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院蜜蜂所解析中華蜜蜂基因組和轉錄組

2020-12-20 經濟日報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解析了中國本土保護蜂種—中華蜜蜂的基因組和轉錄組數據,揭示了中華蜜蜂的抗蟎機制。

據悉,中華蜜蜂主要分布在亞洲,是目前我國飼養最多,具有顯著經濟價值的兩個蜂種之一,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與西方蜜蜂相比,中華蜜蜂工蜂更善於利用零星蜜源,對環境的抗逆能力更強,在低溫下仍然可以外出採集,可以有效的抵抗西方蜜蜂的主要寄生害蟲-蜂蟎的危害。其研究一直是國際上的研究熱點。

繼西方蜜蜂基因組公布之後,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與浙江大學、泉州師範學院、國家人類基因組上海研究中心、江西農業大學、美國農業部Beltsville蜜蜂研究中心、福建農林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聯合,致力於對中華蜜蜂的分子生物學信息進行研究。在參與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中華蜜蜂的基因組和轉錄組研究取得新進展。項目研究小組分析了中華蜜蜂的基因組序列和轉錄組數據,並將之與歐洲蜜蜂進行了對比分析。論文的基因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中華蜜蜂對蟎的抗性與抗菌肽的進化、東方蜜蜂的勞動分工的遺傳基礎有關。在有蟎的情況下,中華蜜蜂表現出更警覺的清理行為,這表明中華蜜蜂的抗蟎不僅僅與外來的刺激(如視覺和蟎的氣味)有關,其體內的內生基因可以啟動工蜂的清理行為來移除蟎的危害。這些進展有助於了解中華蜜蜂的抗蟎機制,為蜜蜂的生物學提供了新的視角,有助於提高全球蜜蜂的健康水平。

(責編:徐曉燕)

