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歲小男孩的兩周「初戀」說起,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愛情教育?

2021-02-18 英雄之旅成長營地

本文授權轉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中國K12國際教育領先媒體,並系列化提供中小學生的核心素質優質在線課程。

 看點    「早戀」是不少父母頭痛的問題。一是怕孩子因早戀耽誤學業,也擔心孩子因早戀產生負面情緒。那麼,一地雞毛的中年父母該怎樣處理孩子的「早戀」?今天是情人節,我們邀請了香港eClass平臺電子互動童書合約創作者、特殊教育教師徐海娜來與我們聊聊「愛情教育」。下文中她將從電影《小曼哈頓》中十歲男孩的初戀故事說起,談談在這一話題中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溝通、勇氣和責任。

隨著現代教育的進步,人們對「早戀」的寬容度越來越大,甚至已經不再使用「早戀」這個詞語來形容青春期孩子們那些懵懂的情愫。但是這不代表家長和老師就對青少年的戀愛感到安心。雖然他們認可青少年相互萌發好感,以及談戀愛都是正常的人類行為,但是他們對此也有著深深的焦慮。

 

著名心理學家勞倫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曾經這樣形容青春期的孩子:「青少年的大腦就像油門極度靈敏,剎車卻不管用的汽車。他們在加速方面出色,但在抑制行為方面卻問題嚴重。」

可見,成人們的擔心和焦慮也不無道理。那麼成人們到底該怎麼做?

我想起我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中文譯名《小曼哈頓》,講述的是一個不到10歲的小男孩持續了兩周半的初戀故事。

電影不長,只有一個多小時,情節也很簡單,卻能帶給人很多啟示。

小男孩Gabe在「失戀」之後,問了他的爸爸一個問題,「你可以跟我談一談關於女生的那些事嗎?」他的爸爸說,「你問錯了人了。」的確,爸爸自己的婚姻和愛情也一塌糊塗,甚至已經瀕臨離婚。

當孩子變成少男少女,開始談情說愛的時候,父母往往已年屆中年。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說起自己的愛情經驗,可能很多人都中氣不足。

一位曾寫出「愛你/是/唯一的優點/我從來一無是處」如此這般詩句的詩人,在他的新詩集中都這樣描繪走進了婚姻的愛情:

「總有吵得兇的時候/黑得以為看不見明早的太陽/把心一狠/下輩子對你的愛/先拿來這輩子用。」挪用一下「下輩子的愛」是詩人的智慧和浪漫情懷,而平凡如我們,究竟有什麼資格來對孩子們的愛情說三道四呢?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什麼都不做。

中年人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可能並非盡遂人意,但是我們還是有些經驗可以傳授,重要的是,我們所傳授是否是我們經過真誠反省得來的人生經驗,還是僅僅在誇誇其談。

小男孩Gabe的爸爸雖然說他的孩子問錯了人,但還是談了一些自己失敗的經驗。成功若非偶然,那失敗的經驗便至關重要。

愛要大膽說出來,不留遺憾

在中年人的同學會上,「表白」常常成為一種熱潮。青春年少埋藏在心底不敢說的那些話,忽然就能夠脫口而出了。僅僅是說出來,對於他們來說便已足夠,他們稱這是人生某種程度上的一種「圓滿」,仿佛所有的遺憾此時便煙消雲散了。

假如「說出來」是那樣重要,假如「說出來」也是一種人生經驗的話,那麼就值得告訴我們的孩子。

一段戀情的開始和結束,都與人們的溝通能力有關。

電影《小曼哈頓》中,小男孩Gabe的爸爸在描述自己如何走向了離婚時說,當相處開始出現了矛盾的時候,誰都沒有說出來,結果本來是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慢慢就堆積起來,然後就不再是雞毛蒜皮了,這導致婚姻生活就像一間堆滿了垃圾的屋子。

他給孩子的忠告是,要善於說出來,要溝通。小男孩Gabe,出於嫉妒,曾和自己所愛的人在電話裡大吵一架,既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當他終於有勇氣說出「對不起」的時候,他收穫了原諒。

