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文化:高中語文課本中都有哪些關於美玉的故事?

2020-12-13 文化筆耕

「石之美者為玉」,同中國古老漢字一樣美麗的當屬玉石了。漢字中偏旁部首有「王」字的,大多都與玉石有關,如:瑛、玦、瑛、瑜、瓔、琮等等。

對於玉的讚美詩詞數不勝數。有詩曰:「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那麼,玉石在古代詩文中應為「玉在文而章彩」吧。這從高中語文課本中的那些美玉故事可見一斑。

一、和氏璧

出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四,第四單元,第11課《廉頗藺相如傳》作者司馬遷。

趙國有一塊天下共傳的寶貝——和氏璧,秦國願以15座城交換。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趙國不得不從。

趙王派足智多謀、膽略過人的藺相如「奉璧」出使。

章臺之上,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藺相如「視秦王無意償15座城」便略施小計,趁秦王齋戒五日之時,暗中讓身邊的隨從「懷玉璧」順利返回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

和氏璧:

相傳在唐後已經失傳了,其模樣後人無法得知。經過推測,它的厚度至少10釐米,是一塊經過簡單加工的璞玉。這塊璧為什麼叫和氏璧呢?這裡要講到一個悲壯的故事。

楚人卞和在荊山砍柴時,發現一塊璞玉。他曾前後獻於厲王和武王,卻因鑑玉者定為「普通石頭」而被砍去了左腳和右腳。

文王即位,卞和哭於荊山腳下。三天三夜,眼淚涸乾了,眼裡流出來的全是血。文王派人詢問緣由,卞和說:「我不是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傷,而是悲傷寶玉無人能識別。」於是文王派人打開玉石,果然是稀世珍寶,遂取名「和氏璧」。

二、玉玦、白璧、玉鬥

出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一,第二單元,第六課《鴻門宴》,作者司馬遷。

公元206年,項羽設「鴻門宴」,欲除勁敵劉邦,建立霸業。這場「鴻門宴」可謂一念決生死,一宴定天下。

劉邦老奸巨滑,早已洞明項羽年輕氣盛,頗講義氣而優柔寡斷的特點。

宴飲中,「範增數目項王」暗示他動手,並且「舉所佩玉玦以示者三。」項王默然不應,最終錯失良機,放走了劉邦。劉邦留下白璧一雙,玉鬥一雙,抄小道回至軍中,立刻把告密的曹無傷殺了。

玉玦:

半環形的佩玉。

玉壁:

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器上有變化多端的花紋,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數量也在歷代冠首。

玉鬥:

玉制的酒器,也借喻江山社稷。可惜這玉鬥,被亞父範增「拔劍撞而破之」。

華夏文明,因玉而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瑕不掩玉」「懷瑾握瑜」「化幹戈為玉帛」這些成語更是代代相傳,成為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徵。

中國玉不僅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魂寶,也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

