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有些職業是距離自己比較遙遠的,小時候不少人想要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的學習能夠考上大學都非常困難,當然也有一些學霸型的人能夠將願望變為現實,國內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未成功,終獲得美國院士。
李愛珍是國內著名的材料學家,她關於半導體材料的研究有很高成就,在國內還創辦了關於半導體微材料的實驗室,對於相關材料的應用做出了非常大貢獻,但是作為優秀的科學家她還有自己的願望,那就是能夠成為中科院院士。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成為中科院院士有多重要,但是對於科學家們而言中科院院士相當於就是對於他們專業領域的一種承認,已故院士華羅庚等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目前官方承認的院士都不足一千人,足見能夠進入中科院是多少科學家的夢想。
如果說諾貝爾獎是對科學家們最高的世界範圍內的獎項,那中科院院士就是國內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稱謂,李愛珍作為國內頂尖的材料學家,也曾經4次申請過成為中科院院士卻沒有成功,後來她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李愛珍從小就喜歡學習,而且進入復旦大學之後很快就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化學方向有了一定認識之後她進入了上海冶金所工作,作為公派學者她多次前往美國進行學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她就已經是博士生導師。
李愛珍獲得的成就有很多,在2005年她還獲得過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個獎項也是國內科學家首次獲得,而在2007年的時候她也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在普通人看來她已經非常成功,但是申請4次中科院院士沒有成功的經歷還是讓人不理解。
其實李愛珍在前兩次申請中科院院士的時候因為資歷尚淺沒有被批准,所以她在工作方面更加刻苦努力,科研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在工程院增選院士的時候她沒有成功,2005年已經71歲的李愛珍因為年齡原因還是沒有成功。
雖然不少人吐槽中科院院士的選拔標準太苛刻,但是從這樣嚴格的選拔標準可以看出每一位中科院院士都是國家的財富,即使李愛珍沒有成為中科院院士,也為了國內的科學事業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這些都是普通人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希望更多的科學家都能如此。
雖然不能成為中科院院士,但是國內的很多科學家依舊在自己的工作中繼續奮鬥,科技的發展和他們的努力分不開,也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能夠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