愛一個人,其實是在鍛鍊我們各方面的能力。在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深入地發現自我。愛一個人,也不是索取,而是為愛的人多走一步。

就像我很喜歡影片中的一那句話,「Love is about going that extra mile,even if it hurts.」

每一個人對愛情的感受都不同,但「說出來」卻是讓我們在成年後避免遺憾的最好辦法。

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在他的《懺悔錄》中描述了自己父母的愛情——他們是青梅竹馬,八九歲時,就一起玩耍;11歲時,便形影不離。

兩人秉性溫柔和善感,都在等待時機在對方的心裡找到同樣的心境,而且寧可說,這種時機也在等待著他們。因此兩個人都心照不宣,誰也不肯首先吐露衷腸。

他變得愁苦萬分,而她卻勸他去遠方旅行以忘卻這一切。然而等到他歸來時,他們發現愛情變得更加熱烈,因而便山盟海誓,今生今世永在一起。後來在生盧梭的時候,盧梭的母親因難產而死。在她逝世三四十年後,提起她,他的父親還是會老淚縱橫地說,唉!你把她還給我吧!安慰安慰我,讓我能夠減輕失掉她的痛苦吧!你把她在我心裡留下的空虛填滿吧!孩子,若不是因為你是你那死去的媽媽生的孩子,我能這樣疼你嗎?

假如他們僅僅因為年少沒有把愛說出來,便從此分道揚鑣,那麼就沒有那段可以記載在傳世名著一開頭的愛情故事,同時也就不會有盧梭這個人。

所以他們是幸運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這般幸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說出來」比「不說」可能遺憾的機率要小得多。

 

有的人因為對青少年戀情的種種擔心,而傾向於強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走。但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會對孩子的人格形成產生巨大影響。

在心理學家傑瑞米•克拉克與喬若莎•克拉克合著的《一流的教養——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期,將來他會感謝你》一書中,他們說,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走,會給孩子的人生埋下隱憂——孩子背負的「後悔種子」。我們應該培養孩子了解自我,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在孩子面對戀愛問題所帶來的煩惱的時候,不要代替孩子做決定,我們反而要注重磨練孩子的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換句話說,其實也是獲得他人信任的能力。讓孩子習慣溝通,才會養成相互理解的習慣。這對於親子關係以及任何一段親密關係來說,都至關重要。

既然有勇氣說出來

就要有勇氣承受後果

有人說,「不要墮入情網,而要從愛情裡升華。」說的是一個人要在戀愛的時候,學會提升自己,鍛鍊自己的理性和意志,以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能夠成就對方,也成就自己。

我們無須在愛情裡計較得失,重要的是無論一段感情的成敗,無論是否能夠與對方並肩而走,我們都能從一段感情中受益。

《小曼哈頓》中,當為了愛情感到心疲力竭的小男孩Gabe終於鼓起勇氣向自己愛慕的Rosemary說出「我愛你」的時候,得到的回應是「我並沒有準備好」,「我仍不夠成熟,不知道什麼是愛」。

「害怕被拒絕」也是很多人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寧願保持暗戀狀態的原因。小男孩失戀了,但很快走出不快的情緒,他說,「遠處有一個我曾經迷戀過的人,正走在屬於她自己的道路上。」

此時的她和他,日子都平靜而美好,雖然彼此的生活已經分道揚鑣,但擁有很多共同記憶。

他們曾共乘一輛滑板車,沿著河流,在微風中穿越67個街區,又一起擊敗街頭小霸王成功逃走。雖然他形容那是「一生中最艱難的旅途」,但那溫暖的感覺永遠都留在了他心中。

他說,「也許有另一個女孩在等著我,但要再給我一次初戀的機會的話,我想還是她。」雖然戀愛會讓人心力交瘁,甚至遍體鱗傷,但卻會留下「無法忘懷和難以置信的記憶」,這大概就是愛情能給人們帶來的最低限度的好處吧。

