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學生而言,背題、刷題是最常規提升成績的方法,但是具體能夠把這個方法的效果發揮到多大,卻出現差距截然相反的結果。有的學生納悶,為什麼同樣是刷題,前三名的學生卻能在刷題中穩定住高考的分數,但是自己的刷題除了增加學習壓力之外,卻沒有多少提升效果。
高考結束後,邵家民整理出一米多高的試卷,而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利用自習或者假期時間,額外多做的題目。在高考中憑藉692分的好成績,邵家民成為學校理科第一名,同時成功拿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三年前的高一,邵家民的成績平平,只能勉強過個一本線。
邵家民自述自己平時的學習優勢在於背誦,尤其背誦一些長短的知識內容。關於背誦的技巧,邵家民認為是自己小時候閱讀養成的習慣,先將需要背誦的內容全部過一遍,然後剔除出其中的脈絡關鍵,然後找出關鍵詞,按照隱藏的邏輯順序進行填充,再加以注重細節,這樣背誦的效果就會又快又好。除了擅長背誦外,邵家民平時還會常做2件事。
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這些需要牢記大量公式的學科時,邵家民會將所需要背誦的公式內容全部整理在一起,譬如函數公式、不等式公式等等,然後按照不同的知識點,將所有補充的原有的知識點整理到一起,按照前後順序,將其一一排列劃分,然後這樣既能便於記憶,又能加強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找到其中的共同之處,方便做題時的取用。
邵家民認為,很多課本上十幾頁的內容,其實都是在解釋一個公式,要想徹底理解這個知識點,除了要背誦公式本身之外,通讀後的理解掌握,找出其中的關鍵知識點,才能更便於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在背誦知識點外,還需要一定的題目進行訓練,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題目都是有價值的。很多題目除了有高度的相似度之外,還會出現無針對性、權威性的隱藏問題,所以去適量做一些高考真題練手,能夠有效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查、夯實以及自測,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是為了高考打底,明確學習目的後,才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進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學霸和普通同學的最顯著區別就在於——學霸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法。這套學習方法,正是他們超過其他同學、遙遙領先的關鍵所在
家長們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孩子學習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嗎?如果沒有,那麼不妨從下面這個視頻中找答案:
學習學習方法課時,會使用的相關教材,請點擊「了解更多」免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