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煮飯,小廚七歲就學會啦。
當年是媽媽教會的,先根據多少人吃飯量米,例如小廚一家六口人,米呢要用到1.2斤,預多一點,寧願有剩也不要搞得不夠飯吃,再復煮太過麻煩。
接著是刷淨鍋淘米,洗米水不能浪費,盛到大木桶中,澄清後底下的一層米水是餵豬的好飼料。加多少水煮飯呢完全是憑經驗,放水後加入幾滴生油,一點鹽,這樣煮熟後的米飯更香軟可口。把鍋蓋蓋上,端鍋放入灶中後開始生火。
先把木葉,竹枝等易燃物塞入灶肚,劃火柴(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己不知火柴為何物)點著,燒旺後再放入木柴,不能走開哈,要一直看著火勢,不時添加木柴,直到燒開且飯水冒出鍋沿邊,揭開鍋蓋,觀察是否放多水,如果水多就滔出到碗裡,這飯湯是人間美味,小廚煮飯故意多放些水,就為得到這大半碗飯湯,滔至飯表面呈現出蜂窩煤狀,表示水分合適,加蓋後除去明火,灶裡只留下紅紅的木碳火,燜十多分鐘後香噴噴的米飯就可以開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