相關焦點

  • 中國農科院繪製油菜基因組轉錄全景圖,構建功能基因資料庫
    中國農科院繪製油菜基因組轉錄全景圖,構建功能基因資料庫 劉志偉 童超波 劉勝毅/科技日報 2020-07-31 07:45
  • 中華蜜蜂(華南型)蜂產業文化園項目喜獲創業大賽獎項
    日前,在安徽宣城市第三屆「贏在江淮創新宣城」創業大賽決賽中,來自安徽百花匯生態蜂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國家級中華蜜蜂(華南型)蜂產業文化園項目喜獲創業項目組二等獎。據了解,該項目是由國家農業部農科院助建+企業籌建形式共同開發的農文旅結合項目。
  • 一隻「中華蜜蜂」,驚動檢察官
    和中華蜜蜂有關的公益訴訟案,何以脫穎而出成為「典型」? 中華蜜蜂是中國獨有的珍稀蜜蜂品種。長白山型中華蜜蜂是分布於長白山周邊的中華蜜蜂品種,是在東北嚴酷的原生態條件下,經過自然進化和長期馴化而形成的優良蜂類,其自身結構優勢、對氣候的適應性、蜂蜜中酶肽類含量等均遠勝西蜂,2006年被列為國家和遼寧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義大利蜂等為其天敵。
  • 植物為了讓蜜蜂授粉也是拼了!
    植物花的顏色和氣味:在自然界,能為植物傳粉的動物較多,其中主要是鳥類(如蜂鳥)和昆蟲類(如蜜蜂、蒼蠅、蝴蝶、蛾等)。植物在長期的進化中,有部分植物在夜間開花流蜜,就會使蛾類在生態位上與其它的授粉動物發生差異。有部分植物開花的顏色是非常鮮豔的紅色,並且沒有任何氣味,這正好符合對紅色特別敏感而嗅覺不靈的蜂鳥。
  • 中國農科院「蜜蜂扶貧」取得成效
    中國日報12月13日電(記者 王曉東)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專家團隊深入全國14個特困片區22個縣市,把蜂業科技創新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助力貧困地區發展甜蜜事業,闖出一條具有蜂業特色的扶貧之路。
  • 中華蜜蜂更聰明,還是西方蜜蜂智商高,猴子的小把戲誰學會呢
    懂蜜蜂的人都應該知道,現在主流的蜜蜂有兩種:一種是中華蜜蜂,也叫中蜂、土蜂、野蜂,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東方蜜蜂亞種。另外一種是西方蜜蜂,也叫西蜂、意蜂、洋蜂,它是外國的蜂種。這兩種蜜蜂無法雜交,他們一直以各自的種類存在著,所以養蜂人經常拿他們進行對比。
  • 1項養蜂小細節,西方蜜蜂要餵鹽,中華蜜蜂也需要餵嗎
    野外生存的中華蜜蜂,從來就不需要人為去餵養蜂群,即使是後來人們將其養殖在木桶箱裡,也都是任由蜜蜂自己發展。但是自從西方活框養殖蜜蜂技術的傳入,中華蜜蜂養殖,也開始學習人工餵養蜜蜂。餵養蜜蜂主要有花粉、蜂蜜、糖水、水、鹽等。給蜜蜂餵花粉,主要是為了補充蛋白質。
  • 蜜蜂授粉 意義重大
    2011年01月13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692號指出:養蜂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作物產量和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規範和支持養蜂行為, 加強對養蜂業的管理, 維護養蜂者合法權益, 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我部組織制定了《養蜂管理辦法(試行)》。2010年農業部印發《關於加強蜜蜂授粉技術推廣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2010年農業部印發《蜜蜂授粉技術規程(試行)》通知 。2013年農業部開始實施《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應用示範方案》。
  • 請蜜蜂打工!蜜蜂授粉技術讓海南哈密瓜種植者嘗到甜頭
    可花朵的傳宗接代需要授粉的過程,除了自花授粉和人工授粉,或通過風媒、水媒和鳥媒,能幫上他們的就是昆蟲了,而在眾多昆蟲中,蜜蜂又是最勤勞、與花朵最密切的。於是,花朵拼命進化,用蜜和粉引來蜜蜂。花蜜對於蜜蜂而言,相當於人體所需的澱粉,花粉對於蜜蜂而言,相當於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而花蜜和花粉在蜜蜂體內可轉化為蜂王漿。
  • 蜜蜂的寓意
    看到一部叫做《蜂戰無間道》的紀錄片,說中華蜜蜂遭遇引進的義大利蜂的蜂戰,義大利蜂利用振翅頻率類似中華蜜蜂雄峰的機緣,混入中華蜜蜂巢穴中,中華蜜蜂的工蜂們無法分辨,還主動示好,餵食於它。但受到哺育的義大利蜂不但不感恩,還尋機找到巢穴中的蜂王,行刺致死。之後,他們又回去招呼來同伴,與中華蜜蜂爭奪蜂蜜。
  • 中華蜜蜂之鄉 釀造甜蜜產業
    近30年的時間裡,他飼養的蜜蜂從開始的30餘箱壯大到如今的近300箱。他介紹,這裡的蜜蜂都是中華蜜蜂,體積比較小,採蜜純度高,不容易得病。根據季節不同,此處的蜜蜂會產出荔枝蜜、龍眼蜜、烏桕蜜、鴨腳木蜜等不同種類的蜂蜜。 為了提高蜂蜜的產量和質量,邱顯陽一直在改進、提高養蜂技術,讓其印象最深的便是人工培育蜂王。原來,隨著年齡增長,蜂王體質和產卵能力也在逐漸下降。
  • 中華蜜蜂如何抵禦馬蜂的進攻呢,養蜂人又能做什麼來幫助蜜蜂呢
