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愛情事業雙豐收」是當代多數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心願,然而,在如今競爭壓力如此巨大的社會當中,「愛情和事業雙豐收」又談何容易呢?由此我們不禁會設想:在古代,「愛情事業雙豐收」會不會更容易些呢?今非昔比,但是古代確實有一位令人羨慕的商人,在職場上,他左右逢源;在官場上,他春風得意;在情場上,他更是遊刃有餘,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一位「情場老將」。這位著名的商人便是紅頂商人胡雪巖。
01
古人云:「食色性也。」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之常態,紅頂商人胡雪巖也不例外。胡雪巖是一個風流成性的「採花」老手,本名胡光墉。作為近代著名徽商代表人物之一的同時,胡雪巖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不僅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與此同時,他還十分圓滑,從始至終拍著左宗棠的馬屁。
清鹹豐十一年,太平軍攻打杭州時,胡雪巖主動自購糧草接濟清軍,博得了左宗棠的賞識。之後又在政壇上謀得實權,輔佐左宗棠,幫他組建軍隊,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西徵時,胡雪巖還對外採購軍糧,訂購軍火,收集情報。由於胡雪巖一心為財,貪圖享樂,不謀軍權,因此也順利地得到了左宗棠的絕對信任。
其實,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早年生活並不是順風順水,相反,卻十分不易。胡雪巖幼時家境貧寒,父親在他12歲的時候就已經逝世了,13歲的胡雪巖為謀生計,踏上了一條流浪江湖、四處漂泊的人生道路。
19歲那年,胡雪巖迎來了自己的機遇——當時在杭州一家錢莊作學徒,而掌柜無子嗣,認了他做兒子。掌柜生前把5000兩銀子留給了胡雪巖,這些財物也成為了胡雪巖發家致富的第一桶金。
02
胡雪巖憑藉自己的經商頭腦和市場經驗,利用自己的銀子和人脈籌辦了私人錢莊,錢莊越做越大,分行無數,胡雪巖懂得報恩,將錢莊的名字設立為「阜康」,和當年掌柜的錢莊同名,也算是繼承先父遺志。除此之外,胡雪巖還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藥店繼承至今,被譽為「江南藥王」。就這樣發,他一本萬利,變成了全國有名的富商。
隨著胡雪巖日進鬥金,各種外界的誘惑也悄然接踵而至。胡雪巖雖是一位生財有道的精明商人,但他貪圖美色,嗜色成性也是事實,事業有成的他,盡顯「暴發戶」的奢靡與淺薄。胡雪巖常常在大街上尋找美女,看見有姿色的女人,便會不顧一切,不惜以重金收買。胡雪巖仗著自己有權有勢,家財萬貫,視女子為玩物,肆意羞辱玩弄。
《胡光墉傳》中記錄了胡雪巖的豪奢行為,具體史料內容如下:
大起園林,縱情聲色,起居豪奢,過於王侯。驕奢淫逸,大改本性。
《見聞瑣錄》中也記載了胡雪巖對女子喜新厭舊的荒唐行為——「凡買而選遣者,殆數百人。」除此之外,胡雪巖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怪癖」,這個「怪癖」最終將他的事業推向了衰敗。胡雪巖把自己的妻妾作為象棋的「棋子」,利用她們下棋,動輒幾十人,一盤「棋」下來,這些妻妾無不叫苦連天,汗流浹背,這些玩弄世人的行為令人髮指,也揭露了胡雪巖作為一代富商的「扭曲」心理。
03
最終,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好日子終於到了頭,由於他遍尋女子,花費大量真金白銀,入不敷出。與此同時,由於他的財大氣粗行為也得罪了不少達官貴人。俗話說:「樹大招風」,胡雪巖的家財雖取之有道,卻用之如泥沙,這使不少心懷鬼胎之人既覬覦又嫉妒。
清光緒九年,胡雪巖的產業受到各地官僚的競相提款,敲詐勒索。最終,胡雪巖被革職抄家,此後終日鬱鬱寡歡,逝於家中。
結語
「德行定終身」,胡雪巖早年創業發家的經歷十分勵志,但最終「紅頂商人」胡雪巖沒有經抵制住外界的不良誘惑,沉浸於女色,無心經商,導致自己的產業狀況江河日下,甚至在最後關頭,胡雪巖沒能制止住官僚的「強盜行為」,使自己陷入絕境,結局悲慘,發人深思。
文|南書房|人物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