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0點,我拖著頭昏腦漲地躺上床,不舍地放下手機,有些帶著歉意的入睡。
凌晨4點,我突然中夢中醒來,仿佛有一個人在輕聲地跟我說:不要睡了,你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
我打開手機一看,才4點多,窗外是還是黑蒙蒙的。
我便開始了跟自己不斷地做心理暗示:現在是睡覺時間,不要多想,好好睡覺。良好的睡眠,才能有更好的精力來面對工作,面對生活。
可是,還是無果,我還是睡不著,腦子裡還是在想事情。
未完成的事情,就像纏繞的藤蔓,緊緊地將我包圍住,讓我的思緒無法停止。這樣的日子,發生過無數次,都是階段性的。
我很害怕這樣的事情陸續發生。
同住一起的好友小王說:你怎麼不睡覺啊?我睡覺前看你在電腦前,怎麼我醒來的時候,你還是在電腦前。
我平靜地說:我不困啊。
其實,我不敢告訴她,我是焦慮,睡不著。
我今年35歲,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時期。
我特別害怕,因為自己的焦慮睡不著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事情發生。
於是,我在知乎上搜索了有關「焦慮」的事情,發現有44612人關注,22845人回答。原來焦慮已經常態化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平時大大咧咧的老孟說:最近晚上都是睡不好,以前娃在身邊,總是覺得睡不夠。這幾天,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睡不好,3-4點就醒起來,總是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煩得很。
說完,老孟嘆了一口,鬱鬱寡歡地吃著碗裡的飯菜。
平時不擅長交流的我,只是應和了一下老孟的話,便不再說話了。
現在的日子特別難熬,每個人都苦撐著。怎麼克服焦慮,這個問題就深深地刻在我腦海裡。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很長時間。
有時候,我夜裡睡不著,翻來覆去,睡在身邊的老公不耐煩地說:你不要老是動啊,睡覺了。
我便停止了翻動。
趁著老公去上班,我悄悄地去了市裡的中醫院,想通過中醫調理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醫生說:我得的是白領焦慮性失眠,需要調理一下,給我先開了7天的中藥。
剛剛開始,我還按著醫生的建議去吃中藥了,可是,我發現,就算是吃了中藥,我的焦慮還是沒有緩解。
在一次寫作訓練營裡,我學習到了,如何克服焦慮的方法:那就是把他寫下來。讓我瞬間開朗起來。
老師還推薦了美國作家娜塔莉《當你感到不安的時候,就寫下來》,我更加明白,寫作對我來說是一件可以傾訴的心聲。
現在只要我是凌晨4點到5點鐘的時候醒來,想著沒有完成的事情,莫名地想,又無力去解決這些事情。
我索性打開燈,寫下這段焦慮,於是我腦海裡的各種焦慮的事情,就消散。剩下的就是全身心地投入。
面對焦慮,最好的解決方式:直面焦慮,把焦慮的問題寫出來。
因為不安,我們才會焦慮,放下內心的不安,從當前可以做的事情著手,緩解焦慮。
「籃球天才」科比的凌晨4點,是用來投籃,記者在採訪他的時候問他:你為什麼這麼成功?
科比反問道: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
中國73歲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個小時,有了2項抗癌物的發現。
別人的極少的睡眠,換來了高效的人生巔峰。
每一個你曾焦慮或者不安的夜裡,不如靜下心來,把所有的焦慮寫下來,一起面對焦慮,開心笑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