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與馬雲:兩個杭州商人的宿命

2020-12-17 騰訊網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14日發布重磅消息——

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12月14日依法作出處罰決定:

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每家罰款50萬,對於三家公司來說,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尤其是馬雲的阿里巴巴,不要說罰款50萬,就是罰50億,馬雲肯定都不會感到太疼。

然而,資本市場很快做出了劇烈反應。

港股阿里巴巴應聲下跌逾3%,每股蒸發8港元,對於總股本1250億的阿里巴巴來說,縮水多少,相信就是小學生也能算出來。

區區50萬的罰款,為何資本市場反應如此之大?

只能說,這個50萬的警示意義很大,給阿里巴巴敲了警鐘。

阿里巴巴方面的態度還算好——

我們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後,已按照政策指引和要求,積極整改。

這是最近一個月,馬雲第二次被敲打。

一個月前,上交所發布消息稱,螞蟻金服因發生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且螞蟻金服上報的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

上交所決定暫緩螞蟻金服原定1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上交所宣布不久後,港交所也宣布螞蟻集團暫緩H 股上市。

對於螞蟻金服暫緩上市,輿論譁然,坊間猜測很多。

看起來比價靠譜的分析是,馬雲最近太過高調。

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講話,讓有關方面不爽。

10月24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馬雲做了20分鐘的演講,對當前國內金融體系提出了尖銳批評。

馬雲說,巴塞爾協議是老年人俱樂部;

中國現在不是金融系統風險的問題,而是沒有金融系統的風險;

中國的金融還處於「青春少年」期,還沒有成熟起來;

中國的銀行業還是普遍的「當鋪」思想。

馬雲這番激進的講話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先是多份金融監管部門的官媒持續批駁馬雲的觀點。

隨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再隨後,就是螞蟻金服暫緩上市。

這次阿里巴巴被罰款50萬,雖然和螞蟻金服沒有直接的關聯,但也不是孤立事件。

筆者猜想,政府對於阿里巴巴的態度可能有了微妙的轉變。

12月11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透露出一行字——

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話音剛落,三家公司被處罰。

反壟斷,其實也不是什麼新名詞。

為什麼要反壟斷?

還是怕一家獨大,不正當競爭。

背後也有潛在的風險。

我想起了另一個杭州商人——

胡雪巖。

關於胡雪巖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有著「紅頂商人」的稱號。

「轟頂商人」什麼意思?

有官場背景啊。

胡雪巖商業帝國的第一個靠山是浙江巡撫王有齡。

後來,太平軍就攻克了浙江,王有齡的城池沒有了,羞愧自盡。

胡雪巖於是轉投另一個靠山——朝廷重臣左宗棠,並在左宗棠的支持下,將生意做到了極致。

然而,左宗棠在朝廷也有對頭。

1882年,胡雪巖出巨資在上海開辦了蠶絲廠。為擊敗洋人對生絲市場的操縱,胡雪巖高價收購生絲,目的就是形成壟斷,然後拿下生絲的話語權。

可見,只要是商人,都知道壟斷的味道真香。

眼看著胡雪巖的如意算盤撥弄得很順溜,幾乎就要大功告成了,這時候中法戰爭爆發了,加上歐洲生絲豐收,生絲市場行情巨變。

左宗棠的死對頭李鴻章嗅到了機會,利用政府的權力讓胡雪巖的蠶絲廠無法開工,胡雪巖囤積的大批生絲只能賤賣,只這一單生意,胡雪巖虧掉了白銀一千萬兩。

這還不算,李鴻章趁胡雪巖資金有點困難之際,拖延清廷到期的一筆八十萬兩的貸款不還,胡雪巖作為這筆貸款的擔保人,只好賣掉自己的幾處礦場,替人家還錢。

李鴻章還到處散布胡雪巖鬧錢荒的假消息,引發了老百姓心理恐慌,大家爭著到胡雪巖的的「阜康錢莊」擠兌,胡雪巖的錢莊紛紛倒閉。

牆倒眾人推,這話一點不錯。

不走運的鳳凰啊,還不如一隻雞。

胡雪巖只能賣賣賣,價值數百萬兩銀子的胡慶餘堂,被文煜以十八萬兩銀子拿下,等於白送。

此時的左宗棠已不在人世了,胡雪巖的靠山沒了,財產全部被查封,他本人也在貧病交加中悲憤離世。

如今的馬雲,生逢偉大的時代,國運興盛。

但是,馬雲的身上依然有某種商人的局限性。

比如,喜歡加槓桿,忽悠年輕人高消費,這個呢,就有點缺乏社會擔當。

這是一個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啊,任何人都要順應這個歷史潮流啊,順應潮流才會在歷史的進程中奔流向前啊。

話又說回來,政府處罰阿里巴巴50萬,就是對馬雲的敲打,並不是真想整死阿里巴巴。

老子教訓兒子的時候是怎麼說的?

