減輕出牙期的不舒適感。

家長還要餵嗎?

完全撒手不管還是不行的,對於我們精細動作發育較晚的孩子,自己拿著吃還不是很熟練,一餐下來很可能吃不飽,還需家長的輔助才行。另外,為避免他吃得滿身都是,簡單組裝、容易打理的的餐椅,一次性桌布,防水圍兜或反穿衣都是必須品。在此期間,寶媽要調整好心態,堅信自主進食是一件對寶寶百益無害的事情。

責編:琬璘

審核:英姿終審:凱淇

相關焦點

  • 寶寶吃飯越吃越香,竟源於媽媽偷的這個懶
    一個媽媽搞定5個孩子,在我們國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但在國外,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根本原因在於,人家國外的家長懂得為自己減負。拿輔食來說,國外的很多媽媽,都會選擇購買成品輔食,打開就是已經處理好的食物,不用加熱就能直接餵給寶寶吃,類似於這樣。
  • 寶寶沒食慾、吃飯少,小米粥這樣做,堅持半個月,吃飯越來越香
    寶寶沒食慾、吃飯少,小米粥這樣做,堅持半個月,吃飯越來越香最近天氣變涼,好多小寶貝變得不愛吃飯。急壞了寶媽們。想了各種方法來給寶寶做輔食。但是寶寶很是不賞臉呢。其實媽媽們平時可以多給寶寶吃些小米粥,調理下脾胃就可以呢。小米粥易消化。而且補貼效果也很好哦。很適合小寶寶們呢。今天咱們來做一碗小米山藥紅薯粥,保證寶寶愛喝。而且營養全面,不用過於擔心寶寶的營養問題。
  • 育兒真相:懶媽媽才能培養出勤快寶寶
    我的同學靜靜就是那種什麼都不幫孩子做的懶媽媽,但她卻養出一個天使寶寶。她家寶寶添添在一歲八個月時,已經會自己穿脫衣服,就連紙尿褲也知道自己鋪好把小屁股放上去,看到擺餐桌時自己拿著小碗爬到椅子上,直到自己吃完一整頓飯才下飯桌。剛開始大家都覺得她太懶了,怎麼能這樣養孩子呢?但在她家觀摩一天後,我覺得她才是最會帶孩子的人。
  • 媽媽懶一點,家庭幸福多很多
    學會偷「懶」,才是家庭中的粘合劑。,他(她)也是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好多東西都很好奇,不斷的在探索中,就要小手去觸摸、去感受,可能一開始吃飯吃的到處都是,與其說是吃飯,不如說是灑飯。有智慧的家長就用愛的眼光、欣賞的眼光,看著寶寶,一口一口越來越精準的放進嘴裡,等寶寶再大一點,就會用工具,自己吃飯香
  • 黑孩媽媽芝麻粉系列:孩子吃飯香,身體更健康
    我不敢想像自己的身體中竟有一個小小的生命,日漸感受著自己生理上的變化,這種感覺無比奇妙。好像在孕育著一顆種子,每天感受著「它」發芽、發育、直至成熟。一陣陣響亮哭聲好似昭示著我,從此在這世間多了一份牽絆,也多了一個全新的身份:媽媽。作為一個新手媽媽,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肉糰子」,我更是不知從何而學、從何而做,只能自己一點點摸索。
  • 在這3件事上偷不得懶!(轉給家長)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一、不偷讀書的懶  在生活中,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媽媽,我不想上學。」「媽媽,我不想寫作業。」即使父母苦口婆心地開導,但孩子依舊對學習毫無興趣。甚至有老師反映,孩子經常在課堂上開小差,不認真聽講,總是東望望西看看的。慢慢地,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這些懶!(轉給家長)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1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讀書的懶在生活中,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媽媽,我不想上學。」「媽媽,我不想寫作業。」慢慢地,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這樣的結果,是任何父母都不想看到的。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讀書時偷的懶 ,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這個社會,誰都信奉努力是走向人生巔峰的標配。事實上,誰都清楚,當下不努力到底有多爽。幹嘛要上學,每天看電視劇多好。
  • 學會這個秘籍,寶寶吃飯,真香
    看抖音上那些吃飯倍兒香的寶寶們各位粑粑麻麻是不是特羨慕怎麼自己的寶寶吃飯那麼難 很多孩子在家裡吃飯時往往是這個樣子滴:接下來就為大家奉上寶寶吃飯好習慣之養成秘籍,一定要好好修煉哦。,假裝不讓寶寶吃。,所以,請儘量讓寶寶按照基本固定的時間吃飯。
  • 懶媽和寶寶的午餐 營養簡單快速
    作為一位「職業」的懶媽媽,我真的不想每天弄完我和老公的飯菜了,再來單獨弄寶寶的。畢竟她都兩歲了,很多東西都可以吃了。我是發現很多家庭怕寶寶吃不好,都很勤快的在吃飯後或者吃飯前單獨給寶寶做好飯,單獨在吃。而我們家估計因為我比較懶,也比較沒有那麼多時間的緣故,寶寶在一歲半後,基本都是上桌跟著我們一起吃飯了,飯菜都一樣。
  • 寶寶出生後若有這4個表現,是娃在告訴媽媽:我在娘胎裡過得不錯
    孕期準媽媽學會偷這3種懶,讓胎兒發育更健康 1.偷壓迫腹部工作的懶 媽媽一般是一家裡最愛乾淨的人,平時的時候,看到家裡哪裡有灰塵了,總是忍不住清掃一下,一般來說,媽媽是家庭衛生的捍衛者,可是到了懷孕的時候,有些家務就要慎重了。 比如說需要彎腰的家庭工作,比如說掃地、拖地等,完成這個家務勞動,需要長時間的彎腰。
  • 有遠見的父母,不要給孩子偷這3種懶,現在知道還不晚