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人因為「求而不得」做出很多瘋狂的行為,乃至傷害對方,違法犯罪。

而一個人格完善的人是一個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人。一個負責任的人也是一個能夠承受失敗,並從中得益的人。培育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生活,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沒有誰總會一帆風順,重要的是我們在面對考驗的的時候,仍堅持我們做人的底線。面對「生活需要常常經受挫敗」的真相,也是一種勇氣。

那些出於「求而不得」,或者嫉妒,而傷害對方、勒索對方的做法都是「懦夫」的行為。要知道任何強迫的愛,不論是出於什麼理由,都不是愛。愛一個人首先要懂得尊重。

 

無論你的孩子是表白的一方,還是被表白的一方,都要教孩子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孩子會不會因為其他原因,例如虛榮,而非出於本心去接受或拒絕,取決於平時的教育。

在平日的生活中,孩子自身的感受愈被看重,他們就越自重。他們越自重,才越會對自己有要求,才越會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選擇和誰建立親密關係,並持守安全和負責任的性行為。

可惜現實往往難遂人願,很多人習慣性地忽略孩子的感受,總說他們的感受不重要,學校的要求,家庭的要求,種種都比孩子們的感受更重要。這樣就容易令孩子們產生兩種行為傾向,一種是刻意迎合外在的一些要求,一種是刻意違背外在的要求。

無論是哪一種都會導致孩子忽視自己的內心感受,選擇不理智的行為,從而為自己和親人帶來長久的痛苦。

很多學校的「乖乖女」之所以會被社會上的一些「小混混」吸引,往往也是這個原因。他們內心裡只是想要釋放自己一下,結果卻不可控。

《一流的教養》一書也提醒我們要注重培育孩子自身的價值觀,讓孩子有能力去認識到自己喜歡什麼,對自己而言,什麼比較重要,以及想做什麼。如果我們扼殺了他們的「自主性」,孩子會成為不知道將來想做什麼,想要什麼,什麼事都無法自己做決定的人。

 

愛情,沒有人能看得透,我們始終也無法當孩子們的愛情教練,我們只能說出我們直接或間接的經驗,供他們參考,然後寄望他們比我們活得幸福。

有人說,愛情,最終最深的欲望只是簡單的相伴。既然如此,那麼曾經簡單相伴過的歲月便彌足珍貴。

有過一段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時光,或者有過一段同窗共讀的日子,留下將來可以回放的記憶,我們便可以滿足了。

如果我們有人可以愛,那就感恩茫茫眾生裡的相遇。若有人愛你,更要感恩,畢竟若有人愛你,並不是出於要愛你的義務。

如何說,他們才會聽?

參與,而非控制

給建議,並身體力行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更懂得幸福的真諦,本能地覺得他們想談戀愛的時候正是我們不吝賜教的機會,可惜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常常是漸行漸遠,有的還由於父母的控制欲而與父母關係極度疏離。

我們要如何說,他們才會聽?

 

腦神經科學專家法蘭西斯‧詹森博士著有《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一書,揭示了青春期孩子腦部發育的秘密,她說,「孩子總是做些令人抓狂的危險蠢事──原來是因為青少年的大腦只要受到些微刺激,都能啟動大腦突觸,產生大量多巴胺,也就是帶來愉悅感的腦內啡。」

「孩子經常無預警爆怒、情緒起伏不定──原來是因為掌管判斷力與自制力的額葉還未發育成熟,無法完全控制釋放壓力荷爾蒙的杏仁核,讓青少年在壓力下的情緒反應更加極端,難以掌控自己的憤怒與恐懼。」 

青少年就是這樣,所以成人首先需要學會傾聽和理解,有時候甚至需要回想一下我們自己的青春年代,才能找到取得他們信任的方法。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而父母是起初最了解他們的人,用真誠溝通的心,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經歷了兩個孩子吵吵鬧鬧的青春期之後的法蘭西斯‧詹森博士,也給了大家一個最重要的建議,那就是——參與孩子的生活。

