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燈籠、蒸饅頭、磨豆腐、灌香腸……看!句容城鄉的年味越來越濃了

2020-12-22 騰訊網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

在大家的記憶中

年味兒是什麼樣的呢?

年味兒 是大紅燈籠點「靚」容城

隨著鼠年春節臨近,市城管局在城區主次幹道掛上了紅紅的燈籠和中國結,營造了溫馨、祥和、歡樂的節日氛圍,成為城區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華陽南路,工作人員正在街道兩旁的路杆燈上懸掛中國結、紅燈籠,一眼望去,成排的紅燈籠高高掛起,洋溢著喜迎新春的喜慶氛圍。

01

市城管局市容科相關負責人:

此次『懸掛燈籠』活動從2019年12月就開始籌備了,2020年1月13日開始懸掛的,力爭在22日前懸掛工作全部完成。

據了解,市城管局還將對崇明東路、葛洪路、河濱北路、高驪山路、寧杭路在國慶期間已拆除的五星紅旗進行重新懸掛;對華陽東西南北路、崇明東路、人民路、東昌中路等主幹道路燈燈杆上懸掛中國結掛件275組紅燈籠掛件275組;對東大街、西大街、寶塔巷、北大街建設路等道路較狹窄的路段進行懸掛簡易中國結、燈籠,約400餘杆

一盞盞大紅燈籠

一件件心形中國結

傳遞著新春的祝福

也讓廣大市民一眼就能感受到

濃濃的年味和欣欣向榮的面貌

年味兒 是土灶臺蒸包子

每到臘月,句容農村總是很熱鬧,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蒸包子、蒸饅頭,這也是很多老句容人仍在堅持的習俗。蒸包子、蒸饅頭.....蒸的是美味,凝聚的是老百姓對於新的一年的期盼。

在後白鎮曹村村民鄒元紅家裡,正忙地熱火朝天。因為蒸包子工序複雜,村裡幾戶人家決定合作蒸包子,大家分工明確,幾個人包包子,一個人專坐鍋灶口燒火,還有人在揉面、炒餡,現場好不熱鬧。

和面、炒餡、蒸饅頭,濃濃的年味從蒸籠裡透了出來。

一籠籠冒著熱氣的蒸籠裡擺著剛蒸好的包子,新鮮麵粉的麥香,豆沙餡的甜香,菜肉餡的鮮香......

吃著剛剛出籠的包子,大家一邊幹活一邊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冬天好像也沒那麼冷了。這種莫名的歡喜和滿足感讓人覺得,日子會如同剛出鍋的包子一般鮮香四溢,年味兒十足。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過年了

很多人家都要蒸幾鍋

香噴噴的饅頭和包子

寓意人們新的一年生活

能夠「蒸蒸日上」

年味兒 是老手藝豆腐香飄四方

清晨5點,一陣陣濃濃的豆腐香味在後白鎮曹村村的鄉間小路上飄了起來,喚起了幾代人共同的味覺記憶。豆腐坊的謝載生今年58歲,在春節來臨前,無論颳風下雪,他都會堅守在這裡,為大家磨出香濃的豆腐,讓村民過一個「多福都富」年。

在謝載生20多歲時,就開始跟著師傅學習豆腐製作技藝,之後自己開起了作坊磨豆腐,算到現在都30多年頭了。在當地,說起他製作的豆腐,十裡八鄉的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之所以這樣受歡迎,是因為他們製作豆腐的手藝「傳統」,是傳承下來的技藝。豆腐背後不僅凝聚了謝載生師傅的心血,更是對豆腐傳統製作工藝的堅守。

謝載生說:

每天凌晨四五點,隔壁鄰居還在熟睡的時候,我就起床幹活了,因為鄉親們5點不到就陸陸續續送豆子來了,可不能讓人家等著,我總想著早點起快點幹,讓鄉親們早點拿到磨好的豆腐。