我打你,是為了你好啊。

馬雲無限的加槓桿,鼓勵年輕人超前消費,還要壟斷,可能會重蹈胡雪巖的覆轍。

當然,馬雲猴精猴精的,悟性不會差,本質上也很愛國的,經過了這番教訓,相信會幡然悔悟,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會更健康。

相關焦點

  • 紅頂商人胡雪巖傳奇一生,從他身上學到什麼?馬雲「18字」評價
    很多人都聽過在光緒時期紅極一時的大商人胡雪巖,他總資產達到3000萬兩白銀,相當於如今將近33億人民幣。提醒一下,這可是100多年前的33億。作為歷史上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人脈不僅分布商界,而且更是延伸到了官場,可謂是八面玲瓏、左右逢源。
  • 呂不韋、沈萬山、馬雲的大商人宿命
    在吳晗眼中,商人是商朝亡國後的遺人。當然,這個商人多半是男性。商朝亡國後的女人,應該叫商女。唐人杜牧在《泊秦淮》一詩中,稱歌伎是商女。畢竟,商紂王亡國前,是喜歡歌女、舞女的。這群女人在亡國後拋頭露臉賣笑、賣唱,還是可能的。
  • 「紅頂商人」胡雪巖改變了當時商人的地位了嗎?
    我覺得,紅頂商人胡雪巖沒有改變商人的地位。「商人」這個稱呼的來歷,與商朝密不可分。在商朝出現後,人們除了從事各種種植糧食和飼養家禽、家畜之外,有一些還從事著釀酒、建房、織布、銅器製作,甚至造車、造船等手工行業。
  • 紅頂商人胡雪巖-第九集
    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繼續來到半畝塘讀書會做客,今天我們繼續來說胡雪巖,昨天我們講完了他的衰落,非常的殘酷,他這一輩子,窮了20年,富了40年,其中上升了30年,巔峰了10年,最後失去一切的一切,只用了3年。偌大的一個財富帝國3年就崩潰了。那麼胡雪巖這個人該如何評價呢。
  • 胡雪巖破產
    最後一個帝制時代最大的商人是胡雪巖。       由於體制控制著所有的資源,商人要想做大必須依附於體制,而代表體制的就是官員。       胡雪巖十三歲就開始經商,可以說對這做生意的不二法門很了解。他第一個依靠的政府官員是湖州知府王有齡,為了攀上王有齡的關係,胡雪巖無所不用其極。
  • 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 那是1762年,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在揚州他召見了十位徽商的代表,為了表達他們對南巡的大力資助,乾隆特下恩旨賜給眾人官爵,這對地位低下的商人來說是無上的榮光(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 「紅頂商人」胡雪巖:從放牛娃蛻變成清朝首富,他是怎麼崛起的?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偉大的商人。一位是「散盡千金還復來」的商家老祖陶朱公——範蠡,另一位則是近代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前者相隔時間太遠,無從學起。 於是,後者成了經商之人必學的典範。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慈善帳本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慈善帳本 2015-12-14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胡雪巖,祖籍安徽績溪,出生於杭州。幼時家貧,幫人放牛為生,稍長,由人薦介往錢莊當學徒,靠自學而通文墨。白手起家,憑藉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國商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筆。尤其可貴的是,他懷著一顆仁厚之心,開辦胡慶餘堂藥局,以圖濟世救人。一個不熟悉藥業的人,從外行到內行,在發揚「仁」心的同事,將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並在中醫藥學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頁。
  • 輸得起的贏家:「紅頂商人」胡雪巖《胡雪巖的人生經營課》第2講
    胡雪巖關於用人,如在杭州的時候突發奇想,認為打更的那個人是一個可用之才,認為他盡忠職守、兢兢業業,因此,胡雪巖僱他去看倉庫;陳世龍年輕、悟性高,胡雪巖就安排他做自己絲生意方面的幫手,還要求他學外語,以便將來和洋人打交道;老張為人本分,胡雪巖就讓他當絲行老闆,以約束他那聰明卻愛貪便宜的老婆;古應春懂外語,了解洋人的一些習俗和洋行的規矩,善於和洋商打交道,胡雪巖便安排他打理和洋人有關的生意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何會有「胡大善人」這一稱號?
