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師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PH模式研究》課題系列微課《情緒紅綠燈》,我是李毫鳳。
道德與法治課是對小學生進行系統性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要課程,對於培養小學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具有積極作用。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會產生協同效應,起到良好效果。將心理學的一些元素有機融入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讓「道法」課程開出「健康」之花!
在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同伴與交往第三課《當衝突發生》教學過程中,講解當衝突發生,我們要控制情緒,保持冷靜時,可以利用「情緒紅綠燈」這一遊戲,幫助孩子們在遊戲中體驗和感悟。
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
當衝突發生時,可以利用「情緒紅綠燈」這一遊戲,及時控制情緒,保持冷靜,尋求最佳解決方案。遊戲規則如下:根據教材第21頁故事情節(自習課上靜悄悄,王金剛正在抄寫一段課文,忽然感到左胳膊下墊著的本子被猛地一抽。因為絲毫沒有防備,他的右手跟著一抖,字寫歪了。王金剛轉向同桌,怒目而視……),每4人一組,分配角色。一人扮演王金剛的同桌,另外三人分別扮演王金剛內心的紅、黃、綠燈。扮演時不僅要用語言表達,還可以加上相應動作。
比如:紅燈:停下,深呼吸直至心平氣和。黃燈:表達感受,確定原因,想出方案,考慮後果。綠燈:選擇最佳方案,付諸行動。選擇最佳時機,相互溝通。
遊戲結束後,請大家討論與分享,1.你扮演的是哪個角色呢?你有什麼感受?2.你學到了什麼?
無論它們是什麼,對情緒說「是」,就是對你的能量說「是」。靜心把你從頭腦中拉出來,在那裡全是被情緒點亮了的故事和戲劇。靜心帶你深入內在核心,在那裡你能看到並理解情緒只不過是能量。當你已經掌握到「抓住情緒中的自己」這一技巧時,承認它就在那裡,並且感覺這股在你體內的能量,而不迷失於頭腦編織的故事當中,那麼你便能夠享受這個能量。事實上,你會發現,你可以很有創意地利用這些能量來提升你的生活。
正如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所說: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藉由改變心中的態度來改變人生。
感謝大家收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
作者介紹
李毫鳳,女,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畢業,學士學位。小學心理二級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服務於學生身心健康,對學生存在的人際交往、自身發展、心理困惑具有一定的引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