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餐食方式,火鍋的圓形設計、可使就餐者集成一個圓圈,非常符合中國人講究團圓的傳統習俗。
對於火鍋的起源,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那時有一種「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曾有一種那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叫做「鬥」,就是火鍋。
不過,沒有爭議的是,所有朝代中,最喜歡且最會吃火鍋的當屬清朝乾隆皇帝。
滿族人本來就喜歡吃火鍋,入主中原之後、皇室就更有條件吃火鍋。清朝皇家一年四季中三季火鍋不斷,除夏天不吃外,秋、冬、春三季每膳必上火鍋,特別是冬天更是花樣繁多。
受皇室的影響,吃火鍋成為清朝帝都的一種時尚風氣。據載,清代冬天裡的北京城,火鍋飄出的香氣常常溢滿街頭。
重慶「天下第一大火鍋」
乾隆皇帝
在清朝的所有皇帝中,清高宗弘曆、即乾隆皇帝,據說餐桌上幾乎每頓都有火鍋。
據記載,在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御膳中,共上各類火鍋23種、66次,有雞鴨火鍋、舒意火鍋、全羊火鍋、黃羊片火鍋,有鹿肉、狗肉、豆腐、各種菜蔬等不同火鍋食材。
嘉慶皇帝登基的那年正月,乾隆為他舉行"千叟宴"來慶祝。在那一場應邀出席者達5000餘人的盛大宮廷宴席中,除了山珍海味、水陸並陳外,還特地用了1650隻火鍋,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歷史上最盛大的一次火鍋宴。
時值冬天,正是吃火鍋的季節,很多朋友都想吃火鍋,但是擔心一開吃、就停不下來,會對體重的控制不利。那麼,有沒有一個辦法能讓自己吃火鍋時,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不讓體重失控呢?
小酉一個開火鍋店的朋友,給說了一些吃火鍋的「貓膩」。下面分享給大家。他說,火鍋店裡的下面幾樣菜要慎重點。
1、羊肉卷
一些不良商家,會使用羊肉脂肪+鴨肉「組裝」起來、冒充羊肉卷,這種羊肉用筷子輕輕一扒、就能把紅白肉分開。
2、白色的百葉
鮮百葉的顏色多為黑色,內壁有層黑膜,聞上去有「臟器味」。淡黃色或純白色的是水發百葉,大多要使用化學製劑加工。
3、各種肉丸子
多是用添加劑和麵粉調的,沒什麼營養。
4、鴨血
很多商家用豬血、牛血或者是其他動物的血來冒充鴨血。這還算好的。有的為了假冒得更逼真,會加入明膠、胭脂紅,這種假鴨血吃了後對身體有害。
蘑菇的褶皺裡會有油
5、魷魚
有的商家為了讓魷魚看起來新鮮,會用火鹼、福馬林浸泡魷魚,食用後會損傷消化道、胃黏膜,給腎臟、肝臟以及神經系統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這個朋友還澄清了一個問題:有些注重身材的人往往以為,吃火鍋時、只吃菜就不會胖,其實未必。比如蘑菇,上面有很多褶皺,放在湯裡煮、就會讓每個褶皺裡都有油。許多蔬菜也是一樣,放在鍋裡煮了以後,表面上都會沾上一層油。
他建議說,注重身材的人可以多吃蓮藕、土豆、白蘿蔔、海帶、木耳之類的,才不會過多夾帶湯裡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