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成績平平,高考692成校第一,自述:擅長背誦,平時常做2件事

2020-08-10 來川學習方法

對於很多學生而言,背題、刷題是最常規提升成績的方法,但是具體能夠把這個方法的效果發揮到多大,卻出現差距截然相反的結果。有的學生納悶,為什麼同樣是刷題,前三名的學生卻能在刷題中穩定住高考的分數,但是自己的刷題除了增加學習壓力之外,卻沒有多少提升效果。

高考結束後,邵家民整理出一米多高的試卷,而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利用自習或者假期時間,額外多做的題目。在高考中憑藉692分的好成績,邵家民成為學校理科第一名,同時成功拿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三年前的高一,邵家民的成績平平,只能勉強過個一本線。

邵家民自述自己平時的學習優勢在於背誦,尤其背誦一些長短的知識內容。關於背誦的技巧,邵家民認為是自己小時候閱讀養成的習慣,先將需要背誦的內容全部過一遍,然後剔除出其中的脈絡關鍵,然後找出關鍵詞,按照隱藏的邏輯順序進行填充,再加以注重細節,這樣背誦的效果就會又快又好。除了擅長背誦外,邵家民平時還會常做2件事。

1、知識塊的整理劃分

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這些需要牢記大量公式的學科時,邵家民會將所需要背誦的公式內容全部整理在一起,譬如函數公式、不等式公式等等,然後按照不同的知識點,將所有補充的原有的知識點整理到一起,按照前後順序,將其一一排列劃分,然後這樣既能便於記憶,又能加強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找到其中的共同之處,方便做題時的取用。

邵家民認為,很多課本上十幾頁的內容,其實都是在解釋一個公式,要想徹底理解這個知識點,除了要背誦公式本身之外,通讀後的理解掌握,找出其中的關鍵知識點,才能更便於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適量高考真題訓練

在背誦知識點外,還需要一定的題目進行訓練,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題目都是有價值的。很多題目除了有高度的相似度之外,還會出現無針對性、權威性的隱藏問題,所以去適量做一些高考真題練手,能夠有效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查、夯實以及自測,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是為了高考打底,明確學習目的後,才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進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後記:

學霸和普通同學的最顯著區別就在於——學霸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法。這套學習方法,正是他們超過其他同學、遙遙領先的關鍵所在

家長們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孩子學習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嗎?如果沒有,那麼不妨從下面這個視頻中找答案:

