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研究》創刊30周年 中國原創期刊影響因子首破20

2020-12-25 騰訊網

創刊三十年,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今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中,影響因子提升至20.507。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12月4日,《細胞研究》舉辦創建一流學術期刊座談會,邀請中國科協、中科院、上海市分管領導,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兄弟期刊的專家與編緝,在創刊三十周年之際,共同交流辦刊經驗,探討中國科技期刊未來發展之路。

《細胞研究》於1990年由中科院原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姚錱院士創辦。當時中國生命科學整體處在發展初期,科研工作與國外的交流剛剛起步,在國際英文期刊上發表文章也很困難。建立一個促進我國與國際間細胞生物學交流的平臺就是當年姚錱院士的辦刊宗旨。這份期刊的創立為中國生命領域科學家提供了對外學術交流的窗口,為日後參與國際競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006年,《細胞研究》與國際知名出版社——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合作。近15年來,採取專業科學編輯負責制的運行方式,為處於激烈競爭的國內外優秀原創論文,以及在國外期刊評審時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優秀論文開闢「綠色通道」和「快速通道」,多渠道吸引高質量稿源,不斷提升辦刊質量。

近年來《細胞研究》發表了一批具有高度創新性的原創成果,學術水平相當於《自然》、《細胞》發表的文章。隨著我國生命科學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期刊學術水平和影響力逐年提升,期刊影響因子亦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2到20的飛躍。《細胞研究》發展成為國際頂級期刊有效地保障了我國科學家的國際學術話語權,同時也為推動我國生命科學的原始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科學家服務,為科學發展服務,一直是《細胞研究》的初心。《細胞研究》未來的目標也絕不僅僅是著眼於影響因子的提升,而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積極踐行《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秉持「來自中國,服務世界」的科學情懷、「科學優先,科學家優先」的辦刊理念、「追求卓越」的實踐精神,將期刊辦成比肩《科學》、《自然》、《細胞》的世界頂尖期刊,帶動其他科技期刊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中國科研在全球的影響力,並為世界科學研究的發展和科學文化的建設提供中國期刊的貢獻。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張幗霞)

