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絕美的成語,蘊含著玉石千年的文化!

2021-02-19 新疆玉

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中國人敬玉、愛玉、贊玉、賞玉、戴玉、藏玉之風歷史不衰,玉在世人心目中有著無比美好的形象、有著非同尋常的分量。人們提煉、創造、產生了許多玉有關的詞彙、成語、語句和詩編,來表達人們對玉、對美好事物的讚美和珍重。凡是用玉來形容人、事、物、理,都是美好的;用玉組成的詞,都是褒義詞,沒有貶義的詞句。

以玉喻人喻情:

亭亭玉立,玉貌花容,玉潔冰清,溫潤如玉,懷珠抱玉,如花似玉,美如冠玉,潔身如玉,金相玉質,美玉無瑕,玉昆金友,金聲玉振,香消玉殞,金口玉言,金枝玉葉,金童玉女,憐香惜玉,精金良玉,金麒玉麟,金龍玉鳳,冰心玉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以玉喻事喻物:

玉潤珠圓,玉斧修月,金帛玉珠,玉粒桂薪,金科玉律,蘭摧玉折,金鑄玉雕,玉馬朝周,出玉生金,白玉樓成,金鳳玉露,玉燕投懷,投瓜報玉,切玉斷金,靈壁護主,玉女香車,金波玉液,金龜玉兔,鑑玉尚質,執玉尚謹,用玉尚慎。

以玉喻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拋磚引玉;改步改玉;化幹戈為玉帛;寧為玉碎,不為瓦金;荒年穀,豐年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鑑玉顯學識,藏玉見真情,佩玉升情操。

以玉喻景:

瓊樓玉宇,金玉滿堂,金馬玉堂,玉樹臨風,噴珠濺玉,金山玉海,玉海碧波,藍田玉暖,紫玉生煙,瑤席玉宮,翠惟玉帳,碧玉生輝。

玉在古代是達官顯赫才能擁有的,尤其是一些珍稀的玉石更是為皇家所獨用。

而在先秦時期,玉石還作為一種流通貨幣,與黃金比價也毫不遜色,因此有「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幣為下幣」之說。

故而,玉是尊崇、財富、權利的象徵,尤其是與「金」字合用更是富貴滔天。

如:

金玉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堆金積玉:金玉為細軟珍貴之物,一般在匣箱中鎖起,如果堆放說明金玉太多,形容佔有的財富極多。

金枝玉葉:原是形容花木枝葉美好,指皇家獨苗,現多指身份尊貴的人或嬌嫩柔弱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諸如玉樓金殿、金閨玉堂、錦衣玉食、良金美玉、象箸玉杯等。

而對於權利、地位的形容也是俯拾皆是!如上天的最高主宰是玉皇大帝、歷朝歷代皇帝執掌的權利物品則是玉璽。

而成語則有~如:

金口玉言:代指至高無上的君王,每句話都是真理,不容侵犯!

金科玉律:則是指不可更改的法律條文。

諸如此類的還有紫袍玉帶、侯服玉衣、金振玉聲等……

玉山傾倒:語出劉義慶《世說新語》

說的是三國名人嵇康身材魁梧、風姿秀美,他的好友山濤則形容他酒醉後好像玉山倒下來一樣。

把人形容為玉,用玉山傾倒、玉樹臨風、芝蘭玉樹、面如冠玉等字眼形容男子風姿秀美的人物是一種文學性的修辭手法。

而對於女子,關於玉的成語就更多了,女子的舉止投足、一瞥一笑都和玉有著密切的關係。如玉人、玉面、玉顏、玉姿、玉體、玉甲、玉尖、玉肌、玉啼、玉步等,從裡到外,皆有玉的審美標準。

像冰肌玉骨形容女子的肌膚若冰雪般晶瑩、而骨骼像玉石。典故的含義是比喻純潔而美麗的女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鬥豔。

冰清玉潤:直意是指嶽父像冰那樣清潔,女婿像玉那樣溫潤。

另,仙姿玉色、如花似玉亦是形容女子曠世的美貌,亭亭玉立形容身材美、歌聲美則用珠玉叮咚、珠圓玉潤等形容。

在古人心目中,玉石集天地靈氣而生,孕育著日月的精華,是上天的饋贈,而玉也是堅硬的、無瑕的珍寶。

因此,依據玉的特性,古人很早就把美玉與品德聯繫起來了。

如渾金璞玉:未經琢磨提煉的金與玉,來比喻人的純真、質樸。

瑕不掩瑜:則說明為人的清正廉潔氣魄。

懷瑾握瑜:瑾瑜都是美玉的別稱,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金石為開:金石是最堅硬的東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能被感動,形容人的真誠所能產生的影響力。

而冰壺秋月則利用玉的潔白、月的皎潔比喻品德的高尚、心靈的純潔。除此之外,還有寧為玉碎的愛國之心、幹戈玉帛的團結友愛,被褐懷玉比喻雖然出身貧賤卻有著真才實學、高貴品質的人。

玉是才氣的象徵

玉是山川的精英,而人是萬物之靈,因此玉美麗的外表也與人的才能獲得共鳴,玉作為獨一無二的人文載體,唯有中國才有此現象!