「豆腐有多福都富的寓意,也希望大家吃上我磨的豆腐,都能吉祥如意。」

味兒 是家門口掛起的鹹貨、香腸

香腸又叫臘腸,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在過去,往往只有到了過年才會吃香腸,而現在條件好了,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在句容,過年吃自製的香腸已經成為習俗,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句容的傳統過年習俗,飯桌上必有一道菜就是香腸。每逢過年前,基本上句容家家戶戶的陽臺上、院子裡都開始曬起了香腸,大有一種「沒有香腸不算過年」的意思。

在句容,人們習慣從過年前兩個月就開始醃鹹貨了,有鹹肉、鹹魚、鹹雞、鹹鵝等,品種豐富,應有盡有。

年味兒 是百年非遺留住最美鄉愁

鄉愁是地方珍藏的記憶,也是地方文脈的延續。穿過首場冬雪洗禮後的農田,在郭莊鎮三陽地村,此刻,吳昌根、趙長新等舞龍師傅正圍坐在村委會副主任竇紅亮的辦公桌前,為年三十晚上的保留項目夜龍表演謀劃著。

龍舞隊出行時旌旗招展、鑼鼓鏗鏘,場面十分壯觀。龍舞以翻轉、穿越、迴旋、跳躍等多種技法,演繹出如蛟龍出海、似飛天入雲的各種龍舞陣勢,展示「龍的傳人」的豪邁氣概,抒發人們慶賀新春的喜悅心情,表達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祈盼幸福祥和的美好願望。

三陽地舞龍流傳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現有的舞龍隊為三陽地村村民於1978年自發組建,從1999年,團隊赴南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舞龍表演,到舞龍隊赴北京參加迎接澳門回歸百龍大賽,榮獲唯一金獎……

年味兒

是大街小巷掛滿的各式春聯福字

是油鍋揭開時香噴噴的肉圓

是超市和菜場裡購買年貨的人群

是心心念念拆開紅包裡的壓歲錢

......

