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師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高考狀元

2020-09-05 七天提高記憶力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大部分高考狀元都出自教師家庭……

根據某「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07-2016年這十年裡,全國的700多名高考狀元,有35.9%都是來自教師家庭。幾乎佔據了所有人數的三分之一還要多。這麼大的比例激發了很多人的興趣,一起來探索,為何教師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現高考狀元呢?

在教育孩子上,教師是一把好手

雖然社會上一些人瞧不起老師這個職位,其實,想要成為老師也並不容易。不僅需要十年寒窗苦讀,高考成績也不能太差。

做老師的一般都是師範畢業,而師範大學基本都是本科,尤其是公費師範生,都是比較知名的幾所大學,比如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

這些師範畢業生,本身就是學教育的,對教育孩子是一把好手,所以,他們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也知道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在教育成本上,做老師的家長,可以更好地利用時間來教育孩子。

教師有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更多

教師這個職業比較特殊,同樣是工作者,教師基本不怎麼加班,除非是帶畢業班的班主任,很多時候需要加班補課。其他老師,基本就是朝九晚五的工作,不需要加班,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的陪伴,老師不僅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還有更多時間去陪伴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的陪伴可以讓他們健康成長,成績自然也不會差,有家長的正確引導,還有一個陽光積極的心態。

先天遺傳因素也很重要

遺傳基因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環境,但是成績完全不同。雖然有學習方法上的原因,先天因素的原因也不能忽視。這些教師都是高學歷出身,自己的孩子天賦還是有的。

可以感受到,老師家的孩子,大部分成績都很不錯。讓人羨慕嫉妒恨,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只有老師家的孩子才能成績好,只有老師家的孩子才能考上清華北大。比如做到以下三點,也可以有機會培養出高考狀元。

1、不強制他們參加補習班,尊重自主學習

如果孩子主動學習,是完全可以跟上學校老師進度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過多幹涉學習和生活,只會適得其反。在學習、擇校等問題上,父母都是先和孩子溝通,也不會強制他們去參加補習班,尊重他們自主學習!

2、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採訪了多個高考狀元,發現他們基本都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從來不搞題海戰術,只做經典題,不做無用功。在他們眼裡,學習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他們不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情緒,所以才能學好。

3、好的工具書事半功倍

每個同學都有一些參考書,但是真正能夠幫上學生的工具書並不多。大多數參考書都是枯燥無味,或者是無法理解的公式和定理。家長不懂,看到別人家孩子買,自己也只能買回來,最後不僅浪費了金錢,也浪費了時間。

好的工具書從來都不是枯燥難懂的。對於小學生來說,漫畫版本的工具書更有魅力。比如我們今天要推薦的這套《學霸筆記-小學版》,全新的工具書,能大幅度地幫助學生提分。

這套書,適合1-6年級學生使用,不分地區,小學生通用版本。書中整理了知識重點、難點,考點,以及易錯點。既可以自學使用,也可以家長作為輔導用書。這本書是通過全國各地優秀筆記整理而成,知識點全面,不僅可以快速學到知識,還能查缺補漏提高成績。

書中都是漫畫的圖解,讓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便於孩子更加容易理解。在每一章的最後,都有易錯點總結,鞏固了基礎知識,讓理解更容易,解題更細心。

這套筆記包含語數外,正好涵蓋了小學所有知識點。這套書籍,廠家定價每本58元,新生開學有活動,三本只需要98元。平均每一本還不到33元。卻給孩子帶回一本提升成績的工具書。