    胡雪巖 一、胡雪巖是誰? 胡雪巖,赫赫有名,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巖憑藉其不凡的商業才能,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後面官至二品,賞穿黃馬褂,成為「紅頂商人」,因此人皆云:「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不過,胡雪巖這位紅頂商人臨終前,卻對子孫說出「勿近白虎」這四個字,其中的「白虎」到底是什麼? 胡雪巖幼年時常聽大人們說:「南面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到那裡去肯定有飯吃。」 隨即,胡雪巖便沿著古道來到杭州。創業初期,胡雪巖結識了一位落魄的官二代王有齡。 一番運作之後,胡雪巖資助王有齡500兩白銀,幫其補實官位。
  • 紅頂商人胡雪巖「成也官家,敗也官家」
    公元1823年9月29號的安徽績溪,績溪屬於古徽州六縣之一,是徽文化的核心地區之一,被後人譽為商聖的晚清著名商人胡雪巖就出生在這裡。胡雪巖從小家境貧寒,在13歲時便出門闖蕩。在杭州的一家錢莊做學徒,他聰明勤快,不到五年的時間就被破格升為跑街,相當於現在的業務助理,跑街幹了半年,受到客戶老闆們的讚賞,胡雪巖又被提升為了出店,相當於現在的業務主管,當時,錢莊老闆沒有後人,就把他當成兒子來培養臨終時把整個錢莊送給了他,就這樣,胡雪巖有了起家的基業,阜康錢莊。
  • 紅頂商人胡雪巖:人這一輩子,永遠不能碰的3條紅線,是什麼呢?
    王有齡因杭州城失守自縊殉國後,胡雪巖失去了他在浙江最牢固的靠山。這時左宗棠開始帶兵收復浙江,他與胡雪巖一見如故,並視胡雪巖為股肱。隨著他西徵的節節勝利,其所請在朝廷無有不準,胡雪巖跟著水漲船高,亦就事事順手了。 左宗棠時期的阜康錢莊到達了鼎盛時期,胡雪巖亦被稱為首富,帶紅頂戴,賞穿黃馬褂,官居二品,被稱為紅頂商人。
  • 紅頂商人胡雪巖和盛宣懷這兩隻白手套的商業諜戰
    秦國一統六合後,中土的商人就失去了相對獨立性,要當商人,沒有紅頂是不行的,沒有權力豢養,也是行不通的。無論是造幣鑄錢的鄧通,還是富可敵國的沈萬三,一紙詔令,既可以從不名一文到榮華富貴,也可以從腰纏萬貫到傾家蕩產。人生境遇反差之大,都在龍椅上的那位主子一念之間。
  • 為什麼說胡雪巖是清代的紅頂商人呢?
    我想大家看見這個題目也是心中有很多問號,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小艾心中也是很疑惑,所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胡雪巖。胡雪巖終其一生,他以『仁』、『義』經商,對當今的商人仍有借鑑意義。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這就要從他和左宗棠合作開始說起了,他是一個商人和左宗棠合作,當然是為了賺錢。胡雪巖託人找關係終於有一次拜見左宗棠的機會,他帶去的見面禮便是十萬兩現銀,「報效軍中」。
  • 紅頂商人胡雪巖除了生財有道,還有個難以啟齒的嗜好,並殞命於此
    創業的艱難自然是有的,但是都讓胡雪巖挺過來了,憑藉著自己在商業方面的敏銳,胡雪巖總算在成為了紅頂商人。圖片:胡雪巖成為掌柜劇照二、商業王者,政治青銅如果只是作為一名商人,胡雪巖無疑是商界的王者。然而,所謂人無完人,胡雪巖在商業方面的敏銳程度,半分都沒有體現在政治上。別的官員最喜歡搞好同僚之間的關係,以便有好處時相互關照,出問題時相互幫忙。
  • 清朝另一位紅頂商人,聯合洋人整垮胡雪巖,成為晚清首富
    浙江的杭州湖州是蠶絲的主產區,蠶農多,蠶絲收購商人也多。原來靠著絲綢之路這類古老的方法賣蠶絲倒也相安無事。可是鴉片戰爭以後,國門被打開,洋人大批進入國內。大家都知道,做生意這東西,經手的人越多,價格就越高。洋人也明白,所以他們就要想法設法的省去中間商——蠶絲商人。洋人直接向蠶農收購蠶絲了,而且給的價格比蠶絲商人高。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何失敗?除了「樹大招風」外,還有這一不齒嗜好
    今非昔比,但是古代確實有一位令人羨慕的商人,在職場上,他左右逢源;在官場上,他春風得意;在情場上,他更是遊刃有餘,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一位「情場老將」。這位著名的商人便是紅頂商人胡雪巖。01古人云:「食色性也。」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之常態,紅頂商人胡雪巖也不例外。
  • 紅頂商人胡雪巖:生財有道的好手,還有個難以啟齒的癖好
    戰國時有猗頓西河速富的故事,自古商人便為「經商有道」傷神費力,而當事業開始發展起來也是極為迅速的,《史記集解》云:「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說到經商,一定會提起晚清著名的商人胡雪巖,他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商界的地位可以說是「商界中的曾國藩」。
  • 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要不回來的死帳也能被胡雪巖討回,而錢莊老闆膝下無子也就將錢莊給了27歲的胡雪巖。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這是胡雪巖在生意方面的天賦與努力,而在錢莊學徒期間還有著另一番境遇,這一年落魄舉人王有齡流落至杭州,可惜身無盤纏難以趕赴京城捐官,恰巧碰上了胡雪巖,窮人孩子早當家,胡雪巖多年的經歷也練出了火眼金睛,知王有齡有出人頭地的風姿,相當於現如今的風險投資般,胡雪巖給了王有齡500兩運作,二人的深厚情誼也就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