    一、不讓孩子偷讀書的懶有遠見的父母不讓孩子偷讀書的懶漸漸地,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不好。任何父母都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在網絡上有這樣的說法,讀書中偷來的懶惰,取而代之的是一生的辛苦和不愉快。在這個社會裡,人人信奉努力是走向人生頂點的標準。實際上,眾所周知,現在不努力有多爽快。為什麼去學校,每天在家看電視劇、玩遊戲多愉快。
  • 寶寶出生後若有這4個表現,是娃在告訴媽媽:我在娘胎裡過得不錯
    不像她的閨蜜麗麗的寶寶,頭髮黃乎乎的還乾枯。但一見到曉月的寶寶,麗麗總是特別羨慕。曉月說:「可能是月子裡婆婆照顧的好,什麼營養都跟上了」。而麗麗回憶起自己的孕期,似乎都是在工作中進行的,有的時候還會忘記吃飯。
  • 「懶媽媽」才是好媽媽?這些道理應該早點兒懂
    且聽袋鼠麻麻細細道來~一、「懶媽媽」讓寶寶自理能力更強袋鼠麻麻的「懶」,從幾年前就開始了。比如:場景1:「媽媽,寶寶渴了,要喝水。」「寶寶,快吃飯了,幫媽媽把碗和筷子拿出去,餐桌收拾一下。」「寶寶,自己把小內褲洗洗吧。」因為媽媽「懶」,所以娃變得特別勤快,早早就培養出了自理能力,可以自力更生了!而且,參與勞動能讓寶寶感覺自己在家裡是非常有用處的,自我認同感會越來越強烈。
  • 「偷瓜寶寶」開冰箱發現新大陸,美食麵前沒阻礙,媽媽從此不淡定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隨著夏日的臨近,天氣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熱,人們將越來越多的目光轉向了能夠清涼解暑的瓜果。瓜果的吸引力可不只向成年人釋放,就連小朋友都忍不住瓜果的誘惑,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出於寶寶體質的考慮,家長一般不會允許寶寶吃太多的瓜果,面對父母的阻攔,從小古靈精怪的寶寶也是妙招頻出,讓人看了不禁捧腹。
  • 再懶也別忘記和寶寶互動,這樣和他玩,寶寶只會越來越活潑
    導讀:再懶也別忘記和寶寶互動,這樣和他玩,寶寶只會越來越活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再懶也別忘記和寶寶互動,這樣和他玩,寶寶只會越來越活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發愁寶寶吃飯不嚼,吞咽乾嘔,不是寶寶懶,而是輔食吃得不對
    現在家長都比較關心寶寶的吃飯問題,吃什麼,怎麼吃,照顧的非常精細,所以就會發現很多寶寶出現了「咀嚼能力差」的現象,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已經兩歲多了,但是他的食物依然是剁得特別碎的樣子,蔬菜、肉類是很小很小的顆粒,他媽媽說太大了怕嗆著孩子。
  • 父母不要讓孩子偷這3個懶,對孩子一生有益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1、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做家務的懶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做家務的懶,而是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少年說》一位媽媽她是這樣告誡自己的孩子的: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要承擔。家務勞動可以鍛鍊你的動手能力,它會讓你變得有耐心有愛心,你會更有責任感。讓孩子從小做家務,他才會懂得更好地承擔責任。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 一些育兒的小經驗,懶媽的四大缺陷,讓寶寶很受益
    為了刺激寶寶說話,他想得到這個東西,我都假裝看不到,我說:「寶寶要什麼啊,你要說出來媽媽才能看見喲!」於是,寶寶很快學會了說話,隨著寶寶「勢力範圍」的增大,他的好奇心也就越來越大。:寶寶說話越來越多,也能表達出自己想說的是什麼了,感知豐富,好奇心得到滿足,想像力、創造力得到發展,在探索中成長!
  • 媽媽越「懶」,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你贊同嗎?
    但是,作為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這個機會,沒有風雨不會見彩虹,不經歷失敗就不會有成功。相反,孩子在父母的放手中,懶於照顧中,慢慢的長大,成為一個可以獨自照顧自己的人。不要追著餵現在的孩子都不缺吃,正餐、水果、奶粉……每次吃飯的現場就像戰場,要跑、要追、要喊甚至要打。其實孩子不好好吃飯,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愛吃,一方面是因為他還不餓或吃飽了,這時候如果強行餵飯會加重他對某些食物的厭惡。而且追著餵飯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以後不餵就不吃,反而更加麻煩。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3個懶,關係孩子一生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做家務的懶,而是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少年說》一位媽媽她是這樣告誡自己的孩子的: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要承擔。家務勞動可以鍛鍊你的動手能力,它會讓你變得有耐心有愛心,你會更有責任感。讓孩子從小做家務,他才會懂得更好地承擔責任。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