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成績中等,總分692進清華,自述:從不熬夜學習,堅持2點習慣

2020-08-10 來川學習方法

高中三年時間,對於有些學生來說,是扭轉命運的關鍵,而能夠實現這一步的,無一不是對自己有著明確的規劃與目標,並且能夠克制住自己的惰性,堅持不懈放手一搏的「狠人」。同小學、初中的學習不同,高中的競爭變得更加可視化,而高考作為最後的截止時間,毫無疑問也讓很多學生有了更深的緊迫感,如何高效率的學習,是每個學生關注的焦點。

在高一的時候,成績還只是班裡中等水平的陳屏,最終以總分692考進了清華的金融系。陳屏所在的班級有3人考進了清北,而分數最高的還是陳屏,作為高中三年來逆襲的最佳代表,陳屏自述,自己的學習方法並沒有什麼特殊,甚至有些平平無常。

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陳屏坦言從來沒有熬夜學習,每天都保持著早5晚11的作息時間,在他看來,在進行一天高效率的學習後,也需要足夠的休息時間,不然很難堅持到最後,而自己在平時,也一直2點習慣不變。

1、鑽研課本

同很多習慣刷題的同學不一樣,陳屏認為,如果想要徹底掌握一個知識點,那麼研究課本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課本上的內容、例題都不算太難,但是在陳屏看來,卻是最基礎、最經典的總結,如何將這部分內容融會貫通,那麼在考試的得分率就會更高。

無論是語文的背誦,還是數學的公式、定義,陳屏習慣將所有的內容在學過之後,全部串一邊,然後前後仔細研讀幾遍。尤其在高一、高二打基礎的階段,陳屏更是發現,如果能夠把課本內容中的主梗概全部提取出來,那麼再去研究細節內容就會更加流暢、容易。

堅持鑽研課本的習慣,陳屏一直堅持了3年,而無論大小考試,都在因為對基礎知識的紮實掌握下,而能保持穩定的提升與發揮。

2、專題訓練

陳屏除了鑽研課本之外,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進行專題訓練。陳屏的語文成績一直不算理想,尤其在語文、英語閱讀理解上,得分率一直不高,深知這一點的陳屏,認為除了要把握好課本內容外,學會進行專題訓練也尤為重要。

每天1小時的閱讀理解題目專練,每天早上半小時的單詞積累,只要發現自己的學習存在短板,那麼就堅持長期的專題訓練,久而久之,陳屏的短板慢慢提升而他的總成績也在高二的下半學期趨於穩定,這些都為他的高考發揮做好了鋪墊。

後記:

考試中減少丟分,除了要注重平時的學習方法,進一步鞏固基礎之外,學會減少粗心也同樣重要。相信家長們都認同這一點:如果自己孩子每次考試,能不粗心、馬虎丟分,成績至少能提高二三十分。

那麼,有沒有辦法能讓孩子不粗心呢?不妨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視頻中提到的相關教材,請點擊「了解更多」免費查看。