相關焦點

  • 北京高中語文課本換血
    導語:經濟觀察網訊 北京9區縣的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替掉《阿Q正傳》,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替掉《陳煥生進城》,海子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則替掉《孔雀東南飛》……新的當代作品大量湧現,而不少傳統經典篇目則淡出視野。
  • 中國玉文化緣何源遠流長?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有玉石文化?
    而這樣一種獨特的文化,又為什麼得以流傳數千年而不朽呢?中國玉文化從起源伊始,到後來的經久不衰,同玉石本身的多重身份分不開關係。從財富的角度來講,玉石稀缺,兼有人文價值,不管從投資還是收藏,都是比較保值的。你看過去的人們缺少金錢的時候,就拿一塊自己的玉去典當,因為玉石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值、流通屬性。
  • 語文課本中的3個「假故事」,學生卻深信不疑,你最少學過一篇
    但是,很多學生不知道的是,語文課本上那麼教會我們為人處世道理的文章,並不全是真實的,有一些是作者為了傳遞正能量杜撰的。語文課本上的3個「假故事」,學生們卻深信不疑,相信每一個同學都至少學過一篇。那麼到底是哪三個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察網:新語文課本中新中國紅色經典有幾篇
    前兩天我談了談川普談話所反映出來的高中歷史課本的問題,今天再談談語文課本中的問題。其實,以前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已經談得不少了。這裡僅僅就新中國紅色經典在中國以及外國的高中語文課本中情況做一下簡單介紹,也算是幫朋友們了解一點常識吧。一、朝鮮語文課本的多元化與中國語文課本的「紅色恐懼症」中國的公知和某些專家們整天大罵中國的語文課本宣傳紅色文化、革命傳統,並稱這些課文是「狼奶」。於是很多人信以為真,還認為今天的課文裡真的是大量宣傳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的。可是,事實卻與這些人的宣傳相去甚遠。
  • 高中學生怎樣做好高中語文筆記 有哪些內容要記筆記
    高中學生怎樣做好高中語文筆記 有哪些內容要記筆記關於高中學生聽課記筆記,這似乎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但實際上仍然是個問題,且是個不小的問題.記筆記關係著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另一方面記筆記也反映了高中學生學習態度的優劣。高中語文筆記內容:注音、釋義.
  • 罕見的清朝小學語文課本,對比一下,它和如今的課本有哪些異同!
    下面學習君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清朝的小學語文教材,一起來對比一下,它和現在的小學語文到底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吧:PS:由於在當時小學階段屬於四年制,所以在教材的內容分布上和現在的小學課本是有很大不同的,下面學習君給大家分享的是清朝語文第二冊的課本,雖然只是其中一冊,但整體的教育理念依然是非常清晰的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真的從語文課本中刪除了嗎
    陳勝吳廣起義《陳涉世家》全文大多是人應該都已忘記了,但文中所講述的故事大家肯定依舊耳熟能詳,而且其中的不少經典語句肯定記憶深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應該就是文言文存在於小學、初中、高中乃至更高教育課本中的意義:文化傳承,勿忘歷史!但為什麼語文課本中要刪掉《陳涉世家》呢?
  • 玉石之美:開一扇窗,讓美玉走進來
    後經過長期的發展,才形成了欞花圖案,使窗有了更美的藝術效果。它是實用與審美的完美結合。如果把成功的園林作品比成一首好詩,窗則是它的警詞佳句。窗戶有很多美好寓意,因此人們會在窗戶上雕刻出各種有吉祥寓意的圖案,裝飾的同時也寄託著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爭議
    中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新學期裡,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引起熱議,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今天的新聞編輯曹暢。   主持人: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新學期,各地語文課本都有了哪些新變化?
  • 透視美國「語文」課本_文化_中國西藏網
    正如課本前言所說:「你們的課本與英語課程標準保持緊密一致,每當你們學習一個概念或練習一個技能,你正在努力掌握標準中的一項。課本中的每個單元、每個選項,以及每個研討會,都和下面這些標準清單中的一項或多項相關聯。」當然,我國的語文課本也根據課程標準編寫,但很少會在課本上直接列出課標的具體條款,而多採用轉化、內嵌的方式落實課標的各項要求,體現出「潤物細無聲」的東方智慧。
  •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突出中華傳統文化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鍾健 江凜    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近日正式在臺灣出版並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
  • 下學年,這些年級的課本要換了!有啥變化?高中的課本變嗎?
    下學年,到底哪些年級的課本有變?怎麼變?其實,從邏輯上來說,無所謂課本變不變,對於學生來說,新學年的課本都是沒有學過的,因此都是新的。1高中課本要有變化?教育部去年就預告: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各省(區、市)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也就是說,2019年秋季新高一,開始有省(區、市)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所有省(區、市)的新高一都要用新教材。
  • 記新中國首套中小學語文課本
    編審局調來老解放區和原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中華書局等單位的部分編輯人員,著手研究老解放區的教科書和民國時期比較流行的教科書,編審語文、歷史、地理等教材。1950年1月6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報告》。報告指出:「會議認為編輯與改編中、小學教科書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中心問題之一,決定集中一批幹部並組織一部分有經驗的教員,來進行這項工作。」
  • 北京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 部分經典名篇被刪 圖
    正如該教材編委薛川東所言,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變化,往往折射著時代的變化。記者採訪了第一線的編委,聽他們講述這套教材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變化。  我們碰了以前不敢碰的東西  從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高中的語文教學將要一分為二,其中東城、西城、朝陽等九個區縣將要使用一套全新的教材。
  • 懷舊大放送:1984年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
    這冊《語文》課本,是高中《語文》第二冊,供高中一年級下學期使用。關於這篇作品有個傳說,說的是日本人根據這篇作品學會數百年來都不會的景泰藍製作技術。從一個側面說明這文章的水平。以前《語文》課本經常選入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作品,和現實結合很緊密。不知道現在的語文課本還有沒有這樣類似的作品。
  • 這些絕美的成語,蘊含著玉石千年的文化!
    玉在古代是達官顯赫才能擁有的,尤其是一些珍稀的玉石更是為皇家所獨用。而在先秦時期,玉石還作為一種流通貨幣,與黃金比價也毫不遜色,因此有「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幣為下幣」之說。而成語則有~如:金口玉言:代指至高無上的君王,每句話都是真理,不容侵犯!金科玉律:則是指不可更改的法律條文。諸如此類的還有紫袍玉帶、侯服玉衣、金振玉聲等……
  • 70年的《新中國課本》藏著哪些秘密?《國家記憶》為你揭秘
    每個「80後」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李雷和韓梅梅。關於李雷和韓梅梅的漫畫、舞臺劇、電影、歌曲,甚至表情包,成為當下網絡社會的流行文化,他們都在訴說著中國「80後」那草長鶯飛的韶華中無法抹去的記憶。很少有人注意到,JEFC也是一本書寫中國教育改革裡程碑的教科書。
  • 美玉失敬:從《詩經》中的玉文化看見當代人匱乏的精神世界
    回到詩句本身,詩中贈美玉可以「永以為好」的觀念也值得一說,玉石堅硬且韌性強,可以永久保存,讓獲贈之人一直感受到那份真情。而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大概也只有玉器綿延不斷的見證了我們的文明進程。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 70年的《新中國課本》藏著哪些秘密?《國家記憶》為你揭秘 教育部...
    每個「80後」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李雷和韓梅梅。關於李雷和韓梅梅的漫畫、舞臺劇、電影、歌曲,甚至表情包,成為當下網絡社會的流行文化,他們都在訴說著中國「80後」那草長鶯飛的韶華中無法抹去的記憶。數年前,知乎上有網友發起一個話題徵集:有哪些讓你難忘的理科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居然是被點名率最高的。
  • 2020年最新版小學、初中、高中語文電子課本下載!家長抓緊收藏
    老師特意收集到了小學、初中和高中最2019年新人教版、統編版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電子課本和學習資料,免費分享給各位老師和家長。由於時間倉促難免有些不足,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完善。如一年級的「和大人一起讀」倡導孩子跟父母、老師一起讀充滿童趣的故事、童謠、寓言、科普等,鼓勵創造使用朗讀、講讀、對話表演等多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