她還說,「我極端愛著家裡的兩個兒子,但是當他們成為青少年之後,我再也不能像他們小時候那樣操控兩個人去做我想要他們做的事,畢竟孩子都長大了,我現在不可能直接伸手將兩個人抱到我要他們待著的地方。

因此當孩子離開童年後,我們也失去加諸在他們身上的行為控制能力,而在他們進入青春期時,我們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提供建議和說明,並樹立一個好榜樣。」

 

《一流的教養》一書中也說,「科學家說,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要『小心輕放』。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要『暴力鎮壓』。孩子總有一天會意識到,除了朋友,父母也能為他們提供有用的建議和幫助。」

 

在電影《小曼哈頓》的結尾,小男孩Gabe的爸爸在給出自己的忠告之後,也用行動為孩子詮釋出什麼是「為愛多走一步」,通過溝通,解決了自己婚姻的危機。言傳身教,大抵如此吧。



CEEI中國體驗教育研究院青少年研學委員會委員單位

AQHA美國夸特馬協會中國青少年部

ICE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成員單位

CCEA中國營地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ICF國際教練技術協會會員單位

北京馬協騎射委員會會員單位

微信號

call-me-cowboy

諮詢電話

4006-603-604

我是牛仔成長營地,作為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力補充,致力於中國少兒品格教育。以童軍教育、自然教育、營地教育、心理輔導為主體,融合遊戲化教學、STEAM教學、PBL教學、教育戲劇、自然科學、戶外體育運動等教學內容,通過不同地形特徵,不同主題的體驗式教育,幫助青少年培養領導力、創造力、溝通力、合作力、批判性思維、堅忍、樂觀、自我控制等品格。

