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背譜難?不存在的!

2020-12-15 國琴網

有琴友在社交網絡提出了自己學琴遇到的問題——

「背譜的話,難道只能死記硬背嗎?有沒有什麼小妙招?」

熱心網友們都給出了統一的答案——手指練習

七步斷長鴻:不要背,要記住旋律,就像唱歌一樣,你喜歡的歌曲,隨口就唱出來了。

風往北吹:琴譜怎麼背呀,不會背,我是先記旋律再一個多彈自然就記住了。不過老一輩琴家有唱減字譜的,像老先生唱書一樣,那個應該可以像背書一樣背。

不吃胡蘿蔔two:我是一句一句的練,一句一句的記譜。

蘿莉rz控:全靠肌肉記憶,手自己會彈。不過長時間不彈的話就忘了,但在看譜很容易就能找回來。

找磚拍半仙:不知不覺的就記下來了,就是懶。

清秋無際:我從來沒背過譜,練著練著就記住了啊!

天寶齋:彈他個500遍,就記住了。

當然,也有琴友表達了自己對背譜的看法。

仙閒顯現abc:其實背譜是最好的,你不信?你彈會一個曲子後,你一周不彈試試,肯定會有突然呆住的局面。有時會在其它弦上發同音,但其實不對。所以說老一輩的琴家都是背的,只能說現在的人覺得麻煩不太背。

琴曲難學易忘,是眾所周知的事。一首新學的曲子要能記住,重點當然是熟彈。舊已學會的,自然要經常複習。然而是否有訣竅可以速成,或者久記不忘,經驗如下:

1、觀手

在練曲子時,要一邊彈一邊觀察左手按弦的弦序。一首傳世已久的琴曲,其弦序與指法結構必然十分順手,你只要彈熟,將其合理結構內化成自己的思維,那就絕無可能忘記。

2、記音

練曲子時不可以光記旋律,也就是說光唱do、re、mi,那對背譜幫助不大。要邊彈邊想像古琴各種音色的穿插運用,也就是說你也要將散音、泛音、按音、走手音的音符都當作旋律來記,以後才會「弦不錯鳴」。

3、哼唱

手邊沒琴可彈時,要經常哼哼唱唱,一樣要把按、泛、散、走四種音色想像著哼,甚至綽、注、吟、猱都哼出來,那就對背譜較能有所幫助。

4、和仙翁

七條弦的散音,每條弦九徽,十徽,七徽,五徽的相對音高都要知道;散、按和弦的固定位置要記熟。如散挑七弦對勾左手大指四弦九徽。古人把這種指法稱為「和仙翁」,並有仙翁操一曲作為訓練之用。

