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陰之後昨日竟逆勢突拉漲停,與公司股價詭異表現類似,深長城舉牌案(詳見本報周一報導《深長城被舉牌謎團待解 黃氏聚集似將逼宮深圳國資》)也日漸撲朔迷離。
記者通過調查獲悉,目前與深圳市國資局相對應的股東方——聯泰系(控制人為黃建?、黃振達家族)、瑞昌捷(控制人為黃將南、黃將忠家族)、中洲系(控制人為黃光苗、黃光亮家族),加上其他多名自然人(黃美清等),其間鋪呈著一張隱秘繁複的人物關係網。
如「黃氏」股東的核心——黃光苗家族與黃振達家族同為潮汕商人,均出生於汕頭市濠江區達濠島中部的珠浦社區,現均任深圳潮汕商會名譽會長。
而記者掌握的資料還顯示,「兩黃」既是同鄉、又謂舊友,不僅同為珠浦社區的鋪路架橋、建校助醫而捐款,還曾合辦過投資公司。
具體來看,2009年2月17日,汕頭特區晚報刊發名為《濠江珠浦社區企業家數年捐款近億造福鄉裡》的報導,其中提及:改革開放以來珠浦社區出現了許多成功的企業家,據珠浦慈善會會長黃振順介紹,在黃振達、黃光苗、黃光升等知名企業家帶動下....。.幾年來,黃振達捐建珠聯大道等公共福利慈善事業約4000萬元,黃光苗捐建珠浦衛生院與籌建鄉裡文化公園的款項達2500萬....。.
據珠浦社區官方網站介紹,該社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達濠島中部,轄區總面積10平方公裡,人口約2萬人。
記者再多方核實上述報導,可確認其中的黃振達為廣東聯泰集團董事長、黃光苗為深圳中洲集團董事長。據深圳潮汕商會提供的信息,兩人同為傑出的潮汕商人,現均任名譽會長。
在商幫文化濃鬱、族脈關係緊密的潮汕商人中,若說出生同一鄉裡的黃振達、黃光苗兩人無任何關聯,實難令人信服。
同時,廣東惠州市政府網站在公告歷年大事記時還披露出一則信息:2005年9月23日上午,惠陽區領導王壽銓、鄧炳球、吳衛華等在深圳中信大廈與中商國際投資公司負責人黃振達、黃光苗等舉行合作投資項目籤約儀式。下午,王壽銓、鄧炳球、吳衛華等到深圳新國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參觀考察。
若兩人還曾經共事,是否可構成關聯關係,進而在深長城舉牌案歸為一致行動人?這還需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調查。
但另一方面,表面上,黃振達控制的聯泰系是深長城重要股東;實際中,黃光苗的中洲系因與之存在多項業務合作,論「淵源」或更為深遠。
深長城2005年至2010年的6份年報,均披露了其與中洲系進行過的多項金額巨大的合作。如2005年5月28日,深長城與中洲集團籤訂《寶安寶城舊城改造項目投資協議》,總投資為36億元,其中中洲集團投資29.52億元,佔投資總額的82%;深長城投資6.48億元,佔投資總額的18%。據當時公告,該項目由中洲集團獨立經營,深長城全程參與該項目的監管,項目收益按照投資比例進行分配,雙方分步驟分期投入其應投入的資金。
但該項目卻並未實際推進。截至2009年12月31日,深長城已累計支付項目投資款計5.8億元,中洲集團卻僅為2.9億元。幾年內,兩公司先後籤訂了《補充協議書》、《補充協議書(二)》、《項目終止協議書》。
最終,中洲集團通過關聯方中信華南深圳公司向深長城返回投資款本利共計7.08億元,一個高達36億的「畫餅」項目5年後方告落幕。其結果,對深長城而言,全力投入資金,卻似做了一筆長期低息拆借;對中洲集團而言,投入資金不到承諾額1/10,反從深長城處實現低息融資。
再以2010年4月21日南方都市報刊發的《深圳寶安26區舊城改造停滯6年 繁華之地變廢墟》調查報導來看,該項目存在多處疑惑與玄機,中洲集團扮演的角色與初衷耐人尋味。
此外,深圳證監局2008年對深長城提出的整改意見也顯示:其與中洲集團合作寶安舊城改造項目,曾未經董事會審議,在共管帳戶之外,以借款給長城物業的方式間接承擔寶安舊城改造項目的部分支出。由此,深長城不僅未履行「監督」職責,反投入大量資金,其動機同樣耐人尋味。
除寶安舊城改造項目外,近幾年深長城與中洲集團還有不少合作,在監管部門的整改意見中,多顯示出利益輸送的痕跡。如深長城旗下盈燦公司承包惠州市博物館、科技館工程項目時,為惠州中洲投資公司墊付工程款。
回查公告,2006年10月20日,盈燦公司與惠州中洲投資公司籤署《惠州市博物館、科技館總承包施工合同》,此後雙方還多次籤訂了補充協議。
根據上述協議,盈燦公司在承包施工過程中,為惠州中洲墊付部分工程款。後惠州中洲陸續向盈燦公司歸還了部分欠款,截至2007年12月31日,盈燦公司確認施工業務收入計9630萬元,尚應收惠州中洲結算工程款計463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深圳證監局提出整改意見後,2008年12月25日,中洲集團才向深長城提出明確的還款計劃。
種種跡象顯示,中洲系在與深長城的業務合作中「獲益」不淺,若此次證實其與聯泰系卻存關聯關係,便意味著深長城極有可能早被「黃氏」所掌控。真相究竟為何,本報將繼續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