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時間,對於有些學生來說,是扭轉命運的關鍵,而能夠實現這一步的,無一不是對自己有著明確的規劃與目標,並且能夠克制住自己的惰性,堅持不懈放手一搏的「狠人」。同小學、初中的學習不同,高中的競爭變得更加可視化,而高考作為最後的截止時間,毫無疑問也讓很多學生有了更深的緊迫感,如何高效率的學習,是每個學生關注的焦點。
在高一的時候,成績還只是班裡中等水平的陳屏,最終以總分692考進了清華的金融系。陳屏所在的班級有3人考進了清北,而分數最高的還是陳屏,作為高中三年來逆襲的最佳代表,陳屏自述,自己的學習方法並沒有什麼特殊,甚至有些平平無常。
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陳屏坦言從來沒有熬夜學習,每天都保持著早5晚11的作息時間,在他看來,在進行一天高效率的學習後,也需要足夠的休息時間,不然很難堅持到最後,而自己在平時,也一直2點習慣不變。
同很多習慣刷題的同學不一樣,陳屏認為,如果想要徹底掌握一個知識點,那麼研究課本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課本上的內容、例題都不算太難,但是在陳屏看來,卻是最基礎、最經典的總結,如何將這部分內容融會貫通,那麼在考試的得分率就會更高。
無論是語文的背誦,還是數學的公式、定義,陳屏習慣將所有的內容在學過之後,全部串一邊,然後前後仔細研讀幾遍。尤其在高一、高二打基礎的階段,陳屏更是發現,如果能夠把課本內容中的主梗概全部提取出來,那麼再去研究細節內容就會更加流暢、容易。
堅持鑽研課本的習慣,陳屏一直堅持了3年,而無論大小考試,都在因為對基礎知識的紮實掌握下,而能保持穩定的提升與發揮。
陳屏除了鑽研課本之外,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進行專題訓練。陳屏的語文成績一直不算理想,尤其在語文、英語閱讀理解上,得分率一直不高,深知這一點的陳屏,認為除了要把握好課本內容外,學會進行專題訓練也尤為重要。
每天1小時的閱讀理解題目專練,每天早上半小時的單詞積累,只要發現自己的學習存在短板,那麼就堅持長期的專題訓練,久而久之,陳屏的短板慢慢提升而他的總成績也在高二的下半學期趨於穩定,這些都為他的高考發揮做好了鋪墊。
考試中減少丟分,除了要注重平時的學習方法,進一步鞏固基礎之外,學會減少粗心也同樣重要。相信家長們都認同這一點:如果自己孩子每次考試,能不粗心、馬虎丟分,成績至少能提高二三十分。
那麼,有沒有辦法能讓孩子不粗心呢?不妨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視頻中提到的相關教材,請點擊「了解更多」免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