作者:繁縷

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初學者怎麼練習古琴?
    關於古琴的練習方法,各種古琴老師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教學法,結合自己多年的習琴經驗,和前輩老師們的教導,初學古琴從減字譜、指法、練習曲開始,再從小曲、中級曲、高級曲,循序漸進。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但練習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好多琴友還沒來得及體會其中樂趣,就放棄了。
  • 論琴|聽說古琴難學、易忘、不中聽?其實……
    說起古琴,大多是說「古琴難學」,也常有人說古琴「難學易忘不中聽」,龔一先生在《琴樂「別」議》的講座上曾表示:以自己學習器樂的經歷和體會,目前專業院校裡設立的民族器樂專業中,對大量代表性樂曲中的技巧及技法分析,古琴是一件比較容易學的樂器。 一則,大多數琴曲本身的速度比較緩慢。
  • 學習古琴需要的基礎知識
    初學者古琴入門,我們今天講一下關於古琴初學者學習古琴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識。古琴的上手難度其實並不大,學習一個東西首先要了解它的來源,了解它的基本構造、了解它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才會更好、更快的使用好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學習古琴西藥的基本知識都有哪些。
  • 鋼琴彈奏中的看譜與背譜
    筆者從事鋼琴教學已有十餘載,在鋼琴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學生會出現如下的狀況:回課時,一類學生眼睛始終盯著樂譜,不看譜就彈不下去;另一類學生眼睛始終看著鍵盤,一看譜就彈錯。
  • 致所有學琴不善於背譜的同學……
    眾所周知學會背譜對學琴是非常有好處的,可即使是從小就進行背譜訓練的學生,隨著其成長、鋼琴學習的深入,也會逐漸對背譜感到頭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學生們小的時候,不善於讀譜,許多學生不是依靠耳朵聽來背譜子的。
  • 如何科學的背譜,這些方法你值得擁有
    在練琴過程中是不是會常常出現練了很久還是背不下來,好不容易背會的譜隨時都會忘記,害怕背譜等等一些狀況,如果有,那大概是方法出現了問題,小編在這裡總結一些背譜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就是先仔細的讀譜,將譜子的結構分析清楚,劃分好段落,找出重難點,在背譜之前梳理明白,為背譜做好充分的準備。
  • 鋼琴背譜的10種記憶方法,學琴的必須人手一份!
    因此,專注於鍵盤和雙手的背譜演奏成為唯一選擇。二.高效背譜據前蘇聯鋼琴大師阿什肯納齊自己介紹,他「吃透」一首小品只須一兩個小時,最多不超過一天;「吃透」一首貝多芬奏鳴曲只須一兩天,最多不超過一周,可見他熟悉和記憶一首作品的速度之驚人。同樣,英國鋼琴家史蒂芬·霍夫曾透露,他在讀大學期間幾乎每周完成一首大型作品,其效率之高也屬罕見。
  • 鋼琴為什麼要背譜,你知道嗎?
    在初學鋼琴的時候,因為對音符不熟悉、對琴鍵位置不熟悉、識譜速度較慢,學生們往往會選擇把譜子背下來,依靠耳朵來背譜子。隨著學琴的深入,學習的譜子難度加大後,學生們好似都不會背譜了,那麼我們為何要背譜呢?為什麼要背譜?通過背譜,我們可以更好地記住有關於曲子的細節,踏板、強弱、結構等等。一旦記住了譜子,一般很難忘掉,在之後的演奏中可以信手拈來,鋼琴素養積累也會越來越豐富。在背譜後,可以更好地了解曲子,快速提高演奏水平,掌握演奏技巧。
  • 別再為背譜煩惱了!學會這4招,彈古箏頂呱呱!
    許多箏友們在彈古箏之前好不容易學會識譜、唱譜了(還沒學會的話速看:(還不認識這些符號?指法符號難記、難以區分,所以需要動手加深記憶。 聽可以在腦子裡留下深刻的旋律印象,當你彈錯古箏或者感覺不到位時,建議從頭再來,而不是直接重複你背的這一段。
  • 快速背譜的5種方法,趕快收藏吧
    背譜是鋼琴演奏中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掌握它之後,有助於鋼琴學習者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那麼快速背譜有哪些方法呢?一、動作慣性背譜養成按照編訂指法練習的好習慣,並在識譜階段嚴格執行。二、結構分析背譜通過梳理作品的脈絡和線索,以便在頭腦中形成一種印象,可以清晰地從整體到部分回憶起來,這將大大提高對背譜的把握。三、內心聽覺背譜聽更多的唱片可以為音樂處理提供足夠的演奏技巧和靈感,還有助於記憶。
  • 古琴好學嗎?古琴學習要領