懷璧其罪:指身上藏有玉璧,因而獲罪,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妒忌。

珠玉之論:形容精彩的言論和卓越的見解。

拋磚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而談飛玉屑、噴珠吐玉、咳金吐玉等則都是形容文辭優美的口才等。

成語文化博大精深,而玉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經典符號,凝聚著中國人民一切美好的事物與精神,在語言系統中,這種被發揮到了極致!

.

玉石文化傳播、收藏,歡迎到店品鑑 @新疆玉

歡迎投稿、推薦稿,留言交流、商務合作!

投稿、薦稿郵箱:283069024@qq.com

微信:18196117583 ——18699442786

編輯:大山

相關焦點

  • 熟練運用這些成語,你就能將玉石文化不經意地融入到生活中
    國人使用玉石的歷史已經長達七千多年,玉石文化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今天,我們仍然經常使用和玉石有關的成語,這些成語有豐富的含義。玉石沒有經過雕琢是很難成為佳品的,人不努力學習,也不會明白仁義道德。寧 為 玉 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句話是將玉石和瓦片擬人化。玉石象徵著人的高尚人格、君子氣節、優秀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
  • 千年文化基因 讓成渝變「成語」
    點石成金、三川一域、寬「洪」大量……   千年文化基因 讓成渝變「成語」  寬「洪」大量、點石成金……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如今,這些成語有了新的解讀。
  • 古人的成語智慧,蘊含著為人處世之道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千年的歷史與文化中,始終保有旺盛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則是成語裡蘊含的古人的智慧仍然啟迪著當代人。1、忙裡偷閒:「偷懶」也是智慧?  黃庭堅曾作詩「人生政自無閒暇,忙裡偷閒得幾回」,忙裡偷閒這個成語便出自於此。  「偷閒」二字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它非常形象地體現了文人的一種情懷和雅趣,雖然胸懷天下,立志高遠,但是還要忙裡偷閒,張弛有度。  「偷」字意義不好,但用在這個成語中非常形象生動。
  • 深海告訴你為什麼要佩戴玉石,佩戴玉石有什麼好處?
    這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瑪瑙裡的微量元素可以間接性的對人體產生有利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從風水學來說,瑪瑙具有影響氣運的能力,更別說天工獨塑自然天成的戈壁瑪瑙所蘊含的寓意了。(瑪瑙眼睛石)產地:阿拉善。佩戴玉石的好處,自古以來被道教、佛教認為有減災闢邪治病養心之說。
  • 中國玉文化緣何源遠流長?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有玉石文化?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中國玉文化之美,每一個領略過玉石風光的人都不會忘卻。很多朋友也思考:如此迷人的玉石文化,為什麼世界範圍內只在中國盛行?而這樣一種獨特的文化,又為什麼得以流傳數千年而不朽呢?中國玉文化從起源伊始,到後來的經久不衰,同玉石本身的多重身份分不開關係。從財富的角度來講,玉石稀缺,兼有人文價值,不管從投資還是收藏,都是比較保值的。你看過去的人們缺少金錢的時候,就拿一塊自己的玉去典當,因為玉石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值、流通屬性。
  • 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在西北師大舉辦(圖)
    「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北師範大學專家樓召開。  每日甘肅網訊(特約記者 孫海芳)7月13日上午9時,「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北師範大學召開。該活動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物局、西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主辦,由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西北師範大學《絲綢之路》雜誌社、定西眾甫博物館、武威廣播電視臺承辦。
  • 和孩子一起品讀出自《論語》的30個成語典故,體會傳承千年的智慧
    它是一部不朽之作,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論語》蘊含著豐富的處世之道和人生智慧,宋初宰相趙普曾自詡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細讀《論語》依然能給我們很多啟迪。
  • 一座千年文化古城,與它相關的成語典故很多,歷史遺蹟到處都是
    我國有古代城市,一千年沒改名,但如果是不研究歷史的人,說古代城市的什麼特徵他都不知道是哪個城市, 但是,如果說與之相關的話,也許大家都在呼籲,就是這樣, 這裡是邯鄲學步的地方,一定大家都知道吧!廉頗負荊告罪,蕙相如平安歸趙,盧生黃粱美夢,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 邯鄲這塊土地上同樣發生的故事還有很多, 下面的小編列舉幾個常見的詞語, 每句話都包含著曾經在這裡實際發生過的故事哦, 比如紙上談兵,鷸蚌之爭,路不拾,破釜沉舟,河伯嫂,一天千裡,不留餘力等, 根據現在的統計,與邯鄲相關的成語超過1548個,必須欽佩邯鄲文化的基礎之深!