探索自然 發現世界 

分享美好 尊重生命

營地課程、研學課程、自然教育、體能訓練、安全教育、童軍課程、冬(夏)訓營、戶外體育、自然科學、創客課程、心理輔導、健康指導。

我們與知名企業、學校、教育機構共同設計、定製少兒成長體驗活動與品牌項目。

相關焦點

  • 十歲小男孩竟然比我們這些仙女還會化妝!
    英國一位十歲的小男孩竟然是一個化妝神童,沒錯,比我們這些小姐姐、老阿姨都會化妝!妖嬈嫵媚的眼神搭配紫色美甲,論一個10歲小男孩是如何比我們這些十八歲少女還會放電,別攔我,讓我去旁邊哭一會。煙燻紫色眼影和紫色唇妝比我塗上好看……「你們喜歡我畫這種比較另類誇張的妝容嗎?」「喜歡!」獨角獸星冰樂這款妝容的靈感來源是星爸爸的獨角獸星冰樂。快看眉毛,金色的!
  • 初戀和愛情不在舌尖上,初戀和愛情在我心底
    我的第一次初戀……唉,人到中年了,說起這些,實在有些不好意思,是不是會被年輕人嘲笑呢?是不是會讓年輕人覺得沒個長輩的樣子呢?的確是個事兒。好在,我對初戀的回憶,不會給他人帶來不快,回憶起它們,不但是心靈的愉悅,同時,也是作為長輩對晚輩們的啟示。
  • 當蠟筆小新長大後才發現,我們竟看了27年兩個小男孩的愛情故事?
    導讀:當蠟筆小新長大後才發現,我們竟看了27年兩個小男孩的愛情故事?說起蠟筆小新,很多人應該都對裡面總是色色的野原新之助印象深刻,童年天真的我們竟然把蠟筆小新當做一部兒童卡通來看,而事實上蠟筆小新是一部以小孩為主角的成人漫畫,只是小時候傻傻的我們被蠟筆小新可愛的外表吸引,當成動畫片來看。那麼當蠟筆小新的主角都長大後會畫風會怎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 《我們的孩子》:孩子永遠慣不壞
    我們家的兄弟倆在小嬰兒的時期都是「高需求寶寶」,老大必須貼在人身上才能睡覺,老二則是「吃奶狂人」,不管是生氣了還是傷心了都要吃一吃奶,所以他直到3歲7個月進幼兒園那天才斷奶,但是就像一個儀式一樣,我們約定上了幼兒園就是大孩子了,大孩子不吃奶。就這樣很自然地斷奶了。
  • 疫情過後, 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自然教育
    一場疫情我們迎來「以自然為師」的春天,在全民開啟重新認識自然, 了解並踐行自然教育的大趨勢下,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需要確保在幼兒與自然建立聯繫、建立信任關係的過程中能夠發揮推動作用,並建構出與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相一致的新世界觀
  • 結婚後依然忘不了初戀,該怎麼辦?
    而由於自身年齡、對愛情的認識和看法、個人的心裡承受能力大小不同等的限制,往往能夠在第一段戀情中就修成正果的人,為數並不多,更有甚者,有部分人在結婚多年以後依然對初戀抱有幻想,或者給家庭生活帶來了很多影響,這是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呢?
  • 和初戀結婚是怎樣一種體驗
    和初戀結婚是大部分人都難以體驗到的從未放棄。我的朋友阿傑常常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和初戀分手。阿傑在北京念的大學,初戀比他晚一屆,是個北京小妞。阿傑忽然明白:愛情原來是理財。三年後的阿傑已經買不起北京的廁所了,也錯過了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阿傑做過無數次重遇初戀的夢,但工作一年,北京的狂風颳過,連初戀的頭皮屑都未曾見到。
  • 回憶初戀,十二星座都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初戀,處女座曾經愛過
    這世上的初戀千姿百態,但又大致相同,對於初戀的回憶,大多是青澀但又甜蜜,是懵懂無知,朝氣蓬勃的,我們追憶初戀或是懷念那段感情,又或是感嘆年輕時的自己。那份感情其實早已模糊,剩下的是那份心動的感覺。每個人對於初戀的看法不同,有的人懷念,有的人卻不想再提,那麼,來看看十二星座是怎樣看待初戀這件小事的吧。白羊座白羊座的人永遠都在超前看,他們對於初戀沒有什麼感覺,覺得舊日情緣不必再提,最重要的是珍惜現在。
  • 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勞動教育
    今天是國際勞動節,讓我們用這篇文章來致敬勞動者。五一節,我們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勞動教育呢?我們先來看,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我們要培養的人,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一目標早在新中國之初就已經被國家領導人提出,並一直踐行。
  • 是性侵,還是愛情?關於性,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什麼?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羨慕什麼,你好殘忍,我們才13歲啊——」思琪放聲大哭,眼淚漸漸拉長了五官,融蝕了嘴型。怡婷真的看不懂。《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怡婷和思琪,兩個13歲的女孩,同樣喜歡文學,崇拜老師。而對於這個社會,思琪也曾提出過自己的質疑:「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思琪對媽媽說。「什麼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 張若昀自曝16歲初戀 前女友是當年「粉絲」
