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引發的一樁公案

2020-12-20 鳳凰網讀書

《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筆記小說集,南朝宋劉義慶撰。劉義慶是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的侄子,襲封臨川王,魯迅認為此書是他招聚文學之士,集體編纂。內容為記人敘事,從秦末漢初到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搜集記錄當時的高士言行,名流談笑,今本所見,尚存一千一百餘則,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大門類編排,雖言辭簡約,但傳神寫照,卻栩栩如生。自問世以來,甚為士林所重。後來南朝梁著名的文學家劉孝標又為此書作注,使其錦上添花。劉孝標一生坎坷,唯好讀書,有「書淫」之稱。為注此書,他引用了四百多種書籍,今多不存,《世說新語》因此而具有無可替代的史料價值,既為後人的學術研究提供素材,又為他們的學術觀點提供依據,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樁公案便肇自《世說新語》。

事情還要從清末重臣端方說起。此人乃我國近代一位收藏大家,他曾經收得唐代《蘭亭序》五大摹本之一的定武本,為辨真偽,特請當時著名的碑學名家李文田鑑定。李文田是廣東人,鹹豐九年的探花,官至侍郎,書法也名重一時。李文田的結論是唐以後的「蘭亭」,「文尚難信,何有於字」,即存世的「蘭亭」,從文到字都是假的,論據便來自《世說新語》。此書「企羨」類有這樣一則記載,原文僅25字:「王右軍得人以蘭亭集序方金谷詩序,又以己敵石崇,甚有欣色。」意思是說,王羲之得知有人將他寫的「蘭亭集序」和石崇寫的「金谷詩序」相比,認為他和石崇相匹敵,心裡很高興。原文之下有劉孝標的註:「王羲之《臨河序》曰:『永和九年,歲次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休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娛目騁懷,信可樂也,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矣,故列序時人,錄其所述,右將軍司馬太原孫丞公等二十六人,賦詩如左,前餘姚令會稽謝騰等十五人不能賦詩,罰酒各三鬥』。」據此,李文田認為,王羲之原作叫「臨河序」,「蘭亭序」是唐人的「題目」; 「臨河序」僅153字,「蘭亭序」卻320餘字,從「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後面的字乃唐人「妄增」;這些字是否劉孝標為引文簡潔刪掉的呢?李文田認為不可能,原因是「臨河序」在「錄其所述」之下有42字為「蘭亭序」所無,注家引文可能有所刪節,不可能有所增添。

李氏這三大疑點說當時反響平平,卻拉開了近代「蘭亭辨偽」的序幕。1965年6月《光明日報》發表郭沫若的長文《由王謝墓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以李氏三大疑點說為重要論據,認為蘭亭序不僅書法是偽託,連內容也被後人篡改。此文一出,南京文史館館員高二適即著文《蘭亭序的真偽駁議》予以反駁。有意思的是,高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中一個重要的論據也出自《世說新語》,此書「自新」類記載了一則故事:東晉的徵西將軍戴淵年輕的時候曾經幹過劫道搶掠的勾當,一天劫到了著名的文學家陸機頭上,陸機勸他改過自新,並且為他寫了一封推薦信給當權者。劉孝標的注便錄有這封著名的「薦戴淵書」。高二適將《世說新語》注與《陸機集》裡的「薦戴淵書」兩相比對,證明劉孝標註的引文既有刪節也有增添,可見李文田依據劉孝標註證「蘭亭序」為偽作是站不住腳的。

自此,對於「蘭亭序」的真偽形成郭高兩派不同的意見,短短半年時間,報刊發表論文達數十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文化大革命來臨,這場論爭才不了了之。1973年春,文物出版社收集這場辯論的部分文章編了一本書,題為《蘭亭論辯》,內部發行,書中,郭派文章為上編,18篇,高派文章為下編,3篇。書前的「出版說明」指出:「這種爭論反映了唯物史觀同唯心史觀的鬥爭」, 「多數文章贊成郭沫若同志的意見,支持他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批判態度推翻歷代帝王重臣的評定」,為這場論爭畫上了一個帶有明顯時代印記的句號。