相關焦點

  • 上海《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前不久,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突破20大關,創下我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同樣是「上海智造」的《分子植物》影響因子突破12,在植物科學領域研究類期刊中穩居第二,連續9年在亞洲同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一;《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躋身前十
  • 《細胞研究》創刊三十周年 業界探討創建一流學術期刊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4日電(鄭瑩瑩)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今年迎來創刊三十年。  在今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中,《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提升至20.507。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細胞研究》創刊三十周年之際,業界共同探討中國科技期刊未來發展之路。  據介紹,《細胞研究》於1990年由中科院原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姚錱院士創辦,他並為之辛勤耕耘十餘載。
  • 影響因子破20不是終點,要做科技期刊「百年老店」
    (《細胞研究》編輯部供圖)  ■30年,從2到20,《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的飛速躍升與中國基礎科研、尤其是生命科學的快速發展同向而行,它如同一個擴音器,讓一批中國原創科研成果率先在國際舞臺上亮相  ■「科學家們經常提及的《自然》《科學》《細胞》等學術期刊都在西半球,希望未來在東半球的中國上海,有一本領先世界的科技期刊」  創刊30年,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
  •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1/3    ■
  •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2019版)(Journal Citation Reports)顯示,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影響因子首破「20」,究竟意味著什麼?這份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好生...
    短短7年,《細胞研究》的「影響力」又上了一個臺階。這份由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自2013年第一次實現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的飛躍後,就在不久前,其影響因子提高至20.507,再一次實現中國科技期刊的歷史性突破。
  •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過20
    走出去」進入國際評價體系「走進去」擁有學術話語權「走上去」躋身頂尖之列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上海正致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國際學術期刊界形成「上海樣本」樹立「中國標杆」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這本卓越期刊是中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明年繼續20分+
    期刊信息Cell Research(ISSN:1001-0602)創刊於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現為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入選2019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類期刊
  • 僅14年,影響因子從2到20,《細胞研究》有何招數?
    創刊三十年,紮根上海三十年。今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提升至20.507,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日前,《細胞研究》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座談會,探討中國科技期刊未來發展之路。
  • 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8.151 核心期刊排名第14
    根據近日發布的200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Cell Research(中文刊名《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8.151,在國際細胞生物學領域發表原創論文的147種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4位,並連續5年在中國科技期刊中排名第一。影響因子是期刊定量評價的重要工具。
  • 江曉原:上海科技期刊創造「中國影響因子首超20」意味著什麼
    《細胞研究》作為一本中國本土辦的英文期刊,能夠用15年時間完成從2到20的跨越,在9000多種SCI期刊中,獲得該學科領域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的影響因子,實屬不易。《細胞研究》的成功突圍足以說明,即使在美英主導的科技期刊領域,中國學術雜誌也有可能進入「高影響力陣營」。
  • 國內科技期刊尷尬 影響因子影響力大
    有關中國科學家發表論文的「喜好」,《中國物理快報》副主編、中科院院士王鼎盛最近做了個「精確計算」:2008年,我國科學家獨立發表的SCI物理論文約1.8萬篇,國內5家主要英文物理期刊發表了其中的3162篇,約佔總數的17%。1984年創刊的《中國物理快報》是中國物理學會的會刊。堅持使用英文,是為把「重要而影響廣泛的研究成果」快速地向世界報導。
  • 國際惟一滿通古斯語研究期刊《滿語研究》創刊20周年
    東北網1月15日電(記者高長利)15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省社科聯等國內學術界、期刊界的專家學者120餘人聚集哈爾濱,慶祝黑龍江大學《滿語研究》創刊二十周年。  《滿語研究》創刊於1985年,是國內外唯一的一部滿通古斯語言研究的學術刊物,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
  • 【學會動態】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再創...
    喜報C 2020年6月29日,在美國湯森路透發布的2019年度《SCI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19年度影響因子首次突破10,達到10.164,在SCI細胞生物學學科195種期刊中排名第19位,較上一年度上升了11名。
  • 最新國內科研期刊影響因子排名,國內期刊封面投稿特點,SCI必備
    1.CELL RESEARCH2017-2018影響因子15.393《CELL RESEARCH》中科院主管的一份月刊, 期刊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國際權威性和廣泛的研究領域5.Molecular Plant2017-2018影響因子9.326Molecular Plant創刊於2008年,由Molecular Plant上海編輯部與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UP)合作出版。
  • 2020生物質領域期刊影響因子分析
    6月2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正式公布了最新版(2019年)SCI影響因子(ImpactFactor,IF)。千呼萬喚始出來,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終於正式出爐了!在此小編整理收集了一下適合生物質相關並且影響因子在4以上的SCI期刊。廢話不多說,直接看看相關期刊的結果吧。
  • 30年20分, 上海科技期刊的「平凡之路」
    其中有3種原創期刊影響因子破10,分別是《納微快報》(英文期刊,英文名Nano-Micro)、《分子植物》(英文期刊,英文名Molecular Plant)和《細胞研究》(英文期刊,英文名Cell Research,簡稱CR)。
  • 《SCI期刊分析報告》公布最新影響因子—新聞—科學網
    > 《細胞研究》 在國際分子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升至第九;創辦僅兩年的 《國家科學評論》,首次亮相即進入全球綜合期刊前五;創辦於2013年的 《光:科學與應用》 已成為國際光學界頂級雜誌……昨天,湯森路透發布2015年度 《SCI期刊分析報告》,一批中國自然科學學術期刊表現搶眼。
  • 什麼是影響因子,期刊影響因子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
    在學術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影響叫著學術影響,對某個領域你學術專業的理論影響和實踐影響等。學術影響通常體現在影響因子上。影響因子是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就是某期刊最近所兩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在這個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這個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也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所以好多人發表的期刊會刊到綜合影響因子0.0幾,0、1幾,0.2幾,複合影響因子又是幾點幾,你所發表的期刊有沒有影響因子在知網官網也了查旬。
  • 這本國產SCI期刊,首個影響因子上2分,免出版費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這本國產英文OA期刊,免出版費,去年剛被SCI收錄,今年6月獲第1個影響因子2.325,位居期刊的基本信息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軍事醫學研究(英文)》),雜於2014年正式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