    張若昀自曝初戀在16歲。  紅網長沙3月31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朱青)改編自盈風同名暢銷小說的青春校園偶像巨製《十五年等待候鳥》(以下簡稱「候鳥」)正在湖南衛視熱播出。3月31日,憑藉「宅男語錄」爆紅網絡的男主角張若昀透過微信接受媒體群訪,自稱「心理年齡不到十歲」的他自曝上學時就已經有「粉絲團」,初戀也是一位當年的「粉絲」。  調侃心理年齡不到10歲  在近日熱播的「候鳥」中,張若昀褪下制服,化身逗萌校草,笑果十足。被問及古裝和「裝嫩」哪個更難時,張若昀俏皮回答:「裝嫩是本色出演,我心理年齡不到十歲。」
  • 從少年初戀,到貫穿一生的婚姻愛情
    校園戀情的男女生像圖中的兩人初戀永遠是每個人心中最美的一段回憶,儘管青澀,儘管各種壓力,儘管想起略顯傷感,但不可否認這都是我們心底的秘密。而我們希望那最純真的一段愛,不屈 ,理解,誤會,糾結,不舍,看一群高中生怎麼在艱險煩惱的校園張揚青春,走出不一樣的初戀之路。初戀像檸檬,酸澀而耐人尋味。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值得留戀的是純真的初戀,落實到現實的是進入婚姻裡的愛情。
  • 《初戀這件小事》《大話西遊》《後來的我們》最好的愛情電影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3部愛情電影,很適合一個人的時候看。Ps:排名不分先後,不喜勿噴。《初戀這件小事》初戀這件事,誰也逃不過,初戀最美麗的時刻便是暗戀的時候,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所有的感官都會注意到他,總是滿心思的被吸引。
  • 澳洲的四年半教育到底給了十歲的少年些什麼?
    四年半過去了,我們家裡又多了一位一歲半的妹妹,當年的那個十歲的男孩已然長成了一米八的少年,下班回家看到他帶著妹妹聽著音樂跳舞的時候,我分明看到他方方面面的巨大變化,有種莫名的感動,忽然就想寫一寫澳洲的四年半對他的改變。
  • 道德經看教育 | 我們最希望孩子得到的是什麼?
    與我們一起學習道德經的朋友裡,有一個十歲的小男孩,特別有意思。但是聽著聽著,看著他這麼小,卻也能覺知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向長輩、向哥哥道歉,我們這些大人,心裡又是感動,又是感慨——一日三省吾身,這麼小的孩子都能做到,我們能嗎?其實這個孩子很有靈性,雖然是第一次來研習營學習,但是在家裡和爸爸媽媽和姐姐一起學習道德經,已經有好幾年了,她媽媽和我們講過一些小故事。
  • 家長,該如何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督促不完美的孩子前行?
    觀點一:對孩子嚇唬、甚至打罵,也許當時讓憤怒的父母出了一口氣,但是這樣做很可能導致孩子長期缺乏安全感。生活中很多事情往往物極必反,教育孩子也是。看到孩子寫作業實在不像個樣,父母不吼不叫是不可能了:「不好好學習就去討飯、衝廁所、掃大街、送外賣!你選哪一樣?!」「出去!我們不要你了!
  • 昔日實力演員霍思燕,如今被寵成小公主,甜如初戀的愛情是相互的
    02霍思燕不僅是演員,如今還是小嬌妻霍思燕這位女演員相信不少觀眾都是很清楚的了,霍思燕在出道至今也有二十年了,一直以來都帶給我們精彩的作品。她的演技其實是受到很多業內人士的認可和觀眾喜愛的,但是自從在官宣了戀情、結婚再到生下孩子之後,在熒幕面前其實就很少看到霍思燕了。要說霍思燕如今不火了,那倒也不全是,這不正顧家嗎?反倒是杜江這位男演員在娛樂圈當中更是頻繁亮相,也可謂是愛情事業雙豐收了。
  • 李商隱的第一首無題詩,寫初戀的8歲到15歲,終於明白無題的含義
    或許我們可以從李商隱寫下的第一首《無題》裡尋求答案。《無題》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而且,該少女多次出現於李商隱的詩中,雖未提及姓名,但只要與初戀相關,皆是她。那麼,李商隱與初戀之間有著怎樣的浪漫呢?「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陝西安康十歲男孩辱罵拒載計程車司機被打,網友:來自社會的毒打
    近日,陝西安康街頭出現的一幕讓人看的特別揪心,一名只有十歲的男孩被一名身強體壯的男計程車司機狂扇了多個耳光,打的這名男孩鼻血直流,一直在哭喊。有路過的市民將計程車司機阻攔下,救下了孩子。這名計程車司機究竟是因為什麼對一個十歲的孩子下此狠手呢?
  • 十歲的小男孩,被他的父親,打成了二級重傷
    都說虎毒不食子,不論是多麼嚴重的錯誤,我們做父母的也會心疼我們的孩子。忍不住會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而不會去傷害他們。或者他們做了很嚴重的錯誤的時候,我們也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嚴重的傷害,因為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後,他們會非常的心疼。所以我們作為孩子也不要太去挑戰父母的極限,讓他們本來是對我們很多的關心,變成一種無奈和不知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