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廣大的農村,資源豐富,到處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這些植物遍及山林,路旁,溪水邊,田野裡,無處不存。經過了幾千年來人們的實踐,認識了許多野生植物對人類具有巨大作用。有的植物能充飢,是一種難得的天然美味;還有的可以用來當作藥使用,為人類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記得在家鄉就有這樣一種植物,它生長在農村的山谷林下,路邊,草地裡,隨處都可能看到它的身影。它的根莖長出的葉較大皺縮,葉片還密生著白色的硬毛,看起來醜還有些刺手。莖直立常有兩分枝,花會開紅白兩種。你知道這種植物嗎?
我們這裡的人們都稱這種植物為「土柴胡」。這種植物在農村隨處可見,它的叫法也有很多,有的地方把它稱為草鞋底、地膽頭,還有些地方把它稱為草鞋根、理肺散、鐵燈盞、牛託鼻等。其實它的學名叫「地膽草」,是中醫常用的一種中草藥,可全草入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土柴胡性寒,味苦,沒有毒性,具有涼血,利水,清熱解毒等作用,在黃疸、淋病、溼疹、腳氣,蛇蟲咬傷等疾病中也有非常不錯的表現,是一味功效強大的常見中藥材。
土柴胡性味苦,涼,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地膽草在農村常用的方法,治療溼疹,取鮮草1兩左右搗爛敷於患處。
土柴胡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福氏痢疾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常用於感冒咳嗽、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百日咳、急性黃疸型肝炎等疾病的治療。
土柴胡對於治療急性中耳炎也很有特效,將新鮮的地膽草全草搗爛,然後用棉籤沾上汁水,每天一日3~4次點於耳中,不久就可以見效。實驗證明土柴胡對瓦克氏肉瘤、白血病等有控制作用。
由於土柴胡是夏季成熟,在農村裡有不少老農民會把這種野草的根莖採挖出來,曬乾儲存,等到冬季的時候來用。平時可以用來做涼茶原料,還可以水煎服或泡茶飲。也可以用它的根莖來燉湯吃,如燉雞,燉鴨,燉肉等都可,不但美味,而且有極高的保健養生價值。
因為土柴胡這種植物是一味功效強大的中藥材,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現在在許多的農村都有種植,發家致富,是家庭經濟來源的重要途徑。相信在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開發這種植物的價值前景廣闊。
當然,「是藥三分毒」,體虛寒及孕婦慎用。作為藥用,一定要遵醫囑,讓它為人類發揮更大的作用。
你見過這種植物嗎?你家鄉有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