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個少什麼不少英雄的時代,有人說時勢造英雄,何嘗又不是英雄造時勢,如果說三國武將誰最出面,當然是呂布、趙雲、典韋、關羽張飛等人了,如果問謀士誰可以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那麼要有一大票人,吳有白衣謀士陸遜,一把火燒燒的劉備沒脾氣了,蜀有諸葛亮,一首《隆中對》已經是「為出山,已知天下三分」那麼魏國呢?魏國之所以能立於不敗之地,定是有諸多謀士,估計很多的三國迷都聽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三國中郭嘉是否是三國第一謀士,暫且不論,但是郭嘉與諸葛亮肯定是不分伯仲的,要不然曹操也不會再赤壁北一把大火燒的大敗時,而聲淚俱下的想起郭嘉了。
郭嘉這個人也有人吹捧為三國第一謀士,郭嘉才能過人,極富遠見,觀察力遠超他人。因為郭嘉的大局觀十分出眾,禦敵,徵討總能從大局觀出發,給予曹操最正確的軍事建議,因為其大局觀出色,對於戰略規劃有著獨到的見解。成功的幫助曹操擊敗呂布,當時的呂布可是三國第一勇士,轅門射戟多少英雄佩服的五體投地,徹底擊垮袁紹,袁紹當時也是實力最強的一方諸侯,如果郭嘉身無奇謀,怎能祝曹操一舉拿下袁紹,郭嘉可謂是一代奇士。同時呢,郭嘉和曹操互為欣賞,被後人所傳。
當時有些部位人知的事那就是郭嘉的死因,英年早逝,郭嘉其人雄偉英俊,這時被曹操的女兒曹廷悄悄將芳心暗許,儘管郭嘉已經明媒正娶有了老婆,但是曹廷卻執意要嫁於郭嘉,哪怕做偏室也無所謂,據說當時郭嘉還不太樂意,但是畢竟這時郭嘉主公的女兒,自己也是無可奈何。這位曹廷一嫁入郭嘉,便立下眾多關於夜宿的合約,要求郭嘉逢年過節要去曹廷處過夜,升官發財也是一樣,開始郭嘉甚是歡喜,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卻並不想郭嘉想的那樣,慢慢的郭嘉感覺身體空虛,郭嘉幾乎被榨乾。甚至曹操看見日漸消瘦的郭嘉,自己都為郭嘉擔心,本是文官出身的郭嘉,在政事的操勞下,在他妾室的壓榨下,一點點被掏空了身子。日漸衰竭的體質為郭嘉的早亡打下鋪墊。
郭嘉的官方死因是在北徵烏桓的歸程中病亡。人們猜測他可能是死於傷寒證;也有可能是他過多食用五石散,導致他抵抗力下降;還有一種野史相傳的是郭嘉死於縱慾,但是畢竟是野史,可行度比較低,只能作為茶後笑談而已。總之,郭嘉不到無惑之年便與世長辭,實在是一個遺憾。如果能多活幾年也許就不會出現長期的割據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