年味兒

是遠方歸來的驚喜

是一家人團聚的味道

當大紅燈籠高高掛起

你看到句容的年味兒了嗎?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慧民 周雪菲 張婷 明庭舒

通訊員 王維 陳夢雲 王玉

相關焦點

  • 灌香腸時,不要只接曬,牢記4要點,香腸入味腊味濃,耐放有嚼勁
    灌香腸時,不要只接曬,牢記4要點,香腸入味腊味濃,耐放有嚼勁。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灌香腸的製作方法和要點,感謝閱讀。每年到了冬天,也是到了做腊味的季節,因為只有這個季節做出來的才有腊味,其他季節做出來就會差那麼一點味道。
  • 如東:蒸出來的年味 饅頭成熱門年貨
    春節期間,饅頭是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過年蒸饅頭,寓意著蒸蒸日上,日子越過越紅火。
  • 80歲奶奶用了幾十年灌香腸的秘方,配方和製作方法全部教給你。
    Hello大家好我是家常的味道小曾,又到了灌香腸做臘肉的季節,今天給大家分享,80歲老奶奶用了幾十年灌川味香腸的配方和製作方法,麻辣鮮香,喜歡吃香腸的趕緊收藏!導讀:天一冷人們就開始自製灌香腸做臘肉等食物,尤其做川味香腸我們家裡人都很喜歡吃,有做川味的有做廣味的,廣味香腸是甜口家人不喜歡吃,還是喜歡川味的帶點麻辣口味,尤其在逢年過節家裡來親戚朋友切一盤子自製的香腸就是一道下酒菜,或者把香腸拿來炒辣椒加點豆豉,那味道別提有多好吃了,這個配方灌出來的香腸非常的棒喜歡的朋友就收藏起來吧。
  • 貼福字、寫春聯、掛燈籠、備年貨……北京這些街道話年味,迎新年
    這天以後,人們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二十三糖瓜兒粘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人們忙著貼福字、寫春聯、掛燈籠、備年貨,翹首以盼新春的到來。▲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西總布社區組織腰鼓隊、居民代表和小學生一起,喜氣洋洋走街串巷給居民院貼福字,將喜氣福氣送到每家每戶。
  • 又到灌香腸的時候了,老威海味"配方"大揭秘!
    瘦肉和肥肉的搭配最好是8:2,否則肥肉過多太膩,瘦肉過多,灌出的腸曬乾後就硬邦邦的,影響食用的口感。而灌腸的口味好壞,關鍵是在用料的配比度,以10斤肉為例,需要1.5-1.8兩的食鹽,5兩的白糖,4-5兩的白酒,和1兩的味精。只有對比度掌握好了,才能做出與眾不同的灌腸。那麼,威海人灌制香腸有哪些「獨家秘方」呢?
  • 灌香腸不用買,簡單四步就能灌出美味的香腸,自己在家就能完成
    記著自己小的時候,每次快到過年的時候都要灌許多香腸,把香腸放到窗戶上晾乾,這樣等到過年的時候就可以吃到自己家裡面做出來的香腸了,真的是美味又健康。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吃了,相信很多家庭也開始學習怎麼灌香腸了吧?這樣灌出來的香腸裡面全都是肉,吃起來又實惠又好吃,做法也不是十分複雜。
  • 冬天除了灌香腸外,這5種肉醃完後,蒸著炒著都香,別錯過了
    冬天,灌香腸醃臘肉,這5種肉醃製後,耐儲存又好吃,蒸著炒著都香,別錯過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到了12月。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大街小巷裡的年味兒也越來越濃。這不,成都都已經開始灌香腸啦!成都新開寺街也因此而變得熱鬧了起來。今年的豬肉價格比去年要便宜很多,人們又紛紛開始著手準備年貨。
  • 灌香腸時,切記「1放2不用」的竅門,香腸嚼勁十足,沒有腥雜味!
    冬天到來了,很多人都喜歡自己灌些香腸,做一道可以放很久,可以吃很久。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拿出自己做的香腸,配上一些青菜一起炒,再好吃不過了。雖然香腸很好吃,但要把香腸做成有嚼勁,味香純正還需要一點技巧。家用灌香腸製作香腸的訣竅一:放高酒。將準備用於灌腸的豬肉,洗淨後要去皮切成肉條,便於在腸衣中進行灌腸。切開的豬肉需要醃漬,此時需要用高酒調味。
  • 宅家記丨蒸饅頭、刷白牆、磨豆腐?特殊假期濟南小學生勞動技能升級
    編者按:2020年開年即面臨疫情大考。在這場戰「疫」中,山東千萬中小學生們「閉關」在家,經歷了一段難忘的成長時光。這段宅家時間裡,這些可愛、優秀的孩子們都有哪些收穫?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日訊(記者 陳洋洋)蒸饅頭、刷白牆、磨豆腐......記者從濟南市中區教體局獲悉,特殊假期中,市中區多所小學開展了「勞動教育」,學生們變身勞動小達人。
  • [春節民俗]農曆臘月二十五——忙年忙、磨豆腐
    &nbsp&nbsp&nbsp&nbsp忙年忙,忙的是啥?打掃衛生,備年貨,熱鬧準備年夜飯。那麼,中國人在籌備年夜飯的過程中,都有哪些習俗呢?磨豆腐、燉大肉、宰雞鴨、逛大集、發麵蒸花饃……快來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吧。