相關焦點

  • 世說新語
    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作品簡介《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
  • 法國哲學家福柯的死因,引發知識界一樁公案
    作者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教授 王馥芳 圖片 |網絡 福柯的死因引發知識界的一樁公案 1984年6月25日,法國著名哲學家福柯去世。
  • 《世說新語》書名考辨
    其實書名本身無所謂爭議,名稱只是一種代表的符號,一本書有幾個書名也是常見之事,而重要性在於《世說新語》的原名是什麼?這是《世說新語》基礎研究的關鍵問題。關於《世說新語》的原名,歷來有三種:《世說》、《世說新書》、《世說新語》。之間爭議較大,筆者就試圖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再進行一些簡單的考辨。
  • 《世說新語》最美的30句話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時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明代學者胡應麟說:「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然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世說新語》的語言精煉含蓄,雋永傳神。
  • 跟著墨媽精讀《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的閱讀之旅了。所以,墨媽《世說新語》精讀講義,補上了原文出處這一部分,原文爭取從專攻《世說》的學者大家的專著版本裡擇取最權威的出處,原文出自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徐震堮先生《世說新語校箋》(中華書局)的專著;譯文出自張偽之的《世說新語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張萬起、劉尚慈《世說新語譯註》(中華書局),為了讓小朋友們做到字字理解落實,又從各種版本專著裡選擇了最簡潔、最正確的注釋和譯文附後;又為了讓家長和小朋友們對本則故事有較為全面深入的理解
  • 我讀《世說新語》
    最近和朋友談到《世說新語》,他說當時在大學讀這本書時,就完全把它當成段子來讀了。我不置可否,當然當成段子來也讀未嘗不可,但我從《世說新語》中更讀出了中國文人雅士的風骨秀。《世說新語》一書以生動的筆觸和簡勁的筆墨勾畫出魏晉人士的精神面貌和時代性格,也渲染著傳播著魏晉的色彩和空氣。它像是一面能夠挽留光影的鏡子,飽藏了鮮活的歷史,讓人開卷後不能自已,掩卷後遐想連篇。每每坐在窗前讀此書,我的房間裡似乎蕩漾著魏晉時代清朗淡然又優雅超逸的空氣,許久不散。《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志人小說的高峰。
  • 寧稼雨:《〈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
    目 錄《世說新語》的永久魅力與我三十年的授課歷程(自序) 第一講 《世說新語》的作者、成書和版本 第二講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門閥制度與觀念 第三講 《世說新語》與南北文化觀念 第四講 《世說新語》中的人物品藻風氣及其審美意義 第五講 《世說新語》與魏晉名士飲酒風氣嬗變 第六講 《世說新語》中的士族服藥活動 第七講 《世說新語》中的名士休閒生活 第八講 《世說新語》中名士服飾的文化精神
  • 古文精讀|《世說新語》選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的志人筆記,由劉宋臨安王劉義慶組織門人所編纂。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在文學史上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其中《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割席斷交》《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等篇目入選初中語文課本,且中考、高考常常涉及該書中的篇目,值得引起我們足夠重視。
  • 影響華夏的文學奇書《世說新語》
    唐朝修《晉書》多採《世說新語》,引用的312條約佔《世說新語》條目的三成左右[1]。對此後世的史家常有批評[2]。《唐語林》、《續世說》、《何氏語林》、《今世說》、《明語林》等都是仿《世說新語》之作,稱之「世說體」。一說晏殊刪並《世說新語》[3][4]。《世說新語》成書以後,敬胤、劉孝標等人皆為之作注,今僅存孝標註[5]。
  • 出自《世說新語》的30個成語
    【華亭鶴唳】來源:《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釋義: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身無長物】來源:《世說新語·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釋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 說《世說新語》1——劉義慶
    《世說新語》一向是學習學言文的入門書。為什麼這麼說?第一,寫得短。"隨手而記"是筆記小說的特點。
  • 董志翹、馮青整理:《世說新語箋注》
    因此,《世說新語》與劉孝標註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兼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由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董志翹教授、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馮青副教授整理的《世說新語箋注》(江蘇春雨教育集團策劃、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對《世說新語》及劉注的最新一次全面整理。
  • 以小見大——讀《世說新語》
    如果不是我們捨近求遠的話,在我們古典文學裡,早已有過小小說的形式,並且又最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著作,那就是《世說新語》。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自修註譯的《世說新語》選譯本,李老師在1989年時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就出過一本選譯本了,後來2004年在人民出版社又出了全譯本,在李註譯本中,他不但吸收了學術界有關此書硏究的新成果,還闡釋了自己的許多新見解。
  • 新中考名著|《世說新語》導讀
    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著有《徐州先賢傳》10卷、《典敘》、《世說》10卷、《集林》200卷、《幽明錄》20卷、《宣驗記》13卷、《小說》10卷, 有《宋臨川王劉義慶集》8卷。《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劉孝標劉孝標對《世說新語》加注。
  • 發現《世說新語》的美
    在中國文化史上,《世說新語》可謂是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書。它主要記載的是漢代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該書滲透了編者劉義慶的人生哲學與審美趣味,那便是尚雅貴清,尚簡貴真,厭惡虛偽,貶斥俗惡。魯迅曾臥病在家讀《世說新語》時說,「躺著來看,輕飄飄的毫不費力了,魏晉人的豪放瀟灑的風姿也仿佛在眼前浮現。」這是對《世說新語》閱讀體驗的生動描寫。自古以來,儒家學說倡導人應該以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而魏晉名士則棄之不顧,他們高吟以飲酒行樂為人生之目標,這种放任的思想帶有自由的氣息,給他們的行為賦予了一種美感。
  • 以小見大:世說新語讀後
    如果不是我們捨近求遠的話,在我們古典文學裡,早已有過小小說的形式,並且又最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著作,那就是《世說新語》。   最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自修註譯的《世說新語》選譯本,李自修在一九八九年時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就出過一本選譯本了,後來二○○四年在人民出版社又出了全譯本,在註譯本中,他不但吸收了學術界有關此書研究的新成果,還闡釋了自己的許多新見解。
  • 【成語】出自《世說新語》的30個成語
    其中不乏許多有趣的事和哲理的故事,今天就為大家總結那些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吧!【望梅止渴】【來源】《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釋義】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
  • 【文化】《世說新語》最美的30句話,讀完回味無窮
    ——《世說新語·容止》2.林無靜樹,川無停流。——《世說新語·文學》3.此碗英英,誠為清徹,所以為寶耳。——《世說新語·排調》4.雲中白鶴,非燕雀之網所能羅也。——《世說新語·賞譽》5.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世說新語·傷逝》6.何嘗見明鏡疲於屢照,清流憚於惠風。
  • 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覽無餘】 謂一眼即可全見。 《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
  • 《世說新語》還推崇士人的雅量
    志人小說在魏晉南北朝甚為流行,但今存數量不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笑林》、《西京雜記》、《語林》、《郭子》、《俗說》、《小說》、劉義慶《世說新語》等。這些著作除了《西京雜記》和《世說新語》外,都已散佚。但這些書孕育了後世小說的發展。  《笑林》3卷,此書記述短小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