想要成為高考狀元,不僅有父母的引導,良好的環境,好的工具書必不可少。所以,擁有一套優秀的學霸學習方法,一定可以錦上添花。

最後,希望所有的學生可以考入理想的學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高考狀元」多出自教師和公務員家庭?
    前幾天無意中看到某機構發布的一組數據:2007年到2016年十年時間,全國錄取的760名「高考狀元」中,有35.09%來自於教師家庭;18.62%來自於公務員家庭;12.62%來自於工程師家庭;11.39%來自於工人家庭;10.16%來自於農民家庭;12.12%來自於醫生、律師、金融、證券等其他職業家庭。
  • 教師雙胞胎兒子同時考上北大清華!為啥教師家庭更易出高考狀元?
    03為什麼教師家庭更易出高考狀元雖然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但是,老天似乎更偏愛教師子女。最近6年來,河南省有5位高考狀元出自教師家庭,比例超過40%。從2007年-2014年,8年間雲南共有9名高考狀元出自教師家庭,父母雙方至少有一人是教師。
  • 高考狀元多半來自教師和公務員家庭?班主任一語道破:起點不一樣
    高考狀元多半來自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閱讀量廣泛,喜愛閱讀,作息規律,對於自己的學習和運動有明確的規劃時間,雷打不動。安徽高考狀元董吉洋表示,自己的學習的時候也會遇到學不進去的時候,不想看書。這時候,父母不會告訴他應該做什麼不做什麼,而是默默地拿起書本看書,自己看到了自然也就受他們的影響努力學習了。所以,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 高考狀元都來自教師與公務員家庭?這3點是關鍵,快來看看
    高考過後,高考狀元無疑是最受大眾關注的人。各個省市的高考狀元僅僅只有一位,引起大家的關注是很自然的。通過對各省市的高考狀元的父母的職業的調查發現,很多高考狀元的父母的職業都是教師或者公務員。其中,父母職業是教師的家庭出現的狀元的比例是最大的。有關部門曾經針對狀元的父母職業做出一項統計,該統計的考察對象是2005年到2016年中的高考狀元的父母職業。
  • 最容易造就高考狀元的中國家庭類型,有沒有你的家庭?
    每年的中國高考,都會產生一大批高考狀元,省級高考文理科狀元,就多達六七十人。相比高考狀元,很多人更關心高考狀元培養的方式,因而,也關心哪些家庭更容易培養和造就高考狀元。根據相關機構調研和統計的結果,以下這4種中國家庭,最容易培養出高考狀元,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4種中國家庭都有什麼樣的特點。教師家庭首先,很多人認為,最容易培養中國高考狀元的家庭,首推教師家庭。作為一名學生,如果父母總有一人或兩人都是教師,在教育上,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相比其他學生,更容易接受到全面的教育。
  • 孩子是狀元或探花嗎?高考狀元多來自"這兩類"家庭,家長偷著樂
    我們普通家長不求孩子是狀元是個榜樣或探花也可以呀。隨著記者的深入探訪,我們知道了這位狀元女孩的母親也是一位教師,在我們縣一中教學。其實近年來隨著一些社會學學者對高考狀元的深入追蹤研究,研究發現,高考狀元大多是來自教師和公務員這兩類家庭的比較多。
  • 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更容易出學霸!智商並非主要原因
    近日,一則關於「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更容易出學霸」的新聞熱傳:某新聞機構向全國高考學霸考生發出了一份「2018年高考問卷調查」。分析調查數據發現,這群學霸考生中父母的職業以教師和公務員居多,29.63%的受訪考生父親為公務員,29.63%的受訪考生母親為教師,而父親為教師的佔比也接近兩成。另外超過四成的受訪考生父母為本科學歷,超過16.67%的受訪考生父母為碩士及以上學歷。
  • 哪些家庭更容易培養出中高考狀元?看完後你想說點兒啥?
    至於家長朋友們,小編則在網上搜集整理了一組關於中高考狀元的數據,總結了這些人中龍鳳在家庭背景及自主學習行為習慣上的共同點,希望能對大家進行家庭教育帶來一些收穫和啟示。總結:教師子女、管理人員家庭多出狀元,這可能和教師、管理人員善於點撥孩子、規範孩子的學習習慣有關吧?
  • 看過高考狀元的出身和特質,才明白,狀元是「別人家」孩子的原因
    現在這個網絡時代,分數公布的同時,狀元的名字也隨之被公眾知曉。大家對狀元好奇的同時,對他們的家庭出身和父母情況也格外好奇。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高考狀元呢?很多家長也不禁感嘆:為什麼高考狀元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根據有關的數據信息,高考狀元的各種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面。
  • 高考狀元都出自這2類家庭?原因有三,不服不行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某教育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最盛產高考狀元。為什麼高考狀元多出自教師和公務員家庭呢?原因有以下三個。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更看重學歷和文憑公務員或教師,本身就是知識改變命運的範例。