    現在正值馬蜂的季節,大量的馬蜂出巢獵食蜜蜂,使本來就進入衰退期的蜂群損失更慘重,在野外蜜蜂遭受馬蜂的擊攻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有的馬蜂進入蜂場攻擊蜂群那就危險了,輕則損兵折將重則整群飛逃。對於馬蜂的進攻養蜂人有計可施嗎?蜜蜂又能抵禦住什麼程度的進攻呢?
  • 中國綠髮會中華蜜蜂保護地蜂農呼籲電商...
    中華蜂養殖何去何從?)6月3日,綠會「中華蜜蜂保護地·桐柏山」的蜂農劉宏成再次反映情況,電商平臺上假冒偽劣「土蜂蜜」大量存在,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亟需引起有關管理部門和消費者關注。蜜蜂幼子通常依附在蜂巢壁上,過度採蜜會導致蜜蜂逃逸,造成傳統養殖戶的損失。更有一些無良商家甚至拿幾個億的蜂箱來冒充土蜂蜜,有的裹糖漿或和其他蜂蜜調和再售賣。劉宏成建議大家買土蜂蜜時不要買蜂蜜油,要買帶蜂巢的。直到今天,我們人類所吃的所用,樣樣不和自然有著密切關聯。如果因為人類的一己私慾背棄了自然的法則,有一天這些自然帶給我們的饋贈也終將會消失殆盡。
  • 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
    9月28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由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關於「優薯計劃」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陸道培醫院分子醫學室開展新項目:用轉錄組測序全面解析血液腫瘤...
    該項目用轉錄組測序全面分析血液腫瘤中的致病融合基因,能夠有效分析常見融合基因、融合基因家族和少見、變異型融合基因。項目名稱中突出了「少見融合基因」和「融合基因家族」,是為了強調該項目與現有的 PCR 法篩查常見融合基因項目互補,而非替代。
  • 因為中華蜜蜂正瀕臨滅絕
    當我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記憶裡甜美的香氣事實上來源於我們老人口中所說的「土蜂」。如果你還保留著童年的記憶,那時候你應該見到一種身體很小,黑色的頭,黑色的胸,淡黃色和灰黑色的腹腔和棕褐色的毛絨。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土蜂」,學名叫中華蜜蜂。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華蜜蜂因為「爛種病」的危害加上以義大利蜜蜂等西蜂百多年的絞殺而大幅度減少,一度種群只佔到20%。
  • 首批夏季蜂蜜收割銷全國,武漢形成中華蜜蜂產業鏈基地
    近年來,武漢的江夏、黃陂等地的蜂蜜產區開始陸續形成養蜂、採摘、體驗和科普的蜜蜂產業鏈,並打造成為甜蜜產業基地,讓武漢逐步成為華中地區乃至全國的蜜蜂產業中心之一。「比如,在養殖過程中,正確處理中華蜜蜂與「天敵」義大利蜜蜂的生存模式,對蜜蜂種群進行保護,讓兩種蜜蜂都能大量產蜜。」朱成雲說,由此建立的土蜂自然保護區,促進了蜜蜂的良性發展,使產品更純正。
  • 中華蜜蜂高產有絕招,專業養蜂人教你幾招
    中華蜜蜂作為中國獨有的野生蜂種,由於上世紀90年代引進的意蜂品種,導致中華蜜蜂數量急劇下降。現如今得到國家的保護,成立了許多中蜂自然保護區。中華蜜蜂採花粉回巢作為蜜蜂養殖,無非就是要取蜜,取質量更好的蜂蜜。
  • 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考察調研麥積區中蜂養殖產業
    新天水訊據麥積區融媒體中心消息 7月30日,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所長彭文君、甘肅省蜂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張世文一行來麥積區考察指導中蜂產業發展工作。麥積區副區長王啟峰和區畜牧中心主要負責人一同考察。考察組先後深入元龍鎮甘肅秦嶺蜂業有限公司、東岔鎮桃花坪中蜂養殖基地、黨川鎮石咀中蜂產業園、麥積鎮草灘中蜂養殖基地、成市園中蜂養殖合作社和甘肅省蜂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地進行了考察指導,在每個考察點上詳細了解中蜂產業發展情況並進行現場指導。
  • 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為蜂產品質量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吳黎明研究員牽頭完成的「優質蜂產品安全生產加工及質量控制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項目為推動我國蜂產業健康發展,促進蜂產品安全高效生產、增值加工,保障蜂產品質量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科技支撐。  目前,該項成果已應用覆蓋22個省區市的1100餘家養殖、加工、流通和監管單位,受到普遍認可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