相關焦點

  • 模擬考總分第一、數學拿150,自述平時學習不熬夜,更習慣保持1點
    高三是對高一、高二學習知識點的一次總匯,同時也是減少短板、拉大成績差距的關鍵一年。系統性的複習,能夠讓那些原本成績不算顯眼的學生,如虎添翼的實現成績逆襲;同樣也能讓那些對高三放下警惕,同時無法及時紓解心中壓力,而導致學習狀態失衡的優等生,出現成績下滑,甚至是成績的大幅度被拉開。
  • 高中三年從未熬夜,總分695進北大,自述:平時上課,習慣做3件事
    高中三年時間,除了最後一年對自我學習的一次系統性的複習外,高一、高二階段主要是以學習新知識,然後轉化吸收舊知識為重點,尤其在進入高三之後,所有都變成了舊知識,這時候就考驗對舊知識的儲備量,系統性的學習能力高低。
  • 高一到高三,從下遊到前3名,自述經驗:不熬夜,上自習有3點習慣
    從高一到高三,在3年時間裡,呂賢的成績從最開始的在下遊徘徊,到最後一學期穩定在前三名,成為班裡進步最明顯的學生,在總結自述自己的學習經驗時,明確表示,自己在高中三年裡,無論是哪個階段都不熬夜,而是在保證上課效率的前提下,上自習的時候有3點習慣。
  • 高一成績平平,高考692成校第一,自述:擅長背誦,平時常做2件事
    對於很多學生而言,背題、刷題是最常規提升成績的方法,但是具體能夠把這個方法的效果發揮到多大,卻出現差距截然相反的結果。有的學生納悶,為什麼同樣是刷題,前三名的學生卻能在刷題中穩定住高考的分數,但是自己的刷題除了增加學習壓力之外,卻沒有多少提升效果。
  • 高一排倒一、高考排名第2,705分進清華,坦言「逆襲」:堅持3點
    」堅持這個詞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能夠真正的做到,並且長期實踐的卻鳳毛麟角。自古以來,能夠成大事者毫無例外都有著長期努力的毅力,以及迎難而上的勇氣,而無論在哪個行業、哪種身份,對於想要取得成績、獲得進步的人來說,「堅持」都是必不可少的1點。
  • 高考692分!她說,目標就是清華
    平度一中李涑榿學科均衡,多次考級部第一平度一中李涑榿 高考總分:692分  李涑榿的各科成績是:語文117分、數學143分、然後便是付出十二分的努力:第一點是抓住課堂,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一定不能走神,儘量在課堂上將知識掌握八九分;第二點是勤思善問,平時練習時不要只為做題而做題,選擇題要將所有選項都弄明白,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問老師和同學,課間裡多與同學討論交流;第三點是注重落實,一定要建立起錯題本,及時糾錯整理,儘量避免錯誤再犯,同時複習時更有針對性。
  • 女兒692分進清華,母親坦言平時教子:上小學前,有意培養3點習慣
    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孩子呱呱落地開始,接觸到的每一點都是對自我習慣的塑造與養成,有些是肉眼可見的變化,而有些卻是潛移默化的改變。對於父母而言,如何利用好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適當的引導與教導,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對於孩子之後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高一中遊水平、高三保持第一名,自述不熬夜,早、晚自習做1件事
    對於很多高中生,甚至是部分初中生而言,熬夜學習成為一種學習常態,尤其對於那些基礎不算好,但是卻想要更進一步的中下遊學生;或者是想要保持住自己學習成績優勢的尖子生而言,在學習上的比拼,更多的像是學習時間長短的比拼。
  • 陝西男孩英語149分,以719分摘狀元上清華,堅持2種習慣養成學霸
    其實,學霸是指擅長學習,分數很高的學生;他們學習刻苦,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如何養成學霸?3年前,曾獲得競賽獎,高考英語149分,以總分719分考上清華大學的陝西男孩鄭書豪說,堅持2種習慣養成學霸。一、陝西學霸鄭書豪是2018年《最強大腦》的一匹黑馬,相信不少人對他都有印象。
  • 初二年級的中等生,學習成績普普通通,首先應該改變學習習慣
    初二年級的中等生,學習成績普普通通,首先應該改變學習習慣有些初二學生,課前不會預習,上課不會聽課,課後不會複習。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被動接受現成的知識,模仿老師講授的解題方法,自己真動腦筋的少,筆記課記得多,課後看得少,對問題的本質思考、回味得少。
  • 高一的學生,上學期各科總分645分,兩年後有沒有希望考上清北?
    「我是一名高一的學生,我上學期各科總分是645分,這個成績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分數段?如果我現在好好學習的話,兩年後有沒有希望考上清北?」有人問。高一階段的總分數是多少?語數英150×3=450分,再加上史地生理化政這6個科目分別100分,高一所有科目的總分是1050分。在總分1050分的情況下你高一的成績才645分,這相當於100分的卷子你才勉強及格,這樣的成績想要在高三的時候考上清華或者北大,我覺得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考上清華北大,不僅僅只需要「及格線」的分數就能做到。