  • 貴州岑鞏:賞絕美山水,品思州文化
    馬家寨,是中國國家重點歷史景區之一,黔東南首批州級民族文化村寨,州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瞻仰完神秘的人文景觀,可以來到黔東南大峽谷,賞絕美山水,返璞歸真、回歸自然。黔東南大峽谷有大小景觀40餘處,山奇水秀無數,疊嶂重巒眾多,洞幽水清不勝枚舉,其中以「龍鰲飛水」「銀河飛瀑」「10裡鴛鴦谷」最有影響力、最具代表性。
  • 玉石文化:高中語文課本中都有哪些關於美玉的故事?
    「石之美者為玉」,同中國古老漢字一樣美麗的當屬玉石了。漢字中偏旁部首有「王」字的,大多都與玉石有關,如:瑛、玦、瑛、瑜、瓔、琮等等。對於玉的讚美詩詞數不勝數。有詩曰:「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那麼,玉石在古代詩文中應為「玉在文而章彩」吧。這從高中語文課本中的那些美玉故事可見一斑。一、和氏璧出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四,第四單元,第11課《廉頗藺相如傳》作者司馬遷。趙國有一塊天下共傳的寶貝——和氏璧,秦國願以15座城交換。
  • 「古建築成語」「分庭抗禮」:千年風雅,中國庭院之美
    古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是無聲的語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而成語,是玲瓏的語言珍品,方寸間演繹著千古華章。當古建築碰到了成語,它們會有怎樣的火花呢?有很多與中國古建築相關的成語,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的是——「分庭抗禮」。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
  • 品成語之美 傳中華文化——記太原三十中「剩者為王」成語接龍比賽
    ——記太原三十中「剩者為王」成語接龍比賽
  • 文博會凌雲玉石分會場落幕
    這是一場新時代玉石藝術文化盛宴,高雅潤美的玉石特色空間為活動的舉辦襯託絕美意境,極具國風特色的文化活動內容帶給大家豐富的參與感與體驗感。瑤池演繹,盡展風華瑤池蟠桃盛會,再現西王母傳奇故事,七彩霓裳仙子齊舞,演繹玉石古今,詮釋國粹底蘊。
  • 說起筷子,你知道它蘊含著多少中國民俗和文化嗎?
    說起筷子,你知道它蘊含著多少中國民俗和文化嗎?最近DG事件被傳得沸沸揚揚,從設計師的不當言論到之前的關於筷子的宣傳片都成了人們目光的焦點。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筷子背後的那些文化,看一看中國美食都有哪些精妙之處和獨到的文化。
  • 成語中的合肥文化:聆聽成語故事 品味廬州經典
    比如古老的神話傳說、民間典故,還有精彩的人物傳記、歷史戰役等,其中衍生出的大量成語故事,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脈氣象,彰顯出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魅力。你知道這些熟悉的成語涉及哪些歷史人物嗎?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和合肥有著什麼樣的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華成語中的合肥文化。
  • 玉石床墊能治病?
    ▲藥監部門工作人員向市民宣講藥品知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石大多被賦予美好寓意,更傳承下如花似玉、溫潤如玉等諸多成語。當今社會,玉石除了作為裝飾物、飾品,有的還被商家冠以具有保健甚至治療疾病功效的玉石床墊,進入尋常百姓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成語中的文化之美
    後來長大了,才知道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素有「漢語言活化石」之稱,精煉的文字裡藏著老祖宗的智慧和精神,短短幾個字,就隱含著一段歷史,一段寓言,或是一段哲學思索。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成語是如此神奇,如此精緻,那麼,它的出處和源頭在哪裡?數千年來又是如何演變發展至今的呢?  粗略地統計了一下,今天常用的成語主要有下面幾個來源。  一、歷史上的真人真事。
  • 這些滋養了古人的成語智慧,也定能啟迪你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千年的歷史與文化傳承中,成語始終保有旺盛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則是成語裡蘊含的智慧仍然啟迪著當代人。忙裡偷閒:「偷懶」也是智慧黃庭堅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他仕途不順,被人詆毀,先後被貶黜至偏遠的黔州與宜州,前途堪憂,但黃庭堅卻毫不在意,住所雖破敗不堪,但其依舊坦然接受。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說到建在大宋御河兩岸的開封成語典故苑中的成語典故刻石,和開封鐵塔附近翻開的石雕「大書」旁立著的成語開卷有益石碑,他說,過去知道鐵面無私、黃袍加身、杞人憂天這些成語典故發生在開封或與開封有關,看了立在這裡的刻石後才知道,開卷有益、南轅北轍、雪中送炭、庖丁解牛、五十步笑百步這些成語也與開封有著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