學習學習方法課時,會使用的相關教材,請點擊「了解更多」免費查看。

相關焦點

  • 高一成績中等,總分692進清華,自述:從不熬夜學習,堅持2點習慣
    同小學、初中的學習不同,高中的競爭變得更加可視化,而高考作為最後的截止時間,毫無疑問也讓很多學生有了更深的緊迫感,如何高效率的學習,是每個學生關注的焦點。在高一的時候,成績還只是班裡中等水平的陳屏,最終以總分692考進了清華的金融系。
  • 三次模擬考全區第一、高考697分進北大,自述:常做1事、牢記1話
    697成功考進了北大的中文系,而在高三下半年的3次模擬考中,林肖和都拿到了全區第一的成績,能夠在高考中出色發揮也算是在同學老師的意料之中。高考成績的取得雖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平時的積累與學習,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林肖和自述,在高中3年時間裡,一直保持2點習慣,那就是常做1事、牢記1話。
  • 為什麼有的學生平時成績平平,一到高考就爆發?答案讓人猜不到
    為什麼有的學生平時成績平平,一到高考就爆發?答案讓人猜不到在每年的高考中,總會出現幾個讓人意外的黑馬。而這些一鳴驚人的黑馬,平時的成績其實並沒有太拔尖。那麼這些平時成績平平的學生,為什麼一到高考就能爆發出驚人的實力呢?答案讓人意想不到。
  • 期末考試超第二名30分,年級第一坦言:擅長背誦,自習常做3件事
    如果說平時測驗是對固定章節知識點的考查,那麼期末考試就是對整個學期的學習,進行一次綜合的摸底檢查,能夠比較公平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日常的複習情況。對於未來的新學期計劃,以及對當學期的總結,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 退休語文老教師,一線教學40多年,直言:提成績,平時常做3件事
    」語文不僅是平時上課必須要學的一門課,同時也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所以學好語文不僅是單一學科拿高分的基礎,也是理解、學好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礎。高考滿分750分,在縱觀歷屆來的高考狀元、學霸的每科分數對比中,其中數學、英語、文理綜分數都極高,甚至有的能夠拿到滿分
  • 高一中遊水平、高三保持第一名,自述不熬夜,早、晚自習做1件事
    在高一的時候成績還只是停留在中遊水平,但是在2年後,卻能在高三階段穩定在年級第一,柳暢坦言自己不算是非常「拼命」的那一類在被問到平時的學習方法或者技巧的時候,柳暢坦言在早、晚自習,自己一直堅持做1件事。邊背、邊寫課本知識點柳暢坦言,學習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背誦、書寫永遠都是所有方法的基礎,也是保證學習效果的最關鍵的保障。
  • 模擬考總分第一、數學拿150,自述平時學習不熬夜,更習慣保持1點
    高三是對高一、高二學習知識點的一次總匯,同時也是減少短板、拉大成績差距的關鍵一年。系統性的複習,能夠讓那些原本成績不算顯眼的學生,如虎添翼的實現成績逆襲;同樣也能讓那些對高三放下警惕,同時無法及時紓解心中壓力,而導致學習狀態失衡的優等生,出現成績下滑,甚至是成績的大幅度被拉開。
  • 高考語文148,考進清華自述:提語文成績,常做2事、不踩1坑
    語文作為高考中拿分最難的科目之一,能夠考上140分以上的學生鳳毛麟角,同樣語文也是最容易拉開成績一門,尤其在其他理科科目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在高考中如果想要儘可能的爭取優勢,那麼在語文上多下功夫,屬於「性價比」很高的一種選擇。
  • 年級第一坦言3點經驗:有1點思路、常做2件事
    對於學生而言,有些能夠用1個份額的時間牢牢記住知識點,而有的學生卻需要花費2個份額的時間去理解這知識點。學習效率的差異性,是導致成績差異的關鍵所在,而很多學生之所以想要成績卻遲遲沒有效果,本質上是因為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 羅梅華:差生如何用不到2個學期的時間擠進前三名!平時常做3件事
    21:03 來源: 致力聊娛樂 舉報   從考試粗心馬虎,到期末擠進前三名,班主任直言:平時常做
  • 高中三年從未熬夜,總分695進北大,自述:平時上課,習慣做3件事
    高中三年時間,除了最後一年對自我學習的一次系統性的複習外,高一、高二階段主要是以學習新知識,然後轉化吸收舊知識為重點,尤其在進入高三之後,所有都變成了舊知識,這時候就考驗對舊知識的儲備量,系統性的學習能力高低。
  • 全班平均分排第一,甩第二名5分,語文老師:提分數,常做3件事
    語文成績150分,能夠考到120分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參考歷屆來在高考中發揮出色的學霸們的成績單,數學、理綜、甚至是英語都常有滿分的情況,但是語文能夠拿到140分,甚至是135以上的學生卻少之又少。高二(3)班在期末考試中,全班的平均分118排在了年級第一,比起第二名的113分多出了5分,能夠在語文平均分中拉開這樣大的差距
  • 母親小學老師,兒子高考692進北大,坦言教子:不說1話、 常做1事
    在1977年高考恢復後,國內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在不斷的攀升,隨著生活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高考是打破階級壁壘最方便的途徑,同樣也是扭轉命運最有效的方法。,在高考中他以692分考進北大,成為村裡第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
  • 三年級班裡「吊車尾」,中考年級第一進重點,自述:平時常做1事
    小學成績的高低好壞,如果說是孩子記憶能力、快速學習能力的比拼,那麼等到初中之後,更看重學生的思考、反思、總結能力。在大多數學生的記憶水平差不多的前提下,如何克制學生容易走神、分散注意力的問題,提高學習的集中效率,是保證成績高低的關鍵。
  • 孩子升入高一後,家長要讓他們先做4件事,關係未來高考成績
    孩子馬上就要升入高中了,要想讓他們在3年後的高考有一個好的成績,從現在家長就要督促孩子,在高一時,要先做好這4件事:>第一,對初中基礎查缺補漏很多在高中階段感到越學越吃力、成績開始下滑的學生,大多數就是因為初中基礎沒有打好。
  • 高一是「分水嶺」?高一班主任直言:拉開成績差距,做1事、記1話
    對於當下的普通學子來說,人生還正處於進行時,前20年裡最重要的事情,大多都逃不過「高考」這一關,而高中三年時間,成績的差距往往在第一年就有所顯露,所以很多人曾經說高一是成績的一道「分水嶺」,但是作為高一班主任的趙粟則認為,高一是個機會與挑戰並存的黃金時期,如果在這一階段,就打下做1事、記1話的基礎習慣,對於想要在這一階段拉開成績差距的學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 浙江男生高一常考倒數第一 高考卻705分考入清華:逆襲秘訣學習下
    高考考完後,寧海中學的趙啟琛發了條QQ說說,「頓開金鎖走蛟龍」。那一刻,他內心雀躍,「估算了下,覺得700分穩了」。高考成績出來後,他考了705分。誰都不曾想到,高一剛進來時那個常常考全班倒數第一的男生,這次高考以全校第二的成績成為一匹黑馬。在高手如雲的寧海中學創新班裡,趙啟琛自認是青銅段位。據趙啟琛回憶說,在高中三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他的成績都不算突出。
  • 寧波男生趙啟琛高一常考倒數第一:如今高考705分受清華青睞
    寧波男生趙啟琛高一常考倒數第一:如今高考705分受清華青睞2020年08月09日浙江新聞高考成績出來後,他考了705分。還記得近日傳遍寧波家長圈的學霸項楚鈞嗎?趙啟琛是項楚鈞的同班同學,同樣接到了清華大學拋來的橄欖枝。「他才勵志呢!」誰都不曾想到,高一剛進來時那個常常考全班倒數第一的男生,這次高考以全校第二的成績成為一匹黑馬。
  • 致高中家長:高一到高三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向學霸進軍整理出高一到高三最重要的事,希望給高中生和家長帶來幫助。高中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整個高中階段,知識覆蓋面相對較廣,難度較大,僅靠簡單地拼時間、拼精力漫無邊際地大量練題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科學有計劃地學習才是正解!制定學習計劃、執行計劃、考試考核、考後總結等等都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高一到高三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 給復讀生的3點建議:多一年複習,保持1點不變,同時常做2件事
    ,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作為有過復讀經驗的甄晚,給想要復讀的學弟學妹們3點學習建議,在這多一年的複習時間裡,保持1點不變,同時要常做2件事。常做2件事:1、錯題的篩選利用:複習階段最不缺的就是題目,但是最重要的卻是錯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