  • 高三最後一年,常居班裡前3名,總分693進清華,坦言:習慣做3事
    在每年高考結束前後,學習方法這個話題往往會成為大眾熱議的焦點,而對於那些有孩子正在為高考準備學習,或者是未來會要面對高考的家長、學生們來說,每年除了感嘆這些學霸們的學習成績多麼「逆天」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從中取汲取經驗,然後有選擇性的去補齊自己的學習短板,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 靠熬夜來解壓,707分狀元分享秘訣:聽老師話,還有養成2個習慣
    文化課成績排名一直是全校前三名。總結學習經驗時,王治同認為最重要的是第一要聽老師的話。別看每天放學後,在教室裡待的時間很短,但只要堅持下來,形成習慣,它帶來的好處是你遠遠想不到的。2、 保證睡眠,適度熬夜高三之前,王治同認為,沒有必要每天都要熬夜熬到很晚,如果影響了第二天的上課狀態,再去補課也不會有更好的效果。高一的學習相對來說比較基礎,高二學習難度相對來說會高一些,但也會出現懈怠的情況,到了高三,學習就得使勁兒了。
  • 不熬夜不進補 省理科狀元龔曉曦——「逆襲哥」曾排年級100名
    放學後堅持學習15分鐘「這個娃踏實,聽話,簡單。」談起得意門生龔曉曦,教了他三年的班主任範娜老師竟然講不出任何缺點,「如果非要說,那就是過於認真。」從教21年,龔曉曦是範娜教出來的第一個省狀元。2011年,龔曉曦被分配到了襄陽四中讀高一重點班,全班68人,他排第28名,全年級100名左右。範娜從那時起就是他的數學老師,也是班主任。
  • 廣東高考狀元劉洋,716分考入清華,自述:從小要養成4個學習習慣
    這個來自於廣州市第六中學的男孩,在高考這場戰役中,數學147分、語文133分、外語145分、理綜291分,總分716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僅僅是狀元,不足以讓清華校長親自為他頒發通知書。這樣的學霸自然引起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好奇,很多人詢問劉洋學習成績這麼好,是不是因為從小就很聰明啊?劉洋卻直言,自己並不聰明,只是自控力很強!劉洋在給學弟、學妹們分享學習經驗的時候,自述自己從小養成的4個學習習慣,我個人認為每個家長都可以督促孩子養成。
  • 高考702分進北大,自述高中三年學習經驗:習慣1點、不做1事
    「高考」兩個字包含了十幾年辛苦學習的過程,也是很多學生人生中,第一次逆轉命運的開始。無論高考最終的結果如何,對於絕大部分學生而言,只要坐在課堂上,翻看著課本筆記,都是希望能夠考出一個好成績來,但是成績的取得似乎總有「上限」,要想突破臨界點,需要的不僅是毅力,還有高效的方法。
  • 開學一個月,高一家長快瘋了:孩子每天熬夜學習,考試墊底,真難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高一,見了我之後,就跟我抱怨:「我現在都快瘋了,女兒說數學、物理聽不懂,平時問老師、同學,講解都很難理解,她一心想學好,每天熬夜到11點半以後,看著挺辛苦的,就是學不好,第一次考試就墊底,現在心理壓力特別大,導致睡覺時心慌,又睡不好覺,上課沒有精神。哎,現在問題一大堆,怎麼辦?」
  • 學霸英語六級考試692分,閱讀和聽力滿分,好方法加好習慣給力
    學霸英語六級考試692分,閱讀和聽力滿分,好方法加好習慣給力!今天要說的這位在2019年英語六級考試中總分692分,閱讀和聽力都是大滿貫的學霸,來自於南京審計大學。南京審計大學,簡稱南審,與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是中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雖不是「985」「211」,卻是審計署、教育部、財政部和江蘇省「三部一省」共建高校。
  • 浙江高考理科第2名,數學142分,以總分719棄清華上北大,值得嗎
    下面,米醬給大家分享一個2019年浙江高考理科第2名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選擇的?浙江女孩邵奕佳在2019年高考中,考了719分的優異成績,其中語文133分,數學142分,外語144分,理綜300分,以總分719分獲得浙江省理科第2名。
  • 714分進清華,學霸劉昶:不補習,別熬夜,上課要隨老師的思路轉
    從小學一直堅持練習鋼琴的習慣練就沉穩的性格,才能如此坦然面對高考;良好的學習狀態贏得學習效率;沉穩走到最後才是最終的勝利。1、 每天練習半小時鋼琴學習之餘,劉昶喜歡彈鋼琴。從小就一直喜歡,久而久之,慢慢成為了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