  • 春暖花開:賞梅花 看演出 品豆腐 句容茅山鎮豆腐梅花節遊人如織
    2018年03月04日 16:26:02 | 作者:楊志國 朱志剛 徐燕 楊濤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品豆腐,在這春暖花開、梅花報春的季節,句容茅山鎮第三屆豆腐梅花節今天(3月4日)上午拉開序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踏青賞景、品味美食、擁抱春天。
  • 快過年啦,來看看童謠裡的年俗!
    在我國北方廣為流傳著這樣一首過年的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二;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 尋找年味 | 山財學子在全國各地解鎖年味兒
    家家戶戶都忙著蒸饅頭和年糕,天井的缸蓋和篩子上凍豆腐,窗沿上凍柿子,還要漬酸菜。歲末年頭的日子,空氣裡到處都瀰漫著煙花爆竹的火藥香。「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年豬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滿街走,三十晚上,除夕守歲,玩一宿。」
  • 青島人年俗:蒸饅頭灌肉腸 除夕接年初二送年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祭奠祖先、迎喜接福、祈求豐年,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在2014年新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細數一下青島的年俗。    忙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小年開始的,即臘月廿三或廿四的祭灶,民謠中的「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這一天。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
  • 吃了30年香腸才知道:蒸香腸別亂放水!冷水熱水有講究,不然很柴
    到了冬季,天氣越來越冷,越來越多的小吃出現在市場上、而冬季比較適合吃的一個食物就是香腸。香腸非常的美味,肉質多,吃起來口感好,不油膩,非常適合冬季吃。但是,許多朋友在吃香腸的時候,不知道需要蒸多久才可以,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蒸香腸的正確打開方式。香腸一般分為兩種類,一種是灌香腸,還有一種是外面市場上比較常見的臘腸。當然,蒸香腸會根據香腸的種類會有不同的蒸煮時長。
  • 農村灌的香腸保質期有多久?超過這個時間,建議直接扔掉
    香腸是中國傳統美食之一,是將豬肉切成塊狀,再加入香辛料,灌入腸衣。每到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開始買豬肉灌香腸。因為家裡大人小孩都愛吃,又能當待客菜,每次都灌很多。少則幾斤,多則幾十斤。香腸食用也很簡單,蒸熟後切片食用,味道極香。
  • 離過年還有70多天,綿陽人灌香腸咯!
    在建設街菜市場記者看到,不少灌香腸的攤位都生意火爆,店內十分繁忙。一些店家表示,今天從早上七、八點就開始忙活了,到中午一直沒有停過,川味、麻辣、廣味依舊是綿陽人的心頭好。
  • 灌香腸後,要不要曬太陽?奶奶用秘方做了30年,香腸香濃入味
    灌香腸後,要不要曬太陽?奶奶用秘方做了30年,香腸香濃入味奶奶每年都會灌香腸,已經做了30多年了,即使現在豬肉價格上漲她也會做,只不過做得少多了,大家在灌香腸之後,要不要曬太陽?相信有的朋友會曬,有的不曬,下面就把奶奶製作香腸的秘方分享給大家。
  • 要灌香腸的請收藏,媽媽用了38年的配方,不鹹不淡,有香味有嚼勁
    歡迎來到美食星期八,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要灌香腸的請收藏,用了38年的配方,不鹹不淡,有香味有嚼勁。,每年灌香腸也是一個家庭重要的一件事情。 用這個方法做出來的香腸鹹香味美,嚼勁十足,肉質流油吃起來不會覺得肥也不會覺得乾柴,吃上一片就能回味無窮,過年的時候蒸上幾根,切一盤招待客人倍有面子,平時也可以直接放在米飯上蒸著吃
  • 做灌香腸時,能在太陽下曬嗎?30年大廚:這一步錯了,不香沒味!
    做灌香腸時,能在太陽下曬嗎?30年大廚:這一步錯了,不香沒味!,人們還會用來招待來家裡的親戚和朋友,所以醃好一個好吃的香腸是非常的重要的,香腸好吃主要的一個標誌就是吃起來很香,但是很多人醃製的香腸好了之後,做出來的味道卻不香,只有一股鹹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30年大廚教大家,如何避免香腸做出來不香的竅門,接著就趕快往下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