  • 高考狀元多出自中產家庭?為何基層和富豪家庭的孩子幾乎榜上無名
    有一份從2007到2016年十年間針對高考狀元父母職業的調查的數據表明,其中父母是教師的佔比35.09%,公務員佔比18.62%,可見高考狀元不是來自基層和富豪家庭,而是大多來自中產家庭。一、高考狀元多來自中產家庭對於高考狀元,人們除了知曉他的外表的光鮮之外,更是想要知道他獲取的成功之道,從自身的學習方法,家庭環境,到所在的學校,都是人們想要關注的熱點,希望可以從中探索出成功的方法。
  • 為啥教師和公務員家庭,包攬了多半高考狀元,原因很現實
    每年的高考狀元都格外受大家關注,看著一個個登上熱搜榜的狀元們,相信大家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這孩子咋長大的,怎麼能這麼聰明?父母又是做什麼的,能教育出這麼優秀的孩子?但當大家繼續深挖下去時卻發現,很多高考狀元並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而是普通的教師或者公務員家庭。早在幾年前,就有數據統計,教師和公務員這兩個家庭,包攬了多半的高考狀元。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很現實。
  • 2020成都高考學霸家庭背景調查!教師、公務員家庭最「盛產」學霸
    2017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校友會2017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高考狀元與其家庭背景、父母職業及學歷等有密切關係。從2006年到2016年10年的高考數據來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學霸比例逐年上升,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最「盛產」高考學霸的。
  • 公務員家庭最容易培養出高考狀元
    在2017年全國高考成績發布後,澎湃新聞對全國31個省份的60餘名省級高考狀元發去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最終,共回收40份有效問卷,涵蓋27個省份的高考文理科狀元。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調查結果。看看調查報告裡的高考狀元,跟你想像中的,一樣嗎?
  • 父母是什麼樣職業的孩子更容易嘗試自殺——中小學教師?
    不止是因為我曾經作為教師有著很深的教育情節,更是因為教書育人的教師的子女相當一部分出了如此嚴重的心理問題,我深深地擔憂我們的教育將走向何方!我們或許都知道,教師家庭培養出的孩子往往都是學習上的佼佼者。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調查統計,2007年到2016年十年時間,全國錄取的760名「高考狀元」中,有35.09%來自於教師家庭。
  • 68位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到底什麼決定孩子一生?
    原標題:【68位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露4個扎心真相:到底什麼決定孩子一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所謂的「神仙」一樣的孩子,都不是一鳴驚人的奇蹟,背後暴露了這四個教育真相。為什麼一定要進好學校?王淇穎,裸分722分,今年的北京市高考狀元。
  • 「高考狀元」家庭情況調查,多來自這4類家庭,你家符合條件嗎?
    每年高考來臨,人們最關心的是高考作文題目,數學最後一道大題的難易程度,英語聽力等等,而高考結束後各省市「狀元」熱度大漲,被人們歌頌為學神。能成為狀元,無論是文科狀元還是理科狀元,都是各科目全方面人才,擁有絕對的學習能力,和一定的學習天賦。
  • 68位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露4個扎心真相.....
    今年也不例外,隨著各省高考成績的公布,各地的高考狀元們,也都漸漸浮出水面。看了這些優秀又沉穩的孩子們,很多父母都不免在心裡打個問號:「他們都是怎麼學的呢?」苦盡甘來,少年得志,一夜爆火……被眾多名譽和光環裹挾著的狀元們看起來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 家長關心孩子高考狀元
    7月23日開始,高考成績放榜,各省狀元也紛紛出爐。苦盡甘來,少年得志,一夜爆火……被眾多名譽和光環裹挾著的狀元們,看起來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然而,有媒體採訪了全國68個高考狀元,發現,天才是不存在的。所謂的「神仙」一樣的孩子,都不是一鳴驚人的奇蹟,背後暴露了這四個教育真相。01,為什麼一定要進好學校?
  • 為什麼老師的娃兒狀元倍出?秘密在這裡!
    近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了《校友會2017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調查顯示,2007至2016年全國共有837名高考狀元。其中,35%的孩子的父母是教師,近兩成的父母是公務員,另有12.6%來自工程師家庭。比例最高的是教師家庭。我們並不想宣揚高考狀元話題,但這種現象卻值得思考——為何這麼多優秀孩子都來自教師家庭?教師家庭都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