    而今古琴之風盛行,古琴藝術再次復興也燃起了很多古琴愛好者沉寂已久的愛琴之火,很多古琴愛好者蠢蠢欲動,欲立馬學之而後快,但多數信心不足者多以自己初次接觸古琴,苦於對古琴基礎一無所知而放棄學琴,認為零基礎學古琴會很難學,錯!大錯特錯!
  • 彈鋼琴背譜小秘訣,值得收藏
    鋼琴彈奏必須與記憶樂譜相聯繫,背譜彈奏是培養演奏者具有清晰的頭腦和理智的演奏習慣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比如我們進行的各種各樣的考試、比賽、演出通常都要求彈奏者背譜彈奏。 有很多學生背譜靠的是手指運動的「慣性」,即反覆彈奏一首曲目,等手指遛熟了,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一首曲子也就能背彈下來了。
  • 淺談古琴的保護與發展
    古琴,從2003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十七年了,即使從2006年列入我國的非遺算起也已十四年。不過這十幾年中,古琴在大眾中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我周圍認識的幾個朋友學習的就是古箏,估計在我從事斫琴這個行業之前,他們應該也不會知道這個世間有古琴的存在吧。
  • 初學古琴需要掌握這些基礎知識
    隨著我市社會經濟和文化各項事業的飛速發展,古琴藝術逐步被我市廣大市民所矚目,並已成為比重漸增的社會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為了滿足廣大古琴愛好者的學習要求,現將顧梅羹、李祥霆、龔一等幾位大師有關古琴方面的論著摘錄整理如下,以饗讀者。一、古琴簡介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是國樂之精粹。
  • 這支英國室內樂團竟然全員背譜?
    極光樂團 ©auroraorchestra極光樂團——一支全員背譜的室內樂團2015年,極光樂團在英國BBC逍遙音樂節有一個特別的舉措:以全團背譜的形式演出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同年,又背譜挑戰了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實屬勇氣可嘉,隨著後續背譜場次的增多,這樣的形式便成了樂團的一個標籤。
  • 彈古琴,左手更重要?
    初學古琴時,很多人會覺得右手的指法相對簡單,因為琴弦位置是固定的,即使眼睛不看右手,七根弦也容易找準,而左手就複雜多了。為什麼呢?因為左手負責音準。任何一件樂器的演奏,音準是必達的硬指標,而古琴的音準卻尤其難以掌握。
  • 古琴傳人龔一:古琴裡有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
    南都:是不是說根據地域劃分的派別,在傳承上存在弊端?  龔一:我說過這是歷史形成的,是封建社會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形成的。現在文化主管部門有傳承人名額,這是國家對古琴藝術的重視,但主管部門不一定懂古琴,在操作掌握上有難度。
  • 古琴名琴-蕉葉式
    古琴流傳下來的形制較多,據統計從古代流傳到今天的形制大約由五六十種,每種樣式都不盡相同。今天的古琴琴式科普給大家介紹的是蕉葉式古琴。大德琴坊蕉葉式古琴,講究的是整體像一片芭蕉葉一般,它的琴首部位(護軫)像蕉葉的葉柄一般秀氣,琴邊略作波浪式起伏像葉片,整個琴的琴身尤其顯清瘦秀美,蕉葉式最能體現琴文化中的藝術與浪漫情調。蕉葉式是目前已知古琴中最難做的琴,一般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古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琴作為一門藝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而學習沒有指導書籍是不行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指導書籍適合初學者學習。本書從古琴簡介到練習曲,到手形,曲譜,手形還配有圖畫,內容非常全面,適合初學者學習。《琴學門徑》一本古琴入門指導書《琴學門徑》是一本書籍,該書力求由淺而深,循序漸進,以這樣初學者和自學者的實際要求。前半部分基本上包含了古琴入門所應具有的常試,後部分選刊琴譜,一方面由易而難,另一方面也斟酌多方資料,務求令習者了解不同流派風格的琴曲。
  • 古琴|多雨天氣那麼潮溼,如何保養心愛的古琴?
    古琴對於室內的溫度、溼度要求甚高。保養的不當古琴就會變形或者有裂痕。一旦出現「拱背」、「塌腰」現象,古琴就不能正常使用,所以防患於未染才是關鍵。古琴的狀態與壽命跟主人的保養直接有關。空氣溼度的變化,和碰撞一樣會對古琴造成威脅。